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衛生部長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 作者:90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足球比賽還在進行。
可李承乾並未去,而是邀請了孫思邈來到了東宮。
“孫老神仙,孤今日邀請您來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關乎與全長安城百姓的身體。”
唿!
原本孫思邈有些不屑李承乾所說的重要事情。
這段時間他也看出來了。
對於太子重要的事情就是賺錢,可不否認太子也做了好事。
那就是憐憫百姓。
可一聽關乎全長安城的百姓,孫思邈唿吸都有些粗重。
皺著眉,他遲疑著開口問道:“殿下,不知何事關乎於長安城的百姓?莫非長安城出現了瘟疫?”
能關乎長安城百姓無非戰爭,缺糧,還有就是瘟疫。
如果長安城有戰爭的話,肯定就戒嚴了。可他來的路上,並未有戒嚴的跡象,反而是比往常更繁榮,特別是體育場那裏。
缺糧也不太可能,在南崖村這段時間,他也聽說了大唐現在不缺糧食,甚至未來都不會缺糧食。
雖然不知道為何,可南崖村的糧倉確實已經堆不下去了,都堆到門外了。
孫思邈想了一番,隻能懷疑是瘟疫了。而且也隻有瘟疫,才需要跟他商量。
天子腳下發生瘟疫,可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唿吸都粗重了幾分。
李承乾略微有些尷尬,沒想到弄的孫思邈如此凝重,擺擺手道:“倒不是有瘟疫…….”
聽說不是瘟疫,孫思邈鬆了口氣。
“不過……”李承乾語氣沉了沉:“和瘟疫沒什麽區別。”
“什麽?”
不是瘟疫,又和瘟疫沒區別,這是什麽?
孫思邈皺著眉,很想不通。
“殿下,那到底是何事?莫非皇後殿下又…….”
哪怕他名望極高,但提及皇家之事,也是有顧及。
“不是不是。”李承乾再次擺手,真佩服孫思邈的腦迴路,還不讓人把話說完了。
最後隻能他一口氣將發現的事說了出來。
“孫老神仙,這段時間你也知道很多病是由看不見的細菌所致了吧?”
孫思邈點點頭。
不可否認,看不見摸不到的細菌,確實存在。
他也是從酒精殺毒中發現的。
“孤昨日去了曲江池,發現池水發黑發臭,說明長安城水源受到了不小的汙染。”
“長安城百姓傾斜黃白之物,除了下水道便是渭水河。表麵看著或許沒什麽問題,可長安城百姓有數十萬之多,平常或許隻會有些許味道,可一旦發洪水,下水道皆被黃白之物所堵,洪水難以疏通。”
“久而久之,日積月累的黃白之物就會滋生細菌,發洪水不能盡快疏通,這細菌就圍繞在百姓之間,極有可能導致瘟疫橫行。”
孫思邈神情凝重。
普通人或許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可孫思邈學醫的肯定明白。
何況如今知道了細菌的存在,他對李承乾的說法深信不疑。
“太子殿下所擔憂之事不無道理,隻是……老夫隻是赤腳醫師,此事老夫有心無力啊。”
先不說涉及長安城幾十萬的人口。
就算朝廷,想要防範此事也是非常困難。
長安城已經屹立百餘年。
下水道係統肯定動不了,就算能動也耗資巨大。
李承乾自然明白孫思邈的意思,笑了笑安慰道:“孫老神仙,此事孤已有計劃,找您來隻是希望您能幫助孤,防患於未然罷了。”
“以長安城為例,然後在全大唐推廣。”
“哦?”孫思邈挑挑眉,問道:“不知殿下有何計劃?如老夫能幫忙,為百姓,老夫願意出一份力。”
聞言,李承乾就知道此事成功了一半。
有孫思邈出力,想必能少很多阻力。
“孫老神仙,孤的想法是疏通下水道,建設公廁,推廣化糞池,令給百姓傳輸衛生理念。讓百姓知道,繼續如此下去,洪水來襲便有發生瘟疫的可能。”
公廁?
化糞池?
衛生理念?
孫思邈聽的一愣一愣的。
“殿下,公廁為何意?”
“公廁俗稱公共茅廁,就是所有人都能使用。”李承乾耐心的解釋道:“在長安城,特別是貧民區,家中很多人都沒有茅廁,所以胡亂傾倒排泄物也是最嚴重的。”
“孤要的是在杜絕,既然百姓家中並無茅廁,那就由朝廷建設公廁,以便百姓之便。”
“原來如此。那化糞池又是何物?”孫思邈繼續詢問。
“化糞池。”李承乾想了想,才解釋道:“主要是通過分裂和發酵起到了殺菌之用。”
“哦?”孫思邈瞬間來了興趣。
沒想到化糞池還有殺菌的作用,他兩眼放光道:“那這化糞池該如何製作?”
