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血城,元帥府。
薛無敵臉色沉凝,頒布一道道軍令,赤血城上下二軍、血衣騎齊齊而動,即將奔赴戰場。
忽然間,一陣輕微的腳步聲臨近,他抬眸一看,道:“你不好好休息,來這裏作甚?”
葉小楓停住腳步,站在不遠處。
一場大火焚野,使得血衣騎損傷慘重,二十年來,這是血衣騎首次一戰折損將士逾千的戰役。
兩千血衣騎,六千鐵狼軍,八千多人葬身於火海,僅僅在一夜之間,何其的殘酷。
薛文武身受重傷,此刻在藥堂裏由啞姑照顧,性命無憂,但沒個十天半個月,別想自如活動。
從薛文武的口中,眾人得知了離山國背叛大唐的事情,確切的來說,是離季背叛了大唐。
焚野一戰,離季難咎其責,從一開始,離季便與西突厥勾結,假傳軍情,導致神威軍陷入險境,而後,更是放縱西突厥入亂石城,奪取無名液體。
也正是因為離季的不抵抗,將無名液體拱手讓給西突厥,才有了烈火焚野的陷阱。
整整一夜,葉小楓難以入眠,腦海裏始終重複著徐忠、血虎統領等人戰死時的場景。
累累的血債,其中必然有離季的一筆。
而薛無敵似乎沒有報複離季的意思,派出的各路軍隊,沒有一支軍隊的目的是離山國。
葉小楓對此很不滿意。
他不想放過離季,血債須由血來償。
離季間接害死那麽多人,所以,他必須死!
離季不死,葉小楓難以平憤。思來想去,葉小楓決定來找薛無敵,問一個明白。
“離山國的國主,你準備如何處置?”
聽到葉小楓的詢問,薛無敵並沒有露出驚訝的表情,他早就預料到葉小楓會為此事來找他。
他雖然僅僅與葉小楓見過幾次,但葉小楓的大多數事跡,他知道的一清二楚,李安世基本把所有與葉小楓有關的消息都告訴了他,更何況,葉小楓從來都不是一個很複雜的人。
看透一個心思簡單的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像葉小楓這種把喜怒放在臉上的人。
薛無敵不敢說自己十分了解葉小楓,但也確實有個七八分,足以猜測出葉小楓的意圖。
“離山國主之事,還需陛下做決定。”薛無敵話一出口,便發現葉小楓的臉色陰沉了下去。
“為何!”葉小楓質問道。
“離山國是大唐的附屬國,兩國政事,自然應當交給陛下決斷。況且,即便文武道出真相,我們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離季的背叛。”薛無敵道。
“真相一清二楚,還要什麽證據!難道非要親耳聽到離季與西突厥之人協商,才算證據麽?”
麵對葉小楓咄咄逼人的發問,薛無敵顯得很從容,淡淡迴道:“第一,離山國沒有派兵,第二,亂石城全城被屠,離季不知,第三,即便離季知曉這一切,他是一國的國主,我也不能對他如何。”
“出兵征討,也需要一個名義。”
“倘若我直接派兵攻入大平城,將離季斬首示眾。離山國的數萬百姓如何看待這件事?日後是否還會甘願做我大唐的附屬國,更有可能的是,不明真相的離山國百姓會徹底與我們反目成仇,將我們視為敵人,到時候,離山國舉國叛敵,又該如何去處理,要我像西突厥那般行屠城屠國之事麽?”
“另外,大唐向來不幹涉他國內政,一旦我強行插手,改換離山國國主,其他附屬國會是何反應?不用想也明白,那些國主,同樣會對我們諱莫如深,繼而埋下動亂的隱患。”
“此時,我們與西突厥大戰,若是如此行徑,豈不是將那些國主推到對立麵,如果他們加入到西突厥的陣營當中,我們麵對的壓力可想而知……”
葉小楓越聽臉色越難看,一個小小的離季,竟然牽扯如此之大,如薛無敵所說,離季動不得。
可若是不動,離季若是不死,此心難安。
他聲音低沉道:“你不能殺他,那我呢?”
“你是血衣騎的一員,代表著大唐,代表著赤血城,自然也不能殺他。”薛無敵鄭重道。
“那如果,我不是血衣騎的一員呢?”
