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相送!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 作者:90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魏征和李靖離開東宮的時候滿臉都是帶著震驚。
征服大海四個字,好像深深印刻在了他們的心底。
之前李靖聽說李承乾要對突厥用兵,還滿心激動。
可征服大海,可比出征突厥更令人興奮。
如果成功了,必定青史留名啊。
一個是突厥,一個是大海,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魏征,你說某能不能跟太子殿下說一聲,某也去嶺南,訓練海軍?”李靖想了想,感覺征服大海怎麽也比出征突厥有意思。
而且成功征服大海,一不會讓陛下猜忌,二能夠千古留名。
怎麽算都劃算。
這可是千年以來都沒有人能夠完成的事情。
幾年都走不完的大海,要是讓他完成了,這得是多大的壯舉。
魏征從震驚中迴神,不善的看了眼李靖。
“太子殿下不是讓代國公去打聽突厥一事了嗎?嶺南之事就別摻合了,老夫還要在嶺南等著代國公的捷報呢。”
說著,他便大踏步離開了。
哼!
想搶功勞,做夢。
李靖不敢置信的看著魏征的背影,又看了眼身後的東宮大門,最終歎息一聲,雙手負背的走向了自己的馬車。
幾日後。
三省下發了魏征去嶺南的聖旨,李承乾還專門相送。
“老師,給你安排了百名護衛,此去嶺南路途遙遠。學生已經安排了運糧的商船一路護送老師抵達江南,屆時從江南再前往嶺南。”
糧道是從林邑運往嶺南,再從嶺南經過海運到達江南。
江南作為中轉站,在用小一些的貨船經內河運往長安。
如果從陸運,最少需要半年時間,而且路途之中糧食消耗也不小。
走水路要快許多。
從林邑運糧到長安最多也就三月,消耗也小。
魏征內心微微感動,看了眼身後的長安城歎息一聲:“老夫此去數年不得歸,還望太子殿下萬事小心。”
“嗯,老師,學生一定謹記。師母在長安,學生定會看護,老師就放心處理嶺南和林邑之事。”李承乾點點頭。
古代人均壽命五六十。
魏征也四十好幾了,還要奔波去嶺南之地,有時候李承乾都不忍心。
可為了大唐,為了以後的計劃,不得不如此安排。
現在能夠信任的兩個人,李靖已經計劃著讓他出征突厥,這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最主要突厥之戰,少不了李靖。
魏征又要去嶺南。
一下子朝堂少了兩大助力。
老臣派的一些人,不是不能用,就是……年紀最小的都五十好幾了,再讓人家出遠門辦事,有些不盡人意了。
魏征跟李承乾說了兩句,便和夫人裴寂,長子魏叔玉告別。
站在身後的李承乾最看不得這種分別的一幕,撇過了頭。
待魏征上了馬車前往碼頭。
李承乾這才對公孫達道:“你去送老師上船,另外將嶺南和林邑那邊的情況告訴老師,當初我們就在那裏的勢力,也交給老師。”
“是。”公孫達領命,也是跟著上了馬車。
馬車很快消失在視線內。
李承乾這才對裴氏道:“師母請放心,嶺南此趟很安全,孤會安排老師一路坐船抵達嶺南的。”
“謝過太子殿下了。”裴氏對著李承乾行了一禮。
她明白李承乾的意思。
要是坐馬車趕路,先不說路途遙遠,就途中山匪橫行,運氣不好碰上說不準就丟了性命。
水路則不同,一路上速度快不說,也沒有山匪的危險。
何況還有太子殿下安排的百名護衛,一路上肯定安全不少。
李承乾連忙上前扶起了裴氏:“師母無需行此大禮,老師本就是為孤辦事,安全孤肯定會負責。”
“不過師母在長安要多注意,孤會安排護衛時刻在魏府周圍,這樣也好讓老師在嶺南能安心辦事。”
“最多三年,孤便會讓老師迴來。”
裴氏愣了愣,不明白為什麽還要安排人保護魏府。
可身為河東裴氏旁支之女,也猜測到了什麽。
魏征去的地方是林邑和嶺南,世家大族虎視眈眈的地方。以他為人剛正不阿的態度,肯定會惹怒世家,收拾不了魏征,說不定會遷怒於妻兒。
想通關鍵,裴氏又是一禮:“感謝太子殿下。”
送走了裴氏和魏叔玉。
身後的王泉這才疑惑的問道:“太子殿下,世家不至於對魏大夫的家人下手吧?”
