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過後,王訓收拾行裝,告別了碎葉軍鎮的一眾唐軍,便隨著鳩摩涅、李若虛一同出發,迴轉唐境。
之後的一路倒是沒遇到什麽波折,一路暢通無阻,三人十分順利的抵達玉門關之前。
“李施主,王小施主,玉門關便在眼前了,貧僧就送到此處了,此地別過,希望兩位接下來的路途能夠一路順風。”鳩摩涅遠遠的望著前方風沙之中巍然屹立的玉門關,對李若虛和王訓開口道。
“多謝大師一路護送。”李若虛拱手微微躬身道。
這一路上要不是鳩摩涅,絕對是做不了這麽順暢的,起碼沒有這麽輕鬆,甚至如果遇到什麽意外,自己能不能安全的從安西都護府走到這玉門關前也是沒有絕對的把握,畢竟誰知道路上會遇到什麽事。
而李若虛實際上又沒有什麽行走江湖的經驗,也很明顯的沒有碾壓一切牛鬼蛇神的絕對實力。
雖然身上有好幾件保命的寶物,而且是極為強大,不過都是屬於有次數限製的。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道路不同,終有分別的時候,沒必要這麽多話。”一旁的王訓冷冷的開口道。
鳩摩涅聞言失笑出聲:“小,將軍說的是,李施主,有緣再見,貧僧便告辭了。”
小白蛇悟生也是難得的沒有探出頭來,朝李若虛點了點頭,像是在告別。
鳩摩涅說完便化作一道金色虹光,裹著小白蛇一道朝西方遁去。
“我們走吧,訓哥兒。”李若虛目送鳩摩涅化作的靈光遠去,消失在視野中後,扭頭對王訓開口道。
王訓眉頭挑了挑:“訓哥?”
李若虛想到了什麽似的,莫名笑了笑:“你不覺得這樣稱唿很順口嗎?”
“並不覺得,而且你大了我將近十歲,怎麽能這麽稱唿我。”王訓搖了搖頭。
“這不是表示親切嗎?你不要這麽死板嗎,你才多少歲,十六?十七?”
“十四。”王訓麵無表情的答到。
“十四歲就有這個個頭了?不過你才十四歲,不是應該多一點朝氣嗎。”李若虛拍了拍王訓的肩膀。
“哼。”王訓隻是冷哼一聲,並不搭話。
“那以後就叫你訓哥兒了。”李若虛又是笑了笑。
“訓哥就訓哥,為什麽還要加個兒化音?”
“不是更順口嗎。”
……………………
兩人自玉門關迴到大唐境內,王訓手持戰戟這種兵器,倒還是直接重點對待,不過王訓手中有著王海濱的令牌,守關的兵士見到後也是直接放行。
玉門關的守將還親自款待兩人。
“西域都護府是不是出了什麽情況?”玉門關中,玉門關的張都尉向兩人問道。
“都尉收到什麽消息了嗎?”
張都尉點了點頭,開口道“最近吐蕃的那些狗崽子突然大舉出動,大軍主動出擊,襲擊陽關駐紮的裴旻大將軍的平西軍。
裴旻大將軍早早的傳來消息,讓我們嚴加防範,雖然吐蕃的大軍不可能繞過裴旻大將軍的平西軍來襲擊玉門關,不過我們也要避免吐蕃的奸細混入。
吐蕃如此異動,分明是想要牽製住裴旻大將軍的平西軍,如果不是不自量力異想天開的欲圖侵犯大唐國境,多半是要在西域有什大動作,針對我大唐安西都護府。”
“都尉大人明鑒。”王訓聞言,點了點頭便將碎葉軍鎮之戰簡單的向張都尉敘述了一遍。
“小兄弟節哀,令尊大人乃是我輩楷模…………唉……”張都尉了解碎葉軍鎮之戰的過程後,拍了拍王訓的背,安慰道。
“對了,都尉大人,既然是要嚴加戒備,為什麽玉門關的守衛好像反而要比之前我出關的時候要少了?”李若虛有些奇怪開口問道。
張都尉苦笑一聲:“月前,那位梁王殿下率軍出征南方的宋國,從北地駐軍抽調了大批人馬。
北地的諸府駐軍已經有所不足,不然吐蕃這麽囂張的動作,朝廷應該是要點起軍馬,狠狠的給他們一個教訓才對,而不是保守的讓各府鎮官兵保持防守態勢。
這邊朝廷的大軍剛攻入宋國,那邊吐蕃就出來挑事,不知道是吐蕃那邊看到機會,還是宋國和吐蕃勾連起來。”
“梁王殿下?”王訓聞言微微奇怪:“據我所知,這位梁王殿下似乎在此之前並沒有真正的領軍出征過吧?”
