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五嶽之中,黃河以南。
茂密叢林,縱山巒、五乳奇峰環抱。春芳少室,碧翠霧騰雲繞。禪宗寺院,曆朝代、尚留瑰寶。觀勝景、幽靜清玄,淺黛勢承妖嬈。
鬆濤竹風未老。秀登封、武術神通精妙。中原腹地,幸得達摩傳道。功夫技藝,漸開創九州驕傲。弘佛法、百煉深修,盛隆古廟。
少林與武當齊名,並尊為武林門派中的泰山北鬥,地位尊崇,底蘊深厚,遠超其他門派勢力。
故而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的說法。
嵩山腳下,千畝沃土,皆歸少林寺所有,無需繳納貢賦。此時正值秋季,八月之初,收獲的季節,玉米、黃豆、花生、棉花、南瓜各種農作物紛紛熟透,少林寺近千弟子來到山下,忙碌於田地。
概因少林寺威名遠揚,故而香火鼎盛。
燒香禮佛之人,絡繹不絕。大唐開國以後,李安世推崇佛學。早年,少林寺曾經幫助李安世、薛無敵推翻前朝暴政,平定國內叛亂,李安世即位之時,同樣貢獻了很大的力量。
因此,李安世登臨皇位之後,冊封少林寺為武學之宗,少林寺從此成為名副其實的皇家寺院。
少林寺分院眾多,寺內僧眾分屬禪宗、鬥宗,設有達摩堂、藏經閣、戒律堂……其中,又以方丈為首,底下設四大班首、八大執事,統領全寺上上下下近千人口,管理少林寺各項事務。
值得一提的是,少林寺五代弟子,輩分按照“了悟玄圓明”排序,如今少林寺內輩分最高之人,乃是九十七歲高齡的了塵大師,然後便是輩分僅次於了塵大師的悟清、悟醒兩位長老。
悟清長老修禪,擔任首座,掌管戒律堂。
悟醒長老修武,擔任武師,掌管達摩堂。
此代方丈,乃玄字輩第一人,玄海。
這裏再提兩件趣事,其一,乃是關於玄海擔任方丈一事,按照少林寺的規矩,方丈年滿七十,才可退位讓賢,但少林寺“了悟”兩輩皆出了怪人,並且,這兩位怪人還是師徒關係。
第一位怪人,了塵大師。二十七歲開始修習閉口禪,至今為止,已有整整七十年,以了塵大師的威望、地位、輩分,足以擔任上一任方丈。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了塵大師從頭至尾,根本沒有擔任過方丈這一席位,一來是因為了塵大師對管理寺內事務不感興趣,二來是因為了塵大師修煉閉口禪,寺內那麽多弟子,不可能人人聰慧,都能領悟到了塵大師的意思,所以另選了他人做方丈。
第二位怪人,悟字輩第一人,悟覺。了塵大師唯一的親傳弟子,也即是還俗後的神偷沐春風。以悟覺當時的種種表現來看,無疑是新一任方丈的最佳人選,奈何,悟覺下山曆練之時,遇到峨眉派的慧念師太,兩人由於一些原因,導致悟覺佛心破碎,還俗下山,自此查無音訊。
悟字輩的其他人,包括悟清、悟醒長老,皆不願擔任方丈一職。
無奈之下,玄字輩第一人,玄海,自動上位,擔任新一任方丈的職位。
然而,按照原來的順序,玄海應該是第十六代方丈,由於悟覺的突然離去,導致中間隔過“悟”字輩,直接跳到了“玄”字輩,玄海因此提前成為了少林寺的第十五代方丈。
換句話來講,這相當於官場中的連升三級。
趣事其二,則是關於玄藏小和尚。
玄藏小和尚本該是最小的明字輩,卻因為天賦異稟,表現出眾,因而得到了塵大師的青睞。
寺內有傳言,了塵大師剛有收徒的心思,便驚動了悟清、悟醒兩位長老,玄藏小和尚若是成為了塵大師的徒弟,那便是“悟”字輩,與兩位長老同輩分,輩分之大,遠超同代弟子。
別說眾弟子心裏膈應,悟清、悟醒兩位長老心裏同樣膈應,於是兩人一商量,瞞著了塵大師,悟清長老偷偷收了玄藏小和尚做親傳弟子,了塵大師得知消息的時候,一切已成定局,因而隻能作罷。
即便如此,玄藏小和尚的輩分依舊大的驚人,與方丈同輩分,圓明兩輩弟子,看見玄藏小和尚,都得唿一聲小師叔、小師叔祖。