“你這話什麽意思?”薛無敵皺眉道,“我勸你不要衝動,莫要逞一時之快,以大局為重。”
葉小楓深吸一口氣,雙眸愈加清亮,正色道:“道不同,不相為謀,我終究不是一個合格的士兵,做不到軍令如山,做不到唯命是從。”
“從現在開始,我退出血衣騎,我所行所做之事,與血衣騎無關,與你更無關,你的命令,我不會服從,你的決定,我也不會接受。”
“離季的命,我要定了!”
在薛無敵略顯驚愕的目光中,葉小楓兀地轉身,大步流星的走向屋外。
薛無敵抬了抬手,似乎是想按住葉小楓的身形,可下一刻,他卻收迴手掌,沒有出手。
“好一個倔強的小子,罷了,我也不攔你,天大的麻煩,也會有解決的辦法。”
“人老了,做事便瞻前顧後了起來,沒有了年輕時的衝勁兒和脾氣,比不得你們少年意氣。”
“確確實實是老了呀。”
一聲帶著幾分慨然的歎息,悄然落下,薛無敵側目看了看屋外的陽光,鬢角已有幾縷蒼白。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葉小楓出了元帥府,徑自迴到藥堂,他取下竹竿上的青衫,仔細撫摸著上麵的銀邊雲紋。
雲無形,隨風而動。
人有道,憑心而定。
褪下一身血甲,還我一襲青衫。
世間隻有一個葉少俠,而沒有一個名叫葉小楓的百夫長、血衣騎。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葉小楓終於明白了自己的本心,他不再隨波逐流,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啞姑聞聲出門,隻見一襲青衫晃動,美眸之中流露出一抹笑意,心中淺聲道:“你迴來了。”
“啞姑,麻煩你幫我把這身鎧甲送到元帥府,我還有點事情要做。”葉小楓將鱗紋血鎧放到一邊,而後整了整潔淨的衣衫,背負雙劍,身形一閃,便從庭院裏消失,化作明鴻離去。
遙遙一望,啞姑摘下鬥笠,將其丟到一邊,露出一張清麗的容顏,纖細手指拂過臉龐的胎記,她忽地露出一抹燦爛的笑容,不再為之掩蔽。
薛無敵臉色沉凝,頒布一道道軍令,赤血城上下二軍、血衣騎齊齊而動,即將奔赴戰場。
忽然間,一陣輕微的腳步聲臨近,他抬眸一看,道:“你不好好休息,來這裏作甚?”
葉小楓停住腳步,站在不遠處。
一場大火焚野,使得血衣騎損傷慘重,二十年來,這是血衣騎首次一戰折損將士逾千的戰役。
兩千血衣騎,六千鐵狼軍,八千多人葬身於火海,僅僅在一夜之間,何其的殘酷。
薛文武身受重傷,此刻在藥堂裏由啞姑照顧,性命無憂,但沒個十天半個月,別想自如活動。
從薛文武的口中,眾人得知了離山國背叛大唐的事情,確切的來說,是離季背叛了大唐。
焚野一戰,離季難咎其責,從一開始,離季便與西突厥勾結,假傳軍情,導致神威軍陷入險境,而後,更是放縱西突厥入亂石城,奪取無名液體。
也正是因為離季的不抵抗,將無名液體拱手讓給西突厥,才有了烈火焚野的陷阱。
整整一夜,葉小楓難以入眠,腦海裏始終重複著徐忠、血虎統領等人戰死時的場景。
累累的血債,其中必然有離季的一筆。
而薛無敵似乎沒有報複離季的意思,派出的各路軍隊,沒有一支軍隊的目的是離山國。
葉小楓對此很不滿意。
他不想放過離季,血債須由血來償。
離季間接害死那麽多人,所以,他必須死!
離季不死,葉小楓難以平憤。思來想去,葉小楓決定來找薛無敵,問一個明白。
“離山國的國主,你準備如何處置?”
