擺上書案的是一個非常普通的錦囊,李嵐將錦囊裏的東西倒了出來,一塊三指寬的牌子落在了書案之上,發出了‘鐺’的鐵器聲。
銘牌上刻的是內侍省的標誌,這是宮廷內侍監的銘牌。
李嵐將案上的銘牌拿起來看了看:“那個六水居士現在在何處。”
“此人已經不知所蹤,深街的住處早已空無一人。”宋靈淑抬眼看著長公主李嵐的神色,見她麵上風平浪靜,手卻緊緊地攥住銘牌。
能接觸聖上飲食,又不被懷疑的人隻有身邊內侍監的人,自聖上毒發後,內侍監的人肯定都徹查過一遍,但此人並非直接接觸聖上,躲過長公主的追查也不難。
現在長公主既已拿到證據,星象之局便能破一半,她隻管等待下半局就好。
宋靈淑走出兩儀殿外,等在外麵的小宦官上前行禮,一路將她送迴了西康坊。
兩儀殿內,李嵐憤怒地將那堆請奏範郇迴太常寺的折子推到了地上,身體站得筆直,氣得胸口不斷起伏,雙眸冷冽深不可測。
“劉內侍,你去把他找出來,務必要讓他開口……”
“殿下放心!”劉內侍惶恐地跪在地上,不敢抬頭。
李嵐咬著牙,緊攥住手心:“簡直狠毒,他竟沒有半點手足之情?”
劉內侍明白長公主說的‘他’是誰,不敢出聲,磕了頭拿上書案的銘牌,急匆匆帶著人去了內侍省找人。
……
次日,巳時過半,一輛馬車駛入西康坊。
劉內侍一見到宋靈淑,便躬身笑著道:“宋司丞,傳長公主令,召宋司丞入宮覲見。”
宋靈淑早已經穿著妥當,向劉內侍行了一禮:“有勞劉內侍了,我馬上就隨你入宮。”
昨夜李弗已經將太仆寺丞餘祥帶到了刑部,今日早朝肯定會再次提及星象謠言,朝會過後就是提審內侍監的事,今日長公主必會召她入宮。
這是她已經猜到的,所以一早就準備好了,就等內侍來傳召。
兩儀殿內。
沈在思與範其正湊近了低聲交談,另一邊徐知予與刑部尚書邵禛、兵部尚書高淮也在聊著話。
中書令呂士聞和侍中李是弘一人一邊站在兩側,老神在在地垂著眼不知在想什麽。
殿內十幾個人從早朝結束後就被傳召,等了半個時辰還不見長公主來。
“長公主到,太子殿下到!”
內侍的聲音讓殿內的眾臣都抬頭望向大門,隨後立刻跪在殿內行禮:“臣等拜見長公主殿下,太子殿下。”
李嵐看了一眼身側的太子,又瞥向殿內的眾臣,淡淡道:“起身吧。”
六歲的太子李麟年齡雖小,卻不似普通孩童那般活潑,小臉板得嚴肅顯穩重,端正地坐在了姑姑李嵐的身側。
宋靈淑跟在劉內侍的後麵,站到了旁邊,悄悄抬眼打量著殿內這十幾位重臣。
長公主將這些人聚在一起,應該是想挑明聖上的病情,原本聖上的事殿內的人都心知肚明,奈何有人利用星象捏造謠言,想將聖上的病歸到長公主爭權奪勢上,縱使朝會前眾說紛紜,幾位重臣也不曾言語半句。
“眾卿都明白,聖上一直龍體欠安,無法親臨朝政,如今有人利用星象編造預言,說本宮蒙害聖上,爭奪皇權禍亂朝綱,必會令大虞亡國,不知諸位是怎麽看的。”
“不過是謠言而已,殿下不必放在心上。”兵部尚書高淮率先站了出來。
其餘人都眼觀鼻鼻觀心,並沒有出聲。
“如今西京所有人都在傳謠言,假的都要傳成真的了。”李嵐歎了口氣又道:“聖上到底是所患何疾,想必眾卿都已經聽過一些消息,原本此事隻有呂相和李相知曉。”
“那時,我與兩位宰相商議將此事瞞下,就是不希望引起人心浮動,沒料到有人假借星象之說,編了這麽多離譜的謠言出來。眾卿都是大虞的肱骨之臣,如此重大之事理應讓諸位都知曉。”
“聖上之疾,是被奸人下毒謀害。”
這句所有人心知肚明的話一出,十幾位重臣都配合地露出了震驚的表情,還有人不知所措地望向長公主。
宋靈淑是第一次見識到,原來身在朝堂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學會裝,裝作不知情,心裏卻藏著無數的想法。
李嵐向旁邊的內侍揮手示意,隨後又道:“自查出聖上中毒的那日起,我便讓人去追查下毒者,如今總算是抓到了真兇,就讓他親自跟眾卿交代吧。”
不多時,兩個內侍一人一邊,提著一個蓬頭垢麵的男人進來,此人身上的內侍衣服都已經呈現出被血浸透的暗紅,臉色灰敗雙眼耷拉著,像沒有生氣的木偶。
劉內侍上前行禮:“啟稟長公主殿下,此人是內侍監的副使張悖,就是他將毒帶進了宮裏,又令自己的徒弟梁西把毒下在了聖上的茶水中。”
眾臣麵露驚賅,還隱含著怒氣地看向跪在殿中的張悖。
劉內侍上前厲聲道:“張悖,快說,是誰指使你下毒的!”
