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梅山莊之內,雲惜春款步而來,恰好瞧見葉小楓攔住陳不平索要禮品的一幕,她隨雲若仙上長白山久居的時候,那時的陳不平尚未成名,也沒有被冊封為逆君子,所以,她並不認識陳不平。
“陳先生,不管您是為了圓您徒弟的心願,還是為了圓自己的心願。入我七梅山莊,總不能空手而來吧,好歹您也是讀過聖賢書的人。”
葉小楓伸出右手,招了招,索要禮物。
卻見陳不平取出一個卷軸,撐開來,上麵是翩若蛟龍的字體,白紙黑字,清晰無比,每一個字都蘊含著深厚的筆力,介紹道:“這是我臨摹的王書聖的《蘭亭集序》,不知是否稱你的心意?”
“假的?要是真的就好了。”葉小楓歎息一聲,繼續道,“罷了,好歹是先生的一番心意,那我就勉為其難的收下吧。跟前麵那些人比起來,先生這禮物,已是十分的珍貴。”
夜七郎正要接過摹本,卻被一道人影搶先拿走了去,雲惜春精通琴棋書畫,聽見這卷軸乃是臨摹的《蘭亭集序》,當即見獵心喜,快步上前,拿到手中細細端量。
雲惜春看的極為認真,良久,她抬眸,目光投向麵色震驚、緊盯著她看的陳不平。
她先是稱讚了一聲:“好字。”
而後,又好奇的問了一句:“這是你寫的字麽?”
陳不平緩緩點頭,目光始終盯著雲惜春,腦海裏迴憶浮現,聲音顫抖道:“不知姑娘是否記得十六年前的龍湖盛會,曾贈過一位落魄書生一句話。盡信書,不如無書,皆為賢,不如無賢。”
“十六年前,龍湖盛會,落魄書生……”雲惜春聞言,暗暗迴想十六年前的事。
“似乎,有這麽一個人。”
話音一落,陳不平神色大喜,從懷中掏出一娟鵝黃色的手帕,手帕的邊角之地,有一個銀色花紋繪出的“月”字,這是月家的手帕,十六年前,雲若仙尚未離開月家,雲惜春跟隨在雲若仙左右。
“這是姑娘當日送我的手帕,姑娘可還記得?”陳不平珍而重之的遞出手帕,問道。
雲惜春一眼便認出手帕的來曆,又想起了更多的事情,頷首道:“記得一些。”
旁邊,夜七郎和葉小楓兩人麵麵相覷,皆覺得雲惜春和陳不平之間有情況,心中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燒,隨後,葉小楓直接開口問道:“陳先生,惜春姐,你們兩人之間,到底發生過什麽事?”
“沒有啊,緣鏘一麵罷了。”雲惜春輕柔一笑,陳不平卻是臉色一黯。
“絕對有情況!難不成,陳不平暗戀我娘無果之後,又喜歡上了惜春姐!要不然,一條手帕,何至於留到現在。”葉小楓瞧見陳不平黯然的表情,篤定的猜測道。
細說此事,還要追溯到十六年前的龍湖盛會。
那時的陳不平,一來不會武功,二來是死讀書的書呆子,龍湖盛會之時,他對了一晚上的題,卻是沒有一道題答得符合要求,因而未能登上龍湖中央的小島。
在那之前,他死讀書一事,被長安眾才子所恥笑,明明迴答問題時引經據典,卻被嘲笑作不知變通,他的老師,同樣稱他為朽木不可雕之人。
可以這麽說,那時的陳不平,乃是長安城有名的書呆子,受盡了嘲笑與奚落。
龍湖盛會的那一晚,與陳不平同窗的五位書生,皆登上中央小島,甚至有一人闖入前三甲。反觀陳不平,卻連登上中央小島的資格都沒有,甚至,有人暗中推了他一把,將他推入冰涼的湖水。
等陳不平好不容易爬上湖岸,四周皆是冷嘲熱諷的聲音,像是一刀刀匕首,捅入他的身軀。
刻骨銘心的恥辱。
痛徹心扉的無助。
恰好,隨雲若仙赴宴的雲惜春經過那裏,見陳不平渾身濕透,嚎啕大哭。心軟之下,替陳不平擦拭掉臉龐的淚水,並且,關切的詢問了陳不平大哭的緣由。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你怎地哭的如此悲痛,可是遭遇了不幸之事?”
