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將軍病逝以後,段彭偉繼承了他所有的遺產,可是沒想到被漢軍殺死,地盤也被漢國兼並。
段書勇帶著殘兵敗將逃到他處,躲避漢軍的抓捕,當漢軍撤軍以後,段書勇帶著手下死灰複燃。
段書勇沒有以自己父親的名義招募士卒,他以自己的外公的名義招募的,因為燕地的百姓對段彭偉並沒有好感。
如果他以段彭偉的名義起兵,百姓肯定不會支持他,甚至會驅逐他。
段書勇贏得了百姓的支持,他沒有欺騙燕地的百姓,而是對他們道:“我的父親做了很多的錯事,他沒有機會向你們道歉了,我代替他向你們道歉,請求你們的原諒。”說完深深的鞠了一躬。
百姓道:“你是他的兒子,這件事和你沒有關係,我們不會牽連無辜,更何況人死如燈滅,這件事就讓它過去吧。”
段書勇道:“謝謝,謝謝你們了,你們的寬宏大量銘記在心。”
段書勇一番感人肺腑的發言,贏得了百姓的支持,段書勇重新控製了燕地。
段書勇將那些為富不仁的地主殺了,然後重新分配土地,每家每戶都有了耕地,並且還分發耕牛和農具,讓百姓拍手叫好。
剛開始段書勇隻有幾千人,在段書勇的不斷作戰下,吸引了不少的人進入,兵力慢慢的增加著,達到了十萬人。
段書勇想要穿過趙地,攻打關中地區的漢國,黃立貴也想消滅段書勇,拿下整個燕地,然後擴充實力滅了漢國。
從士卒口中得知:占據燕地的是段書勇,而且是一個年輕人。
段延慶眼睛轉了轉,有了一個主意,他給段書勇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我姓段,你也姓段,我們是一家人,我不願意同室操戈,如果你願意投降,我可以不殺你,並且認你當幹兒子,你看怎麽樣啊?
段延慶讓手下將信交到段書勇手中,段書勇看到信,氣的臉一陣青一陣白,他將信撕個粉碎,道:“老賊,我和你勢不兩立。”
段書勇從正定縣出發,穿過太行山脈,來到了長平城,然後向段延慶發動了進攻。
此時段延慶坐在大廳裏,等著幹兒子來見自己,讓自己的當義父呢?他覺得這是對段書勇太大的賞賜,他一定不會反對的。
段延慶沒有準備,被段書勇打的落荒而逃,一個照麵就被消滅三萬大軍,跟隨段延慶的士卒不到三萬人。
段書勇不想放過這個侮辱他的人,對他窮追猛打,不給他絲毫喘息之機。
看到自己距離段延慶越來越遠,眼看著他們就要逃出生天,段書勇放棄大部隊,帶著三萬精銳追擊段延慶。
段延慶的士卒被殺和逃跑的不計其數,他的士卒不斷的減少著,人數隻剩下不到萬人,段延慶身上都是塵土,看起來十分狼狽。
段書勇道來到段延慶麵前,帶著三萬大軍衝入陣中,直奔段延慶而來,哪怕士卒拚死抵抗,也沒有一點作用。
段書勇來到了段延慶麵前,一刀砍向段延慶喉嚨,段延慶往後退了一步,長刀劃開一條口子,段延慶握住喉嚨,準備向段書勇求饒,還沒等段延慶說話,他的腦袋就被砍了下來。
段延慶的士卒群龍無首,在段書勇的衝鋒下損失慘重,他們放棄了抵抗,向段書勇跪地求饒,段書勇放過了他們。
一路上招納段延慶的潰兵,兵力達到了十五萬人,實力有了很大的增強。
黃立貴聽說了這件事,心中充滿了悲傷,恨不得為其報仇雪恨,可是想到陳武的滅國仇恨,如果他和段書勇鬥個你死我活,必定讓陳武撿了便宜,這是他不想看到的。
黃立貴給段書勇寫了一封信,信中言辭很謙卑,把段書勇當做地位對等關係,並沒有小看段書勇的意思,段書勇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段書勇主動解釋道:“殺了你的將軍,是我的過錯,我會把你們將軍的屍體送迴來,請你們原諒我的過錯。”
黃立貴讓手下向段書勇多謝,兩人重歸於好,準備一起攻打漢國。
黃立貴並沒有讓段書勇歸還上黨郡,默認上黨郡是段書勇的地盤,段書勇也沒有客氣,在上黨郡安營紮寨。
過了幾天以後,黃立貴向段書勇詢問,可以行軍了嗎?
