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長孫皇後的母愛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 作者:90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下朝後。
張阿難陪著李世民迴到了甘露殿,有些好奇的問道:“陛下,為何不詢問一下太子殿下的意見?”
“哼。”
李世民冷哼一聲:“此事太子如果對了還可,要是錯了呢?”
“長孫無忌明顯是在坑那逆子,你連這都看不出來嗎?”
聞言的張阿難適時的閉了嘴。
三日後。
李道宗便領軍三萬出征了。
長安城的百姓也是夾道相送,心中有興奮,也有擔憂。
興奮的是大唐又要打勝仗了,擔憂則是生怕突厥會像去年一樣,長驅直入的到達長安城下。
消息傳到了南崖村。
李承乾聽說李道宗已經領兵三萬抗擊突厥了,深深歎了一口氣。
看向天際,喃喃道:“再等一年,一年時間便可以收拾突厥。”
現在火槍還沒有完全形成生產線,想要配備到軍中,肯定是不現實的。
而且草原部落以放牧為生,炸藥這種東西用處根本就不大。
“殿下,放心吧,李將軍肯定能夠大勝而歸。”王泉看著李承乾憂愁的小臉,適時的安慰了一番。
身後的衛規也是上前安慰道:“殿下,突厥蠻夷隻是宵小爾,李將軍此次出征必定能夠凱旋而歸。”
“嗯嗯。”
聽著兩人的安慰,李承乾也是微微頷首。
畢竟曆史上,並沒有聽說貞觀元年打敗仗的消息。
迴過神,他看向南崖村的工坊處。
“讓陳管家加緊我們的計劃,羊絨衣這一塊也要加緊生產,最起碼要足夠南崖村的村民使用。”
“是。”王泉領命,立馬跑去通知陳管家了。
衛規則是一直站在了李承乾身邊。
“對了,朝廷的彩票招標會是什麽時候?”李承乾忽然問道。
已經過去這麽久了,也沒有聽說這方麵的消息。
衛規拱了拱手道:“殿下,朝廷專門成立了新的部門,需要一些時間磨合,恐怕彩票的招標會要到年後了。”
“哦哦。”
輕應一聲,李承乾望向了長安城的方向。
時光飛逝。
很快便要迎除夕。
就在除夕前三日,李世民連下三道口諭,就連長孫皇後也是將懿旨傳到了南崖村。
李承乾無奈隻能迴到了東宮。
換洗一番,很快就有小內侍跑過來拱手道:“太子殿下,皇後殿下讓您去一趟立政殿。”
“好。”
李承乾揮退小內侍,便在王泉的陪同下向著立政殿而去。
就在同一時間,出征半年之久的李靖迴到了長安城。
朱雀大街百姓夾道相迎,看著勝利之師凱旋而歸,加上馬上要到除夕,百姓們臉上的喜悅之情更甚。
大唐周報,早就刊印了關於李靖出征林邑的事情。
在李靖勝利的捷報傳迴長安城之時,大唐周報便刊印了林邑對大唐的重要性,對百姓生計的重要性。
知道林邑未來會成為大唐的糧倉,而且林邑的糧食比大唐產量高了數倍之多,百姓們都開心不已,這代表著未來他們不會再缺少糧食了。
這可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唯一黑臉的恐怕就是五姓七望了,他們也是終於明白李承乾的糧食是從何而來了。
特別是博陵崔氏。
雖然崔仁師中風癱瘓在床,但長安主事的位置也是給了其弟崔敦禮。
可崔敦禮並沒有崔仁師那種魄力,幾次和五姓七望交涉,幾家對他都是愛搭不理,讓他非常的苦惱。
看見了大唐周報的消息,他知道博陵崔氏大勢已去。
最為仰仗的糧食問題都被朝廷解決了,他們博陵崔氏將再也無炫耀的資本。
“阿兄,馬上除夕了,李靖已經從林邑凱旋而歸了,未來林邑也是大唐的一部分,說不準還會成為大唐的糧倉。”崔敦禮落寞的坐在崔仁師的床頭,唉聲歎氣說道。
崔仁師隻是中風,但是外界的話他還是能夠聽見的。
聽說林邑被李靖拿下,他直接瞪大了眼。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看崔仁師激動地不行,崔敦禮連忙按住了對方:“阿兄,千萬別激動,大夫說你不能再激動了。”
“嗚嗚,嗚嗚嗚。”崔仁師依舊非常激動。
崔敦禮再次歎息:“阿兄,我知道你非常生氣,但這已成事實。太子弄了一個賭城項目,五姓七望和長安城那些商賈都有份參與,我們崔家如果插一手的話,恐怕崔家很快就會被取締。”
這下崔仁師更加的激動了。
可崔敦禮隻是歎息了一聲:“唉。”
窗外白雪茫茫。
崔敦禮看了眼旁邊的煤爐,思緒不知道瞟向何處。
。。。。。。
李承乾剛到立政殿。
“兒臣拜見母後,願母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聽見這話,長孫皇後愣了愣。
隨即換上了笑臉:“承乾來啦,快進來,外麵冷。”
“是。”李承乾微笑著大踏步走進了立政殿。
長孫皇後原本想起身,可肚子越來越大,現在起身都困難。
隻能等李承乾靠近,她伸出手憐愛的在李承乾臉頰上摸了摸:“承乾瘦了,也高了,是不是凍著了,為何如此冰涼?”
