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濤話說完,拍了拍李若虛的肩膀,便轉身負手離開了。


    留下李若虛一個人在原地思索。


    “所以說將自己的神意融入武學裏,到底應該怎麽做,連個參照的例子也沒有呀。”李若虛思索許久,卻是沒有明確的方向,不免有些苦惱。


    袁天罡和李淳風兩個老道士也真是有夠不負責任的,什麽都不說,說了也是各種半遮半露神神道道的,也不講解一下,讓人聽不明白,說什麽要自己去悟。


    ……………………


    “說起來也不是完全沒有借鑒的對象。”呆了許久,李若虛苦惱間卻是突然靈光一閃:“或許可以借鑒一下前世武俠小說、漫畫裏的強大掌法!”


    畢竟需要運用到掌法裏的是理念、道理,不是要改什麽運功道路之類,不用擔心有岔氣走火入魔的風險。


    實際上,武俠小說也不可能有具體的行功路線。


    不對,好像有些是寫了一些什麽經脈、運勁,但李若虛完全不記得,也沒去記過。


    但道理哪裏都是相通的。


    感覺或許能行!


    如果成了,這算不算是用武俠小說練成了絕世神功。


    “讓我想想,有什麽厲害的掌法?


    ……………………


    風雲裏的排雲掌!


    我記得劇情裏步驚雲是在一生坎坷曆經生死訣別以後,又在苦難悲傷中起伏,才領悟出了排雲掌第十二式愁雲慘淡。


    但是第十二式愁雲慘淡的精髓是愁和慘,不然不足以發揮此招招意。


    這……還是算了,且不說現在我沒有那種心境,也實在不太想要有這種心境。


    排除。


    不過步驚雲使出排雲掌好像能夠運用水汽、披風,披風就算了,不過運用空氣中的水汽。


    這很有搞頭呀!


    試試看!”


    李若虛立刻就行動起來。


    運行真氣,使出流雲掌起手勢,嚐試運用真氣氣調動牽引空氣中水汽運轉。


    然後水汽匯聚成兩團水在李若虛的手掌周圍隨真氣流轉而流動。


    李若虛皺起眉頭散去真氣。


    感覺就是把水汽匯聚成水而已,最多把就是水裏能夠灌注真氣,當做“暗器”打出去,的確可以一定程度提升對敵時的戰力,但實際上沒有實質的提升。


    按照李若虛的預想,應該是要做到如同空氣中無處不在的水汽一般,掌力真氣無處不在,無孔不入,令敵人無從琢磨防不可防。


    “不應該是真氣匯聚吸引水汽,應該是真氣於水汽相容,一掌擊出,真氣化入水汽,掌力變化無常。”李若虛心中思索道。


    閉上眼睛,心念微動,李若虛神意隨《乾天八勢》運行,細細感應周身環境的一切變化。


    風聲、水汽、微塵、元氣。


    不同元素相互交織糾纏,各自有各自的特性,而又最終又能夠統一和諧歸於一體。


    如同一曲幽遠轉折無窮而又和諧優美的樂曲。


    漸漸的李若虛不自覺沉浸其中,不自覺又運起流雲掌。


    這次隨著李若虛的運掌,在周身方圓漸漸彌漫起一層淡淡的白霧,如紗如絮。


    最後隨著李若虛猛地睜開眼,一掌揮出,憑空出現淡淡霧氣升騰席卷。


    霧氣觸及地麵,虛不受力擴散籠罩開來,片刻後,一聲轟響,霧氣散去,地麵出現無數坑洞。


    李若虛見狀滿意一笑。


    這一招借助水汽、元氣,做到掌力無常無形,即可以像剛才全方麵打擊,也能夠勁力聚合化一,打擊敵人。


    讓人防不勝防,而且借空氣中水汽為載體,匯聚天地元氣,威力也有極大的增長。


    甚至預想中將來將之練到高深處,這霧氣便如同手中的一把武器,形態無常無相,且範圍巨大。


    效果差不多就相當於一些仙俠作品中的雲霞之氣煉製的法寶一般。


    而且李若虛同時已經想好了在水汽缺乏的沙漠之類中的運用方法,那就是運用沙粒礫粉塵代替水汽。


    雖然變化會受一定影響,但也依然有著相當的威力。


    “這一式就叫行雲布雨。”李若虛很是喜歡的取名道。


    “隻是一招還是有些不夠,是不是還有什麽能夠借鑒的掌法?”李若虛緊接著便如是想到。


    施雲布雨,龍之能也。


    自古便有語:雲從龍,風從虎。


    或許能夠自龍之於雲延伸出一掌來。


    什麽是龍呢?


    李若虛立刻就想起記憶極深刻的一段話。


    ‘龍者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龍乘時變化,猶人得誌而縱橫四海。’


    而且有關龍的掌法李若虛倒是又想到一門掌法:降龍十八掌。


    不過實際上李若虛除了亢龍有悔、神龍擺尾、飛龍在天這幾式的名字,也記不得其他太多的東西。


    記憶最深刻的隻是亢龍有悔這一式。


    這一招叫作‘亢龍有悔’,掌法的精要不在‘亢’字而在‘悔”字。倘若隻求剛猛迅捷,亢奮淩厲,也就隻是蠻力了。


    ‘亢龍有悔,盈不可久’,因此有發必須有收。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卻還有二十分。


    出自《周易》的道理總不會錯的。


    先把真正的力道藏起來,積蓄累積後,最後再爆發出來。


    也就是王牌藏在手裏,最後一次性再全部打出來。


    “龍者,能升能藏。”李若虛心頭一動,微笑抬掌,一記掌力噴吐而出,初時平平無奇,隻到擊至目標,仍是掌力不斷前驅,至掌力進無可進之時方有風雷瞬間噴薄而出,甚至發出吟嘯之聲,有如神龍嘶吼。


    “這一式,是為潛龍騰雲升淵。


    對敵時掌力藏後而不發,直至對敵碰撞受到敵人力量擠壓碰撞,方才瞬間爆發。


    如果結合第一式行雲布雨,還能夠牽引匯聚‘雲霧’,使威力更上一層樓。


    如同脫困潛龍,瞬間駕雲升天所爆發的超凡力量。


    就取名叫潛龍騰雲。”李若虛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頗為自得的自語道。


    以流雲掌為基礎,李若虛結合一些特別的掌法理念,初步創出了屬於自己的掌法。


    ………………


    再過許久,李若虛仍是沒有新的想法,便隻好暫時作罷,畢竟這種事很看靈感的,強求不得。


    “不過既然是也算是屬於自己獨創的掌法,自己取個名字吧。”李若虛想到。


    “雲龍掌?藏龍掌?不夠有格調呀!


    取名無能,好糾結呀!”李若虛一臉糾結無奈的迴到自己房間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道神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心墨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心墨穀並收藏武道神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