如何製作……
李承乾瞬間犯了難,臉色略微尷尬道:“此物有待研究,孤也隻知道了大概,需要工匠製作出來看看具體能不能達到效果才能推廣。”
“好吧。”孫思邈露出了遺憾的表情。
李承乾也沒辦法,隻能繼續解釋道:“至於衛生理念,那就是勤洗手和洗澡,這樣能夠有效防範細菌滋生。”
“孫老神仙天下有名,如果由孫老神仙提出了,百姓依然是信以為真。”
孫思邈了然的點了點頭,明白了李承乾的想法。
“殿下的意思,老夫明白了,具體如何做還請殿下安排,隻要能夠為百姓做事,老夫自是聽命安排。”
“好。”
李承乾很開心,就知道孫思邈會答應。
麵前的老人可是真的以服務百姓為己任。
“孫老神仙,孤這就以您的名義上奏父皇,然後安排宣傳隊伍,由孫老神仙帶隊,在長安城宣傳衛生知識。”
“讓百姓知道衛生的重要性。”
“沒問題。”孫思邈答應的非常幹脆。
他認為這事對百姓是好事,自然是支持的。
接下來二人就開始討論如何宣傳。
甚至將長安城的輿圖拿了出來,標出了建造公廁的位置。
特別是貧民區,一個坊都安排了二十幾個公廁。
就連東西兩市,頭尾中各安排了三個。
奏書是晚上送到李世民手中的。
“陛下,這是太子殿下送過來的。”張阿難恭敬的將奏折放在了龍案之上。
李世民皺著眉頭,拿過了奏折翻看起來。
很明顯,聽見李承乾送過來的奏折,李世民便有些不悅。
估計又是什麽賺錢的手段。
雖然李承乾生意有他的一份,可堂堂太子不憂思國事,天天想商賈之事,還是讓李世民很不悅。
翻開奏折,李世民眉頭瞬間緊皺了起來。
張阿難見狀,內心知唿:完了,完了,太子殿下恐怕又說了陛下不喜之事。
真不知道為什麽太子殿下如此熱衷商賈之事。
“原來如此。”李世民長長歎息一聲。
張阿難見此,剛才還神情凝重,為何現在又搖頭歎息?
“陛下,是太子殿下又做錯了什麽事?太子殿下年紀還小,還需慢慢教導。”
無奈,畢竟是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張阿難還是勸了一句,生怕李世民又要揍太子。
李世民搖搖頭,將奏折丟在龍案之上:“你看看吧。”
“這……”
須知奏折可不是什麽人都能看的,特別是張阿難這樣在皇帝身邊伺候的內侍,更要避諱。
可眼下是李世民讓他看的,張阿難隻能拿起了奏折看了起來。
看了奏折的內容,張阿難也是恍然大悟一番。
合上奏折,他拱手道:“陛下,臣認為太子殿下所言有理,長安城每每接連暴雨,大街之上的汙水都能沒過膝蓋,還摻雜了黃白之物。”
“如今孫神醫也說了,這是瘟疫之根源,此事必須要慎重。”
李世民自然明白。
在他沒有當皇帝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同時也詢問過工匠。
解釋均是說長安城地勢較低,而且下水道堵塞嚴重,雨水排不出去。
同時隋朝之時,李世民也知道長安城接連下雨會蓄水,可……沒有如今如此嚴重。
說明下水道堵塞更加嚴重了。
隻是疏通需要錢,百姓雖然不缺糧食,可國庫依舊窮的老鼠都不來。
“朕何嚐不知,隻是長安城如此浩大,疏通下水道耗費頗多,國庫並拿不出如此之多的錢,又有何用?”
張阿難看了眼奏折,也是歎息一聲。
好不容易,太子殿下提出了此等為民之事,奈何國庫不允許。
李世民閉眼良久,忽然睜開道:“不管如何,太子提出此事需要重視,下水道暫時不能疏通,所提衛生之事還是可以宣傳。”
“張阿難,太子所奏之事,朕允了。通知工部配合太子,能修繕多少就修繕多少,銀錢不夠,便從朕內帑所出。”
“另立孫思邈為長安城衛生部部長,全權負責長安城衛生一事。”
衛生部,也是李承乾奏折中所提。
這個位置給孫思邈就很不錯。
既能留他在長安城,還能夠給百姓做事。
一舉兩得。
最主要孫思邈肯定會答應,這個位置除他之外,便沒人合適了。
“諾。”張阿難領命,轉身便去傳旨。
臉上的笑意也是隱藏不住。
他開心的是李承乾總算做了一件關乎朝政之事,想必陛下也肯定開心。
果不其然,張阿難離開後,李世民嘴角不自覺的勾了起來。
“逆子,也不是天天想商賈一事嘛,此事有必要和觀音婢分享分享。”
說著他便起身,前往立正殿。
可李承乾並未去,而是邀請了孫思邈來到了東宮。
“孫老神仙,孤今日邀請您來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關乎與全長安城百姓的身體。”
唿!