“我不明白,為何按照書上的答案,卻是過不了考核,難道,書上的東西都是錯的麽?既然這樣,為何大家還要讀書?我那麽努力的學習,為何比不上他們,我不甘心!不甘心!”
“書上的答案,那是前人的答案,這裏的考題,問的是你的答案。”
“我的答案?”
“盡信書,不如無書。皆為賢,不如無賢。
你且放下書本,問道於心,格物致知。”
……
那一日,兩人萍水相逢,陳不平自那之後,一改書呆子的模樣,學會了質疑、思索、開創……
數年積累,一朝頓悟。
若幹年後,昔日的書呆子,成了名震朝廷的逆君子,握有大唐第四名劍浩然劍。
大唐皇帝李安世冊封“逆君子”。
另有誇讚。不循舊,不法古,以一人之言,逆天下眾口,乃君子之表率。
這一切,得益於那一晚的邂逅。
也即是從那一晚開始,陳不平不再迷戀於雲若仙的絕色,心房住進了另一位倩影。
所以,此刻再見到雲惜春,陳不平心亂如麻,既有再次見麵的欣喜,又有局促不安的仿徨。
“陳先生,陳先生,陳先生!”
葉小楓連叫三聲,叫醒愣怔的陳不平。
陳不平迴神,卻見雲惜春側身指著七梅山莊。
“怎麽了?”
“惜春姐邀你探討書法,你是去還是不去?倒是迴個話啊!發呆作甚!”葉小楓翻白眼道。
“去!當然去!”陳不平語氣略急,話音方落,便有幾分後悔,他未免表現的太過輕浮。
“那便請陳先生移步,莫要擋著門口了。”
葉小楓語氣揶揄,打算找個機會盤問一下兩人的事情,畢竟,雲惜春年齡也不小了。
逆君子陳不平,倒是個不錯的人選。
一看陳不平那表情,以及種種局促不安的表現,他便知陳不平對雲惜春有幾分意思。
當初,他與夏婉清相處時,也是這般模樣。
兩人的表現,何其相似。
“陳先生,不管您是為了圓您徒弟的心願,還是為了圓自己的心願。入我七梅山莊,總不能空手而來吧,好歹您也是讀過聖賢書的人。”
葉小楓伸出右手,招了招,索要禮物。
卻見陳不平取出一個卷軸,撐開來,上麵是翩若蛟龍的字體,白紙黑字,清晰無比,每一個字都蘊含著深厚的筆力,介紹道:“這是我臨摹的王書聖的《蘭亭集序》,不知是否稱你的心意?”
“假的?要是真的就好了。”葉小楓歎息一聲,繼續道,“罷了,好歹是先生的一番心意,那我就勉為其難的收下吧。跟前麵那些人比起來,先生這禮物,已是十分的珍貴。”
夜七郎正要接過摹本,卻被一道人影搶先拿走了去,雲惜春精通琴棋書畫,聽見這卷軸乃是臨摹的《蘭亭集序》,當即見獵心喜,快步上前,拿到手中細細端量。
雲惜春看的極為認真,良久,她抬眸,目光投向麵色震驚、緊盯著她看的陳不平。
她先是稱讚了一聲:“好字。”
而後,又好奇的問了一句:“這是你寫的字麽?”
陳不平緩緩點頭,目光始終盯著雲惜春,腦海裏迴憶浮現,聲音顫抖道:“不知姑娘是否記得十六年前的龍湖盛會,曾贈過一位落魄書生一句話。盡信書,不如無書,皆為賢,不如無賢。”
“十六年前,龍湖盛會,落魄書生……”雲惜春聞言,暗暗迴想十六年前的事。
“似乎,有這麽一個人。”
話音一落,陳不平神色大喜,從懷中掏出一娟鵝黃色的手帕,手帕的邊角之地,有一個銀色花紋繪出的“月”字,這是月家的手帕,十六年前,雲若仙尚未離開月家,雲惜春跟隨在雲若仙左右。
“這是姑娘當日送我的手帕,姑娘可還記得?”陳不平珍而重之的遞出手帕,問道。
雲惜春一眼便認出手帕的來曆,又想起了更多的事情,頷首道:“記得一些。”
旁邊,夜七郎和葉小楓兩人麵麵相覷,皆覺得雲惜春和陳不平之間有情況,心中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燒,隨後,葉小楓直接開口問道:“陳先生,惜春姐,你們兩人之間,到底發生過什麽事?”