“母後,不礙事。”李承乾就像是一個被母親疼愛的孩子,笑嘻嘻的搖搖頭。
並沒有在南崖村那種指點江山的氣勢。
一旁的李泰看見李承乾如此,皺了皺自己的小胖鼻,很是埋怨。
他要是瘦了,自己這算什麽?
不料這一幕正好被李麗質看見:“阿兄,你怎麽了?是不是哪裏不舒服?”
這話正好被長孫皇後和李承乾聽見,兩人扭頭看向了李泰。
長孫皇後略微緊張道:“青雀,你是哪裏不舒服嗎?”
“沒......沒有。”李泰緊張的將頭搖的像撥浪鼓一般,眼角還有意無意的看向了李承乾。
眼神中的懼怕毫無遮掩。
長孫皇後在自己兩個兒子身上來迴看了看,無奈的歎息一聲。
“承乾,母後不想著你們能夠做多大的事情,但隻求兄弟和睦,好嗎?”
“嗯嗯,母後放心吧,我一定會照顧好弟弟妹妹,相親相愛的......”
李承乾重重點點頭。
不過,後麵半段話他沒有說。
相親相親......打弟弟要趁早。
“那就好,那就好。”長孫皇後拉著李承乾在自己旁邊坐下,用自己纖細的雙手溫暖著李承乾的小手,燦然的笑道:“承乾待會兒你老師李靖就迴來了,恐怕今日會在宮中設宴,你一定要去知道嗎?”
“啊?”李承乾一愣。
沒想到今日竟然是李靖迴來的日子。
算算時間,也差不多半年了。
早在三月之前就攻下了林邑,到現在才迴來,恐怕是安排林邑的一些事情,忙完才迴來的。
“好,母後放心,兒臣一定好好恭賀老師。”
“嗯,乖。”長孫皇後微笑著摸了摸李承乾的頭,忽然想到了什麽對旁邊的紅秀道:“對了,紅秀,將本宮給承乾新織的那件衣服拿來。”
說著,她還撫摸了一下李承乾的背。
“承乾,今日你就穿這件新衣服去給你老師祝賀。”
“好。”李承乾期待的說道。
眼眶微微開始有些酸澀。
穿越到唐朝之前,他已經不知道多久沒有穿到母親買的衣服了。
更加別說親手織的了。
而穿越之後,每年長孫皇後都會織新衣服。
幾乎幾個親生的孩子,每年都有。
李承乾看著紅秀拿過來精致的新衣,心頭暖暖的。
一看就是上好的料子。
要知道長孫皇後自己做衣服都是短了一寸,但給孩子都是最好的。
在紅秀的幫助下,李承乾終於換上了新衣。
還張開了雙臂,在長孫皇後麵前轉了一圈:“母後,如何?”
“嗯,好看。”長孫皇後滿意的點點頭,眼中帶著慈母的關愛。
李承乾也是非常滿意,雖然對唐裝繁瑣的步驟有些不喜,但對長孫皇後親手織的衣服,他還是很喜歡的。
緊接著,他和長孫皇後說了在南崖村的趣事。
包括了孤兒院孩子的一些趣事。
長孫皇後則是關心的詢問了李泰的功課,還有一些勳貴弟子的情況。
並且讓李承乾別太難為那些勳貴子弟,畢竟人家父親可都是為大唐立了功。
對此,李承乾滿口答應了。
現在答應了,可之後那就不知道了。
張阿難陪著李世民迴到了甘露殿,有些好奇的問道:“陛下,為何不詢問一下太子殿下的意見?”