原本孫思邈有些不屑李承乾所說的重要事情。
這段時間他也看出來了。
對於太子重要的事情就是賺錢,可不否認太子也做了好事。
那就是憐憫百姓。
可一聽關乎全長安城的百姓,孫思邈唿吸都有些粗重。
皺著眉,他遲疑著開口問道:“殿下,不知何事關乎於長安城的百姓?莫非長安城出現了瘟疫?”
能關乎長安城百姓無非戰爭,缺糧,還有就是瘟疫。
如果長安城有戰爭的話,肯定就戒嚴了。可他來的路上,並未有戒嚴的跡象,反而是比往常更繁榮,特別是體育場那裏。
缺糧也不太可能,在南崖村這段時間,他也聽說了大唐現在不缺糧食,甚至未來都不會缺糧食。
雖然不知道為何,可南崖村的糧倉確實已經堆不下去了,都堆到門外了。
孫思邈想了一番,隻能懷疑是瘟疫了。而且也隻有瘟疫,才需要跟他商量。
天子腳下發生瘟疫,可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唿吸都粗重了幾分。
李承乾略微有些尷尬,沒想到弄的孫思邈如此凝重,擺擺手道:“倒不是有瘟疫…….”
聽說不是瘟疫,孫思邈鬆了口氣。
“不過……”李承乾語氣沉了沉:“和瘟疫沒什麽區別。”
“什麽?”
不是瘟疫,又和瘟疫沒區別,這是什麽?
孫思邈皺著眉,很想不通。
“殿下,那到底是何事?莫非皇後殿下又…….”
哪怕他名望極高,但提及皇家之事,也是有顧及。
“不是不是。”李承乾再次擺手,真佩服孫思邈的腦迴路,還不讓人把話說完了。
最後隻能他一口氣將發現的事說了出來。
“孫老神仙,這段時間你也知道很多病是由看不見的細菌所致了吧?”
孫思邈點點頭。
不可否認,看不見摸不到的細菌,確實存在。
他也是從酒精殺毒中發現的。
“孤昨日去了曲江池,發現池水發黑發臭,說明長安城水源受到了不小的汙染。”
“長安城百姓傾斜黃白之物,除了下水道便是渭水河。表麵看著或許沒什麽問題,可長安城百姓有數十萬之多,平常或許隻會有些許味道,可一旦發洪水,下水道皆被黃白之物所堵,洪水難以疏通。”
“久而久之,日積月累的黃白之物就會滋生細菌,發洪水不能盡快疏通,這細菌就圍繞在百姓之間,極有可能導致瘟疫橫行。”
孫思邈神情凝重。
普通人或許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可孫思邈學醫的肯定明白。
何況如今知道了細菌的存在,他對李承乾的說法深信不疑。
“太子殿下所擔憂之事不無道理,隻是……老夫隻是赤腳醫師,此事老夫有心無力啊。”
先不說涉及長安城幾十萬的人口。
就算朝廷,想要防範此事也是非常困難。
長安城已經屹立百餘年。
下水道係統肯定動不了,就算能動也耗資巨大。
李承乾自然明白孫思邈的意思,笑了笑安慰道:“孫老神仙,此事孤已有計劃,找您來隻是希望您能幫助孤,防患於未然罷了。”
“以長安城為例,然後在全大唐推廣。”
“哦?”孫思邈挑挑眉,問道:“不知殿下有何計劃?如老夫能幫忙,為百姓,老夫願意出一份力。”
聞言,李承乾就知道此事成功了一半。
有孫思邈出力,想必能少很多阻力。
“孫老神仙,孤的想法是疏通下水道,建設公廁,推廣化糞池,令給百姓傳輸衛生理念。讓百姓知道,繼續如此下去,洪水來襲便有發生瘟疫的可能。”
公廁?
化糞池?
衛生理念?
孫思邈聽的一愣一愣的。
“殿下,公廁為何意?”
“公廁俗稱公共茅廁,就是所有人都能使用。”李承乾耐心的解釋道:“在長安城,特別是貧民區,家中很多人都沒有茅廁,所以胡亂傾倒排泄物也是最嚴重的。”
“孤要的是在杜絕,既然百姓家中並無茅廁,那就由朝廷建設公廁,以便百姓之便。”
“原來如此。那化糞池又是何物?”孫思邈繼續詢問。
“化糞池。”李承乾想了想,才解釋道:“主要是通過分裂和發酵起到了殺菌之用。”
“哦?”孫思邈瞬間來了興趣。
沒想到化糞池還有殺菌的作用,他兩眼放光道:“那這化糞池該如何製作?”