段書勇表示可以行軍了,雙方在河東郡匯合,準備攻打漢國。
這一次黃立貴孤注一擲,將他的二十萬大軍全部押上,段書勇也帶來了他的十五萬大軍,總共三十五萬大軍。
蒙武知道了這件事,向陳武匯報了這件事,陳武為了取得勝利,將三十萬大軍交給蒙武指揮。
蒙武帶著大軍來到了華陰城,黃立貴和段書勇帶著大軍來到了永濟城,雙方隔著黃河對峙,戰鬥一觸即發。
華陰距離長安城不遠,如果敵軍攻破華陰城,就可以長驅直入,拿下長安城,所以華陰城至關重要,不容有失。
對峙幾天以後,黃立貴和段書勇按耐不住,命令手下開始渡河,這裏有一個渡口,名叫風陵渡口。
黃立貴和段書勇準備了不少的船隻,聽趙地的人說:“這段時間會有大霧,讓他們不要行軍。”
可是黃立貴不僅沒有覺得是壞處,反而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他決定趁著大霧天氣發起進攻。
黃立貴命令手下上船,可是沒想到他們上船以後,就被晃得上吐下瀉,無奈隻能退迴的碼頭。
雖然段書勇的十幾萬大軍能夠渡河,但是隻有十幾萬人過去,很容易就被蒙武消滅,所以三十五萬大軍就這樣停在岸邊。
這時一個讀書人向黃立貴建議,我們可以將所有的船固定起來,這樣就能在水麵上如履平地了。
黃立貴道:“你的這個辦法很好,我決定重重賞賜你。”
讀書人道:“我不需要賞賜。”然後轉身離去,很快消失不見,黃立貴隻能看著讀書人的背影出神。
黃立貴覺得隻要他拿下漢國,他們一定會投靠自己的,於是將全部精力集中到大戰之中。
黃立貴讓鐵匠打造了大量的鐵鎖,將所有的造船綁在一起,士卒站在船上如履平地,一點都不暈了。
黃立貴和段書勇帶著大軍向華陰城進發,就在這時蒙武帶著大軍出現,黃立貴知道偷襲不可能了,但是也沒有退迴去。
黃立貴指揮大軍繼續前進,蒙武命令手下張弓射箭,不是普通的箭矢,而是火箭,箭頭上綁著火油,向黃立貴的大軍射去。
船隻是用木頭製成的,很快燃起熊熊烈火,所有的船隻都被大火吞噬,他們想要逃跑,可是船隻被鐵鏈鎖住,根本無法脫身。
他們沒有辦法,隻能跳進水裏,來求的一線生機,段書勇的士卒水性可以,除了一些倒黴鬼死了,其餘的人遊到了岸邊。
至於黃立貴的士卒十不存一,十五萬大軍隻剩下一萬五千人,他們逃到黃河岸邊。
段書勇的人看到黃立貴眼神變了,沒有以前的敬畏,把他們當做自己的獵物,準備發起進攻。
段書勇也沒有反對,他覺得自己殺了黃立貴的十萬大軍,而且還殺了黃立貴的結拜兄弟,他肯定不會放過自己的,與其讓他背後捅刀子,不如趁此機會先下手為強,將其一舉消滅,以免養虎為患。
此時黃立貴被段書勇的士卒團團包圍,黃立貴的士卒道:“大王我們掩護你,你快點離開這裏,將來為我們報仇雪恨。”
超過萬人自願為黃立貴斷後,黃立貴感動的熱淚盈眶,道:“兄弟們,你們的恩情我永生難忘,我不會虧待你們的親人的。”
黃立貴帶著三千士卒離開,準備逃迴草原東山再起。
段書勇道:“你們的將軍已經走了,我現在給你們一個機會,如果你們放下武器投降,我可以饒你們一命,但是如果你們負隅頑抗,我也隻能痛下殺手了,怎麽選你們應該知道。”
士卒道:“大王對我們恩重如山,我們怎麽可能背叛他,我們願意為其出生入死在所不辭。”
看到這些人冥頑不靈,段書勇命令手下進攻,這一萬餘人麵對段書勇的十餘萬大軍,如同螻蟻撼樹自不量力,很快就被段書勇消滅了。
