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先一臉哀戚,連磕了三個頭,又道:“舞弊與偷賣考題一事都是微臣主張的,犬子隻是聽從微臣的話,還望長公主殿下能饒他性命!”


    “崔盛說,是榮國公邀請你來赴宴,你卻說你與範郇並不相熟,與齊王也不相熟?”李嵐雙眼幽深地看著堂下的葉先。


    “是微臣邀請了崔侍郎赴宴,當時隻有微臣與侍郎兩人,並無第三人在。殿下可以派人去查,若微臣有半點虛言,人頭落地。”


    葉先這話說的斬釘截鐵,完全不給自己留後路,仿佛也印證了範郇說的與葉先來往並不多。


    李嵐臉色鐵青地瞪著葉先。兩人的話前後配合得天衣無縫,葉先是想將所有罪責扛下來,他敢這麽說,肯定是查不出任何證據來,恐怕在那時,範郇就有所防備。


    “將崔盛押上來。”


    既然撬不開兩人的嘴,那就看看他們自己如何爭辯。


    崔盛一臉驚慌地被小吏押迴了大堂內,麵對葉先與範郇陰冷又犀利的目光,令他渾身打了冷顫,步伐踉蹌。


    “崔盛,葉先與範郇皆否認了你告反的話,你可還有什麽證據?”


    崔盛微微抖了一下,顫聲道:“當時並無旁人在側,但罪臣說的都是真的。”


    李嵐冷冷地看著他:“並無證據就敢告反,不怕本宮立刻將你斬了?”


    “葉將軍與罪臣說過,隻要罪臣配合行舞弊之事,他日便將臣推舉給齊王殿下。”


    “崔盛,你胡說八道什麽!你與葉先科舉舞弊,卻要將這事扯到齊王殿下頭上。”範郇憤怒地指著崔盛。


    葉先冷笑了一聲:“崔侍郎,我當日與你說的是,若能助我兒上榜,必有萬金酬謝。”


    “你們……你們想撇清關係?葉將軍當日可明著與我說,京城防衛之事皆被你掌控。”


    “這是誣蔑,京城防衛皆由千牛衛與金吾衛掌管,本官可不敢說如此大話!“葉先對著崔盛暴怒地叱罵,又對著上首的李嵐說道:“舞弊一事是微臣的大錯,但如此大逆不道的話絕不敢說!請長公主莫要聽信崔盛的誣告。”


    “你們兩個……”崔盛憤怒地指著範郇與葉先。


    當日範郇就先離席而去,沒想到他當初就在防備自己。現在葉先又一力擔下舞弊之事,變相地撇清了榮國公參與舞弊的嫌疑,也就不能證明他與葉先欲助齊王謀反之事。


    “那國公爺對黃右丞又作何解釋,黃右丞作為科舉評選,去了你榮國公府主持的遊春詩會作評選,你敢說你與他不相熟嗎?”


    “本官邀請黃右丞不過是因為敬佩黃右丞的才學,並無私交!”範郇冷著臉再次否認。


    “葉將軍可是與我說黃右丞作為此次科舉評選人,也是與國公爺私交甚密……”


    “崔盛!”葉先大喝一聲,打斷了崔盛的話。


    崔盛冷冷地看了一眼兩人,接著說道:“葉將軍不也是與黃右丞交好嗎?”


    “殿下,罪臣與黃右丞不過是泛泛之交,舞弊一事,罪臣隻與崔盛有私。”葉先麵容哀傷地再次磕頭。


    範郇不動聲色地瞥了一眼葉先,今日之事是很難了了。他不知葉先與崔盛到底說了些什麽,如果再讓崔盛說下去激怒了葉先,那將會扯出更多人來。


    ……


    刑部大門外。


    “紫微郞,我聽說羽林軍以謀反的名義將榮國公父子帶走,這是不是有什麽誤會。”呂士聞眉頭微皺地看著擋在前麵的徐知予。


    徐知予笑了笑,揖首道:“這個,下官也不知,呂相還是先等案件審理結束,長公主定然不會隨意讓人冤枉了國公爺。”


    “榮國公忠心耿耿,怎麽可能會參與謀反,定是有人想誣告啊!”


    “長公主要徹查清楚,莫要聽信了小人的讒言。”


    “紫微郞不如代臣幾人通傳一聲。”


    幾個朝臣跟在中書令—呂士聞的後麵,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呂士聞見徐知予依然不為所動,語氣冰冷道:“紫微郞替老夫通傳一聲,就說臣有事求見。”


    “國公爺定是被人冤枉的,長公主要明鑒!”


    “究竟是何人告反,紫微郞可否透露一二。”


    徐知予臉色有些陰沉地看著後麵幾個人的喊聲越來越大,他們這是要想借機鬧大。


    如果再讓他們說下去,恐會有人議論長公主專政,故意針對榮國公府,對長公主的聲譽有不利影響。


    “難道要本官去求見聖上?”呂士聞看著徐知予冷哼了一聲。


    ……


    刑部大堂內。


    徐知予沉著臉,從堂外不急不緩地走來,在李嵐身邊輕聲道:“殿下,呂相、沈常侍、戶部尚書、工部尚書在堂外求見。”


    李嵐雙眸閃過一絲戾氣,衣袖下的手掌緊攥。這麽快就來替範郇求情,怕她把範郇當堂處斬不成?


