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敖丙微微沉默,眼中帶著別樣意味看向李牧北:“你什麽時候突破天人境,這把平天劍經本尊淬煉完善,遠超之前的七星龍淵,應該足夠了。”話語間甚至有些難以察覺的急切之意。


    李牧北眼神一凝,緩緩伸手,憑空虛握,掌中一縷隱晦的氣息蘊生,手中雖然空無一物,卻仿佛有如握住了一個世界,日月星辰,山川大地。


    不管是一旁的尹東來還是,盤旋虛空的神龍敖丙,臉上皆是露出慎重嚴肅的神色。


    李牧北眉頭一皺,手中氣韻消散無形,微一搖頭:“還差了一點,再等一段時間。”


    神龍敖丙卻是忍不住開口道:“你其實可以先破入天人境,以後再再完善你的道種,有本尊的幫助,絕對會讓你的道種成長速度變得更快。”


    李牧北搖了搖頭,神色古井無波的開口道:“吾之道要自己走出來,如若破入天人,在敖丙前輩相助之下,走的是更快了,但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


    頓了頓,李牧北輕聲道無比,堅定地開口道:“吾之道,非天地之道,不以我就天地,而引天地應我。”


    敖丙微微一愣,有些詫異,然後有些不確定的開口問道:“你要在突破天人境之前,讓道種萌芽?避免天地之妙對自己的影響?


    “當真好大的誌向,可是有沒有想過如果走錯了路怎麽辦?”


    李牧北淡淡輕笑:“什麽是對,什麽是錯?


    隻要自己看到的方向,那便無所謂對錯。


    路走通了,到達了彼岸,便是對。


    路沒走通,倒在了半路,那便是錯。


    所有的路都是人走出來的,先賢諸子聖人走到終點之前,誰又知道他們究竟是對還是錯?”


    神龍敖丙深深看著李牧北,忽的耐不住一聲大笑:“好,好小子,本尊果然沒有看錯你,既然如此再等一些時日,反正已經蹉跎了數千年,也不在乎再多這十幾二十年。”


    尹東來眼睛發光,看向李牧北,如果不是有著如此,天地乾坤都壓不住的氣度,怎麽能讓自己甘願認為兄長。


    李牧北目光湛然,開口道:“必不讓前輩失望。”


    “尹小子,你呢?”敖丙目光轉向一旁道尹東來,開口道。


    尹東來謙虛的一笑:“慚愧,我不及大兄天資卓絕、誌存高遠,過些時日凝練道種之後,便要突破天人境了。”


