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瑟秋風吹落深紅的楓葉,楓葉飄飄落落墜在酒肆屋頂,煙囪裏冒出濃鬱的白煙,堆積在牆角的幹草已經全部燒著,火焰引燃附近壘砌的柴火,轉眼間化作猙獰的火蛇,焚燒向整座酒肆。
這間酒肆,九成地方乃是木質結構,一經點燃,火勢滔天,再無熄滅的可能,僅僅是幾次唿吸的時間,火焰就順著牆壁焚燒至屋頂,煙霧轉瞬溢滿整間酒肆,濃鬱的像是厚厚的雲霧。
酒肉僧閉眼打坐,盤坐在地上,無暇顧及其他,凝聚心神壓製體內的毒素,他身形肥胖,扈竹青的發簪雖然插入了他的血肉,卻並未觸及心髒,僅差分毫距離,故而,他撐得時間久了些。
尚有一絲機會驅逐毒素,即便希望渺茫,酒肉僧也不會放棄,決心要嚐試一番。
這般死去,他心有不甘。
十息時間過去,酒肉僧嘴唇烏黑,又咳出一口黑血,渾身內力渙散,頹然靠在牆上,哪怕他用了全力,依舊壓製不住毒素,更別提驅逐出體外了。
“唉。”葉小楓長歎一聲,攤開左手掌心,他握著一顆渾圓的丹藥,那是競價拍來的解毒丹。
“罷了,再救你一次吧,你們佛門中人常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本少俠不信佛,卻也不忍你這般淒慘收場,望你服下這顆丹藥之後,改過自新,重新做人,要麽做迴和尚,要麽做個普通人,切莫再執迷不悟,一心做那酒肉僧。”
嗖!
一顆丹藥落到手裏,麵色灰白的酒肉僧抬起手,定定的望著那顆丹藥,神情恍惚。
“少俠,貧僧,可否問你一個問題?”
良久,酒肉僧收迴目光,並未服食解毒丹,而是轉頭看向不遠處的葉小楓,語氣誠懇的問道,
“你講吧,本少俠聽得見。”葉小楓迴道。
“何為善?何為惡?”酒肉僧問道。
“這種關頭,你居然還有閑心關注這種問題?快些服了丹藥,速速保命吧,再過片刻功夫,即便服食掉解毒丹,恐怕也救不迴你的命。”葉小楓搖了搖頭,並未迴答酒肉僧的問題。
眼下,最要緊的事,不應該是保命麽?
酒肉僧怎麽想的?問這種無聊的問題。
“懇請少俠,替貧僧解惑。”酒肉僧強提一口氣,繼續道,“貧僧在少林寺鑽研佛經二十年,苦讀佛家典籍,越是鑽研,心中越是疑惑。”
然後,酒肉僧講了一則故事。
古時有屠夫,日宰豬羊數十,其鄰為僧,日渡亡靈數十,兩人相約日出相唿。屠夫起早,門前喚佛僧,反之亦然。一日,佛陀臨世,觀二人之氣。屠夫善緣纏身,笑而點化,入西方極樂;佛僧惡念籠頂,怒而痛斥,貶阿鼻地獄。
“敢問少俠,屠夫屠牛羊性命,乃大惡之身,為何可入西方極樂世界?佛僧度化冤魂,功德無量,為何貶至阿鼻地獄?”酒肉僧憤而問道。
葉小楓沉默不語,思索其中道理。
古時有將軍,征戰三十年,平定四海,驅逐敵擄,待兵如親子,用計如神助,甚得軍心。一日,將軍搬兵迴朝,聖上剝其職,百官罵其名。
頹然歸鄉,妻子懼之,父母避之,鄉鄰遠之。晚年淒涼孤苦,垂淚而唿,何罪!佛曰,大罪!乃鬱鬱而終,死後化孤魂,不解其因。
酒肉僧講出第二則故事,神色更加憤懣,道:“敢問少俠,將軍一生為國征戰,護萬千百姓之安危,為何不得善終,落得鬱鬱而終的下場?”
