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泰山,玉皇頂。


    李安世率領文武百官,在眾人的擁簇下,踏上玉皇頂,玉皇頂最頂端擺放著一尊大鼎,鼎中高香焚燒,前方又有一張供桌,上麵擺放著各樣貢品以及豬牛羊祭品,場麵隆重,氣氛肅穆。


    登至最高處,百官止步。


    唯有李安世一人繼續前行,他一身天子袍服,頭戴帝冕,腰懸天問劍,龍行虎步,每一步都無比的堅定,勢不可擋,沒有人可以擋在他的麵前,凡是阻攔他的人,隻有死路一條。


    君王一怒,血流成河。


    少年不凡的李安世,早早的立下了改朝換代的宏願,他的稱帝之路,並不順利,他一路踏著敵人的血與骨走來,雙手早已沾滿鮮血。


    初次殺人,他不過弱冠之年,也曾因為殺了人而惶恐不安,夜裏難以入眠。後來,他殺的人越來越多,也便沒了感覺,漸漸地麻木。


    殺一人為罪,殺萬人為王,殺得十萬人,方才有資格稱帝,走入那金碧輝煌的大殿,坐上他渴望許久的龍椅,成為高高在上的君王。


    此次泰山一行,葉安世乃是為封禪而來,他走上祭祀的高台,禮官遵從封禪禮儀,發出一聲聲的高喝,文武百官齊跪於地,高唿萬歲,皆是俯首而跪,無人膽敢抬頭偷瞥一眼。


    寒風乍起,天問劍杵在地上,李安世雙手撐著天問劍的劍柄,目光沒由來的散漫起來,掃視四周,瞧及跪在地上的眾人,輕輕的嗤笑一聲,眸中竟然有了幾分意興闌珊的意味。


    “還真是無趣啊。”李安世漠然道,他不信鬼神,不信仙佛,推崇少林寺,不過是因為少林寺在他爭奪皇位的過程中出過力,幫過他的忙,再者,他需要一個勢力,來領導調度江湖的各大勢力。


    大唐之根本,無外乎朝野上下、江湖內外,廟堂之上,有他在,眾臣不敢造次。


    邊關之內,又有薛無敵抵禦西域百國、北方遊牧民族,諸敵不敢進犯。


    至於江湖,自然需要一個江湖勢力來引導,不然的話,最不好管的就是那群江湖人。


    百官懼威,外敵懼勢。


    唯獨崇尚勇武義氣的江湖之人,不乏有不怕死、不守規矩之人,這樣的人,若是老實本分倒還好,惹不出什麽麻煩,但若是遇到刻意惹是生非的人,卻比任何麻煩都要麻煩。


    “罷了,不想這些了,也不知道,那家夥是不是又上了戰場,孤,好久沒有施展過身手了。”


    李安世目露精芒,他站在玉皇頂最高處,俯視山河萬裏,浮雲在腳下,蒼生如螻蟻。


    曾有詩人歌曰: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封禪是古已有之的禮儀。按照《史記·封禪書》張守節《正義》解釋:“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禮儀說簡單也簡單,說繁瑣也繁瑣,整整持續了兩個時辰。


    臨近結束的時候,忽有一道人影翻越過百官頭頂,落至封禪之地的台階下,目光複雜的注視著葉安世的背影,李安世聽到聲響,卻並未轉身,渾不在意那道人影的凝視。


    “哪裏來的大膽叛賊,竟敢擾亂封禪大典!”


    大內總管魏九賢厲聲喝叫,百官聞言,悉數抬起一直低著的頭顱,其中,嗬斥者眾多,卻也有年長的人麵露震驚之色,久久不發一言,毫無疑問,眼前這人的出現,太出乎他們的意料。


    整個大唐,誰都可以來泰山,除了他。


    那道人影年約五十,與李安世相仿,身上的衣袍略微發白,已經有了一些年月,那是天山弟子的袍服,他右手大拇指戴著一枚黑玉扳指,那代表著天山掌門人的身份。


    天山派道統已然斷絕,此人,乃是天山派最後一位掌門人,同樣是前朝殘留的唯一一位皇子。


    前朝皇子,天山派掌門,楊終。


    楊終目光憂鬱,整個人顯的有些頹然,兩鬢白發蒼蒼,他抱著一柄土黃色的古樸長劍,劍身如黃玉瑪瑙,紋刻歲月的斑駁痕跡,淩冽的風吹起幾縷白發,一道聲音傳響四野。


    “那個人,才是叛賊!”


    手指指向眺望遠方的葉安世,楊終冷冷的吐出一道聲音,憂鬱的目光轉而變得憤怒、怨恨、痛苦,就是眼前這個人,奪走了他的一切,屠戮了他的父母兄弟,占有了他的妻子雲若塵。


    就連他的性命,都是靠著雲若塵,才勉強留了下來,一想到雲若塵被鎖在皇宮深院,自己的兒子被迫認賊作父,二十年前血洗皇宮那一夜的場景,楊終就恨得咬牙切齒,恨得怒火滔天。


    可是,他什麽都改變不了。


    他敗了,徹徹底底的敗了。楊終與李安世交鋒數次,俱是慘敗,皇宮之戰,他失守城門,導致李安世的血衣騎攻入皇宮,血洗了整座皇宮。


    牢獄之中,兩人相約一戰,他又輸了,輸得結果,就是雲若塵嫁入李家,他的兩個兒子,被當做質子留在皇宮,雖然表麵上是大唐的皇子,實際上卻隻是兩個任人擺布的傀儡。


    宗門一戰,他再次落敗,導致天山派解散,眾多師兄弟,死的死,逃的逃,盛極一時的天山派,隻剩下斷壁殘垣,一片荒涼的景象。


    這一切,叫楊終如何釋懷!


    成王敗寇!整個大唐,都已經是李安世的了,他逃又能逃到哪裏去?來這裏之前,他曾經潛入皇宮,想要趁李安世在泰山封禪之時,帶走雲若塵、李成空、李承恩。


    然而,雲若塵的一番話,卻是徹底毀滅了他的希望。


    “欲與君同去,奈何上天無路,下地無門,茫茫大世,卻無你我安身之地、棲身之所。”


    絕望之中的楊終決定孤注一擲,再與李安世比試一次,賭上他僅有的性命,不成功,便成仁。此時的他不求顛覆大唐光複前朝,隻求帶走自己的妻兒,從此做一戶男耕女織的普通人家。


    至於曾經那個前朝皇子、天山派掌門人,就讓他去吧,大廈之將傾,他無力迴天。


    他如今的心願,僅僅是如此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少年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涼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涼行並收藏大唐少年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