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虛與李隆基二人於長安東市邊走邊談。大街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李隆基是個很稱職的向導,街邊各種店鋪都能說出個一二來,一路細心而幽默地為李若虛介紹,不得不說,李若虛逛得很舒服。
大街上人來人往,熱鬧而喧嘩,更是讓李若虛頗有些親切之感。
孩子各自拉著自己的同伴歡聲笑語,時不時對同伴來個惡作劇,然後便是一陣雞飛狗跳。
買東西的婦人七嘴八舌地和攤主砍價,口若懸河不停息,經驗老道的攤販也是毫不示弱,賣起慘來也是情真意切。
來去匆匆的行人也都紅光滿麵,和李若虛所認為的古代人民全然不同,絕大多數人都透著一股昂揚向上的麵貌。
時不時路過的一兩個胡人,口吐標準大唐官話,也是彰顯長安當代國際化大都市的風範。
而行人對於異發異瞳的胡人之熟視無睹,隻有好奇的孩子們笑鬧著議論這些外貌迥異的“怪人”,此種情景,更是體現長安海納百川的廣闊胸懷。
“長安繁華,果然名不虛傳,見麵更勝聞名。四方來朝,華夷同處,可見萬國氣象,一城之內六合聚首。”李若虛見此熱鬧場麵,不禁感歎道。
即使是李若虛過去待的現代化城市,雖然街道更為寬廣,街道上行人數目更勝一籌,但大多數人都在為生活奔波,行色匆匆。論及整體精神麵貌,反倒不如這裏更讓人親近。
“那是自然,自秦漢萬載以來,長安城皆為天下之都,榮盛冠絕天下。我朝太宗皇帝破鮮卑,滅突厥,夷高句麗。擒蠻夷之主問罪於長安,昭示六合以華夏威德,四方諸胡皆朝長安為宗。試問天下誰不景仰?長安百姓自然驕傲自豪,昂揚向上。”李隆基雙眼放光,微仰望天,語氣激蕩。
“是呀,國弱則民弱,國強則民自強……”李若虛卻是想起原來世界曆史上最後一個華夏王朝滅亡後,中華近代曆史上難言的悲痛時期,人民竟自認低外夷一等。甚至這種崇外思想竟在中華再度崛起後仍餘毒未清,著實令人費解。
…………
兩人這一逛就逛到了中午日正中天。
“若虛,已經是正午時分,我們找一處酒樓用餐吧。”李隆基望了望天,用手遮在額頭上方,眯眼提議。
“小弟對長安城也不熟,任憑三哥安排就是。”李若虛迴道。
…………
李隆基帶路來到一間高大華美的酒樓前,還沒進門就有小二迎出來,“三郎來了!”
一邊衝樓裏喊,一邊來到李隆基身前:“三郎今天還是和以前一樣安排?”
“一切照舊,給我一張靠窗的桌子。”李隆基迴道。便領著李若虛走進門去。
酒樓明明裝修華麗,可內裏實在談不上雅致,主要是裏麵的客人大部分看起來就是粗人,一個個長得五大三粗不算,吃肉多用手抓,喝酒直接拿壇子灌,一個比一個聲音大,行為也是一群粗人。怎麽看都和外麵的裝修不是一種畫風。
樓裏眾人見李隆基進來,紛紛招唿“三郎來了呀。”
李隆基也是一一拱手迴應,看起來和大部分人都關係不錯。還有很些人要招唿李隆基一起喝酒。
…………
兩人在二樓靠窗的桌子坐下來,李隆基笑著對李若虛解釋道:“這間酒樓是盧國公程知節的產業,平日多有軍伍中人來此,久而久之,這倒是成了長安城中各部軍隊的聚餐集會之所。我也常常來此處,都是熟客,一來二去大家就熟悉起來了,這些軍士大都是豪爽之人。交往幾次,也就交上了朋友。時不時也會一起喝酒。”
“三哥當真是交友廣闊,真是令小弟佩服。”李若虛歎道。
“平日在長安城裏也沒有什麽事可以讓我做的,我這個人最喜歡的就是交朋友,這些軍士雖然都或多或少有些粗俗,但都是真性情,更是為我大唐拋頭顱、灑熱血,大都是可交之人。”李隆基笑道。
“三哥果非常人,不以出身貴賤論英雄,不拘……”
“行了,別奉承我了,我也就望著無聊的時候有幾個朋友一起喝酒,排解一番憂愁。”李隆基不等李若虛說完便打斷道。
“三哥身為當今武皇親孫,還能有有什麽憂愁,要是你都日子過得難受,那像我這種豈不是過不下去了?”李若虛搖頭笑道。
