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看了看李若虛愁苦的臉色,輕輕揚手,溫潤一笑,“你當然選擇可以不去做這事,選擇的權力完全是在你自己手上,如果你不願意的話,貧僧也絕不會強迫你。


    你算是最合適的人選,但也並非絕對找不到其他人去做。”說完便閉口不言,隻靜靜地看著李若虛。


    …………


    “大師是不是還有什麽話要對我說的?”李若虛心中一通分析,頗有些猶疑不定,等了好一會也不見見玄奘再開口,不由問道。


    “何話?對你威逼利誘?非要強迫你去行事?


    正所謂佛度有緣人,焉有強逼之理?”玄奘卻是眉頭微挑,頗為好笑道。


    “這個時候,大師不是應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說服我去做那件事嗎?”李若虛試探著瞄著玄奘法師道。


    “小友似乎是聽多了話本故事,其實你把袈裟送到此處就已經促成了某種定局。


    接下來的事不論如何必然會有人去做,隻不過都不及小友去做的成功概率更高。


    開局了,就沒有不走下去的理由。


    …………


    不過聽小友的話,倒似乎還在期待貧僧說服你。”玄奘依舊帶著之前一樣淡淡的笑容,帶著莫名意味看著李若虛。


    但不知道為什麽,李若虛總覺得玄奘的笑容讓自己有點感覺羞恥,仿佛自己被看的透透徹徹,輕咳兩聲,開口道:“大師不如先說說是什麽事,我再決定要不要去做。”


    說來也怪,麵對玄奘法師這個聖人,李若虛反而感覺比麵對袁天罡,李淳風兩個道士更輕鬆自在,還能挺自在甚至於有些放肆的開口討價還價起來。


    反而是麵對袁天罡和李淳風兩個道士的時候,經常會感覺到某種威嚴之類的,讓李若虛心生戚戚不太敢說話。


    “這應該就是所謂的返璞歸宗,,所以說,兩個老道士看著唬人,其實還差得遠呢,真正的高人都不靠什麽氣勢唬人的。”李若虛心中暗暗嘀咕道。


    “你是隻要知道要做的事,還是連同來龍去脈一起了解一下。”玄奘問道。


    “當然要知道來龍去脈,這件事明顯牽扯巨大,要是什麽都不知道就魯莽行事,到時候怎麽死的都不知道,再說我也要評估一下風險,才能決定去不去做不做。”李若虛立刻接道。


    “評估風險……也就是權衡利弊的意思吧,這個詞挺有意思的。貧僧就幫你評估一下風險。


    你可知李唐宗室奉道祖李老君為先祖?”


    這個在原來李若虛所知的世界李唐政權也做過,原來這個高武世界也有這麽一出。


    “當然知道,這不就是往自己臉上貼金嗎?


    總不會因此道門就全力支持李唐宗室?和武皇作對,然後佛門就倒向武皇。雙方就鬥起來了?”李若虛搶答道。


    “此事應該不是假的,先聖皆立道於天地,雖飛升超脫而去,然道長存於天地,李家禱告天地,奉老君為祖,必是天地得承認,作不了假。”玄奘法師嚴肅道。


    “李家真是道祖後人!可道祖不是沒有後人嗎?


    若真如此天下道門不都會支持李氏皇族?那武皇的壓力很大呀。”李若虛發表見解道。


    “李家想來的確是和道祖有些關係,道祖雖未娶妻生子,可道祖也有兄弟姐妹、有親戚的,這些人是有血脈流傳於世的。


    至於天下道門,雖不至於因此全麵投向李家,但北地道門確多是支持李氏執掌大唐的,畢竟如此也會對道門有許多好處,李唐宗室掌政必定推崇道門,奉道門為諸派之宗。”玄奘法師點點頭解釋道。


    “那佛門壓力就很大了。所以佛門就和武皇合作了?我拿著太宗皇帝送給大師的袈裟,送到三藏寺,莫不是要請玄奘大師讓佛門退出大唐的大統之爭。”李若虛似乎終於明白自己來這的目的了。


