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督辦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 作者:90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晃五日過去。
五姓七望除了鄭家之外,也都詢問了主家那邊的意思。
除了清河崔氏和太原王氏得到了拒絕,其餘四家皆是沒有迴複。
時間太緊,或許迴信還在路上。
可今日上朝之時,李承乾便提出了將富通錢莊收入朝廷所有。
“父皇,目前富通錢莊並無能力解決百姓的兌銀問題,既如此,朝廷應該有擔當,主動站出來解決富通錢莊的問題。”
來了來了,激動了好幾日,李世民終於等到了。
這五日,李世民也是想過朝廷有錢莊的好處。
有了錢莊,萬一出現什麽問題,再也不需要詢問五姓七望,被他們提各種條件。
直接用錢莊的銀錢解決即可,來年國庫稅收有了再還迴去。
弄一家富通錢莊這些規模的,少說需要幾十萬貫。能夠白拿,李世民當然開心,最主要還能夠賺錢。
就在這個時候,王珪站不住。
雖然沒有明說要將富通錢莊收入朝廷,可李承乾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
隻剩下李世民點頭了。
在五姓七望官員憤怒的情緒中,戶部尚書戴胄站出來哭窮道:“陛下,雖然富通錢莊一事,涉及百姓。可臣也有所了解,富通錢莊缺口上千萬貫,快趕上國庫半年的稅收,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戴胄生怕李世民頭腦一熱,便答應下來。
畢竟李世民對於百姓是非常重視的。
果不其然,戴胄這麽一說,李世民眉頭緊皺,又看向了李承乾。
這事隻有他們父子倆知道,哪怕再親近的人都有可能走漏消息。
要是被五姓七望提前知道大唐錢莊能借出錢,恐怕這事就不好辦了。
事後知道和事前知道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李承乾瞥了眼戴胄,義正嚴辭道:“戴尚書難道是想讓朝廷看著百姓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錢損失嗎?”
“而且這可是數千數萬百姓的血汗錢,戴尚書難道就沒想過朝廷放任不管的結果嗎?”
“這……”戴胄當然知道,隻是國庫沒錢,戶部有什麽辦法?
“太子殿下,百姓固然重要,可銀錢如何解決?國庫空虛,一千萬貫不是一筆小數目。”
他真想說,這五姓七望的錢莊,不忍心看百姓損失,直接抄家不就完事了。
整個五姓七望抄完,一千萬貫不就有了。
可他不敢說。
全朝堂誰不知道富通錢莊背後就是五姓七望,可連陛下和太子都不說。
有些事就不能擺到台麵上來。
李承乾冷笑一聲:“朝廷一句沒錢就致百姓於不顧嗎?富通錢莊本就是賺錢的一門生意,隻是讓戶部拿出銀錢暫時解決麻煩,未來還怕富通錢莊不能賺迴來?”
對此話,很多五姓七望的官員都嗤之以鼻。
賺錢是能賺。
可代價有些大,現在他們都還在後悔,要不是實在沒辦法,早就脫手了。
投入如此之大,對於他們來說,這是最錯誤的決定。偏偏聽了長孫無忌的話,最後長孫無忌被調走,他們還沒地方說理去。
要是長孫無忌在,肯定要對方一個說法。
戴胄不說話了。
賺錢誰不知道賺錢。
拿著百姓的錢,轉手借給百姓,賺取利錢,完全是無本的買賣。
也不知道富通錢莊怎麽就到了這一步,戴胄看了眼五姓七望的官員,深深歎息一聲,有些懷疑五姓七望以前都是如何賺錢的,這麽好的買賣,弄到虧錢。
嗯,虧不會虧,就是不會打理,這才落到了這一步。
李承乾看戴胄不說話了,直接對著龍椅上的李世民拱手道:“父皇,朝廷的銀錢也是來之不易,取於百姓,那麽現在拿出來解決百姓的問題也是責任。如果百姓年年上稅,朝廷不管不顧隻會寒了百姓的心。”
這話引起了臣工們的議論。
紛紛都覺得沒什麽問題。
房玄齡和杜如晦對視一眼,總覺得陛下和太子有陰謀,可他們不知道陰謀是什麽。
看著陛下不反對,他們也隻能站出來支持。
“臣附議。”
“臣附議。”
嘩啦啦一群官員都站出來支持。
五姓七望的官員麵皮抽了抽。
李承乾看時機到了,直接提出:“父皇,既然同意了朝廷出手,那麽該解決一下富通錢莊歸屬問題。”
歸屬?