“武皇畢竟姓武,且武皇陛下的兩個侄子都受封一字王,將來這大唐天下……”李隆基悠悠歎了口氣。
李若虛聞言卻是苦笑道:“這種天下大事又豈是我能置喙的,三哥跟我說這個,我是不知道該怎麽答了。
要我說,天塌下來有高個的頂著,即便是三哥你,也難以影響這種大事吧。每天思慮這些,也隻能讓自己心情鬱悶,何必呢。”
“也是,你我還夠不到那個層次,想太多也隻是杞人憂天,隻是我卻是身在局中,必會牽扯其中,又如何能不去想呢……”李隆基仰頭喝光了杯中酒。
李若虛臉色更苦,“李隆基呀,你這讓我怎麽答呀,這種大事,像我這種小蝦米摻合進去,不是找死嗎?隨時都可能被人間蒸發的呀,我可不想出師未捷身先死。我還想要要笑傲江湖,仗劍九州,破碎虛空呢。”
“放心,為兄不是要你參與進來,隻是有感而發,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不論出於責任還是堅持,人人都有自己的做法。
就如賢弟的兩位尊師,本是欽天監星官,武皇登基之後便辭官歸隱,不問世事。”李隆基見李若虛的臉色,輕輕一笑,道。
“等等,還有兩個道士的事?兩個道士讓我送東西到三藏寺,我拿了東西就已經卷了進來了?那我到底牽涉到什麽程度了?”心思急轉間,勉強一笑,道:“兩位師父讓我此行途中拜訪玄奘法師,聆聽教誨,順便送一件東西。”
“兩個老道士到底有什麽打算,要讓我做事卻不說清楚,這麽大的事,連哄帶騙就讓我卷進來了,希望這事影響不大,隻是單純跑個腿而已,不會有大佬注意到我。”
“三藏法師可是當世四聖之一,若虛能得其教導當能大有收獲,真是令人豔羨。”李隆基滿臉笑容道。
“承三哥吉言,希望能有所得吧!”李若虛低著頭沉思道。
“所以我到底是肩負什麽使命,有人告訴我嘛?”
李隆基是個很稱職的向導,街邊各種店鋪都能說出個一二來,一路細心而幽默地為李若虛介紹,不得不說,李若虛逛得很舒服。
大街上人來人往,熱鬧而喧嘩,更是讓李若虛頗有些親切之感。
孩子各自拉著自己的同伴歡聲笑語,時不時對同伴來個惡作劇,然後便是一陣雞飛狗跳。
買東西的婦人七嘴八舌地和攤主砍價,口若懸河不停息,經驗老道的攤販也是毫不示弱,賣起慘來也是情真意切。
來去匆匆的行人也都紅光滿麵,和李若虛所認為的古代人民全然不同,絕大多數人都透著一股昂揚向上的麵貌。
時不時路過的一兩個胡人,口吐標準大唐官話,也是彰顯長安當代國際化大都市的風範。
而行人對於異發異瞳的胡人之熟視無睹,隻有好奇的孩子們笑鬧著議論這些外貌迥異的“怪人”,此種情景,更是體現長安海納百川的廣闊胸懷。
“長安繁華,果然名不虛傳,見麵更勝聞名。四方來朝,華夷同處,可見萬國氣象,一城之內六合聚首。”李若虛見此熱鬧場麵,不禁感歎道。
即使是李若虛過去待的現代化城市,雖然街道更為寬廣,街道上行人數目更勝一籌,但大多數人都在為生活奔波,行色匆匆。論及整體精神麵貌,反倒不如這裏更讓人親近。
“那是自然,自秦漢萬載以來,長安城皆為天下之都,榮盛冠絕天下。我朝太宗皇帝破鮮卑,滅突厥,夷高句麗。擒蠻夷之主問罪於長安,昭示六合以華夏威德,四方諸胡皆朝長安為宗。試問天下誰不景仰?長安百姓自然驕傲自豪,昂揚向上。”李隆基雙眼放光,微仰望天,語氣激蕩。
“是呀,國弱則民弱,國強則民自強……”李若虛卻是想起原來世界曆史上最後一個華夏王朝滅亡後,中華近代曆史上難言的悲痛時期,人民竟自認低外夷一等。甚至這種崇外思想竟在中華再度崛起後仍餘毒未清,著實令人費解。
…………
兩人這一逛就逛到了中午日正中天。
“若虛,已經是正午時分,我們找一處酒樓用餐吧。”李隆基望了望天,用手遮在額頭上方,眯眼提議。
“小弟對長安城也不熟,任憑三哥安排就是。”李若虛迴道。
…………
李隆基帶路來到一間高大華美的酒樓前,還沒進門就有小二迎出來,“三郎來了!”