聽到葉小楓的詢問,薛無敵並沒有露出驚訝的表情,他早就預料到葉小楓會為此事來找他。
他雖然僅僅與葉小楓見過幾次,但葉小楓的大多數事跡,他知道的一清二楚,李安世基本把所有與葉小楓有關的消息都告訴了他,更何況,葉小楓從來都不是一個很複雜的人。
看透一個心思簡單的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像葉小楓這種把喜怒放在臉上的人。
薛無敵不敢說自己十分了解葉小楓,但也確實有個七八分,足以猜測出葉小楓的意圖。
“離山國主之事,還需陛下做決定。”薛無敵話一出口,便發現葉小楓的臉色陰沉了下去。
“為何!”葉小楓質問道。
“離山國是大唐的附屬國,兩國政事,自然應當交給陛下決斷。況且,即便文武道出真相,我們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離季的背叛。”薛無敵道。
“真相一清二楚,還要什麽證據!難道非要親耳聽到離季與西突厥之人協商,才算證據麽?”
麵對葉小楓咄咄逼人的發問,薛無敵顯得很從容,淡淡迴道:“第一,離山國沒有派兵,第二,亂石城全城被屠,離季不知,第三,即便離季知曉這一切,他是一國的國主,我也不能對他如何。”
“出兵征討,也需要一個名義。”
“倘若我直接派兵攻入大平城,將離季斬首示眾。離山國的數萬百姓如何看待這件事?日後是否還會甘願做我大唐的附屬國,更有可能的是,不明真相的離山國百姓會徹底與我們反目成仇,將我們視為敵人,到時候,離山國舉國叛敵,又該如何去處理,要我像西突厥那般行屠城屠國之事麽?”
“另外,大唐向來不幹涉他國內政,一旦我強行插手,改換離山國國主,其他附屬國會是何反應?不用想也明白,那些國主,同樣會對我們諱莫如深,繼而埋下動亂的隱患。”
“此時,我們與西突厥大戰,若是如此行徑,豈不是將那些國主推到對立麵,如果他們加入到西突厥的陣營當中,我們麵對的壓力可想而知……”
葉小楓越聽臉色越難看,一個小小的離季,竟然牽扯如此之大,如薛無敵所說,離季動不得。
可若是不動,離季若是不死,此心難安。
他聲音低沉道:“你不能殺他,那我呢?”
“你是血衣騎的一員,代表著大唐,代表著赤血城,自然也不能殺他。”薛無敵鄭重道。
“那如果,我不是血衣騎的一員呢?”
“你這話什麽意思?”薛無敵皺眉道,“我勸你不要衝動,莫要逞一時之快,以大局為重。”
葉小楓深吸一口氣,雙眸愈加清亮,正色道:“道不同,不相為謀,我終究不是一個合格的士兵,做不到軍令如山,做不到唯命是從。”
“從現在開始,我退出血衣騎,我所行所做之事,與血衣騎無關,與你更無關,你的命令,我不會服從,你的決定,我也不會接受。”
“離季的命,我要定了!”
在薛無敵略顯驚愕的目光中,葉小楓兀地轉身,大步流星的走向屋外。
薛無敵抬了抬手,似乎是想按住葉小楓的身形,可下一刻,他卻收迴手掌,沒有出手。
“好一個倔強的小子,罷了,我也不攔你,天大的麻煩,也會有解決的辦法。”
“人老了,做事便瞻前顧後了起來,沒有了年輕時的衝勁兒和脾氣,比不得你們少年意氣。”
“確確實實是老了呀。”
一聲帶著幾分慨然的歎息,悄然落下,薛無敵側目看了看屋外的陽光,鬢角已有幾縷蒼白。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葉小楓出了元帥府,徑自迴到藥堂,他取下竹竿上的青衫,仔細撫摸著上麵的銀邊雲紋。
雲無形,隨風而動。
人有道,憑心而定。
褪下一身血甲,還我一襲青衫。
世間隻有一個葉少俠,而沒有一個名叫葉小楓的百夫長、血衣騎。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葉小楓終於明白了自己的本心,他不再隨波逐流,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啞姑聞聲出門,隻見一襲青衫晃動,美眸之中流露出一抹笑意,心中淺聲道:“你迴來了。”
“啞姑,麻煩你幫我把這身鎧甲送到元帥府,我還有點事情要做。”葉小楓將鱗紋血鎧放到一邊,而後整了整潔淨的衣衫,背負雙劍,身形一閃,便從庭院裏消失,化作明鴻離去。
遙遙一望,啞姑摘下鬥笠,將其丟到一邊,露出一張清麗的容顏,纖細手指拂過臉龐的胎記,她忽地露出一抹燦爛的笑容,不再為之掩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