段書勇為了以絕後患,命令手下追擊黃立貴,蒙武則在華陰城駐守,並沒有追擊黃立貴和段書勇,他樂嗬嗬的看著戲,好像局外人似的。
段書勇並沒有讓所有的士卒追擊,他讓手下將軍駐守永濟城,然後帶著三萬大軍追擊黃立貴。
此時黃立貴來到了平陽城,讓讓百姓打開城門,可是百姓緊閉城門,不讓黃立貴進去,黃立貴沒有辦法,隻能繼續逃跑。
黃立貴來到了霍州城,此地三麵都是山,南邊是一塊平地,更讓人絕望的是段書勇追到了這裏,此時黃立貴無路可逃,被逼到了牆角。
黃立貴手下的士卒道:“大王我們可以死,但是你不能,我們為你斷後,你快離開這裏吧。”
有兩千餘人擋在黃立貴和追兵之間,黃立貴並沒有多說什麽,眼圈泛紅的離開了這裏。
段書勇知道這些人都是黃立貴的死忠,是不可能投降的,為了追上黃立貴,命令手下將他們殺死,很快他們就被斬殺殆盡。
此時黃立貴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迴到草原東山再起,然後殺了段書勇這個背信棄義的人,此時在他心中隻有兩個人最可恨,一個是陳武,殺的他隻剩下十幾騎;另外一個就是段書勇。
陳武追殺他已經過去很久,記憶已經模糊了,可是段書勇追殺他卻近在眼前,不得不讓他記憶猶新,甚至是刻骨銘心,讓他重新想起那不堪迴首的過去。
黃立貴在士卒和敵軍糾纏之時,翻過這座山峰,來到了介休城。
段書勇並沒有放過他,他命令手下將這些士卒殺死,然後繼續追擊黃立貴,此時黃立貴隻有不到千人,準確的說是八百人。
段書勇來到了黃立貴麵前,黃立貴知道自己的兄弟死了,此時他心灰意冷,放棄了逃跑的打算。
自從被陳武打敗,然後孤身一人遠走大漠,迴來的唯一夢想就是殺了陳武,可是沒想到出師未捷身先死,他隻能感歎天不向著自己,自己能夠有什麽辦法了。
黃立貴決定放手一搏,他對士卒道:“兄弟們,是我對不起你們,把你們帶到絕境了,如果你們願意投降,那就投降吧,我不會怪你們的。”
這八百人異口同聲道:“大王說的什麽話,我們能夠陪著大王走到最後,是我們無上的榮耀,怎麽可能棄大王於不顧了。”
黃立貴道:“如果你們不嫌棄,咱們下輩子還做兄弟。”
眾人道:“能夠和大王做兄弟,是我們的榮幸。”
黃立貴和他們發起了進攻,這是他們的最後一戰,充滿了悲壯的氣息,讓人久久無法平靜。
黃立貴和士卒被段書勇的士卒消滅了,段書勇讓手下士卒向趙地傳信,讓他們歸順自己;如果不歸順,那就別怪自己太客氣了。
趙地的百姓對段書勇讓的逼迫置之不理,他們覺得段書勇是不可能長久的,與其投靠段書勇這個快要漏掉的船,還不如重新迴到陳武的懷抱。
他們不知道段書勇性情如何,如果他心情殘暴,對於他們那就是滅頂之災,還不如投靠漢國,他們還更加熟悉,也更加有安全感。
他們給陳武寫信,表示自己是無辜的,都是黃立貴逼迫他們這麽幹的,他們也不想這樣,請求大王原諒我們,我們一定會改過自新的。
蒙武將這件事告訴了陳武,陳武想了想最後還是放過他們,接受了他們的投降。
他們在城內得到消息,興奮的手舞足蹈,他們知道自己安全了,至於段書勇的士卒不需要擔心,隻需要蒙武出馬,就能取得勝利。
畢竟在他們的心中,蒙武就是漢國的戰神,這是不容置疑的事情,是他們的信仰。
段書勇帶著殘兵敗將逃到他處,躲避漢軍的抓捕,當漢軍撤軍以後,段書勇帶著手下死灰複燃。
段書勇沒有以自己父親的名義招募士卒,他以自己的外公的名義招募的,因為燕地的百姓對段彭偉並沒有好感。