圓字輩弟子普遍二三十歲左右,明字輩弟子普遍二十歲往下,甚至大多數人的年齡,都要比玄藏小和尚大上不少,輩分卻反過來差了這麽遠。
那一聲聲飽含羨慕嫉妒恨的唿喚聲,小師叔、小師叔祖,語氣屬實酸溜溜,心不甘情不願。
其中滋味,複雜至極。
迴歸正文,卻說葉小楓一行人上山,穿過少林寺的山門,兩尊大獅子擺在山門前,委實霸氣。
山門上刻著少林寺三個大字,匾正中刻著“唐皇禦筆之寶”六字印璽,乃是李安世親筆所賜,後派大唐最好的石匠,原模原樣的雕刻上去,一雌一雄的兩尊大獅子分立在山門兩邊,威嚴盡顯。
過了山門,便是甬道。甬道兩旁就是蒼鬆翠柏掩映下的碑林,因碑石如林故稱碑林。這裏共有十數通曆代石碑,皆為少林寺曆代宗師,氣息莊嚴肅穆,旁邊掛著禁止喧嘩的石刻。
“葉少俠,這邊走。”圓通迴身指道。
原來,葉小楓入了甬道,腳步便慢了下來,目光一一掃過兩邊的石碑,神色好奇,甚至想伸手去摸。圓通擔心葉小楓再做出驚人的舉動,特意留神關注,一見葉小楓落後,頓時出言提醒。
“哦,好。”葉小楓收迴不自覺伸出的手掌,轉而摸向夜七郎的腦袋,試圖緩解手賤的尷尬。
除了鼓著腮幫子瞪眼的夜七郎,眾人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權當沒看見。
“對了,葉少俠,還有一件事需要提醒你。”圓通走了兩步,忽然間想起一件事。
“你說。”葉小楓隨口講道。
“俺們藏經閣防守森嚴,未經方丈允許,外人不得擅自入內,如果外人貿然闖入的話……”剩下的話,圓通沒有講出來,意思卻不言而喻。
闖入的話,那肯定是收拾一頓了。
要不然,少林寺的麵子往哪放?藏經閣裏麵的經書,不就成了爛大街的東西。
“知道了!”葉小楓臉一黑,低聲又罵了一句,“該死的玄千機,壞本少俠一世英名!”
聞言,夜七郎表情一變,雙手悄悄捂著嘴偷笑,使勁憋住笑聲。
欺負小弟?遭報應了吧。
茂密叢林,縱山巒、五乳奇峰環抱。春芳少室,碧翠霧騰雲繞。禪宗寺院,曆朝代、尚留瑰寶。觀勝景、幽靜清玄,淺黛勢承妖嬈。
鬆濤竹風未老。秀登封、武術神通精妙。中原腹地,幸得達摩傳道。功夫技藝,漸開創九州驕傲。弘佛法、百煉深修,盛隆古廟。
少林與武當齊名,並尊為武林門派中的泰山北鬥,地位尊崇,底蘊深厚,遠超其他門派勢力。
故而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的說法。
嵩山腳下,千畝沃土,皆歸少林寺所有,無需繳納貢賦。此時正值秋季,八月之初,收獲的季節,玉米、黃豆、花生、棉花、南瓜各種農作物紛紛熟透,少林寺近千弟子來到山下,忙碌於田地。
概因少林寺威名遠揚,故而香火鼎盛。
燒香禮佛之人,絡繹不絕。大唐開國以後,李安世推崇佛學。早年,少林寺曾經幫助李安世、薛無敵推翻前朝暴政,平定國內叛亂,李安世即位之時,同樣貢獻了很大的力量。
因此,李安世登臨皇位之後,冊封少林寺為武學之宗,少林寺從此成為名副其實的皇家寺院。
少林寺分院眾多,寺內僧眾分屬禪宗、鬥宗,設有達摩堂、藏經閣、戒律堂……其中,又以方丈為首,底下設四大班首、八大執事,統領全寺上上下下近千人口,管理少林寺各項事務。
值得一提的是,少林寺五代弟子,輩分按照“了悟玄圓明”排序,如今少林寺內輩分最高之人,乃是九十七歲高齡的了塵大師,然後便是輩分僅次於了塵大師的悟清、悟醒兩位長老。
悟清長老修禪,擔任首座,掌管戒律堂。
悟醒長老修武,擔任武師,掌管達摩堂。
此代方丈,乃玄字輩第一人,玄海。
這裏再提兩件趣事,其一,乃是關於玄海擔任方丈一事,按照少林寺的規矩,方丈年滿七十,才可退位讓賢,但少林寺“了悟”兩輩皆出了怪人,並且,這兩位怪人還是師徒關係。
