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裏流傳著這樣一句笑談。


    丞相罵人真性情,文墨入肚不載船,


    水底魚蝦躍龍門,口噴唾沫鑄盛唐。


    夏首道,大唐丞相,儒學兩大家之一,門生三千,弟子滿天下。三十考功名,四十入官場,李安世登基之後,拜為帝師。其小妹夏尋雨,生前曾為大唐皇後,與大唐皇帝李安世極為相愛,至今,皇後之位依舊空懸。


    夏首道清廉正直,為官二十年,政績斐然,未曾聽聞貪汙受賄之事跡。做丞相的十五年期間,舉薦人才無數,奠定大唐十數年的穩定政局,為大唐盛世立下了汗馬功勞,朝野上下皆稱讚之。


    在學問這方麵,夏首道號稱閱盡天下書籍,編修儒學典籍,兼任太學院院長,極力推行儒學平民化,在大唐境內大力設立各級學堂,並鼓勵私塾教育,凡是有才學者,無論貴賤,都可拜入其門下,故而有“天下士子出夏門”的說法。


    值得一提的是,夏首道雖然精通儒學,卻一點都沒有“君子”的度量,他為人小氣愛記仇,曾因為有一位官員在背後辱罵他,當天下午,那位官員就被外派到嶺南之地。這一點,夏正啟無疑繼承了他的優良基因。


    還有一次,太後六十歲生辰,他送了一幅逆君子陳不平的字畫,卻被人指認出,是他前些日子向逆君子討要來的字畫,一分錢沒有花,太後尚且如此,其他人更不必說,不論哪位官員過壽,他送的禮物從來沒有超過一兩銀子,多數是些鵝毛、紙墨筆硯、儒學經書……等價值不高卻頗有說資的物件,吝嗇程度可見一斑。


    另外,夏首道也是出了名的愛管閑事和脾氣暴躁,朝廷內外百十號官員,上至皇帝,下至仆役,天上飛的、水裏遊的、地上跑的……但凡做事不合規矩,都得挨上他幾句罵,他一上朝,全體官員都如履薄冰,遠遠躲著走,唯恐一個不慎,招來漫天唾沫星子。


    誇張一點說,朝堂之上,但凡存在的東西,都被夏首道噴過唾沫星子,就是一根柱子、一塊地磚出了些許差錯,都要被這個較真的老頭子罵上半天,誰勸罵誰,曾在集賢書院辯論修史一事,與逆君子陳不平對罵一個時辰,外麵都傳的是雙方引經據典、有理有據的辯論,然而事實上,這兩位儒學大家,當時差點擼起袖子幹架,互相問候了對方的祖宗十八代,如果不是李安世聽的不耐煩,一錘定音,兩個人估計能吵到地老天荒。


    更詭異的是那一架後,兩個人成了儒學的泰山北鬥般的人物,並稱儒學兩大家,甚至成為了至交好友,其子夏正啟甚至被送到陳不平門下做弟子,可以這麽說,夏正啟吝嗇愛記仇、做事無規矩、膽大妄為的性格,完美繼承了兩人的糟粕之處。


    此刻,夏首道與葉小楓麵麵相對,兩人大眼瞪小眼,都沒有率先開口。


    夏玲芝乖巧的坐在夏首道旁邊,告知葉小楓的來曆。


    她遇刺的事情夏首道並不知曉,消息全部被夏正啟壓下。


    “喂,老頭兒,你有什麽話,能不能快點說,我困了,想睡覺。”葉小楓晃晃腦袋,酒勁兒過去,依舊有些暈乎,止不住的困意席卷上來,眼皮越來越重。


    “你這小子,見到長輩,怎麽不行禮?沒有一點規矩,不懂禮數,你父母就是這麽教你的麽?”夏首道吹胡子瞪眼道。


    葉小楓不言語,低垂著頭,似有懺悔之意。


    “念你年幼,老夫不與你計較此事,你且記住,日後遇到長輩,須躬身問好,行事不可毛糙,三思而後行,像你今日這般胡亂衝撞,遲早會禍端,到時後悔都來不及……”夏首道滔滔不絕道。


    葉小楓頻頻點頭,似乎頗為讚同他的說法。


    一時間,夏首道高看了葉小楓幾眼。


    眼前這後輩,雖說不懂規矩、做事張狂,但好在敢於認錯,並且知錯能改,算的上可造之材。


    嘭!


    葉小楓身體前傾,額頭碰撞在地板之上,發出一聲沉悶的聲響,夏玲芝嚇了一大跳,連忙趕過去將葉小楓攙扶起來,卻哭笑不得的發現,葉小楓竟是昏睡了過去。


    “楓弟弟,醒一醒,醒一醒!”夏玲芝搖醒葉小楓,瞥見夏首道鐵青的臉色,頓感大事不妙。


    “那老頭子說完了沒?他好囉嗦啊,嘚嘚嘚說個不停。”葉小楓揉揉惺忪的睡眼,迷糊道。


    “你這臭小子,老夫在上麵教導你,你卻在下麵睡大覺,成何體統!”夏首道終於爆發,怒發衝冠,原來一切都是他的錯覺,這小子不給他麵子也就算了,居然還當著他的麵睡大覺。大唐皇帝李安世都不敢這麽做!