“誰說不是。”張都尉點了點頭:“可偏偏南下的大軍就是勢如破竹,攻城掠地無往不利。
難不成我們的這位梁王殿下還是個不世出的統兵奇才?”
王訓撇了撇嘴:“南方宋國雖然重文輕武,自廢武功。但其能夠與我大唐相持近百年,太宗、高宗兩朝將星璀璨,名將倍出。
尚且不能輕易攻破宋國的防線,這位梁王殿下還能強過那些名將?”
武三思的確算不上什麽名將,但是架不住背後有個武皇給他安排好了,再加上他的對手也是極為拉垮,能夠拿下一些戰績,倒也不是很難。
李若虛記得此時宋國的皇帝是宋徽宗趙佶。
另一個曆史上,這位宋徽宗和他的兒子也是難得的奇葩了,在金人鐵蹄入侵的時候為了逃避責任,這位皇帝直接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自己帶著禁衛軍逃跑了,作為一國天子,居然不負責任到這種地步。
他的兒子宋欽宗趙桓就更加離譜了,金人第一次圍困開封被城中軍民齊心打退,加之各路勤王大軍支援,金軍選擇了撤退。
等到金人第二次圍困開封,居然傻乎乎相信金人的議和,身為大宋天子孤身直入金人軍營,然後就有了著名的靖康之恥,北宋滅亡。
你要說他慫吧,還挺有勇氣,敢於孤身直入敵營,真要說他有勇氣,結果隻會在金人麵前搖尾乞憐,也隻能用奇葩來形容了。
“多半是武皇陛下早把一切都安排好了,他不過是是去走個過場。”王訓自問自答的開口道。
“梁王殿下還是有些統軍的能力的,按目前的情況來看,梁王出其不意的打下宋國北地的一些州郡,還是不成問題。”張都尉有些不自然的笑著開口道。
“不過之後想要繼續擴大戰果就不是很容易了,宋國雖然武事鬆弛,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厲害名將,我記得當初宋國一位叫狄青的將軍,率領宋國邊軍硬生生擋住了高宗朝時我大唐的強盛軍勢十數年,與薛仁貴大將軍、裴行儉大將軍都交過手,這兩位我大唐的傳奇名將都沒能攻破狄青的防守。
最後為了鎮壓吐蕃,大唐選擇和宋國重新盟約,互不相犯。
不過後來這位狄青將軍好像受到宋國文官集團的打壓,被調離軍中,最後辭官退隱了。
可惜這位狄青將軍不是我們大唐的將軍,不然一定能夠在戰場上大放異彩建功立業。
算起來這位將軍也才不到一百三十歲,即便以歸元境的壽命,也完全是壯年時期,當時他辭官退隱除了受到打壓,心灰意冷之外,也是想要突破天人境界,如果這位將軍突破天人境界,那壽命就更長了。
還有宋國一些開國將領,說不定也還活著,畢竟宋國自其太祖立國也不到三百年。
如果宋國真的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候,想必也會請出這些老將軍出山,到那時梁王殿下怕是就占不到什麽便宜了,甚至說不定會吃一些虧。”
“戰場情況瞬息萬變,到最後才六點,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麽?大舉征伐宋國如此大事,武皇為何不派出一位久經戰場的名將?”王訓搖了搖頭開口道。
“武皇陛下如此安排,自然有她自己的考慮。”張都尉聞言卻是不予置評,顯然有所顧忌。
很明顯這就是為了給梁王鍍金的,甚至說不定武皇早就給武三思這個侄子都提前安排好了,武三思隻需要按部就班的拿戰功就行了。
李若虛心中暗道,不過當然沒有把話直接說出來,這件事大家心裏明白就行,卻是不好直接說出來。
之後的一路倒是沒遇到什麽波折,一路暢通無阻,三人十分順利的抵達玉門關之前。