如果他以段彭偉的名義起兵,百姓肯定不會支持他,甚至會驅逐他。
段書勇贏得了百姓的支持,他沒有欺騙燕地的百姓,而是對他們道:“我的父親做了很多的錯事,他沒有機會向你們道歉了,我代替他向你們道歉,請求你們的原諒。”說完深深的鞠了一躬。
百姓道:“你是他的兒子,這件事和你沒有關係,我們不會牽連無辜,更何況人死如燈滅,這件事就讓它過去吧。”
段書勇道:“謝謝,謝謝你們了,你們的寬宏大量銘記在心。”
段書勇一番感人肺腑的發言,贏得了百姓的支持,段書勇重新控製了燕地。
段書勇將那些為富不仁的地主殺了,然後重新分配土地,每家每戶都有了耕地,並且還分發耕牛和農具,讓百姓拍手叫好。
剛開始段書勇隻有幾千人,在段書勇的不斷作戰下,吸引了不少的人進入,兵力慢慢的增加著,達到了十萬人。
段書勇想要穿過趙地,攻打關中地區的漢國,黃立貴也想消滅段書勇,拿下整個燕地,然後擴充實力滅了漢國。
從士卒口中得知:占據燕地的是段書勇,而且是一個年輕人。
段延慶眼睛轉了轉,有了一個主意,他給段書勇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我姓段,你也姓段,我們是一家人,我不願意同室操戈,如果你願意投降,我可以不殺你,並且認你當幹兒子,你看怎麽樣啊?
段延慶讓手下將信交到段書勇手中,段書勇看到信,氣的臉一陣青一陣白,他將信撕個粉碎,道:“老賊,我和你勢不兩立。”
段書勇從正定縣出發,穿過太行山脈,來到了長平城,然後向段延慶發動了進攻。
此時段延慶坐在大廳裏,等著幹兒子來見自己,讓自己的當義父呢?他覺得這是對段書勇太大的賞賜,他一定不會反對的。
段延慶沒有準備,被段書勇打的落荒而逃,一個照麵就被消滅三萬大軍,跟隨段延慶的士卒不到三萬人。
段書勇不想放過這個侮辱他的人,對他窮追猛打,不給他絲毫喘息之機。
看到自己距離段延慶越來越遠,眼看著他們就要逃出生天,段書勇放棄大部隊,帶著三萬精銳追擊段延慶。
段延慶的士卒被殺和逃跑的不計其數,他的士卒不斷的減少著,人數隻剩下不到萬人,段延慶身上都是塵土,看起來十分狼狽。
段書勇道來到段延慶麵前,帶著三萬大軍衝入陣中,直奔段延慶而來,哪怕士卒拚死抵抗,也沒有一點作用。
段書勇來到了段延慶麵前,一刀砍向段延慶喉嚨,段延慶往後退了一步,長刀劃開一條口子,段延慶握住喉嚨,準備向段書勇求饒,還沒等段延慶說話,他的腦袋就被砍了下來。
段延慶的士卒群龍無首,在段書勇的衝鋒下損失慘重,他們放棄了抵抗,向段書勇跪地求饒,段書勇放過了他們。
一路上招納段延慶的潰兵,兵力達到了十五萬人,實力有了很大的增強。
黃立貴聽說了這件事,心中充滿了悲傷,恨不得為其報仇雪恨,可是想到陳武的滅國仇恨,如果他和段書勇鬥個你死我活,必定讓陳武撿了便宜,這是他不想看到的。
黃立貴給段書勇寫了一封信,信中言辭很謙卑,把段書勇當做地位對等關係,並沒有小看段書勇的意思,段書勇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段書勇主動解釋道:“殺了你的將軍,是我的過錯,我會把你們將軍的屍體送迴來,請你們原諒我的過錯。”
黃立貴讓手下向段書勇多謝,兩人重歸於好,準備一起攻打漢國。
黃立貴並沒有讓段書勇歸還上黨郡,默認上黨郡是段書勇的地盤,段書勇也沒有客氣,在上黨郡安營紮寨。
過了幾天以後,黃立貴向段書勇詢問,可以行軍了嗎?