剛才李承乾的意思,分明是保護裴氏和魏叔玉。
難道就因為魏征去了嶺南,世家如此喪心病狂?
李承乾抿唇搖頭:“誰知道呢,想要讓魏師安心辦事,家人孤肯定要護住。”
“迴去後,調三十人守護魏府四周,每日換一批,一定要保障安全。最好是讓人發現,也好震懾宵小。”
魏征在朝中得罪的人不少。
如今他不在長安,想要下手的人恐怕不會少。
一旦被有人心攛掇,後果不堪設想。
不如直接公開,他太子力保魏征家人,以餘震懾。
“喏。”王泉頷首,隨後想到了什麽道:“太子殿下,今日出宮之前,工坊那邊傳消息來,花露神水製成了。”
“成了?”李承乾差點都忘記了。
沒想到,這就成功了?
王泉點頭,想到李承乾所說的功效,他巴不得馬上拿來用。
要不是前來送魏征這個太子老師,他早就去工坊了。
身為總管內侍,我要給主子安排好事情。
不是打聽到什麽就傳遞什麽,也要分清楚輕重緩急,慢慢提醒主子一件一件事來做。
實在拿不定主意的,再去詢問主子。
古代的內侍、太監可不好幹,特別是這種陪在大人物身邊的總管內侍,什麽時候說什麽話,提醒什麽都是需要把握分寸的。
不然惹得主子不高興,說不定腦袋什麽時候就會掉了。
得不償失。
“殿下,今日出門,後麵工坊便來傳話了。可殿下要送魏大夫,所以我才沒提。”王泉意思也很明顯。
李承乾自然明白。
從小到大接觸這些內侍,也知道他們有時候為難之處。
有時候翻白眼,那也是壓不住內心的情緒罷了。
畢竟這身體才十歲。
“那還等什麽,走,現在就迴去。”
征服大海四個字,好像深深印刻在了他們的心底。
之前李靖聽說李承乾要對突厥用兵,還滿心激動。
可征服大海,可比出征突厥更令人興奮。
如果成功了,必定青史留名啊。
一個是突厥,一個是大海,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魏征,你說某能不能跟太子殿下說一聲,某也去嶺南,訓練海軍?”李靖想了想,感覺征服大海怎麽也比出征突厥有意思。
而且成功征服大海,一不會讓陛下猜忌,二能夠千古留名。
怎麽算都劃算。
這可是千年以來都沒有人能夠完成的事情。
幾年都走不完的大海,要是讓他完成了,這得是多大的壯舉。
魏征從震驚中迴神,不善的看了眼李靖。
“太子殿下不是讓代國公去打聽突厥一事了嗎?嶺南之事就別摻合了,老夫還要在嶺南等著代國公的捷報呢。”
說著,他便大踏步離開了。
哼!