“哼。”
李世民冷哼一聲:“此事太子如果對了還可,要是錯了呢?”
“長孫無忌明顯是在坑那逆子,你連這都看不出來嗎?”
聞言的張阿難適時的閉了嘴。
三日後。
李道宗便領軍三萬出征了。
長安城的百姓也是夾道相送,心中有興奮,也有擔憂。
興奮的是大唐又要打勝仗了,擔憂則是生怕突厥會像去年一樣,長驅直入的到達長安城下。
消息傳到了南崖村。
李承乾聽說李道宗已經領兵三萬抗擊突厥了,深深歎了一口氣。
看向天際,喃喃道:“再等一年,一年時間便可以收拾突厥。”
現在火槍還沒有完全形成生產線,想要配備到軍中,肯定是不現實的。
而且草原部落以放牧為生,炸藥這種東西用處根本就不大。
“殿下,放心吧,李將軍肯定能夠大勝而歸。”王泉看著李承乾憂愁的小臉,適時的安慰了一番。
身後的衛規也是上前安慰道:“殿下,突厥蠻夷隻是宵小爾,李將軍此次出征必定能夠凱旋而歸。”
“嗯嗯。”
聽著兩人的安慰,李承乾也是微微頷首。
畢竟曆史上,並沒有聽說貞觀元年打敗仗的消息。
迴過神,他看向南崖村的工坊處。
“讓陳管家加緊我們的計劃,羊絨衣這一塊也要加緊生產,最起碼要足夠南崖村的村民使用。”
“是。”王泉領命,立馬跑去通知陳管家了。
衛規則是一直站在了李承乾身邊。
“對了,朝廷的彩票招標會是什麽時候?”李承乾忽然問道。
已經過去這麽久了,也沒有聽說這方麵的消息。
衛規拱了拱手道:“殿下,朝廷專門成立了新的部門,需要一些時間磨合,恐怕彩票的招標會要到年後了。”
“哦哦。”
輕應一聲,李承乾望向了長安城的方向。
時光飛逝。
很快便要迎除夕。
就在除夕前三日,李世民連下三道口諭,就連長孫皇後也是將懿旨傳到了南崖村。
李承乾無奈隻能迴到了東宮。
換洗一番,很快就有小內侍跑過來拱手道:“太子殿下,皇後殿下讓您去一趟立政殿。”
“好。”
李承乾揮退小內侍,便在王泉的陪同下向著立政殿而去。
就在同一時間,出征半年之久的李靖迴到了長安城。
朱雀大街百姓夾道相迎,看著勝利之師凱旋而歸,加上馬上要到除夕,百姓們臉上的喜悅之情更甚。
大唐周報,早就刊印了關於李靖出征林邑的事情。
在李靖勝利的捷報傳迴長安城之時,大唐周報便刊印了林邑對大唐的重要性,對百姓生計的重要性。
知道林邑未來會成為大唐的糧倉,而且林邑的糧食比大唐產量高了數倍之多,百姓們都開心不已,這代表著未來他們不會再缺少糧食了。
這可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唯一黑臉的恐怕就是五姓七望了,他們也是終於明白李承乾的糧食是從何而來了。
特別是博陵崔氏。
雖然崔仁師中風癱瘓在床,但長安主事的位置也是給了其弟崔敦禮。
可崔敦禮並沒有崔仁師那種魄力,幾次和五姓七望交涉,幾家對他都是愛搭不理,讓他非常的苦惱。
看見了大唐周報的消息,他知道博陵崔氏大勢已去。
最為仰仗的糧食問題都被朝廷解決了,他們博陵崔氏將再也無炫耀的資本。
“阿兄,馬上除夕了,李靖已經從林邑凱旋而歸了,未來林邑也是大唐的一部分,說不準還會成為大唐的糧倉。”崔敦禮落寞的坐在崔仁師的床頭,唉聲歎氣說道。
崔仁師隻是中風,但是外界的話他還是能夠聽見的。
聽說林邑被李靖拿下,他直接瞪大了眼。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看崔仁師激動地不行,崔敦禮連忙按住了對方:“阿兄,千萬別激動,大夫說你不能再激動了。”
“嗚嗚,嗚嗚嗚。”崔仁師依舊非常激動。
崔敦禮再次歎息:“阿兄,我知道你非常生氣,但這已成事實。太子弄了一個賭城項目,五姓七望和長安城那些商賈都有份參與,我們崔家如果插一手的話,恐怕崔家很快就會被取締。”
這下崔仁師更加的激動了。
可崔敦禮隻是歎息了一聲:“唉。”
窗外白雪茫茫。
崔敦禮看了眼旁邊的煤爐,思緒不知道瞟向何處。
。。。。。。
李承乾剛到立政殿。
“兒臣拜見母後,願母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聽見這話,長孫皇後愣了愣。
隨即換上了笑臉:“承乾來啦,快進來,外麵冷。”
“是。”李承乾微笑著大踏步走進了立政殿。
長孫皇後原本想起身,可肚子越來越大,現在起身都困難。
隻能等李承乾靠近,她伸出手憐愛的在李承乾臉頰上摸了摸:“承乾瘦了,也高了,是不是凍著了,為何如此冰涼?”