    敖丙嘴角一抖,都是怪物,所謂道種,便是自身之道的具現化,是突破天人境踏足破虛超脫之境的臨門第一腳。


    能夠突破到天人境大宗師的高手無不是一世人傑,但這些大宗師無不是到了天人境以後才嚐試開始凝練道種。


    而且隻是是嚐試開始,而不是一定能夠成功。


    如果說天人境大宗師是數百萬武者中取一,那凝練道種這一關,又可以過濾掉九成的天人境大宗師。


    而李牧北和尹東來卻能夠在歸元境就凝練道種,這已經不單單是用天才就能夠形容的了。


    但凡以後能夠讓道種萌發,將來絕對都是極有希望突破破虛境界的,甚至李牧北一開始的目光就不僅僅止於尋常的破虛境。


    破虛超脫之境,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個境界。


    佛門稱唿為羅漢,菩薩,佛陀(聖人)。


    道門則是真仙,道君(真君),道主(天尊,聖人)。


    儒家為大賢,亞聖,聖人。


    這三個境界,第一個境界以完全自身之道合於天地已有之道,或者可以稱之為合道境。


    第二個境界,以自身之道補全、推衍、完善天地已有之道,可以稱之為衍道境。


    第三個境界,以自身之道為基礎,取天地之道為參照,營養,創立天地未有之道,是為立道境。


    如果以果樹為例,一個並不完全恰當,但是容易理解的比方。


    合道境是將自己的道,融合進已經成長成熟的果樹,作為果樹養料,生出道果。


    衍道境便是果樹扡插,能誕生結合有原有果樹和自己道種,新的道果。


    立道境便是自己的道種種到土壤裏,生出一顆新的果樹來,誕生自己的道果。


    “那本尊就拭目以待了,等著你達成約定,共悟大道。”敖丙對李牧北開口道。


    “必不會讓前輩失望。”李牧北微微點頭,語氣如常,仿佛理所當然。


    敖丙點了點頭,一直是很看好李牧北,不然也不會和他達成約定。


    初代天地而生的神獸,天生擁有著極強的力量,本能的便可以運用天地規則力量,足可和破虛境的無上宗師媲美。


    但是由於是天生自然而然銘刻的天地道,所以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既是得天獨厚的天地恩賜,同時也是一種桎梏,陷於其中不得超脫。


    畢竟這些神獸的道完全是天地蘊生賜予的,雖然有不朽之壽,手段實力也不遜破虛境,卻不可能憑借天地自然賜予之道而超脫天地自然。


    對於這些神獸來說,神意境界可以算是巨大的短板了,並不是說弱,而是沒有足夠的屬於自己的東西。


    許多神獸,包括敖丙這類神獸後裔,血脈之中流傳下來的天地自然之道韻過於強大,相較之下,自身想要培養的道與理就過於弱小了。


    就像本來已經有一顆參天大樹,想要在大樹的陰影下再種植其他的樹木,就會十分的困難,因為在大樹的遮蔽之下,其他樹木很難發育起來。


    為了尋找破解之法。


    所以許多神獸選擇接受人族供奉,以人族萬民的信仰誠摯之念護持自己想要走出的道,使其不被自身天然就有的成熟強大的天地之道影響壓製。


    這點上和尋常的天人境其他異獸不一樣,神獸自身便具備天地自然之道,不需要這些意念信仰作為養料,而是用來護持己道。


    太古以來,便有許多的神獸接受人族供奉,或者說人類還沒有真正崛起的時候,就是因為有許多的神獸接受人族供奉而庇護人族,才讓太古時期人族勢弱之時能夠在天地間站住腳跟。


    太古之後,大夏龍雀,大商玄鳥,大周鸞鳳都是成功的走通了這一條路的神獸。


    北方草原蠻族也是如此,當下的遼國,崛起的金國供奉的神獸也是為了這個目的,才接受兩國的供奉。


    但是除此之外神獸們還探索出了另一種方法。


    通過某件道韻神器與一個天資卓絕的人類達成契約,某種意義上的心靈相通,人族沒有什麽特殊血脈但是悟性超絕,可塑性無限,可以不受限製的參悟蘊生大道,神獸可以提供無窮的天地之道的感悟,雙方各取所需,互利互惠。


    或者可以稱之為道侶。


    這就相當於是合作做生意,一個出錢,一個出力,最後出了成果大家五五分成。


    最為出名的便是人族天皇伏羲得河圖洛書。


    所謂河出圖,洛出書。


    龍馬躍出黃河,身負河圖;神龜浮出洛水,背呈洛書,獻於天皇伏羲,天皇伏羲根據河圖洛書繪製了八卦成道。


    龍馬神龜也借此得道,當然伏羲天皇何等人物,負圖背書的龍馬和神龜完全就是抱大腿,一路躺贏成道的。


    畢竟龍馬神龜都不是什麽強大天地神獸,隻不過是有些神獸血脈流傳罷了。


    而且天皇是一拖二帶著兩個神獸成道。


    天皇之後也有不少神獸與人族共修而成道,甚至禹王直接娶了青丘一脈的九尾狐仙,雙方各種意義上的完全結合在了一起,甚至都不需要什麽道韻神器了,兩人直接水乳交融,心意相合了。


    而敖丙便是和李牧北達成這種約定,之前是想要嚐試使用七星龍淵劍作為載體,現在得到了更加合適的平天劍,自然就選擇平天劍了。


    當然一切都要等到李牧北突破天人境以後,雙方才能夠開始履行約定,成為道侶,共參大道,尋求超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道神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心墨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心墨穀並收藏武道神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