諸如此類,佛門典籍之中,諸多善惡顛倒之事,令酒肉僧不解,令酒肉僧憤怒。
以至於他誤入歧途,撕毀經書典籍,跑下山去破除佛門四戒,四處作亂,惹是生非。
好人淒慘落幕,惡人逍遙法外。
這便是酒肉僧從經書典籍中得出的結論,所以,酒肉僧不願意再繼續做一位敲鍾念經的和尚,他怕自己念了一輩子經、敲了一輩子鍾、信了一輩子佛,最後卻像那位佛僧一樣貶入阿鼻地獄。
他要做惡人,且不是小惡人,要做大惡人,越是罪惡滔天,佛祖越有可能點化他。
此生,不做救世佛僧,隻做殺生屠夫。
“你的問題,本少俠迴答不了。”葉小楓正色道,直視酒肉僧憤慨的目光。
聽了這兩個故事,他漸漸有點理解,為何原本秉性良純的酒肉僧會突然之間性情大變。
人活著,要有信仰,當一個人的信仰轟然倒塌的時候,那這個人便已經死了。
正如眼前的酒肉僧,當他不信佛陀的時候,原先那個勤懇踏實的和尚,已經死了,活下來隻是一具軀殼,而居住在這個軀殼裏的靈魂,已經是另外一個截然不同的人,成了喝酒吃肉的酒肉僧。
人性之中,有善有惡。
就像是兩個小人,爭取著身體的掌控權,原本善良的人,心中善念消失,惡念占據身體,便會性情大變,朝著壞的方向演變,也即是人們常說的誤入歧途。
原本邪惡的人,心中惡念消失,善念占據身體,同樣會性情大變,卻是朝著好的方向演變,也即是人們常說的浪子迴頭,佛家常說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少俠,聽了貧僧的故事,你可後悔贈予貧僧解毒丸?你每救一人,罪孽加重一分,死後定會被佛陀貶入阿鼻地獄,你覺得,這值麽?”酒肉僧慘淡而笑,目光充滿嘲諷與自嘲。
“本少俠,不後悔。”葉小楓不假思索道。
“為何!”酒肉僧不敢置信的問道。
“因為,本少俠不信佛,本少俠行善,不為造福他人,隻求問心無愧。”葉小楓正色道。
“心之所向,雖九死其猶未悔。”
“何為善?何為惡?本少俠不清楚,亦不知世人之善惡。如果你非要一個說法的話,那本少俠告訴你,行心中之善,戒心中之惡,縱使他日入得阿鼻地獄,怡然無懼,佛陀又能奈我何?”
清朗的聲音飄蕩在空中,酒肉僧心頭大震,思緒萬千,喃喃道:“佛陀,奈我何?”
“哈哈哈哈……佛陀,奈我何!”酒肉僧大笑,雙眸忽然間明亮起來,迴光返照,毒素侵入心髒,縱然服食解毒丹,也難逃一死。
“謝少俠解惑,此身罪惡,當入阿鼻地獄。”
酒肉僧拱手一讓,兩道精光從眼眸中射出,直衝鬥牛,如釋重負的高聲而喝。
“貧僧,去也!”
話音一落,酒肉僧的身軀推金山倒玉柱般癱倒,仰麵朝天,雙眸緩緩合閉,明明是劇毒纏身,臉龐卻浮現出一抹久違的佛性,一朝間大徹大悟,來世再入空門化比丘。
這間酒肆,九成地方乃是木質結構,一經點燃,火勢滔天,再無熄滅的可能,僅僅是幾次唿吸的時間,火焰就順著牆壁焚燒至屋頂,煙霧轉瞬溢滿整間酒肆,濃鬱的像是厚厚的雲霧。
酒肉僧閉眼打坐,盤坐在地上,無暇顧及其他,凝聚心神壓製體內的毒素,他身形肥胖,扈竹青的發簪雖然插入了他的血肉,卻並未觸及心髒,僅差分毫距離,故而,他撐得時間久了些。
尚有一絲機會驅逐毒素,即便希望渺茫,酒肉僧也不會放棄,決心要嚐試一番。
這般死去,他心有不甘。
十息時間過去,酒肉僧嘴唇烏黑,又咳出一口黑血,渾身內力渙散,頹然靠在牆上,哪怕他用了全力,依舊壓製不住毒素,更別提驅逐出體外了。
“唉。”葉小楓長歎一聲,攤開左手掌心,他握著一顆渾圓的丹藥,那是競價拍來的解毒丹。
“罷了,再救你一次吧,你們佛門中人常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本少俠不信佛,卻也不忍你這般淒慘收場,望你服下這顆丹藥之後,改過自新,重新做人,要麽做迴和尚,要麽做個普通人,切莫再執迷不悟,一心做那酒肉僧。”
嗖!
一顆丹藥落到手裏,麵色灰白的酒肉僧抬起手,定定的望著那顆丹藥,神情恍惚。
“少俠,貧僧,可否問你一個問題?”
良久,酒肉僧收迴目光,並未服食解毒丹,而是轉頭看向不遠處的葉小楓,語氣誠懇的問道,
“你講吧,本少俠聽得見。”葉小楓迴道。
“何為善?何為惡?”酒肉僧問道。
“這種關頭,你居然還有閑心關注這種問題?快些服了丹藥,速速保命吧,再過片刻功夫,即便服食掉解毒丹,恐怕也救不迴你的命。”葉小楓搖了搖頭,並未迴答酒肉僧的問題。
眼下,最要緊的事,不應該是保命麽?
