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過後,燕懷玉、劉寬恕率先告辭,返迴燕雲寨,料理寨中之事。薛文武隨後下山,奔赴大唐的邊疆,那裏,還有更重要的事需要他去做。


    緊接著,夏首道、夏玲芝父女告辭離開,在金雨劍客金一正的護送下,趕往長安城。


    逆君子陳不平,以及他的學生兼徒弟夏正啟,倒是沒有急著離開,在山上逗留了幾日。


    原因嘛,自不必多說,夏正啟為雲悲秋留了下來,陳不平則借著這個幌子,與雲惜春交談了數日,最終,也不知他使了什麽法子,竟說動雲若仙同意雲惜春下山,三人一同下了山。


    臨走之時,雲若仙隻淡淡的囑咐了雲惜春一句:“莫要透露我的消息。”


    其中意味,顯而易見。


    雲惜春若是有一日前往長安城,定然會驚動月磐宗,再然後,月磐宗又該打聽她的消息。


    有些事,不是說原諒,就能原諒的。


    她可以理解當年月磐宗的所作所為,但這不代表她能夠釋懷當年的事。月磐宗,終究是將她趕出了家門,讓她和葉恆之,麵對那數千名血衣鐵騎。


    值得一提的是,內心極度失衡的夏正啟,險些撂挑子不幹了,遊曆天下就遊曆天下。


    怎地陳不平可以帶上雲惜春,他就不能帶上雲悲秋,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最終,夏正啟隻能選擇理解,畢竟,雲悲秋身子骨弱,受不了車馬勞累,萬一傷了身體,那可真是得不償失,到時候,他哭都沒地方哭去。


    醫聖華解憂與雲戀夏在山上待的時間最長,兩人一直歇息到八月底,才慢悠悠的踏上了行程。


    天下病人不絕,醫聖腳步不停。


    短暫的休息,隻是為了更好的治病救人。


    另外還有一個人,成了整座七梅山莊,最鬱悶的人,那就是被雲若仙強行留在山上的葉小楓。


    其實,留在山上也沒什麽大不了,葉小楓待了十五年,早就習慣了,最讓他受不了的是,他每天都要遭受雲若仙做出來的“魔鬼料理”的洗禮。


    不吃都不行,必須嚐一口。


    幸而,這段時間,葉恆之一直留在長白山,那些令人難忘的飯菜,大多數進了葉恆之的肚子。


    這可能是一家三口,十五年來,相處的最融洽的一年,也是相處時間最長的一年。


    葉小楓明顯的感覺到,雲若仙對葉恆之的態度好了很多,以前就是愛答不理,現在,有事沒事,雲若仙就會跟葉恆之閑聊幾句,盡管大多是些廢話,但兩人終於有了一點夫妻的樣子。


    先有孩子,後談感情。


    隨著兩人交流的日漸加深,葉小楓越發覺得自己不重要了。他打小就明白,在葉恆之的心裏,他沒雲若仙來的重要,令他欣慰的是,雲若仙喜歡他勝過喜歡葉恆之。


    可現在,情況扭轉了,雲若仙對葉恆之那是越來越好,卻是越來越嫌棄他。


    原因嘛,很簡單,雲若仙就是覺得葉小楓煩,一天天的在山上閑晃悠,飯也不好好吃,除了嘴皮子甜一點,根本比不上認真吃飯的葉恆之。


    對,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


    好好吃她做的飯菜的人,看起來才順眼。


    那些挑三揀四的人,都是沒品味。


    女人,無論年齡大小,都需要被寵著。


    這半個月,夜七郎無疑是七梅山莊裏最快樂的一個人,先後為長白四美、雲若仙作畫。


    替《千嬌百媚圖》,打下了堪稱完美的基礎。


    長白山上的日子過得飛快,一眨眼的功夫,已是半月後,九月上旬。


    練武場,但見一道人影四處飛掠,時而揮拳,時而拍掌,時而點指,內力流轉全身,明明招式全部打在虛空之中,卻發出不同凡響的聲音,猶如擊打在了實處。


    葉小楓揮汗如雨,心思放在全身的每一寸血肉,他困在三品武境已有半年時間,遲遲不見突破的跡象,雖然說,在他這個年齡,做到這種地步,已經是十分的了不得,可他還是想再進一步。


    二十歲之前,踏入一品武境,有望踏入半步人仙之境,雲夢冬十八歲就已經成為一品武境。


    相比之下,同樣天資非凡的葉小楓,卻因為這幾年的懈怠,導致差了同齡時的雲夢冬很多,說他心裏沒點別扭,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次偶然間的閑談,讓葉小楓得知了當年天下第一武道會,葉恆之一日連破七大武境的真相。


    須知,內力需要積累,內力的修煉,除卻天分之外,更多的是堅持,是一件滴水穿石、聚沙成塔的事情,境界的突破,與內力息息相關。


    天賦的優劣,決定內力積攢的快慢,天賦好的人,在內力一方麵,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修煉起來一日千裏,遠非常人可以企及。


    天賦不好的人,則有可能事倍功半,明明付出了同樣的努力,卻遠遠比不上天賦好的人。


    不努力,一定沒有迴報。努力,未必有迴報。


    毫無疑問,葉恆之屬於後者,二十七歲時,他不過是六品武境的境界,連如今的風遠都不如。


    但除卻天賦與努力之外,還有一件不可捉摸卻又至關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機緣。


    葉恆之天生丹田有缺,內力積攢到一定程度,便會流瀉,注定突破不了六品武境。


    但他,遇到了一個人,這個人,葉小楓同樣遇到過,那便是洛陽城的老醫師羊古。


    說來方法也不難,每當葉恆之內力積攢到一定程度時,羊古便會以銀針引導葉恆之的內力潰散,並非流瀉於體外,而是滲入每一寸肌膚血肉之中,如此反複無數次,使得葉恆之的每一處血肉都蘊藏著深厚的內力,渾身經脈穴道,皆成了儲氣之所。


    簡而言之,葉恆之的每一寸肌膚,都相當於一個丹田,蘊含著他苦修得來的內力。


    起初,這樣的速度極為緩慢,但隨著“丹田”數量的增多,葉恆之修行的速度越來越快,到最後,已經是常人的無數倍,因為別人隻是靠一個丹田吸納內力,而他則是靠著諸多丹田吸納內力。


    當年那一戰,則是引發量變走向質變的引子,葉恆之在雲若仙的氣勢壓迫下,一舉調動全身蘊藏的內力,繼而打破桎梏,破入人仙之境。


    造就了一個不世傳說。


    以凡人之軀,比肩仙人,其中艱難,可想而知。葉恆之沒有多說,葉小楓卻也可以想象的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少年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涼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涼行並收藏大唐少年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