第一位怪人,了塵大師。二十七歲開始修習閉口禪,至今為止,已有整整七十年,以了塵大師的威望、地位、輩分,足以擔任上一任方丈。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了塵大師從頭至尾,根本沒有擔任過方丈這一席位,一來是因為了塵大師對管理寺內事務不感興趣,二來是因為了塵大師修煉閉口禪,寺內那麽多弟子,不可能人人聰慧,都能領悟到了塵大師的意思,所以另選了他人做方丈。
第二位怪人,悟字輩第一人,悟覺。了塵大師唯一的親傳弟子,也即是還俗後的神偷沐春風。以悟覺當時的種種表現來看,無疑是新一任方丈的最佳人選,奈何,悟覺下山曆練之時,遇到峨眉派的慧念師太,兩人由於一些原因,導致悟覺佛心破碎,還俗下山,自此查無音訊。
悟字輩的其他人,包括悟清、悟醒長老,皆不願擔任方丈一職。
無奈之下,玄字輩第一人,玄海,自動上位,擔任新一任方丈的職位。
然而,按照原來的順序,玄海應該是第十六代方丈,由於悟覺的突然離去,導致中間隔過“悟”字輩,直接跳到了“玄”字輩,玄海因此提前成為了少林寺的第十五代方丈。
換句話來講,這相當於官場中的連升三級。
趣事其二,則是關於玄藏小和尚。
玄藏小和尚本該是最小的明字輩,卻因為天賦異稟,表現出眾,因而得到了塵大師的青睞。
寺內有傳言,了塵大師剛有收徒的心思,便驚動了悟清、悟醒兩位長老,玄藏小和尚若是成為了塵大師的徒弟,那便是“悟”字輩,與兩位長老同輩分,輩分之大,遠超同代弟子。
別說眾弟子心裏膈應,悟清、悟醒兩位長老心裏同樣膈應,於是兩人一商量,瞞著了塵大師,悟清長老偷偷收了玄藏小和尚做親傳弟子,了塵大師得知消息的時候,一切已成定局,因而隻能作罷。
即便如此,玄藏小和尚的輩分依舊大的驚人,與方丈同輩分,圓明兩輩弟子,看見玄藏小和尚,都得唿一聲小師叔、小師叔祖。
圓字輩弟子普遍二三十歲左右,明字輩弟子普遍二十歲往下,甚至大多數人的年齡,都要比玄藏小和尚大上不少,輩分卻反過來差了這麽遠。
那一聲聲飽含羨慕嫉妒恨的唿喚聲,小師叔、小師叔祖,語氣屬實酸溜溜,心不甘情不願。
其中滋味,複雜至極。
迴歸正文,卻說葉小楓一行人上山,穿過少林寺的山門,兩尊大獅子擺在山門前,委實霸氣。
山門上刻著少林寺三個大字,匾正中刻著“唐皇禦筆之寶”六字印璽,乃是李安世親筆所賜,後派大唐最好的石匠,原模原樣的雕刻上去,一雌一雄的兩尊大獅子分立在山門兩邊,威嚴盡顯。
過了山門,便是甬道。甬道兩旁就是蒼鬆翠柏掩映下的碑林,因碑石如林故稱碑林。這裏共有十數通曆代石碑,皆為少林寺曆代宗師,氣息莊嚴肅穆,旁邊掛著禁止喧嘩的石刻。
“葉少俠,這邊走。”圓通迴身指道。
原來,葉小楓入了甬道,腳步便慢了下來,目光一一掃過兩邊的石碑,神色好奇,甚至想伸手去摸。圓通擔心葉小楓再做出驚人的舉動,特意留神關注,一見葉小楓落後,頓時出言提醒。
“哦,好。”葉小楓收迴不自覺伸出的手掌,轉而摸向夜七郎的腦袋,試圖緩解手賤的尷尬。
除了鼓著腮幫子瞪眼的夜七郎,眾人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權當沒看見。
“對了,葉少俠,還有一件事需要提醒你。”圓通走了兩步,忽然間想起一件事。
“你說。”葉小楓隨口講道。
“俺們藏經閣防守森嚴,未經方丈允許,外人不得擅自入內,如果外人貿然闖入的話……”剩下的話,圓通沒有講出來,意思卻不言而喻。
闖入的話,那肯定是收拾一頓了。
要不然,少林寺的麵子往哪放?藏經閣裏麵的經書,不就成了爛大街的東西。
“知道了!”葉小楓臉一黑,低聲又罵了一句,“該死的玄千機,壞本少俠一世英名!”
聞言,夜七郎表情一變,雙手悄悄捂著嘴偷笑,使勁憋住笑聲。
欺負小弟?遭報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