    範郇瞥見徐知予入堂內,便知時機已到,立刻恭敬道:“雖然此次舞弊與臣無關,但崔侍郎之女與小女確有私交,因此才造成了誤會。”


    “臣願請辭太常卿之職,以證臣的清白!”


    這是以退為進,與堂外的那幾人裏外夾擊,逼她快速結案。但這步棋她是不得不退,崔盛告反證據不足,又無旁人證明,她若執意處置範郇,那在明日的殿前,那幫人就會集體鬧著要去請皇帝出麵。


    李嵐站起身,怒視著堂下幾人,表情威嚴地開口道:


    “大膽葉先,你作為朝堂重臣卻私聯舞弊,主使偷賣考題,罪加一等。判,三日後在順義門處斬,以敬效尤。”


    “崔盛,你作為春闈知貢舉,主動泄題舞弊,無視綱常律法。判,奪去功名,三日後在頒政坊貢院門前處斬。”


    “範郇的請辭,允!”


    李嵐說完後,冷笑了一聲轉身離去。


    “恭送殿下!”


    “臣,謝殿下!”範郇恭順地拜謝,目送著李嵐離開刑部大堂。隨後拂了拂衣擺,神色從容地起身,雙眸幽深地看了一眼葉先就邁腿離開。


    葉先低垂頭,沒有注意到範郇的離去。崔盛雙目失神,神情恍惚地倒在地上,不知在想什麽。


    邵禛坐迴了上首,揚聲道:“將這兩人押入刑部大牢,任何人不得探視,三日後行刑!”


    ……


    宋靈淑靠在堂外,看著範郇父子離去的背影有些出神。早猜到崔盛告反並不會成功,幾個朝堂重臣又在外高唿求情,引來了眾多人圍觀猜疑,令長公主也不得不盡快結案。


    所幸的是葉先被判處斬,齊王再想圍西京逼宮就不容易了。至於範郇父子,她還需再等待時機,下一次範郇就沒那麽容易脫身了。


    很快,宋靈淑又看著小吏將葉爍與蕭慶三人,還有所有抓到的作弊考生和劉蓬、申磊,齊齊押迴了堂內。


    裏麵傳來刑部最後的判決:“葉爍、蕭慶、韋珙、劉玨四人考場舞弊,依律令奪去功名,罰五十棍,即刻逐出西京,終身不得入仕!”


    “你們十二人早已考得舉人功名,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在考場公然舞弊,遂奪去功名,終身不得入仕!”


    “劉蓬,參與私賣考題,判流放禹州,永不得迴京!”


    “申磊,參與科舉舞弊,同判流放禹州,永不得迴京!”


    堂內傳來了嚎哭聲,有幾個考生在不斷磕頭求情。刑部是按律令判處,不可能會徇私,這些人明知考場作弊會被奪功名禁考,依然選擇這麽做。


    葉爍四人被拉到了堂外的空地內,棍子擊打肉身發生了悶響聲。葉爍死死地咬住牙關沒有叫出聲,蕭慶三人慘叫聲不絕,令那群考生都縮成一團,不敢再嚎哭。


    ……


    次日午時,禮部司的小吏在全城都張貼了兩張告示。


    長公主與眾臣在朝會商議決定,下月初一重開科舉進士考,增加取士十人。另一張告示是公布涉及科舉舞弊案之人的處罰。


    兩張公告令原本忐忑不安的舉子們振奮不已,往年科舉取士二十五至三十人,此次科舉舞弊案影響嚴重,為安撫人心,故增加了取士名額,對於舉子們來說上榜的機會更大了。


    在對舞弊案之人的處罰上,也令所有學子都安下了心。朝廷對科舉作弊的態度越嚴厲,就代表不會姑息這些權貴子弟欺上瞞下,左右科舉取士的製度,他們的理想和抱負才有機會實現。


    另外還有一個消息傳了出來,令所有人都起了猜疑。黃右丞上折子請辭告老還鄉,長公主允了。


    全西京都在議論,黃右丞的請辭太突然了,猜測黃右丞作為科舉評選人,說不定也與崔盛兩人暗中勾結。聯想到黃右丞在遊春詩會當評選,還有榮國公父子被羽林軍帶走一事,京中很快就傳起了流言。


    流言說榮國公被崔盛和葉先利用,還誤信了黃右丞,被長公主誤以為是同黨。為自證清白,榮國公這才無奈請辭了太常卿之職。


    宋靈淑嗤笑了一聲放下了手中的信,這個有些刻意的流言,倒像範郇想借機洗清嫌疑,為重迴朝堂做準備。


    果然是個老狐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忙於查案的女官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拂雪夜行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拂雪夜行歌並收藏忙於查案的女官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