張悖像突然醒過來一般,大笑地指著上首的長公主和太子,又指了指十幾位朝臣。
“哈哈……你們就這麽被這個女人騙了?太子年幼,等聖上死了,這大虞的天下就是她的,是她逼迫我下毒,好把控朝政,我不過是她手上的棋子。”
“牝雞司晨,大虞要亡矣!”
“大膽!你敢誣蔑本宮?”李嵐震怒地拍響了桌子,隨後掃了一眼旁邊的劉內侍。
劉內侍慌忙上前怒吼道:“住口!張悖,你向外尋找毒藥證據確鑿。你的徒弟梁西已經交代了下毒之事,供詞在此。”說完將放在袖內的供詞取了出來,交給了殿內的眾臣。
張悖一直在不停地笑,好像根本不懼怕死。
宋靈淑暗中勾了勾嘴角,她對張悖否認一事早有預料,反正左右都是一個死,不如至死都效忠原主。
眾朝臣看完供詞後又臉色微變,隻有呂相和李相依然穩定,絲毫不被張悖的話所影響。
“大膽張悖,你在孤父皇的茶水中下毒,還敢誣蔑我姑姑。”六歲的太子李麟勃然站起身,一臉憤怒地瞪著下麵的張悖。
“孤知你原先是承歡殿寧妃身邊的內侍,後來被分配到太妃的宮殿,是父皇將你提拔入內侍監,你居然枉顧父皇的一片好心,下毒謀害父皇!”
銘牌上刻的是內侍省的標誌,這是宮廷內侍監的銘牌。
李嵐將案上的銘牌拿起來看了看:“那個六水居士現在在何處。”
“此人已經不知所蹤,深街的住處早已空無一人。”宋靈淑抬眼看著長公主李嵐的神色,見她麵上風平浪靜,手卻緊緊地攥住銘牌。
能接觸聖上飲食,又不被懷疑的人隻有身邊內侍監的人,自聖上毒發後,內侍監的人肯定都徹查過一遍,但此人並非直接接觸聖上,躲過長公主的追查也不難。
現在長公主既已拿到證據,星象之局便能破一半,她隻管等待下半局就好。
宋靈淑走出兩儀殿外,等在外麵的小宦官上前行禮,一路將她送迴了西康坊。
兩儀殿內,李嵐憤怒地將那堆請奏範郇迴太常寺的折子推到了地上,身體站得筆直,氣得胸口不斷起伏,雙眸冷冽深不可測。
“劉內侍,你去把他找出來,務必要讓他開口……”
“殿下放心!”劉內侍惶恐地跪在地上,不敢抬頭。
李嵐咬著牙,緊攥住手心:“簡直狠毒,他竟沒有半點手足之情?”
劉內侍明白長公主說的‘他’是誰,不敢出聲,磕了頭拿上書案的銘牌,急匆匆帶著人去了內侍省找人。
……
次日,巳時過半,一輛馬車駛入西康坊。
劉內侍一見到宋靈淑,便躬身笑著道:“宋司丞,傳長公主令,召宋司丞入宮覲見。”
宋靈淑早已經穿著妥當,向劉內侍行了一禮:“有勞劉內侍了,我馬上就隨你入宮。”
昨夜李弗已經將太仆寺丞餘祥帶到了刑部,今日早朝肯定會再次提及星象謠言,朝會過後就是提審內侍監的事,今日長公主必會召她入宮。
這是她已經猜到的,所以一早就準備好了,就等內侍來傳召。
兩儀殿內。
沈在思與範其正湊近了低聲交談,另一邊徐知予與刑部尚書邵禛、兵部尚書高淮也在聊著話。
中書令呂士聞和侍中李是弘一人一邊站在兩側,老神在在地垂著眼不知在想什麽。
殿內十幾個人從早朝結束後就被傳召,等了半個時辰還不見長公主來。
“長公主到,太子殿下到!”
