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迴宮,就開始召集大臣。


    太極宮夜晚的時候還是比較暗的,等一眾大臣走進甘露殿的時候,發現長孫無忌孤零零的一個人站在旁邊。


    而李世民坐在龍案之後,燈光照映在他的麵龐,若隱若現。


    在他麵前的龍案之上鋪著一張大唐輿圖。


    可輿圖隻有大唐範圍。


    如果李承乾在這裏,絕對能夠認出來。


    嗯,半個亞洲。


    “拜見陛下。”眾臣齊齊向李世民拱手。


    李世民丹鳳眼帶著一絲愁容,有氣無力的抬了抬手:“都起來吧。”


    “謝陛下。”


    在眾臣對視之中,似乎選出了房玄齡。


    他站出來拱手道:“不知陛下深夜召臣等前來,是發生了何事。”


    來的時候大家心中都忐忑不已,特別是看見李世民這樣,心底更沉了。


    恐怕不是哪裏遭了災,或者大唐邊境又不安寧了。


    對於武將而言,第一想法便是突厥。


    李世民歎息一聲,起身道:“諸位愛卿,你們想過這世上有比我們大唐更厲害的國家嗎?”


    “啊?”眾人一愣。


    就連長孫無忌也是傻了。


    一路上李世民就一言不發,問了隻是傻傻的看輿圖。


    實在想不到,竟然是因為這件事。


    程咬金第一個站出來:“陛下,你說是哪,俺老臣第一個帶兵去剿滅他們。”


    “秦王執弓,尉遲敬德持矛,這天下誰人能擋?”尉遲敬德也站出來霸氣道:“真要有比咱大唐還厲害的,俺尉遲敬德絕對站在陛下身旁。”


    秦瓊也站了出來:“陛下,不知你所說是哪個國家,秦瓊願為先鋒。”


    ……


    武將們也是紛紛站出來表忠心。


    李世民看著陪自己打天下的一群肱骨之臣,欣慰了不少。


    “這個國家不得而知,但今日太子查詢古籍,發現了不少強於我大唐的國家,雖然距離遙遠,可我們不得不防啊。”


    當時李承乾說了不止海對岸的國家,還有什麽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法蘭克帝國等等。


    “你們可聽過拜占庭帝國?”


    拜占庭帝國?


    在座之人均搖了搖頭,並不知道這個帝國。


    李世民瞥了眼在場之人,無奈再次歎息一聲:“據太子所說,在先秦時期,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叫羅馬帝國,在秦統一六國之時,羅馬帝國已經一路攻打到了波斯,要不是波斯一戰,說不定羅馬帝國就會攻打先秦。”


    “而在漢元帝時期,羅馬帝國和漢朝也有一戰,你們可翻閱史書。”


    “雖說是小範圍衝突,但可見羅馬帝國之強大,甚至聞所未聞。”


    就在此時,李靖站了出來。


    “陛下,剛才您說羅馬帝國我還未反應過來,但一說漢元帝時期跟西域一國確實有小範圍衝突,史書並未詳細記載,不過這一戰俘虜了敵方一千多俘虜,還將這些俘虜安排在了涼州。”


    “史書上說,是漢元帝派出的軍隊勝利,並未輸啊。”


    “就是,陛下看來他們隻是誇大其詞罷了。”程咬金一看番邦蠻夷輸了,立刻跳出來了。


    李世民白了一眼程咬金,憂愁道:“漢元帝乃漢武帝曾孫,當時的漢朝多鼎盛,而大唐建國才十五載,如何能和鼎盛的漢朝相比?”


    “要是此時的大唐,能否頂住羅馬帝國的東擴?”


    這話說的程咬金一愣一愣的。


    他可不敢說自己打仗能比得過漢武帝或者鼎盛的漢朝武將。


    反而是房玄齡發現了李世民話中的疑惑。


    “陛下,您剛說拜占庭帝國是之前的羅馬帝國,可想而知強大的羅馬帝國已經覆滅,我們無須過分擔憂。”


    “玄齡,你所說,朕何嚐不知。可能夠繼承如此強大帝國,拜占庭又有多差?而且……而且……”李世民說了一半,後麵的話實在說不下去了。


    對著一旁伺候的張阿難招了招手。


    這一動作大家都很懵。


    甚至程咬金和尉遲敬德還以為陛下是讓他們退下了呢。


    要不是看沒人走,他們兩人早就離開了。


    張阿難帶領著幾個內侍搬了一個大水缸上來。


    眾臣都迷惑不已。


    好端端的為何搬一個水缸進來。


    視線比較昏暗,眾人並沒有看見水缸內的東西。


    李世民沒發話,他們也不好走近距離去看。


    “都看看吧。”李世民說了一聲。


    很快張阿難揮退了內侍,親自拿著一盞燈湊到水缸旁。


    這下大家才發現裏麵有一艘船。


    隻是這船的樣子有些古怪。


    “陛下,這是船?”程咬金第一個叫出聲。


    隻是不明白,李世民為何讓他們看船,而且還是如此奇怪的船。


    李世民微微頷首:“張阿難,告訴他們吧。”


    “諾。”張阿難攏了攏袖衣,左手提燈,右手將水缸中的船撈了起來:“諸公你們看此船。”


    嗯?