“李施主,王小施主,玉門關便在眼前了,貧僧就送到此處了,此地別過,希望兩位接下來的路途能夠一路順風。”鳩摩涅遠遠的望著前方風沙之中巍然屹立的玉門關,對李若虛和王訓開口道。
“多謝大師一路護送。”李若虛拱手微微躬身道。
這一路上要不是鳩摩涅,絕對是做不了這麽順暢的,起碼沒有這麽輕鬆,甚至如果遇到什麽意外,自己能不能安全的從安西都護府走到這玉門關前也是沒有絕對的把握,畢竟誰知道路上會遇到什麽事。
而李若虛實際上又沒有什麽行走江湖的經驗,也很明顯的沒有碾壓一切牛鬼蛇神的絕對實力。
雖然身上有好幾件保命的寶物,而且是極為強大,不過都是屬於有次數限製的。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道路不同,終有分別的時候,沒必要這麽多話。”一旁的王訓冷冷的開口道。
鳩摩涅聞言失笑出聲:“小,將軍說的是,李施主,有緣再見,貧僧便告辭了。”
小白蛇悟生也是難得的沒有探出頭來,朝李若虛點了點頭,像是在告別。
鳩摩涅說完便化作一道金色虹光,裹著小白蛇一道朝西方遁去。
“我們走吧,訓哥兒。”李若虛目送鳩摩涅化作的靈光遠去,消失在視野中後,扭頭對王訓開口道。
王訓眉頭挑了挑:“訓哥?”
李若虛想到了什麽似的,莫名笑了笑:“你不覺得這樣稱唿很順口嗎?”
“並不覺得,而且你大了我將近十歲,怎麽能這麽稱唿我。”王訓搖了搖頭。
“這不是表示親切嗎?你不要這麽死板嗎,你才多少歲,十六?十七?”
“十四。”王訓麵無表情的答到。
“十四歲就有這個個頭了?不過你才十四歲,不是應該多一點朝氣嗎。”李若虛拍了拍王訓的肩膀。
“哼。”王訓隻是冷哼一聲,並不搭話。
“那以後就叫你訓哥兒了。”李若虛又是笑了笑。
“訓哥就訓哥,為什麽還要加個兒化音?”
“不是更順口嗎。”
……………………
兩人自玉門關迴到大唐境內,王訓手持戰戟這種兵器,倒還是直接重點對待,不過王訓手中有著王海濱的令牌,守關的兵士見到後也是直接放行。
玉門關的守將還親自款待兩人。
“西域都護府是不是出了什麽情況?”玉門關中,玉門關的張都尉向兩人問道。
“都尉收到什麽消息了嗎?”
張都尉點了點頭,開口道“最近吐蕃的那些狗崽子突然大舉出動,大軍主動出擊,襲擊陽關駐紮的裴旻大將軍的平西軍。
裴旻大將軍早早的傳來消息,讓我們嚴加防範,雖然吐蕃的大軍不可能繞過裴旻大將軍的平西軍來襲擊玉門關,不過我們也要避免吐蕃的奸細混入。
吐蕃如此異動,分明是想要牽製住裴旻大將軍的平西軍,如果不是不自量力異想天開的欲圖侵犯大唐國境,多半是要在西域有什大動作,針對我大唐安西都護府。”
“都尉大人明鑒。”王訓聞言,點了點頭便將碎葉軍鎮之戰簡單的向張都尉敘述了一遍。
“小兄弟節哀,令尊大人乃是我輩楷模…………唉……”張都尉了解碎葉軍鎮之戰的過程後,拍了拍王訓的背,安慰道。
“對了,都尉大人,既然是要嚴加戒備,為什麽玉門關的守衛好像反而要比之前我出關的時候要少了?”李若虛有些奇怪開口問道。
張都尉苦笑一聲:“月前,那位梁王殿下率軍出征南方的宋國,從北地駐軍抽調了大批人馬。
北地的諸府駐軍已經有所不足,不然吐蕃這麽囂張的動作,朝廷應該是要點起軍馬,狠狠的給他們一個教訓才對,而不是保守的讓各府鎮官兵保持防守態勢。
這邊朝廷的大軍剛攻入宋國,那邊吐蕃就出來挑事,不知道是吐蕃那邊看到機會,還是宋國和吐蕃勾連起來。”
“梁王殿下?”王訓聞言微微奇怪:“據我所知,這位梁王殿下似乎在此之前並沒有真正的領軍出征過吧?”