內侍的聲音讓殿內的眾臣都抬頭望向大門,隨後立刻跪在殿內行禮:“臣等拜見長公主殿下,太子殿下。”
李嵐看了一眼身側的太子,又瞥向殿內的眾臣,淡淡道:“起身吧。”
六歲的太子李麟年齡雖小,卻不似普通孩童那般活潑,小臉板得嚴肅顯穩重,端正地坐在了姑姑李嵐的身側。
宋靈淑跟在劉內侍的後麵,站到了旁邊,悄悄抬眼打量著殿內這十幾位重臣。
長公主將這些人聚在一起,應該是想挑明聖上的病情,原本聖上的事殿內的人都心知肚明,奈何有人利用星象捏造謠言,想將聖上的病歸到長公主爭權奪勢上,縱使朝會前眾說紛紜,幾位重臣也不曾言語半句。
“眾卿都明白,聖上一直龍體欠安,無法親臨朝政,如今有人利用星象編造預言,說本宮蒙害聖上,爭奪皇權禍亂朝綱,必會令大虞亡國,不知諸位是怎麽看的。”
“不過是謠言而已,殿下不必放在心上。”兵部尚書高淮率先站了出來。
其餘人都眼觀鼻鼻觀心,並沒有出聲。
“如今西京所有人都在傳謠言,假的都要傳成真的了。”李嵐歎了口氣又道:“聖上到底是所患何疾,想必眾卿都已經聽過一些消息,原本此事隻有呂相和李相知曉。”
“那時,我與兩位宰相商議將此事瞞下,就是不希望引起人心浮動,沒料到有人假借星象之說,編了這麽多離譜的謠言出來。眾卿都是大虞的肱骨之臣,如此重大之事理應讓諸位都知曉。”
“聖上之疾,是被奸人下毒謀害。”
這句所有人心知肚明的話一出,十幾位重臣都配合地露出了震驚的表情,還有人不知所措地望向長公主。
宋靈淑是第一次見識到,原來身在朝堂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學會裝,裝作不知情,心裏卻藏著無數的想法。
李嵐向旁邊的內侍揮手示意,隨後又道:“自查出聖上中毒的那日起,我便讓人去追查下毒者,如今總算是抓到了真兇,就讓他親自跟眾卿交代吧。”
不多時,兩個內侍一人一邊,提著一個蓬頭垢麵的男人進來,此人身上的內侍衣服都已經呈現出被血浸透的暗紅,臉色灰敗雙眼耷拉著,像沒有生氣的木偶。
劉內侍上前行禮:“啟稟長公主殿下,此人是內侍監的副使張悖,就是他將毒帶進了宮裏,又令自己的徒弟梁西把毒下在了聖上的茶水中。”
眾臣麵露驚賅,還隱含著怒氣地看向跪在殿中的張悖。
劉內侍上前厲聲道:“張悖,快說,是誰指使你下毒的!”
張悖像突然醒過來一般,大笑地指著上首的長公主和太子,又指了指十幾位朝臣。
“哈哈……你們就這麽被這個女人騙了?太子年幼,等聖上死了,這大虞的天下就是她的,是她逼迫我下毒,好把控朝政,我不過是她手上的棋子。”
“牝雞司晨,大虞要亡矣!”
“大膽!你敢誣蔑本宮?”李嵐震怒地拍響了桌子,隨後掃了一眼旁邊的劉內侍。
劉內侍慌忙上前怒吼道:“住口!張悖,你向外尋找毒藥證據確鑿。你的徒弟梁西已經交代了下毒之事,供詞在此。”說完將放在袖內的供詞取了出來,交給了殿內的眾臣。
張悖一直在不停地笑,好像根本不懼怕死。
宋靈淑暗中勾了勾嘴角,她對張悖否認一事早有預料,反正左右都是一個死,不如至死都效忠原主。
眾朝臣看完供詞後又臉色微變,隻有呂相和李相依然穩定,絲毫不被張悖的話所影響。
“大膽張悖,你在孤父皇的茶水中下毒,還敢誣蔑我姑姑。”六歲的太子李麟勃然站起身,一臉憤怒地瞪著下麵的張悖。
“孤知你原先是承歡殿寧妃身邊的內侍,後來被分配到太妃的宮殿,是父皇將你提拔入內侍監,你居然枉顧父皇的一片好心,下毒謀害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