段書勇表示可以行軍了,雙方在河東郡匯合,準備攻打漢國。
這一次黃立貴孤注一擲,將他的二十萬大軍全部押上,段書勇也帶來了他的十五萬大軍,總共三十五萬大軍。
蒙武知道了這件事,向陳武匯報了這件事,陳武為了取得勝利,將三十萬大軍交給蒙武指揮。
蒙武帶著大軍來到了華陰城,黃立貴和段書勇帶著大軍來到了永濟城,雙方隔著黃河對峙,戰鬥一觸即發。
華陰距離長安城不遠,如果敵軍攻破華陰城,就可以長驅直入,拿下長安城,所以華陰城至關重要,不容有失。
對峙幾天以後,黃立貴和段書勇按耐不住,命令手下開始渡河,這裏有一個渡口,名叫風陵渡口。
黃立貴和段書勇準備了不少的船隻,聽趙地的人說:“這段時間會有大霧,讓他們不要行軍。”
可是黃立貴不僅沒有覺得是壞處,反而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他決定趁著大霧天氣發起進攻。
黃立貴命令手下上船,可是沒想到他們上船以後,就被晃得上吐下瀉,無奈隻能退迴的碼頭。
雖然段書勇的十幾萬大軍能夠渡河,但是隻有十幾萬人過去,很容易就被蒙武消滅,所以三十五萬大軍就這樣停在岸邊。
這時一個讀書人向黃立貴建議,我們可以將所有的船固定起來,這樣就能在水麵上如履平地了。
黃立貴道:“你的這個辦法很好,我決定重重賞賜你。”
讀書人道:“我不需要賞賜。”然後轉身離去,很快消失不見,黃立貴隻能看著讀書人的背影出神。
黃立貴覺得隻要他拿下漢國,他們一定會投靠自己的,於是將全部精力集中到大戰之中。
黃立貴讓鐵匠打造了大量的鐵鎖,將所有的造船綁在一起,士卒站在船上如履平地,一點都不暈了。
黃立貴和段書勇帶著大軍向華陰城進發,就在這時蒙武帶著大軍出現,黃立貴知道偷襲不可能了,但是也沒有退迴去。
黃立貴指揮大軍繼續前進,蒙武命令手下張弓射箭,不是普通的箭矢,而是火箭,箭頭上綁著火油,向黃立貴的大軍射去。
船隻是用木頭製成的,很快燃起熊熊烈火,所有的船隻都被大火吞噬,他們想要逃跑,可是船隻被鐵鏈鎖住,根本無法脫身。
他們沒有辦法,隻能跳進水裏,來求的一線生機,段書勇的士卒水性可以,除了一些倒黴鬼死了,其餘的人遊到了岸邊。
至於黃立貴的士卒十不存一,十五萬大軍隻剩下一萬五千人,他們逃到黃河岸邊。
段書勇的人看到黃立貴眼神變了,沒有以前的敬畏,把他們當做自己的獵物,準備發起進攻。
段書勇也沒有反對,他覺得自己殺了黃立貴的十萬大軍,而且還殺了黃立貴的結拜兄弟,他肯定不會放過自己的,與其讓他背後捅刀子,不如趁此機會先下手為強,將其一舉消滅,以免養虎為患。
此時黃立貴被段書勇的士卒團團包圍,黃立貴的士卒道:“大王我們掩護你,你快點離開這裏,將來為我們報仇雪恨。”
超過萬人自願為黃立貴斷後,黃立貴感動的熱淚盈眶,道:“兄弟們,你們的恩情我永生難忘,我不會虧待你們的親人的。”
黃立貴帶著三千士卒離開,準備逃迴草原東山再起。
段書勇道:“你們的將軍已經走了,我現在給你們一個機會,如果你們放下武器投降,我可以饒你們一命,但是如果你們負隅頑抗,我也隻能痛下殺手了,怎麽選你們應該知道。”
士卒道:“大王對我們恩重如山,我們怎麽可能背叛他,我們願意為其出生入死在所不辭。”
看到這些人冥頑不靈,段書勇命令手下進攻,這一萬餘人麵對段書勇的十餘萬大軍,如同螻蟻撼樹自不量力,很快就被段書勇消滅了。