一邊衝樓裏喊,一邊來到李隆基身前:“三郎今天還是和以前一樣安排?”
“一切照舊,給我一張靠窗的桌子。”李隆基迴道。便領著李若虛走進門去。
酒樓明明裝修華麗,可內裏實在談不上雅致,主要是裏麵的客人大部分看起來就是粗人,一個個長得五大三粗不算,吃肉多用手抓,喝酒直接拿壇子灌,一個比一個聲音大,行為也是一群粗人。怎麽看都和外麵的裝修不是一種畫風。
樓裏眾人見李隆基進來,紛紛招唿“三郎來了呀。”
李隆基也是一一拱手迴應,看起來和大部分人都關係不錯。還有很些人要招唿李隆基一起喝酒。
…………
兩人在二樓靠窗的桌子坐下來,李隆基笑著對李若虛解釋道:“這間酒樓是盧國公程知節的產業,平日多有軍伍中人來此,久而久之,這倒是成了長安城中各部軍隊的聚餐集會之所。我也常常來此處,都是熟客,一來二去大家就熟悉起來了,這些軍士大都是豪爽之人。交往幾次,也就交上了朋友。時不時也會一起喝酒。”
“三哥當真是交友廣闊,真是令小弟佩服。”李若虛歎道。
“平日在長安城裏也沒有什麽事可以讓我做的,我這個人最喜歡的就是交朋友,這些軍士雖然都或多或少有些粗俗,但都是真性情,更是為我大唐拋頭顱、灑熱血,大都是可交之人。”李隆基笑道。
“三哥果非常人,不以出身貴賤論英雄,不拘……”
“行了,別奉承我了,我也就望著無聊的時候有幾個朋友一起喝酒,排解一番憂愁。”李隆基不等李若虛說完便打斷道。
“三哥身為當今武皇親孫,還能有有什麽憂愁,要是你都日子過得難受,那像我這種豈不是過不下去了?”李若虛搖頭笑道。
“武皇畢竟姓武,且武皇陛下的兩個侄子都受封一字王,將來這大唐天下……”李隆基悠悠歎了口氣。
李若虛聞言卻是苦笑道:“這種天下大事又豈是我能置喙的,三哥跟我說這個,我是不知道該怎麽答了。
要我說,天塌下來有高個的頂著,即便是三哥你,也難以影響這種大事吧。每天思慮這些,也隻能讓自己心情鬱悶,何必呢。”
“也是,你我還夠不到那個層次,想太多也隻是杞人憂天,隻是我卻是身在局中,必會牽扯其中,又如何能不去想呢……”李隆基仰頭喝光了杯中酒。
李若虛臉色更苦,“李隆基呀,你這讓我怎麽答呀,這種大事,像我這種小蝦米摻合進去,不是找死嗎?隨時都可能被人間蒸發的呀,我可不想出師未捷身先死。我還想要要笑傲江湖,仗劍九州,破碎虛空呢。”
“放心,為兄不是要你參與進來,隻是有感而發,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不論出於責任還是堅持,人人都有自己的做法。
就如賢弟的兩位尊師,本是欽天監星官,武皇登基之後便辭官歸隱,不問世事。”李隆基見李若虛的臉色,輕輕一笑,道。
“等等,還有兩個道士的事?兩個道士讓我送東西到三藏寺,我拿了東西就已經卷了進來了?那我到底牽涉到什麽程度了?”心思急轉間,勉強一笑,道:“兩位師父讓我此行途中拜訪玄奘法師,聆聽教誨,順便送一件東西。”
“兩個老道士到底有什麽打算,要讓我做事卻不說清楚,這麽大的事,連哄帶騙就讓我卷進來了,希望這事影響不大,隻是單純跑個腿而已,不會有大佬注意到我。”
“三藏法師可是當世四聖之一,若虛能得其教導當能大有收獲,真是令人豔羨。”李隆基滿臉笑容道。
“承三哥吉言,希望能有所得吧!”李若虛低著頭沉思道。
“所以我到底是肩負什麽使命,有人告訴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