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且隨本將軍去後院演練劍法,鄭小姐可以在此稍候。”裴旻起身開口道,卻是看出鄭靈芸沒有什麽修為在身。
“裴將軍乃是大唐劍聖,靈芸雖不明劍道,有機會能夠見到裴旻將軍的劍法,也算是大開眼界,願請同往。”鄭靈芸卻是迴道。
“那邊一同去。”裴旻哈哈一笑。
於是一行人走出大堂,在裴旻的帶領下,往後院演武場而去。
“西域荒涼,環境惡劣,府邸簡陋,讓諸位見笑了。”一路路過的建築都是十分簡潔,不少地方都已經被風沙消磨得斑駁陳舊,裴旻自若微笑朝眾人開口道。
“裴將軍高風亮節、不拘外物,令人佩服。”
裴旻聞言輕輕一笑:“這其實也是沒辦法,西域荒蕪,也就隻能用這些材料。
從大唐或是西域諸國運來材料卻是得不償失,代價太大了。
而且日夜風沙消磨之下,反而是這些簡陋的材料經久耐磨。
簡陋些也是沒辦法。”
“將軍,末將這裏有兩句詩,覺得正可以當做對聯貼在大門上,有這兩句詩,任何人我們看到將軍府都不敢說簡陋二字。”董玉龍突然開口道。
“哦?你還懂詩詞?說來聽聽。”裴旻聞言,有些懷疑的看了眼董玉龍,似笑非笑道。
董玉龍瞄了眼李若虛,微微得意笑著開口道:“這兩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將軍看如何?”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好詩,好寓意!”裴旻微微低吟一遍,眼睛一亮,讚歎道。
“這詩不是你董玉龍能夠想出來的吧?”裴旻有些好奇,語氣肯定的朝董玉龍道。
董玉龍撓了撓頭,憨笑道:“將軍明鑒,我哪裏懂什麽詩?這是李若虛兄弟見到將軍府的建築,有感而發的。”
說著,把李若虛推了出來。
裴旻聞言目光投向李若虛,開口道:“李小兄弟,我觀這兩句似乎頗有未盡之意,不知可有後文?”
李若虛微微點頭開口道:“這兩句其實是一段銘文的首兩句。
全文是這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孔子雲: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好一句何陋之有!李小友好文采,此文蘊意高遠、餘韻悠長,足以留照千古。
裴某倒是有些卻之不恭了。
卻不知此文何名?”裴旻聽完也是興致極高。
李若虛聞言卻是嘴角微微抽了抽,好嘛,這位劍聖好像直接就把《陋室銘》當成自己專門給他寫的了。
這時候總不能開口說:這不是我給你寫的,是我背的別人的銘文,你自作多情了。
李若虛隻能在心中暗中向不知有沒有出世的劉禹錫告了個罪,開口迴答道:“此文名為,《陋室銘》。”
“卻是再符合不過了。”裴旻嘴角勾起:“董玉龍,就拿首兩句做將軍府的對聯,你去……
不,我親自寫。
橫批就是:何陋之有。”
“李小友之才華足與太白相論!”裴旻興奮之餘,拍了拍李若虛的肩膀。
李若虛聞言卻是心中猛然一怔,太白。不會是……?
“不知這位太白是何許人也?”卻是鄭靈芸突然開口問道。
裴旻聞言微微一笑:“也是一位年輕人,姓李名白字太白,其人才華橫溢,詩劍雙絕,曾經特地來向我請教過劍法之道,我之於他,亦師亦友。
隻可惜他遊覽九州山河去了,不然你們兩個李姓相見,且都是才華橫溢,必然是一段佳話。”
果真是詩仙李白!
