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玥抿了抿唇,收起被誇讚後有些羞怯的笑臉,原先還當是個走了運的小娘子,如今看來,倒是有點子本事,起碼這臉皮倒是很好在崔家混——難聽話她都能聽成好聽的。
“倒是生了張巧嘴,莫不是靠這個籠絡了沂兒?快快坐下吧,站著做什麽?不知道的還以我們欺負你。”
“多謝夫人。”有的坐,沒道理非要站著的,江上弦沒有扭捏的道了謝便坐下了。
說話費口水,站著小腿疼,她就主打一個最好能躺著。
崔淑華瞧了一眼便覺得眼睛疼:“自古以來,兩姓結親結的是門當戶對,我清河崔氏雖分支立戶,可我烏水房崔氏絕非旁枝庶族可比,族中子弟皆自幼飽讀詩書、秉承禮儀,個個皆是莘莘孝友的逸群之才。沂兒更是生而有神貌姿度,長實端貞,秀氣神扶.......”
(清河崔氏分為三支:中祖崔氏、南祖烏水房崔氏、崔霸一族。)
崔淑華說這話的時候,身上那股子驕傲藏都藏不住,崔家能將家族榮耀華緒蟬聯至今依靠的當然不僅僅是顯耀的政治地位,作為一支榮耀數百世的家族,源遠流長的家傳文化才是其保持產生的重要原因。
要不怎麽世人皆說,崔家冠蓋雲興,延於百代:禮樂風動,歸於一門呢?(《崔異墓誌銘》)
想做崔家的媳婦兒,便是五姓女都需得考量一二,他們清河崔氏,五姓之中,素來是與範陽盧氏結親最多。(根據記載,在唐朝期間,烏水房崔氏與範陽盧氏可考證的通婚為十五次,與隴西李氏十二次,與趙郡李氏兩次,於滎陽鄭氏十次,其他家族十次。)
先不說家世天差地別,就說規矩二字,她敢篤定了江上弦什麽都不懂,隻知道做菜有什麽用?他們崔家又不是開酒樓的。
趙玥聽著直點頭,臉上偶爾閃過一絲痛苦之色,有多難她深有體會,別說自家夫君身邊的鶯鶯燕燕多如牛毛,就是崔家那些人、那事兒都頂頂麻煩。
敦煌趙氏世代從武,規矩上自然是和崔氏比不得的,當時她嫁進崔氏,可沒少因為這些問題被敲打、教訓。
江上弦確實不懂,她靜靜的等著下文,前頭自吹自擂的鋪墊夠了,後頭重點要來了吧?
“非我不願你嫁入崔家,可崔家的媳婦兒,並不好做,你可知自己日後要麵對什麽?”趙玥眼見她說著說著就越扯越遠,雖然還誇了自己兒子,可那也忒誇張了。
她不是個硬著頭皮非說自家孩子樣樣都好的阿娘,崔家別的子弟倒是還能說的上是有先祖遺風,惟善惟仁,熟讀詩書,倜儻好客.....
那崔沂那小子是絕對說不上的,光是崔家素來遵循儒家仁、義、禮、智、信、孝這六點,以及崔家子弟格外擅長的經學、文學、史學、佛學這四個方麵,他起碼已經有一半不及格了。
就那混不吝的性子,不知道將族中多少長輩氣得跳腳過!
江上弦覺得這個未來婆婆瞧著人倒是還不錯,門第之見自古皆有,更何況是崔家這種將婚姻作為維持家族勢力昌盛的重要手段的家族,她不可能按照現代人的思想去要求一個古人,更何況現代人家結婚也講究個門當戶對。
她開始認真思考九年義務教育,老師們都是怎麽說的?
解答題、填空題,不會做也沒關係,你就寫,你別管它對不對,你就給它寫滿了!你就是隻寫個解也行!
她就不信了,崔家的兒媳婦比財神爺的親閨女還難當!
“二位夫人,奴雖出身微寒,可身在這皇城之下,心裏也有些許想法,若是二位不介意,奴便略說一二可否?”