這可把大家搞懵了。
知內情的人瞬間明白了太子殿下的做法,五日前便聽說了太子殿下給了五姓七望五日時間解決問題,不然要將富通錢莊收為朝廷所用。
原本是真的。
五姓七望和關隴士族的官員麵上都是憤怒無比。
富通錢莊是他們用來打壓太子的,現在竟然要歸朝廷所有,他們怎麽會甘心。
不等王珪等人跳出來,李承乾又繼續道:“富通錢莊利用百姓銀錢去賺錢,卻又不經營不善,數萬百姓都擠在富通錢莊等著拿迴自己辛苦的血汗錢。”
“朝廷雖然有責任幫助百姓,可沒有責任幫助富通錢莊和富通錢莊背後之人。如果富通錢莊能夠解決,也不必等到今日。”
對著李世民深深行了一禮,李承乾提高了音量。
“兒臣請父皇嚴懲富通錢莊掌櫃以及管事之人的錯失,導致朝廷和百姓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同時告誡商賈,不是什麽生意都是能做的,百姓的利益至高無上,不能利用百姓的善良和淳樸來加害他們。”
聽見這話的五姓七望差點暈倒。
明搶還要殺人。
最後搏了一個好名聲。
氣死了,簡直氣死他們了。
李世民也非常配合,一拍龍案怒聲道:“富通錢莊不顧百姓疾苦,自私自利,即刻下令查抄錢莊和金庫,所有賬目一律清查。”
“掌櫃與管事立即下獄大理寺,由太子督辦此案,由大理寺、刑部、禦史台主審此案,戶部協助。”
嘶!
這陛下反應是不是太大了些。
讓一些原本要官員紛紛止住了念頭。
雖然他們彈劾次數不少,可也分得清什麽叫帝王一怒,浮屍百萬的道理。
這個時候觸黴頭,不是流芳千古,是鐵頭,非死即傷。
沒看大唐頭最鐵的魏征都沒說話嗎?
也對,開口的是太子,身為太子老師,怎麽會駁斥自己學生的提議。搞不好,還是他們私下商量的呢。
不能勸不能勸,小命要緊。
依附五姓七望的官員,看了眼王珪等人,也是歎口氣,有心無力。
很明顯陛下已經下定決心了。
“兒臣領命。”
“臣領命。”
今日早朝還算順利,雖然出了戴胄這個小插曲,也算是完成任務了。
李承乾也是第一次辦案子,覺得威風的不行。
三司會審,他是老大,哈哈哈。
下朝的時候,李承乾好不吝嗇的跟去上值的官員微笑頷首,就好像在說:沒錯沒錯,那人就是我。
不過看見王珪幾人的時候,李承乾笑容更甚了:“不好意思了,富通錢莊孤就替朝廷謝過諸位了,有機會孤一定設宴感謝各位的大方,同時提戶部謝過諸位……”
劈裏啪啦說了一大堆。
把王珪等人氣的跳腳,最後看在皇宮,他們隻能甩袖而去。
“孤這就帶人查抄富通錢莊,諸位就不必跑去了。”
聽見身後李承乾高喊的這一聲,五姓七望官員差點一個趔趄,加快了離開的腳步。
五姓七望除了鄭家之外,也都詢問了主家那邊的意思。
除了清河崔氏和太原王氏得到了拒絕,其餘四家皆是沒有迴複。
時間太緊,或許迴信還在路上。
可今日上朝之時,李承乾便提出了將富通錢莊收入朝廷所有。
“父皇,目前富通錢莊並無能力解決百姓的兌銀問題,既如此,朝廷應該有擔當,主動站出來解決富通錢莊的問題。”
來了來了,激動了好幾日,李世民終於等到了。
這五日,李世民也是想過朝廷有錢莊的好處。
有了錢莊,萬一出現什麽問題,再也不需要詢問五姓七望,被他們提各種條件。
直接用錢莊的銀錢解決即可,來年國庫稅收有了再還迴去。
弄一家富通錢莊這些規模的,少說需要幾十萬貫。能夠白拿,李世民當然開心,最主要還能夠賺錢。
就在這個時候,王珪站不住。
雖然沒有明說要將富通錢莊收入朝廷,可李承乾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
隻剩下李世民點頭了。
在五姓七望官員憤怒的情緒中,戶部尚書戴胄站出來哭窮道:“陛下,雖然富通錢莊一事,涉及百姓。可臣也有所了解,富通錢莊缺口上千萬貫,快趕上國庫半年的稅收,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戴胄生怕李世民頭腦一熱,便答應下來。
畢竟李世民對於百姓是非常重視的。
果不其然,戴胄這麽一說,李世民眉頭緊皺,又看向了李承乾。
這事隻有他們父子倆知道,哪怕再親近的人都有可能走漏消息。
要是被五姓七望提前知道大唐錢莊能借出錢,恐怕這事就不好辦了。
事後知道和事前知道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李承乾瞥了眼戴胄,義正嚴辭道:“戴尚書難道是想讓朝廷看著百姓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錢損失嗎?”
“而且這可是數千數萬百姓的血汗錢,戴尚書難道就沒想過朝廷放任不管的結果嗎?”
“這……”戴胄當然知道,隻是國庫沒錢,戶部有什麽辦法?
“太子殿下,百姓固然重要,可銀錢如何解決?國庫空虛,一千萬貫不是一筆小數目。”
他真想說,這五姓七望的錢莊,不忍心看百姓損失,直接抄家不就完事了。
整個五姓七望抄完,一千萬貫不就有了。
可他不敢說。
全朝堂誰不知道富通錢莊背後就是五姓七望,可連陛下和太子都不說。
有些事就不能擺到台麵上來。
李承乾冷笑一聲:“朝廷一句沒錢就致百姓於不顧嗎?富通錢莊本就是賺錢的一門生意,隻是讓戶部拿出銀錢暫時解決麻煩,未來還怕富通錢莊不能賺迴來?”
