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長安近半年之久,如今重迴長安,馬周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在李世民親自率領文武出城歡迎的隊伍中,馬周和李績的聲望達到了最高點。李績久經戰陣,又十分精明,表現十分客氣謙虛,一直說是李世民指點有方,馬周也幫了大忙。


    馬周以前隻是一名有政績的文官,極少參與兩軍對擂這種戰場廝殺。如今終於取得一些戰績,受到上到皇帝下到同僚一致稱讚,並沒有產生飄飄然的虛榮心理,相反的,還從裏麵看出一些不和諧的氣氛來。


    雖然不久以前,在淩煙閣樹立二十四功臣之像,象征著對為大唐出大力的人,朝廷無上的嘉獎。現在,派李績和馬周遠征高句麗,難道不是對太子李承乾謀反案中,直接牽扯到淩煙閣兩名功臣候君集和魏征,間接牽扯到杜如晦。


    這無疑是在李世民臉上狠狠打了一記響亮的一巴掌。


    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才派李績和馬周出征,目的是樹起一個新的功臣,轉移擺脫滿朝文武和天下百姓的視線以及議論重點。使他們轉而議論馬周和李績,尤其是馬周。


    李績已經入駐淩煙閣,多打高句麗這場勝仗對他來說屬於錦上添花,而馬周就大大的不一樣。除了攻打突厥時,助攻李靖取得勝利外,也隻有這一次,以馬拉火車解決運輸問題,才贏到廣泛的關注和認可。


    如今。執掌中書令,馬周可謂是穩拿穩坐,不受任何人的置疑。


    可是。那些官員的一張張笑臉背後的恭維,使馬周感到有些虛,有些不踏實!他們的笑,有嫉妒,有羨慕,有虛於偽蛇,還有一種敬而遠之。這種敬重使人產生雖然對麵。也遠在千裏之外的感覺。


    因為,在所有人眼裏。馬周讀出一種不和諧的情緒,他馬周是受到了李世民的恩龐才取得這些成績,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換成任何一個人,做得都不會比馬周差多少。


    李績一直處世謹慎,就是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問他是否參與,李績也隻是說支持李世民,不會站到李建成那邊去。因為,李績是山東人氏,不是李世民所在的在隴集團。


    馬周也是山東人,與李績一同出征。一起取得這次大戰績,幫李世民擺平了因太子之亂而造成的混亂。李世民感激馬周和李績,當然要對他們二人加大封賞。但是。又不得不考慮到,關隴集團中那些元老的心情。


    至少,長孫無忌現在的地位和影響力,就不是李績和馬周現在取得的地位所能比擬的。


    長孫無忌有長孫皇後這個強大的靠山,靠山背後則是李世民這個一言九鼎的皇帝。其次,還有大量關中將領和文臣聚攏到他的身邊。


    而李績和馬周。等於散兵遊勇,綁到一起也比不了長孫無忌一個人。換句話說。長孫無忌若是向馬周和李績下手,馬周和李績二人肯定會栽大跟頭。雖然長孫無忌一心保護李世民,凡是李世民支持的,他一律都采取支持的態度,並不因為他自己的好惡而有所取舍。


    李世民反對的事情和人,長孫無忌也絕不留情的將其鏟除,或是降職外調到長安以外去任職,免得在李世民麵前討人厭。


    李世民支持馬周和李績,雖然馬周和李績並不屬於關隴集團的人,長孫無忌也對他們二人不管不問,任由發展。


    這就是馬周從整個朝堂的發展中看出的不妙情況。更看出這半來以來,為了打贏高句麗之戰,李世民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臉上的皺紋增加了,步履蹣跚了,說話聲音也不如以前宏亮有力,見了馬周雖然一臉欣喜,欣喜的背後卻是對蒼老的無奈。


    李世民慢慢滑向衰老邊緣。


    馬周之所以在朝堂上得到這樣高的地位,既不參加科舉,也不是建唐立有大功,憑著三寸不爛之舌頭,步步為營取得現在的高位,正是得到李世民的賞識。這個時候,若是李世民去世了,馬周不敢相信,現在的位置還會不會如此鞏固。


    因此,馬周果斷采取了兩大措施。第一,與李治加強聯係,處理好師徒之間的關係。既不因為學業的事逼迫他,也不輕易放任他,把老師的威嚴和威信,慢慢的在李治心中樹起來,形成一種權威!


    其次,馬周還要聯係太醫,對李世民的身體做大量的精心的嗬護和調理。這時,李世民也對來日無多的歲月產生深深的眷念。他有很多的理想還沒有徹底實現,他還有很多心事沒有成真,李治剛剛接任太子不久,處理大唐這樣一相龐然大物還太稚嫩,仍然沒有能力駕馭這車馬車。


    李世民多麽想多活二十年時間啊!可以從從容容的把太子李治培養成一個合格的皇帝,可以繼承他的偉大理想和偉大事業。多麽想讓大唐的所有子民過上幸福安樂的生活,從今以後再也不會有戰亂和紛爭。


    這都需要一雙巨手安排,李治的手還太嫩,把握不住方向。


    這個時候,李世民想起了袁天罡,希望借助道家修真之術,達到長生不老的目的。這樣一個隱蔽的心事,當然不會在朝堂之上大肆的宣揚,而是在私下裏秘密的進行。


    幸虧,他對馬周下分信任,而且,與馬周一起見到了袁天罡,知道馬周是華山的仙官,便請馬周在這件事上給他大力的幫助。


    馬周十分為難。不知道該不該幫他!馬周自己對神仙一事還存著懷疑態度,不然也不會在遇到騎青牛老者以後,第二天再上一次鳳凰山。若是修真乃世間虛假之象,耽誤了李世民治病事小,加速李治登基時間,影響整個大唐的趨勢,尤其是武則天還在一邊虎視眈眈之中,應驗袁天罡關於大唐在一百年內,將會斷代的預言,更不能馬虎大意。


    馬周想到了淮安王李神通臨終前交給他的那本《道德經》,那是一本非同尋常的書。含有道家修真之精華,興許,能幫李世民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鏡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營侯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營侯鼓並收藏鏡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