崔淑華聞言不置可否的輕輕頷首,趙玥笑道:“這兒隻有我們三人,你有何話直言便是。”
江上弦一本正經的開始胡謅:“五姓七望互相聯姻由來已久,雖說借此種手段達到了鞏固家族地位的目的,可也將士族之間的婚姻圈縮小了,這並不利於社會各階層的流動,削減了皇室與高門通婚的幾率,這是一種壟斷。”
她頓了頓,見她們二人有認真在聽,知道自己這忽悠...啊不,解題思路沒有問題,便繼續往下說:“可如今的天下乃是李唐皇室的天下,當今陛下文才武略,縱觀曆朝曆代無人能及.....”
李世民怎麽可能眼睜睜看著這些士族內部流通,搞什麽小集團?
隨著她慢慢的講述,崔淑華收起臉上的輕視之色,這平民女子,倒是有點意思。
“元月之時,陛下頒布《氏族誌》,曾言山東崔、盧、李。鄭四姓,雖累葉陵遲,猶恃其舊地,好自矜大,稱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廣索聘財,以多為貴,論數定約,同於市賈,甚損風俗,有紊禮經。既輕重失宜,理須改革。世家大族延綿不斷之法門,其中一項,奴以為便是須得識時務,知進退。”
江上弦看著對麵坐著的兩位已經端正起了態度,鬆了一口氣:“如今正在風口浪尖上,何必急於一時,非要與這天下之主對著幹呢?平民百姓之家也有句粗話,叫做出頭的椽子先爛。”
她有些羞澀的低頭笑了笑:“這話雖糙,可這理卻是不糙。想來崔氏族中長輩應下這樁婚事,應當也是因為這個。”
崔淑華和趙玥交換著眼神,她們兩個知道這些事情不奇怪,可眼前這小娘子知道這些,卻是叫她們意外了。
可有些事情並不是知道就能接受的,崔家已經盛了太久了,無論是崔淑華還是趙玥都無法想象,家裏若是娶了一個平民女子會是怎樣的場景。
尤其是趙玥,她並不擔心婆媳相處,畢竟兒子在長安為官,兒媳婦肯定也要是要跟著在長安的,她心裏的不滿意,有一大半都是因為江上弦的門第等於沒有。
一個沒有門第,有娘家等於沒有的媳婦又如何帶來助力?
可方才她說的話並非全無道理,崔淑華還是很公正的點了點頭:“倒也不算無的放矢,想不到你竟還念過書?你家祖上可是有出仕入宦者?”
“倒是生了張巧嘴,莫不是靠這個籠絡了沂兒?快快坐下吧,站著做什麽?不知道的還以我們欺負你。”
“多謝夫人。”有的坐,沒道理非要站著的,江上弦沒有扭捏的道了謝便坐下了。
說話費口水,站著小腿疼,她就主打一個最好能躺著。
崔淑華瞧了一眼便覺得眼睛疼:“自古以來,兩姓結親結的是門當戶對,我清河崔氏雖分支立戶,可我烏水房崔氏絕非旁枝庶族可比,族中子弟皆自幼飽讀詩書、秉承禮儀,個個皆是莘莘孝友的逸群之才。沂兒更是生而有神貌姿度,長實端貞,秀氣神扶.......”
(清河崔氏分為三支:中祖崔氏、南祖烏水房崔氏、崔霸一族。)
崔淑華說這話的時候,身上那股子驕傲藏都藏不住,崔家能將家族榮耀華緒蟬聯至今依靠的當然不僅僅是顯耀的政治地位,作為一支榮耀數百世的家族,源遠流長的家傳文化才是其保持產生的重要原因。
要不怎麽世人皆說,崔家冠蓋雲興,延於百代:禮樂風動,歸於一門呢?(《崔異墓誌銘》)
想做崔家的媳婦兒,便是五姓女都需得考量一二,他們清河崔氏,五姓之中,素來是與範陽盧氏結親最多。(根據記載,在唐朝期間,烏水房崔氏與範陽盧氏可考證的通婚為十五次,與隴西李氏十二次,與趙郡李氏兩次,於滎陽鄭氏十次,其他家族十次。)
先不說家世天差地別,就說規矩二字,她敢篤定了江上弦什麽都不懂,隻知道做菜有什麽用?他們崔家又不是開酒樓的。
趙玥聽著直點頭,臉上偶爾閃過一絲痛苦之色,有多難她深有體會,別說自家夫君身邊的鶯鶯燕燕多如牛毛,就是崔家那些人、那事兒都頂頂麻煩。
敦煌趙氏世代從武,規矩上自然是和崔氏比不得的,當時她嫁進崔氏,可沒少因為這些問題被敲打、教訓。
江上弦確實不懂,她靜靜的等著下文,前頭自吹自擂的鋪墊夠了,後頭重點要來了吧?