“沒有啊,緣鏘一麵罷了。”雲惜春輕柔一笑,陳不平卻是臉色一黯。
“絕對有情況!難不成,陳不平暗戀我娘無果之後,又喜歡上了惜春姐!要不然,一條手帕,何至於留到現在。”葉小楓瞧見陳不平黯然的表情,篤定的猜測道。
細說此事,還要追溯到十六年前的龍湖盛會。
那時的陳不平,一來不會武功,二來是死讀書的書呆子,龍湖盛會之時,他對了一晚上的題,卻是沒有一道題答得符合要求,因而未能登上龍湖中央的小島。
在那之前,他死讀書一事,被長安眾才子所恥笑,明明迴答問題時引經據典,卻被嘲笑作不知變通,他的老師,同樣稱他為朽木不可雕之人。
可以這麽說,那時的陳不平,乃是長安城有名的書呆子,受盡了嘲笑與奚落。
龍湖盛會的那一晚,與陳不平同窗的五位書生,皆登上中央小島,甚至有一人闖入前三甲。反觀陳不平,卻連登上中央小島的資格都沒有,甚至,有人暗中推了他一把,將他推入冰涼的湖水。
等陳不平好不容易爬上湖岸,四周皆是冷嘲熱諷的聲音,像是一刀刀匕首,捅入他的身軀。
刻骨銘心的恥辱。
痛徹心扉的無助。
恰好,隨雲若仙赴宴的雲惜春經過那裏,見陳不平渾身濕透,嚎啕大哭。心軟之下,替陳不平擦拭掉臉龐的淚水,並且,關切的詢問了陳不平大哭的緣由。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你怎地哭的如此悲痛,可是遭遇了不幸之事?”
“我不明白,為何按照書上的答案,卻是過不了考核,難道,書上的東西都是錯的麽?既然這樣,為何大家還要讀書?我那麽努力的學習,為何比不上他們,我不甘心!不甘心!”
“書上的答案,那是前人的答案,這裏的考題,問的是你的答案。”
“我的答案?”
“盡信書,不如無書。皆為賢,不如無賢。
你且放下書本,問道於心,格物致知。”
……
那一日,兩人萍水相逢,陳不平自那之後,一改書呆子的模樣,學會了質疑、思索、開創……
數年積累,一朝頓悟。
若幹年後,昔日的書呆子,成了名震朝廷的逆君子,握有大唐第四名劍浩然劍。
大唐皇帝李安世冊封“逆君子”。
另有誇讚。不循舊,不法古,以一人之言,逆天下眾口,乃君子之表率。
這一切,得益於那一晚的邂逅。
也即是從那一晚開始,陳不平不再迷戀於雲若仙的絕色,心房住進了另一位倩影。
所以,此刻再見到雲惜春,陳不平心亂如麻,既有再次見麵的欣喜,又有局促不安的仿徨。
“陳先生,陳先生,陳先生!”
葉小楓連叫三聲,叫醒愣怔的陳不平。
陳不平迴神,卻見雲惜春側身指著七梅山莊。
“怎麽了?”
“惜春姐邀你探討書法,你是去還是不去?倒是迴個話啊!發呆作甚!”葉小楓翻白眼道。
“去!當然去!”陳不平語氣略急,話音方落,便有幾分後悔,他未免表現的太過輕浮。
“那便請陳先生移步,莫要擋著門口了。”
葉小楓語氣揶揄,打算找個機會盤問一下兩人的事情,畢竟,雲惜春年齡也不小了。
逆君子陳不平,倒是個不錯的人選。
一看陳不平那表情,以及種種局促不安的表現,他便知陳不平對雲惜春有幾分意思。
當初,他與夏婉清相處時,也是這般模樣。
兩人的表現,何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