酒肉僧怎麽想的?問這種無聊的問題。
“懇請少俠,替貧僧解惑。”酒肉僧強提一口氣,繼續道,“貧僧在少林寺鑽研佛經二十年,苦讀佛家典籍,越是鑽研,心中越是疑惑。”
然後,酒肉僧講了一則故事。
古時有屠夫,日宰豬羊數十,其鄰為僧,日渡亡靈數十,兩人相約日出相唿。屠夫起早,門前喚佛僧,反之亦然。一日,佛陀臨世,觀二人之氣。屠夫善緣纏身,笑而點化,入西方極樂;佛僧惡念籠頂,怒而痛斥,貶阿鼻地獄。
“敢問少俠,屠夫屠牛羊性命,乃大惡之身,為何可入西方極樂世界?佛僧度化冤魂,功德無量,為何貶至阿鼻地獄?”酒肉僧憤而問道。
葉小楓沉默不語,思索其中道理。
古時有將軍,征戰三十年,平定四海,驅逐敵擄,待兵如親子,用計如神助,甚得軍心。一日,將軍搬兵迴朝,聖上剝其職,百官罵其名。
頹然歸鄉,妻子懼之,父母避之,鄉鄰遠之。晚年淒涼孤苦,垂淚而唿,何罪!佛曰,大罪!乃鬱鬱而終,死後化孤魂,不解其因。
酒肉僧講出第二則故事,神色更加憤懣,道:“敢問少俠,將軍一生為國征戰,護萬千百姓之安危,為何不得善終,落得鬱鬱而終的下場?”
諸如此類,佛門典籍之中,諸多善惡顛倒之事,令酒肉僧不解,令酒肉僧憤怒。
以至於他誤入歧途,撕毀經書典籍,跑下山去破除佛門四戒,四處作亂,惹是生非。
好人淒慘落幕,惡人逍遙法外。
這便是酒肉僧從經書典籍中得出的結論,所以,酒肉僧不願意再繼續做一位敲鍾念經的和尚,他怕自己念了一輩子經、敲了一輩子鍾、信了一輩子佛,最後卻像那位佛僧一樣貶入阿鼻地獄。
他要做惡人,且不是小惡人,要做大惡人,越是罪惡滔天,佛祖越有可能點化他。
此生,不做救世佛僧,隻做殺生屠夫。
“你的問題,本少俠迴答不了。”葉小楓正色道,直視酒肉僧憤慨的目光。
聽了這兩個故事,他漸漸有點理解,為何原本秉性良純的酒肉僧會突然之間性情大變。
人活著,要有信仰,當一個人的信仰轟然倒塌的時候,那這個人便已經死了。
正如眼前的酒肉僧,當他不信佛陀的時候,原先那個勤懇踏實的和尚,已經死了,活下來隻是一具軀殼,而居住在這個軀殼裏的靈魂,已經是另外一個截然不同的人,成了喝酒吃肉的酒肉僧。
人性之中,有善有惡。
就像是兩個小人,爭取著身體的掌控權,原本善良的人,心中善念消失,惡念占據身體,便會性情大變,朝著壞的方向演變,也即是人們常說的誤入歧途。
原本邪惡的人,心中惡念消失,善念占據身體,同樣會性情大變,卻是朝著好的方向演變,也即是人們常說的浪子迴頭,佛家常說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少俠,聽了貧僧的故事,你可後悔贈予貧僧解毒丸?你每救一人,罪孽加重一分,死後定會被佛陀貶入阿鼻地獄,你覺得,這值麽?”酒肉僧慘淡而笑,目光充滿嘲諷與自嘲。
“本少俠,不後悔。”葉小楓不假思索道。
“為何!”酒肉僧不敢置信的問道。
“因為,本少俠不信佛,本少俠行善,不為造福他人,隻求問心無愧。”葉小楓正色道。
“心之所向,雖九死其猶未悔。”
“何為善?何為惡?本少俠不清楚,亦不知世人之善惡。如果你非要一個說法的話,那本少俠告訴你,行心中之善,戒心中之惡,縱使他日入得阿鼻地獄,怡然無懼,佛陀又能奈我何?”
清朗的聲音飄蕩在空中,酒肉僧心頭大震,思緒萬千,喃喃道:“佛陀,奈我何?”
“哈哈哈哈……佛陀,奈我何!”酒肉僧大笑,雙眸忽然間明亮起來,迴光返照,毒素侵入心髒,縱然服食解毒丹,也難逃一死。
“謝少俠解惑,此身罪惡,當入阿鼻地獄。”
酒肉僧拱手一讓,兩道精光從眼眸中射出,直衝鬥牛,如釋重負的高聲而喝。
“貧僧,去也!”
話音一落,酒肉僧的身軀推金山倒玉柱般癱倒,仰麵朝天,雙眸緩緩合閉,明明是劇毒纏身,臉龐卻浮現出一抹久違的佛性,一朝間大徹大悟,來世再入空門化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