段書勇為了以絕後患,命令手下追擊黃立貴,蒙武則在華陰城駐守,並沒有追擊黃立貴和段書勇,他樂嗬嗬的看著戲,好像局外人似的。
段書勇並沒有讓所有的士卒追擊,他讓手下將軍駐守永濟城,然後帶著三萬大軍追擊黃立貴。
此時黃立貴來到了平陽城,讓讓百姓打開城門,可是百姓緊閉城門,不讓黃立貴進去,黃立貴沒有辦法,隻能繼續逃跑。
黃立貴來到了霍州城,此地三麵都是山,南邊是一塊平地,更讓人絕望的是段書勇追到了這裏,此時黃立貴無路可逃,被逼到了牆角。
黃立貴手下的士卒道:“大王我們可以死,但是你不能,我們為你斷後,你快離開這裏吧。”
有兩千餘人擋在黃立貴和追兵之間,黃立貴並沒有多說什麽,眼圈泛紅的離開了這裏。
段書勇知道這些人都是黃立貴的死忠,是不可能投降的,為了追上黃立貴,命令手下將他們殺死,很快他們就被斬殺殆盡。
此時黃立貴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迴到草原東山再起,然後殺了段書勇這個背信棄義的人,此時在他心中隻有兩個人最可恨,一個是陳武,殺的他隻剩下十幾騎;另外一個就是段書勇。
陳武追殺他已經過去很久,記憶已經模糊了,可是段書勇追殺他卻近在眼前,不得不讓他記憶猶新,甚至是刻骨銘心,讓他重新想起那不堪迴首的過去。
黃立貴在士卒和敵軍糾纏之時,翻過這座山峰,來到了介休城。
段書勇並沒有放過他,他命令手下將這些士卒殺死,然後繼續追擊黃立貴,此時黃立貴隻有不到千人,準確的說是八百人。
段書勇來到了黃立貴麵前,黃立貴知道自己的兄弟死了,此時他心灰意冷,放棄了逃跑的打算。
自從被陳武打敗,然後孤身一人遠走大漠,迴來的唯一夢想就是殺了陳武,可是沒想到出師未捷身先死,他隻能感歎天不向著自己,自己能夠有什麽辦法了。
黃立貴決定放手一搏,他對士卒道:“兄弟們,是我對不起你們,把你們帶到絕境了,如果你們願意投降,那就投降吧,我不會怪你們的。”
這八百人異口同聲道:“大王說的什麽話,我們能夠陪著大王走到最後,是我們無上的榮耀,怎麽可能棄大王於不顧了。”
黃立貴道:“如果你們不嫌棄,咱們下輩子還做兄弟。”
眾人道:“能夠和大王做兄弟,是我們的榮幸。”
黃立貴和他們發起了進攻,這是他們的最後一戰,充滿了悲壯的氣息,讓人久久無法平靜。
黃立貴和士卒被段書勇的士卒消滅了,段書勇讓手下士卒向趙地傳信,讓他們歸順自己;如果不歸順,那就別怪自己太客氣了。
趙地的百姓對段書勇讓的逼迫置之不理,他們覺得段書勇是不可能長久的,與其投靠段書勇這個快要漏掉的船,還不如重新迴到陳武的懷抱。
他們不知道段書勇性情如何,如果他心情殘暴,對於他們那就是滅頂之災,還不如投靠漢國,他們還更加熟悉,也更加有安全感。
他們給陳武寫信,表示自己是無辜的,都是黃立貴逼迫他們這麽幹的,他們也不想這樣,請求大王原諒我們,我們一定會改過自新的。
蒙武將這件事告訴了陳武,陳武想了想最後還是放過他們,接受了他們的投降。
他們在城內得到消息,興奮的手舞足蹈,他們知道自己安全了,至於段書勇的士卒不需要擔心,隻需要蒙武出馬,就能取得勝利。
畢竟在他們的心中,蒙武就是漢國的戰神,這是不容置疑的事情,是他們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