李若虛深深吸了口氣,壓下心中激動興奮,歎息道:“裴旻將軍如此推崇,未能一見,實是撼事。”
“不說這些了,得了李小友這篇陋室銘,裴某心有所感,草創一套劍法,且去演武場演練一番。”裴旻興致高昂道。
真不愧是劍聖,這就創出來一套新的劍法了?李若虛微微咋舌。
來到演武場,裴旻拔出腰間佩劍,揮舞起來。
霎時間,眾人便見劍光矯若遊龍,翩如驚鴻。
劍光清淨卻又懾人心魄,劍氣縱橫而卻圓融平和,精深奧妙,劍意如淵。
李若虛看著裴旻舞劍,心中卻是不自覺的一一浮現《陋室銘》的句子。
並未刻意去學習劍法,但不知不覺之間李若虛卻是覺得自己仿佛完全通曉了這套劍法的劍式、劍意
裴旻舞完劍,直接一揮手,便有一把架子上的劍飛到李若虛身前。
“李小友應當已經學會了這套潛龍飛仙劍,不妨演練一二。”
李若虛目光微凝,也想試試自己是不是真的學會了,便拔劍揮舞起來。
劍法卻是已然有了七份神韻,不過最後的劍意崔放卻是微微觸動了識海的平天劍意,使得劍法劍意發生了較大變化。
其他人隻是以為李若虛沒有完全掌握,出了些變化,裴旻卻是目光微凝,眼神凝重的盯了李若虛好一會。
“乖乖,這就直接學會了。”羅乾山瞪大眼睛看著李若虛道。
“應該是因為《陋室銘》本就是李大哥所做的緣故。”鄭靈芸猜測道。
“不錯,我這套劍法,本就是以李小友的《陋室銘》之意境所創,李小友自然夠體會其中劍意,輕易學會。
太白也是如此以詩化劍,修得上乘劍道。”裴旻從李若虛身上收迴目光,微微笑道。
原來是這樣,看來這個世界詩歌文賦都能夠由其意蘊演化武學。
李若虛心中微動,念頭卻是反應道:“那麽,李白、杜甫這些詩仙詩聖還真不知道會有多強!還有一大批文學大佬,都是可能是隱藏的大腿。”
“李小友,待我與其他諸位演練劍法後,還請多留片刻。
隨我去書房一聚,我想抄一篇《陋室銘》相贈。”裴旻朝李若虛道。
李若虛自然是求之不得,本來就是想獨自個裴旻請教如何合適的處理識海中的平天劍意。
“那就有勞裴將軍了。”李若虛點點頭。
之後便是裴旻與商隊的高手演練劍法,一一傳授。
“裴將軍乃是大唐劍聖,靈芸雖不明劍道,有機會能夠見到裴旻將軍的劍法,也算是大開眼界,願請同往。”鄭靈芸卻是迴道。
“那邊一同去。”裴旻哈哈一笑。
於是一行人走出大堂,在裴旻的帶領下,往後院演武場而去。
“西域荒涼,環境惡劣,府邸簡陋,讓諸位見笑了。”一路路過的建築都是十分簡潔,不少地方都已經被風沙消磨得斑駁陳舊,裴旻自若微笑朝眾人開口道。
“裴將軍高風亮節、不拘外物,令人佩服。”
裴旻聞言輕輕一笑:“這其實也是沒辦法,西域荒蕪,也就隻能用這些材料。
從大唐或是西域諸國運來材料卻是得不償失,代價太大了。
而且日夜風沙消磨之下,反而是這些簡陋的材料經久耐磨。
簡陋些也是沒辦法。”
“將軍,末將這裏有兩句詩,覺得正可以當做對聯貼在大門上,有這兩句詩,任何人我們看到將軍府都不敢說簡陋二字。”董玉龍突然開口道。
“哦?你還懂詩詞?說來聽聽。”裴旻聞言,有些懷疑的看了眼董玉龍,似笑非笑道。
董玉龍瞄了眼李若虛,微微得意笑著開口道:“這兩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將軍看如何?”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好詩,好寓意!”裴旻微微低吟一遍,眼睛一亮,讚歎道。
“這詩不是你董玉龍能夠想出來的吧?”裴旻有些好奇,語氣肯定的朝董玉龍道。
董玉龍撓了撓頭,憨笑道:“將軍明鑒,我哪裏懂什麽詩?這是李若虛兄弟見到將軍府的建築,有感而發的。”
說著,把李若虛推了出來。
裴旻聞言目光投向李若虛,開口道:“李小兄弟,我觀這兩句似乎頗有未盡之意,不知可有後文?”