如何製作……
李承乾瞬間犯了難,臉色略微尷尬道:“此物有待研究,孤也隻知道了大概,需要工匠製作出來看看具體能不能達到效果才能推廣。”
“好吧。”孫思邈露出了遺憾的表情。
李承乾也沒辦法,隻能繼續解釋道:“至於衛生理念,那就是勤洗手和洗澡,這樣能夠有效防範細菌滋生。”
“孫老神仙天下有名,如果由孫老神仙提出了,百姓依然是信以為真。”
孫思邈了然的點了點頭,明白了李承乾的想法。
“殿下的意思,老夫明白了,具體如何做還請殿下安排,隻要能夠為百姓做事,老夫自是聽命安排。”
“好。”
李承乾很開心,就知道孫思邈會答應。
麵前的老人可是真的以服務百姓為己任。
“孫老神仙,孤這就以您的名義上奏父皇,然後安排宣傳隊伍,由孫老神仙帶隊,在長安城宣傳衛生知識。”
“讓百姓知道衛生的重要性。”
“沒問題。”孫思邈答應的非常幹脆。
他認為這事對百姓是好事,自然是支持的。
接下來二人就開始討論如何宣傳。
甚至將長安城的輿圖拿了出來,標出了建造公廁的位置。
特別是貧民區,一個坊都安排了二十幾個公廁。
就連東西兩市,頭尾中各安排了三個。
奏書是晚上送到李世民手中的。
“陛下,這是太子殿下送過來的。”張阿難恭敬的將奏折放在了龍案之上。
李世民皺著眉頭,拿過了奏折翻看起來。
很明顯,聽見李承乾送過來的奏折,李世民便有些不悅。
估計又是什麽賺錢的手段。
雖然李承乾生意有他的一份,可堂堂太子不憂思國事,天天想商賈之事,還是讓李世民很不悅。
翻開奏折,李世民眉頭瞬間緊皺了起來。
張阿難見狀,內心知唿:完了,完了,太子殿下恐怕又說了陛下不喜之事。
真不知道為什麽太子殿下如此熱衷商賈之事。
“原來如此。”李世民長長歎息一聲。
張阿難見此,剛才還神情凝重,為何現在又搖頭歎息?
“陛下,是太子殿下又做錯了什麽事?太子殿下年紀還小,還需慢慢教導。”
無奈,畢竟是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張阿難還是勸了一句,生怕李世民又要揍太子。
李世民搖搖頭,將奏折丟在龍案之上:“你看看吧。”
“這……”
須知奏折可不是什麽人都能看的,特別是張阿難這樣在皇帝身邊伺候的內侍,更要避諱。
可眼下是李世民讓他看的,張阿難隻能拿起了奏折看了起來。
看了奏折的內容,張阿難也是恍然大悟一番。
合上奏折,他拱手道:“陛下,臣認為太子殿下所言有理,長安城每每接連暴雨,大街之上的汙水都能沒過膝蓋,還摻雜了黃白之物。”
“如今孫神醫也說了,這是瘟疫之根源,此事必須要慎重。”
李世民自然明白。
在他沒有當皇帝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同時也詢問過工匠。
解釋均是說長安城地勢較低,而且下水道堵塞嚴重,雨水排不出去。
同時隋朝之時,李世民也知道長安城接連下雨會蓄水,可……沒有如今如此嚴重。
說明下水道堵塞更加嚴重了。
隻是疏通需要錢,百姓雖然不缺糧食,可國庫依舊窮的老鼠都不來。
“朕何嚐不知,隻是長安城如此浩大,疏通下水道耗費頗多,國庫並拿不出如此之多的錢,又有何用?”
張阿難看了眼奏折,也是歎息一聲。
好不容易,太子殿下提出了此等為民之事,奈何國庫不允許。
李世民閉眼良久,忽然睜開道:“不管如何,太子提出此事需要重視,下水道暫時不能疏通,所提衛生之事還是可以宣傳。”
“張阿難,太子所奏之事,朕允了。通知工部配合太子,能修繕多少就修繕多少,銀錢不夠,便從朕內帑所出。”
“另立孫思邈為長安城衛生部部長,全權負責長安城衛生一事。”
衛生部,也是李承乾奏折中所提。
這個位置給孫思邈就很不錯。
既能留他在長安城,還能夠給百姓做事。
一舉兩得。
最主要孫思邈肯定會答應,這個位置除他之外,便沒人合適了。
“諾。”張阿難領命,轉身便去傳旨。
臉上的笑意也是隱藏不住。
他開心的是李承乾總算做了一件關乎朝政之事,想必陛下也肯定開心。
果不其然,張阿難離開後,李世民嘴角不自覺的勾了起來。
“逆子,也不是天天想商賈一事嘛,此事有必要和觀音婢分享分享。”
說著他便起身,前往立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