    葉小楓抬眼,反問道:“我讓你教我了沒?我沒讓你教我,你還非得湊上來教我,這不是沒事找事嘛?難不成你很閑?看來大唐丞相也沒那麽忙,還有功夫在這裏磨嘰,再說,從來隻聽說過老師嫌棄弟子,哪裏聽說弟子嫌棄老師,更何況你不是我的老師,我幹嘛要聽你的,那麽喜歡教訓人,你找你學生去啊!”


    一番話下來,夏玲芝驚呆了,她從來沒見過有人敢正麵頂撞他的父親。


    夏首道也被一連串的話懟的發懵,他是有多少年沒被人這麽懟過了?印象裏,上一次還是九年前,他在集賢書院和逆君子陳不平辯論,那時候陳不平也是這個態度,渾然不把他放在眼裏。


    忽然間,他仿佛迴到了年少時,與摯友們互相嬉笑,那時候他哪裏講什麽道理,也是街上的一個潑皮無賴般的人物,整日裏跟一些朋友鬼混,也不為功名利祿所累,讀書也是興趣所致,全無半點對未來的打算。


    後來,他二十五歲發憤圖強,三十歲考取功名,自那以後,官職一路上升,最終位極人臣,官拜丞相,甚至成了皇親國戚,地位尊崇無比,朝野上下,哪一個不尊他敬他奉承他,又有哪一個不懼他怕他疏遠他?


    兒時的玩伴,有的沒了音信,有的入了黃土,所剩無多的那些人,有的麻木,有的恭謹,再無年少時的張狂做作,再無年少時的放浪不羈。


    他享了半輩子福,做了半輩子事。


    他看了半輩子書,承受了半輩子的孤獨。


    得失得失,人生百八十年,不就在這得失二字之間徘徊?


    夏首道一腔的怒氣泄去,整個人仿佛蒼老了許多,臉上布滿了滄桑與疲倦。其實,他蠻想跟葉小楓罵上一罵,鬥一鬥嘴,可他已經老了,力不從心,縱是話到了嘴邊,卻也沒有心情罵下去。


    這不是他的時代了,跟一個年輕人較勁兒,又有什麽意思?


    “玲芝,帶他下去休息吧。”夏首道微微駝著背,一步一步的踱向自己的房間。仿佛被人抽去了筋骨一般,整個人籠罩在一層陰霾之下,燈火倒映在渾濁的老目中,像一團絢爛的煙花盛開又凋零。


    那時你我尚年少,洛陽城中寒風起,煙花燦爛,閑散幾人,何知天高地厚,對酒狂歌笑明月。


    “唉。這老頭怎麽不說了?”葉小楓犯著迷糊,撓了撓腦門,“我這算是以理服人麽?這老頭不會想不開尋短見吧,聽臭老頭說過,不少士子辯論輸了,一怒之下極有可能會通過撞柱子的方式,表明自己堅定的信念。”


    “你這都是從哪道聽途說來的事情?”夏玲芝美眸含笑,牽著葉小楓的手,引他走到一間空房。


    “對了,明日晚上龍湖盛會,長安城青年一輩都要去赴宴,你要不要跟著姐姐一起去?”夏玲芝將所有事情安置好,忽然間想到明日是一年一度的龍湖盛會,不由自主地開口向葉小楓詢問。


    “龍湖盛會,幹什麽的?”葉小楓好奇道。


    “簡單來說,就是一場由皇室舉辦的宴會,赴宴的人都是年輕一輩的佼佼者,在宴會上表現出彩的人,極有可能被諸多大人物看中,相當於走了一條捷徑,更有幸者,甚至可以得到皇帝的賞賜與青睞,一朝間飛黃騰達。”夏玲芝耐心的解釋道。


    “聽起來還蠻有意思的。”葉小楓躺到床上,鬆軟的被褥墊在身下,格外的舒服。


    “那就去吧,看看熱鬧。”


    “好,姐姐這就派人為你置一身行頭,免的到時候落了臉麵。”夏玲芝貼心的為葉小楓蓋好被子,美眸裏閃爍著寵溺的光澤,葉小楓看著他的眼睛,喃喃了一句。


    “姐姐,我娘要是有你這麽關心我就好了?自我記事起,我娘好像從來沒為我蓋過被子,我爹長年在外,偶爾迴來幾次,也不怎麽跟我說話,你說,我到底是不是他們親生的?怎麽感覺他們跟別人的爹娘不一樣?別人的爹娘緊盯著自己的子女,唯恐受點傷磕破點皮,我娘從來不管這些,她覺得那都是小事,不應該為這些事情哭鬧,她還告訴我,江湖不相信眼淚……”


    葉小楓聲音輕靈,渺渺不可尋,半睡半醒間說了好多話,聽的夏玲芝兀地感到一陣心疼。


    原來葉小楓沒心沒肺的偽裝下,竟還藏著這麽多的心酸。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少年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涼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涼行並收藏大唐少年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