“母後,不礙事。”李承乾就像是一個被母親疼愛的孩子,笑嘻嘻的搖搖頭。
並沒有在南崖村那種指點江山的氣勢。
一旁的李泰看見李承乾如此,皺了皺自己的小胖鼻,很是埋怨。
他要是瘦了,自己這算什麽?
不料這一幕正好被李麗質看見:“阿兄,你怎麽了?是不是哪裏不舒服?”
這話正好被長孫皇後和李承乾聽見,兩人扭頭看向了李泰。
長孫皇後略微緊張道:“青雀,你是哪裏不舒服嗎?”
“沒......沒有。”李泰緊張的將頭搖的像撥浪鼓一般,眼角還有意無意的看向了李承乾。
眼神中的懼怕毫無遮掩。
長孫皇後在自己兩個兒子身上來迴看了看,無奈的歎息一聲。
“承乾,母後不想著你們能夠做多大的事情,但隻求兄弟和睦,好嗎?”
“嗯嗯,母後放心吧,我一定會照顧好弟弟妹妹,相親相愛的......”
李承乾重重點點頭。
不過,後麵半段話他沒有說。
相親相親......打弟弟要趁早。
“那就好,那就好。”長孫皇後拉著李承乾在自己旁邊坐下,用自己纖細的雙手溫暖著李承乾的小手,燦然的笑道:“承乾待會兒你老師李靖就迴來了,恐怕今日會在宮中設宴,你一定要去知道嗎?”
“啊?”李承乾一愣。
沒想到今日竟然是李靖迴來的日子。
算算時間,也差不多半年了。
早在三月之前就攻下了林邑,到現在才迴來,恐怕是安排林邑的一些事情,忙完才迴來的。
“好,母後放心,兒臣一定好好恭賀老師。”
“嗯,乖。”長孫皇後微笑著摸了摸李承乾的頭,忽然想到了什麽對旁邊的紅秀道:“對了,紅秀,將本宮給承乾新織的那件衣服拿來。”
說著,她還撫摸了一下李承乾的背。
“承乾,今日你就穿這件新衣服去給你老師祝賀。”
“好。”李承乾期待的說道。
眼眶微微開始有些酸澀。
穿越到唐朝之前,他已經不知道多久沒有穿到母親買的衣服了。
更加別說親手織的了。
而穿越之後,每年長孫皇後都會織新衣服。
幾乎幾個親生的孩子,每年都有。
李承乾看著紅秀拿過來精致的新衣,心頭暖暖的。
一看就是上好的料子。
要知道長孫皇後自己做衣服都是短了一寸,但給孩子都是最好的。
在紅秀的幫助下,李承乾終於換上了新衣。
還張開了雙臂,在長孫皇後麵前轉了一圈:“母後,如何?”
“嗯,好看。”長孫皇後滿意的點點頭,眼中帶著慈母的關愛。
李承乾也是非常滿意,雖然對唐裝繁瑣的步驟有些不喜,但對長孫皇後親手織的衣服,他還是很喜歡的。
緊接著,他和長孫皇後說了在南崖村的趣事。
包括了孤兒院孩子的一些趣事。
長孫皇後則是關心的詢問了李泰的功課,還有一些勳貴弟子的情況。
並且讓李承乾別太難為那些勳貴子弟,畢竟人家父親可都是為大唐立了功。
對此,李承乾滿口答應了。
現在答應了,可之後那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