李若虛微微點頭開口道:“這兩句其實是一段銘文的首兩句。
全文是這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孔子雲: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好一句何陋之有!李小友好文采,此文蘊意高遠、餘韻悠長,足以留照千古。
裴某倒是有些卻之不恭了。
卻不知此文何名?”裴旻聽完也是興致極高。
李若虛聞言卻是嘴角微微抽了抽,好嘛,這位劍聖好像直接就把《陋室銘》當成自己專門給他寫的了。
這時候總不能開口說:這不是我給你寫的,是我背的別人的銘文,你自作多情了。
李若虛隻能在心中暗中向不知有沒有出世的劉禹錫告了個罪,開口迴答道:“此文名為,《陋室銘》。”
“卻是再符合不過了。”裴旻嘴角勾起:“董玉龍,就拿首兩句做將軍府的對聯,你去……
不,我親自寫。
橫批就是:何陋之有。”
“李小友之才華足與太白相論!”裴旻興奮之餘,拍了拍李若虛的肩膀。
李若虛聞言卻是心中猛然一怔,太白。不會是……?
“不知這位太白是何許人也?”卻是鄭靈芸突然開口問道。
裴旻聞言微微一笑:“也是一位年輕人,姓李名白字太白,其人才華橫溢,詩劍雙絕,曾經特地來向我請教過劍法之道,我之於他,亦師亦友。
隻可惜他遊覽九州山河去了,不然你們兩個李姓相見,且都是才華橫溢,必然是一段佳話。”
果真是詩仙李白!
李若虛深深吸了口氣,壓下心中激動興奮,歎息道:“裴旻將軍如此推崇,未能一見,實是撼事。”
“不說這些了,得了李小友這篇陋室銘,裴某心有所感,草創一套劍法,且去演武場演練一番。”裴旻興致高昂道。
真不愧是劍聖,這就創出來一套新的劍法了?李若虛微微咋舌。
來到演武場,裴旻拔出腰間佩劍,揮舞起來。
霎時間,眾人便見劍光矯若遊龍,翩如驚鴻。
劍光清淨卻又懾人心魄,劍氣縱橫而卻圓融平和,精深奧妙,劍意如淵。
李若虛看著裴旻舞劍,心中卻是不自覺的一一浮現《陋室銘》的句子。
並未刻意去學習劍法,但不知不覺之間李若虛卻是覺得自己仿佛完全通曉了這套劍法的劍式、劍意
裴旻舞完劍,直接一揮手,便有一把架子上的劍飛到李若虛身前。
“李小友應當已經學會了這套潛龍飛仙劍,不妨演練一二。”
李若虛目光微凝,也想試試自己是不是真的學會了,便拔劍揮舞起來。
劍法卻是已然有了七份神韻,不過最後的劍意崔放卻是微微觸動了識海的平天劍意,使得劍法劍意發生了較大變化。
其他人隻是以為李若虛沒有完全掌握,出了些變化,裴旻卻是目光微凝,眼神凝重的盯了李若虛好一會。
“乖乖,這就直接學會了。”羅乾山瞪大眼睛看著李若虛道。
“應該是因為《陋室銘》本就是李大哥所做的緣故。”鄭靈芸猜測道。
“不錯,我這套劍法,本就是以李小友的《陋室銘》之意境所創,李小友自然夠體會其中劍意,輕易學會。
太白也是如此以詩化劍,修得上乘劍道。”裴旻從李若虛身上收迴目光,微微笑道。
原來是這樣,看來這個世界詩歌文賦都能夠由其意蘊演化武學。
李若虛心中微動,念頭卻是反應道:“那麽,李白、杜甫這些詩仙詩聖還真不知道會有多強!還有一大批文學大佬,都是可能是隱藏的大腿。”
“李小友,待我與其他諸位演練劍法後,還請多留片刻。
隨我去書房一聚,我想抄一篇《陋室銘》相贈。”裴旻朝李若虛道。
李若虛自然是求之不得,本來就是想獨自個裴旻請教如何合適的處理識海中的平天劍意。
“那就有勞裴將軍了。”李若虛點點頭。
之後便是裴旻與商隊的高手演練劍法,一一傳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