想搶功勞,做夢。
李靖不敢置信的看著魏征的背影,又看了眼身後的東宮大門,最終歎息一聲,雙手負背的走向了自己的馬車。
幾日後。
三省下發了魏征去嶺南的聖旨,李承乾還專門相送。
“老師,給你安排了百名護衛,此去嶺南路途遙遠。學生已經安排了運糧的商船一路護送老師抵達江南,屆時從江南再前往嶺南。”
糧道是從林邑運往嶺南,再從嶺南經過海運到達江南。
江南作為中轉站,在用小一些的貨船經內河運往長安。
如果從陸運,最少需要半年時間,而且路途之中糧食消耗也不小。
走水路要快許多。
從林邑運糧到長安最多也就三月,消耗也小。
魏征內心微微感動,看了眼身後的長安城歎息一聲:“老夫此去數年不得歸,還望太子殿下萬事小心。”
“嗯,老師,學生一定謹記。師母在長安,學生定會看護,老師就放心處理嶺南和林邑之事。”李承乾點點頭。
古代人均壽命五六十。
魏征也四十好幾了,還要奔波去嶺南之地,有時候李承乾都不忍心。
可為了大唐,為了以後的計劃,不得不如此安排。
現在能夠信任的兩個人,李靖已經計劃著讓他出征突厥,這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最主要突厥之戰,少不了李靖。
魏征又要去嶺南。
一下子朝堂少了兩大助力。
老臣派的一些人,不是不能用,就是……年紀最小的都五十好幾了,再讓人家出遠門辦事,有些不盡人意了。
魏征跟李承乾說了兩句,便和夫人裴寂,長子魏叔玉告別。
站在身後的李承乾最看不得這種分別的一幕,撇過了頭。
待魏征上了馬車前往碼頭。
李承乾這才對公孫達道:“你去送老師上船,另外將嶺南和林邑那邊的情況告訴老師,當初我們就在那裏的勢力,也交給老師。”
“是。”公孫達領命,也是跟著上了馬車。
馬車很快消失在視線內。
李承乾這才對裴氏道:“師母請放心,嶺南此趟很安全,孤會安排老師一路坐船抵達嶺南的。”
“謝過太子殿下了。”裴氏對著李承乾行了一禮。
她明白李承乾的意思。
要是坐馬車趕路,先不說路途遙遠,就途中山匪橫行,運氣不好碰上說不準就丟了性命。
水路則不同,一路上速度快不說,也沒有山匪的危險。
何況還有太子殿下安排的百名護衛,一路上肯定安全不少。
李承乾連忙上前扶起了裴氏:“師母無需行此大禮,老師本就是為孤辦事,安全孤肯定會負責。”
“不過師母在長安要多注意,孤會安排護衛時刻在魏府周圍,這樣也好讓老師在嶺南能安心辦事。”
“最多三年,孤便會讓老師迴來。”
裴氏愣了愣,不明白為什麽還要安排人保護魏府。
可身為河東裴氏旁支之女,也猜測到了什麽。
魏征去的地方是林邑和嶺南,世家大族虎視眈眈的地方。以他為人剛正不阿的態度,肯定會惹怒世家,收拾不了魏征,說不定會遷怒於妻兒。
想通關鍵,裴氏又是一禮:“感謝太子殿下。”
送走了裴氏和魏叔玉。
身後的王泉這才疑惑的問道:“太子殿下,世家不至於對魏大夫的家人下手吧?”
剛才李承乾的意思,分明是保護裴氏和魏叔玉。
難道就因為魏征去了嶺南,世家如此喪心病狂?
李承乾抿唇搖頭:“誰知道呢,想要讓魏師安心辦事,家人孤肯定要護住。”
“迴去後,調三十人守護魏府四周,每日換一批,一定要保障安全。最好是讓人發現,也好震懾宵小。”
魏征在朝中得罪的人不少。
如今他不在長安,想要下手的人恐怕不會少。
一旦被有人心攛掇,後果不堪設想。
不如直接公開,他太子力保魏征家人,以餘震懾。
“喏。”王泉頷首,隨後想到了什麽道:“太子殿下,今日出宮之前,工坊那邊傳消息來,花露神水製成了。”
“成了?”李承乾差點都忘記了。
沒想到,這就成功了?
王泉點頭,想到李承乾所說的功效,他巴不得馬上拿來用。
要不是前來送魏征這個太子老師,他早就去工坊了。
身為總管內侍,我要給主子安排好事情。
不是打聽到什麽就傳遞什麽,也要分清楚輕重緩急,慢慢提醒主子一件一件事來做。
實在拿不定主意的,再去詢問主子。
古代的內侍、太監可不好幹,特別是這種陪在大人物身邊的總管內侍,什麽時候說什麽話,提醒什麽都是需要把握分寸的。
不然惹得主子不高興,說不定腦袋什麽時候就會掉了。
得不償失。
“殿下,今日出門,後麵工坊便來傳話了。可殿下要送魏大夫,所以我才沒提。”王泉意思也很明顯。
李承乾自然明白。
從小到大接觸這些內侍,也知道他們有時候為難之處。
有時候翻白眼,那也是壓不住內心的情緒罷了。
畢竟這身體才十歲。
“那還等什麽,走,現在就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