“非我不願你嫁入崔家,可崔家的媳婦兒,並不好做,你可知自己日後要麵對什麽?”趙玥眼見她說著說著就越扯越遠,雖然還誇了自己兒子,可那也忒誇張了。
她不是個硬著頭皮非說自家孩子樣樣都好的阿娘,崔家別的子弟倒是還能說的上是有先祖遺風,惟善惟仁,熟讀詩書,倜儻好客.....
那崔沂那小子是絕對說不上的,光是崔家素來遵循儒家仁、義、禮、智、信、孝這六點,以及崔家子弟格外擅長的經學、文學、史學、佛學這四個方麵,他起碼已經有一半不及格了。
就那混不吝的性子,不知道將族中多少長輩氣得跳腳過!
江上弦覺得這個未來婆婆瞧著人倒是還不錯,門第之見自古皆有,更何況是崔家這種將婚姻作為維持家族勢力昌盛的重要手段的家族,她不可能按照現代人的思想去要求一個古人,更何況現代人家結婚也講究個門當戶對。
她開始認真思考九年義務教育,老師們都是怎麽說的?
解答題、填空題,不會做也沒關係,你就寫,你別管它對不對,你就給它寫滿了!你就是隻寫個解也行!
她就不信了,崔家的兒媳婦比財神爺的親閨女還難當!
“二位夫人,奴雖出身微寒,可身在這皇城之下,心裏也有些許想法,若是二位不介意,奴便略說一二可否?”
崔淑華聞言不置可否的輕輕頷首,趙玥笑道:“這兒隻有我們三人,你有何話直言便是。”
江上弦一本正經的開始胡謅:“五姓七望互相聯姻由來已久,雖說借此種手段達到了鞏固家族地位的目的,可也將士族之間的婚姻圈縮小了,這並不利於社會各階層的流動,削減了皇室與高門通婚的幾率,這是一種壟斷。”
她頓了頓,見她們二人有認真在聽,知道自己這忽悠...啊不,解題思路沒有問題,便繼續往下說:“可如今的天下乃是李唐皇室的天下,當今陛下文才武略,縱觀曆朝曆代無人能及.....”
李世民怎麽可能眼睜睜看著這些士族內部流通,搞什麽小集團?
隨著她慢慢的講述,崔淑華收起臉上的輕視之色,這平民女子,倒是有點意思。
“元月之時,陛下頒布《氏族誌》,曾言山東崔、盧、李。鄭四姓,雖累葉陵遲,猶恃其舊地,好自矜大,稱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廣索聘財,以多為貴,論數定約,同於市賈,甚損風俗,有紊禮經。既輕重失宜,理須改革。世家大族延綿不斷之法門,其中一項,奴以為便是須得識時務,知進退。”
江上弦看著對麵坐著的兩位已經端正起了態度,鬆了一口氣:“如今正在風口浪尖上,何必急於一時,非要與這天下之主對著幹呢?平民百姓之家也有句粗話,叫做出頭的椽子先爛。”
她有些羞澀的低頭笑了笑:“這話雖糙,可這理卻是不糙。想來崔氏族中長輩應下這樁婚事,應當也是因為這個。”
崔淑華和趙玥交換著眼神,她們兩個知道這些事情不奇怪,可眼前這小娘子知道這些,卻是叫她們意外了。
可有些事情並不是知道就能接受的,崔家已經盛了太久了,無論是崔淑華還是趙玥都無法想象,家裏若是娶了一個平民女子會是怎樣的場景。
尤其是趙玥,她並不擔心婆媳相處,畢竟兒子在長安為官,兒媳婦肯定也要是要跟著在長安的,她心裏的不滿意,有一大半都是因為江上弦的門第等於沒有。
一個沒有門第,有娘家等於沒有的媳婦又如何帶來助力?
可方才她說的話並非全無道理,崔淑華還是很公正的點了點頭:“倒也不算無的放矢,想不到你竟還念過書?你家祖上可是有出仕入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