對此話,很多五姓七望的官員都嗤之以鼻。
賺錢是能賺。
可代價有些大,現在他們都還在後悔,要不是實在沒辦法,早就脫手了。
投入如此之大,對於他們來說,這是最錯誤的決定。偏偏聽了長孫無忌的話,最後長孫無忌被調走,他們還沒地方說理去。
要是長孫無忌在,肯定要對方一個說法。
戴胄不說話了。
賺錢誰不知道賺錢。
拿著百姓的錢,轉手借給百姓,賺取利錢,完全是無本的買賣。
也不知道富通錢莊怎麽就到了這一步,戴胄看了眼五姓七望的官員,深深歎息一聲,有些懷疑五姓七望以前都是如何賺錢的,這麽好的買賣,弄到虧錢。
嗯,虧不會虧,就是不會打理,這才落到了這一步。
李承乾看戴胄不說話了,直接對著龍椅上的李世民拱手道:“父皇,朝廷的銀錢也是來之不易,取於百姓,那麽現在拿出來解決百姓的問題也是責任。如果百姓年年上稅,朝廷不管不顧隻會寒了百姓的心。”
這話引起了臣工們的議論。
紛紛都覺得沒什麽問題。
房玄齡和杜如晦對視一眼,總覺得陛下和太子有陰謀,可他們不知道陰謀是什麽。
看著陛下不反對,他們也隻能站出來支持。
“臣附議。”
“臣附議。”
嘩啦啦一群官員都站出來支持。
五姓七望的官員麵皮抽了抽。
李承乾看時機到了,直接提出:“父皇,既然同意了朝廷出手,那麽該解決一下富通錢莊歸屬問題。”
歸屬?
這可把大家搞懵了。
知內情的人瞬間明白了太子殿下的做法,五日前便聽說了太子殿下給了五姓七望五日時間解決問題,不然要將富通錢莊收為朝廷所用。
原本是真的。
五姓七望和關隴士族的官員麵上都是憤怒無比。
富通錢莊是他們用來打壓太子的,現在竟然要歸朝廷所有,他們怎麽會甘心。
不等王珪等人跳出來,李承乾又繼續道:“富通錢莊利用百姓銀錢去賺錢,卻又不經營不善,數萬百姓都擠在富通錢莊等著拿迴自己辛苦的血汗錢。”
“朝廷雖然有責任幫助百姓,可沒有責任幫助富通錢莊和富通錢莊背後之人。如果富通錢莊能夠解決,也不必等到今日。”
對著李世民深深行了一禮,李承乾提高了音量。
“兒臣請父皇嚴懲富通錢莊掌櫃以及管事之人的錯失,導致朝廷和百姓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同時告誡商賈,不是什麽生意都是能做的,百姓的利益至高無上,不能利用百姓的善良和淳樸來加害他們。”
聽見這話的五姓七望差點暈倒。
明搶還要殺人。
最後搏了一個好名聲。
氣死了,簡直氣死他們了。
李世民也非常配合,一拍龍案怒聲道:“富通錢莊不顧百姓疾苦,自私自利,即刻下令查抄錢莊和金庫,所有賬目一律清查。”
“掌櫃與管事立即下獄大理寺,由太子督辦此案,由大理寺、刑部、禦史台主審此案,戶部協助。”
嘶!
這陛下反應是不是太大了些。
讓一些原本要官員紛紛止住了念頭。
雖然他們彈劾次數不少,可也分得清什麽叫帝王一怒,浮屍百萬的道理。
這個時候觸黴頭,不是流芳千古,是鐵頭,非死即傷。
沒看大唐頭最鐵的魏征都沒說話嗎?
也對,開口的是太子,身為太子老師,怎麽會駁斥自己學生的提議。搞不好,還是他們私下商量的呢。
不能勸不能勸,小命要緊。
依附五姓七望的官員,看了眼王珪等人,也是歎口氣,有心無力。
很明顯陛下已經下定決心了。
“兒臣領命。”
“臣領命。”
今日早朝還算順利,雖然出了戴胄這個小插曲,也算是完成任務了。
李承乾也是第一次辦案子,覺得威風的不行。
三司會審,他是老大,哈哈哈。
下朝的時候,李承乾好不吝嗇的跟去上值的官員微笑頷首,就好像在說:沒錯沒錯,那人就是我。
不過看見王珪幾人的時候,李承乾笑容更甚了:“不好意思了,富通錢莊孤就替朝廷謝過諸位了,有機會孤一定設宴感謝各位的大方,同時提戶部謝過諸位……”
劈裏啪啦說了一大堆。
把王珪等人氣的跳腳,最後看在皇宮,他們隻能甩袖而去。
“孤這就帶人查抄富通錢莊,諸位就不必跑去了。”
聽見身後李承乾高喊的這一聲,五姓七望官員差點一個趔趄,加快了離開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