    玄奘法師頷首:“不錯,太宗皇帝於玄奘有知遇之恩情,在玄奘看來,先太宗雖不讀佛經禪理,但他平眾生,安天下,開教化之大氣魄,大功業已然是存佛性於心。是天下大多數參佛之人所不能及也。


    …………


    你拿著這件袈裟來,玄奘卻也不得不為平息中原之動蕩出一份力。”


    “那不知大師需要我做什麽呢?”李若虛似是也被玄奘法師話中的感情感染,對太宗皇帝之偉業,氣魄無限心勝往之。亦是激昂開口道。


    “太宗朝時,有鬼穀傳人王玄策持節出使天竺,當時天竺動亂,諸多勢力割據,有一權臣弑王作亂,劫殺大唐使臣。


    王玄策孤身得脫,往吐蕃,尼婆羅借兵,大破中天竺。


    動亂平息後,天竺佛門聖地彌須山為表歉意,贈與王玄策一顆釋迦舍利作為賠禮,亦是希望舍利被帶到中原後,擴大佛門在中原的影響。


    王玄策將之進獻太宗皇帝,太宗卻是直接將舍利賜給了王玄策。


    …………


    如今王玄策為大唐安西都護府大都護,你要去西域取迴釋迦舍利,貧僧便以此佛門聖物許諸多佛門聖地輪流供奉,可令佛門退出大唐至位之爭。”玄奘法師述道。


    “那為什麽不找個高手去拿,以天人境的速度,來去西域萬裏也不過一天時間吧。”李若虛有些疑惑,為什麽非要自己這個小蝦米去完成這麽大的事。


    雖然這個世界九州疆域比李若虛熟知的那個中國疆域同比擴大了一倍有餘,可這個世界的高手趕路速度並不比現代化交通工具慢。


    “如果讓天人境去就差不多等於雙方全麵開戰了。


    一方要阻止,一方要支持,牽扯的高手隻會越來越多,你現在的修為剛好,可以把雙方博弈控製在一定程度內,不會引發劇烈的衝突。……


    最重要的是,你


    是局外人,想來這也是那兩個道士想要你做這件事的原因。”玄奘意味深長道。


    李若虛聞言卻是心頭一緊,“局外人的意思是指……?”


    “你非此界中人,我看不見你的過去,你未來也是一片撲朔迷離,沒有軌跡。”玄奘不以為意,直接說了出來。


    “聖人都能知過去未來的嗎?連我不是這個世界的人都能看出來?”李若虛心中暗驚。


    “破虛境與道相合,能感覺到許多常人不可見的東西,你既非此界之人,你的過去對於此界就是一片空白,破虛境都能有所感應。


    …………


    當然這要你出現在他們麵前才行。”玄奘看出了李若虛的疑惑,出聲解釋道。


    “那我來自其他世界對我做這件事有什麽影響或者說幫助嗎?”李若虛問道。


    “你在這個世界沒有留下軌跡,旁人就很難預測你的行為,也很不容易感應到與你相關事。”玄奘意有所指道。


    “也就是說我就等於屏蔽信號的屏蔽器,可以避開真正的高手……破虛境的感應。


    那我不會碰到一堆高手在路上要道堵截我吧,那我恐怕走不了多遠。”李若虛道出最大的擔心。


    “小友放心,不會讓你遇到絕對的絕境的,這也是雙方心照不宣的規矩。”玄奘大師淡笑道。


    “那要是有人不守規矩怎麽辦?”李若虛還是有些不放心,畢竟牽扯太大,武皇一方難免會有人不甘心。這些大人物隨便就能收拾了自己。


    “若有人想以勢欺人,那貧僧就親自和他講講道理。”玄奘大師仍是語氣十分平靜。


    李若虛聽到此話,卻是莫名心頭一緊,之前麵對玄奘大師都很輕鬆自在,此刻卻是感受到了某種莫測的氣韻,頗有些“不敢高聲語”之感,如見萬丈神峰穿入雲霧抵長天。


    但也感到無比心安,畢竟這座神峰是自己的靠山呢。


    “有了聖人這句話我就放心了,這事我接了,不過聖人是不是指點我一下,讓我突破到先天之境,這樣我也更有把握一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道神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心墨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心墨穀並收藏武道神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