    李靖是第一個上手了,在手中掂了掂:“這是鐵?”


    “沒錯。”張阿難微微露出了一個笑容。


    “什麽?鐵船?剛剛這鐵船浮在水麵上?”程咬金不敢置信的拿過了鐵船。


    還不信的在鐵船上彈了彈。


    咚咚咚!


    果不其然是鐵。


    周圍眾人都驚駭不已。


    哪怕是長孫無忌,也是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因為沒有走進武器工坊,並不知道這是鐵船,隻知道李世民迴來的時候拿了一艘古怪的船。


    張阿難這個時候說道:“沒錯,這是鐵船,剛開始陛下讓我們把鐵船放入水中也是驚駭的不行。”


    “通常鐵入水便會沉底,而這艘鐵船卻浮在了水麵之上。”


    眾人聽了以後,紛紛點頭。


    這完全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就因為這一點了,李世民才重視了李承乾的話。


    在海對岸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國家,船是鐵製的,人手一把火槍,還有聞所未聞的炮。


    甚至一個炸彈就能砸幾個長安城,不費吹灰之力。


    “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李靖不解的皺眉問道。


    身為大唐戰神,他第一個想到了如果其他國家的戰船是鐵製的,那大唐戰船根本沒有可比性。


    張阿難搖了搖頭,他知道的都說了。


    具體如何製造,他就不知道了。


    或許有個人知道,那就是將這艘船給陛下之人。


    太子殿下。


    可張阿難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允許肯定不會說。


    這個時候,李世民陰沉著臉色道:“這船是太子給朕的,而且已經有人造出來了。隻是對方並不知道大唐,因為海上風險太大,他們距離大唐足有十萬八千裏。”


    十萬八千裏,這也是李承乾胡謅的。


    因為看見李世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唐三藏,嗯唐三藏的大徒弟孫悟空一個跟鬥十萬八千裏,很合理。


    尉遲敬德這個時候撇嘴道:“陛下,既然他們知道海上風險,那他們肯定到不了大唐,而且還不知道大唐,我們有何懼?”


    聽見這話的李世民冷冷笑著搖了搖頭。


    就連李靖、房玄齡、杜如晦幾個機智之人也是苦笑搖頭。


    匹夫就是匹夫,絲毫沒有危機感。


    所謂臥榻之側,豈能他人安睡。


    真的如果有如此強大的國家,找到大唐是遲早的問題。


    李世民也是如此想的。


    “這些都是太子從古籍之中找到的,而估計已經燒毀。太子還說我們在山海經中所見並非不存在,而是這些東西都在這個未知的國度。”


    嘶!


    山海經在座沒看過也聽過。


    本以為是神話傳說,沒想到竟然是真的。


    那太子殿下所說可信度就要大大增加了,加之這艘鐵船。


    而李世民看著眾人震驚的表情,還沒把李承乾說的話說完,要說完的話,恐怕在座的能嚇得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魏征突然站出來問道:“陛下,那太子殿下所發……發明之物是否來自此書?”


    “沒錯。”李世民點了點頭。


    這些李承乾也說了。


    隻是這書燒了,隻剩下李承乾這個腦子了。


    當時他還奇怪,李承乾九歲如何得知這些東西,原來是有跡可循。


    魏征摸了摸胡須,再次問道:“太子殿下是否全都記住了?”


    “是。”李世民點頭。


    “如此的話,臣還請朝廷全力支持太子殿下。”魏征半弓著身子拱手道。


    在場大多數人都能明白魏征的意思。


    鐵船此等他們想都不敢想的存在,現在隻有太子殿下知道,朝廷支持也是應該的,


    隻是房玄齡和杜如晦苦笑了一下。


    大唐國庫都能跑老鼠了,別說造鐵船,造木船都困難。


    李世民卻微微頷首:“朕也有此意,不管如何,大唐不能一步登天,但也不能落後於人。”


    “太子跟朕所說,想要追上最少需要百餘年時間,但朕還在位,要是太子登基也有幾十年時間,希望大唐能用三代人時間去追趕吧。”


    “陛下。”房玄齡連忙上前,拱手道:“話雖如此,可國庫……”


    “嗬嗬。”


    李世民冷笑了幾聲:“你覺得那逆子會缺錢嗎?據朕所知,今年他聚寶盆商行已經計劃要將貨物賣往西域,他早就開始計劃一切了,就差朝廷一道命令罷了。”


    “這……”房玄齡徹底語塞了,隻能支持了:“臣附議。”


    “臣,附議。”


    其餘朝臣也是拱手支持。


    畢竟看見鐵船如此震撼之物,他們也期待能夠站在鐵船之上指揮戰鬥。


    李世民臉色凝重的頷首,然後提議:“朕決定,今年冬季出征突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90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90後並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