“誰說不是。”張都尉點了點頭:“可偏偏南下的大軍就是勢如破竹,攻城掠地無往不利。
難不成我們的這位梁王殿下還是個不世出的統兵奇才?”
王訓撇了撇嘴:“南方宋國雖然重文輕武,自廢武功。但其能夠與我大唐相持近百年,太宗、高宗兩朝將星璀璨,名將倍出。
尚且不能輕易攻破宋國的防線,這位梁王殿下還能強過那些名將?”
武三思的確算不上什麽名將,但是架不住背後有個武皇給他安排好了,再加上他的對手也是極為拉垮,能夠拿下一些戰績,倒也不是很難。
李若虛記得此時宋國的皇帝是宋徽宗趙佶。
另一個曆史上,這位宋徽宗和他的兒子也是難得的奇葩了,在金人鐵蹄入侵的時候為了逃避責任,這位皇帝直接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自己帶著禁衛軍逃跑了,作為一國天子,居然不負責任到這種地步。
他的兒子宋欽宗趙桓就更加離譜了,金人第一次圍困開封被城中軍民齊心打退,加之各路勤王大軍支援,金軍選擇了撤退。
等到金人第二次圍困開封,居然傻乎乎相信金人的議和,身為大宋天子孤身直入金人軍營,然後就有了著名的靖康之恥,北宋滅亡。
你要說他慫吧,還挺有勇氣,敢於孤身直入敵營,真要說他有勇氣,結果隻會在金人麵前搖尾乞憐,也隻能用奇葩來形容了。
“多半是武皇陛下早把一切都安排好了,他不過是是去走個過場。”王訓自問自答的開口道。
“梁王殿下還是有些統軍的能力的,按目前的情況來看,梁王出其不意的打下宋國北地的一些州郡,還是不成問題。”張都尉有些不自然的笑著開口道。
“不過之後想要繼續擴大戰果就不是很容易了,宋國雖然武事鬆弛,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厲害名將,我記得當初宋國一位叫狄青的將軍,率領宋國邊軍硬生生擋住了高宗朝時我大唐的強盛軍勢十數年,與薛仁貴大將軍、裴行儉大將軍都交過手,這兩位我大唐的傳奇名將都沒能攻破狄青的防守。
最後為了鎮壓吐蕃,大唐選擇和宋國重新盟約,互不相犯。
不過後來這位狄青將軍好像受到宋國文官集團的打壓,被調離軍中,最後辭官退隱了。
可惜這位狄青將軍不是我們大唐的將軍,不然一定能夠在戰場上大放異彩建功立業。
算起來這位將軍也才不到一百三十歲,即便以歸元境的壽命,也完全是壯年時期,當時他辭官退隱除了受到打壓,心灰意冷之外,也是想要突破天人境界,如果這位將軍突破天人境界,那壽命就更長了。
還有宋國一些開國將領,說不定也還活著,畢竟宋國自其太祖立國也不到三百年。
如果宋國真的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候,想必也會請出這些老將軍出山,到那時梁王殿下怕是就占不到什麽便宜了,甚至說不定會吃一些虧。”
“戰場情況瞬息萬變,到最後才六點,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麽?大舉征伐宋國如此大事,武皇為何不派出一位久經戰場的名將?”王訓搖了搖頭開口道。
“武皇陛下如此安排,自然有她自己的考慮。”張都尉聞言卻是不予置評,顯然有所顧忌。
很明顯這就是為了給梁王鍍金的,甚至說不定武皇早就給武三思這個侄子都提前安排好了,武三思隻需要按部就班的拿戰功就行了。
李若虛心中暗道,不過當然沒有把話直接說出來,這件事大家心裏明白就行,卻是不好直接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