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李淵的煩惱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 作者:90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承乾依舊沒有迴南崖村,看著難民們都分到了粥,這才放心的迴到了東宮。
隻是剛坐下沒多久,就有內侍過來通報。
“殿下,大安宮那邊來人了。”
大安宮?
李淵?
李承乾微微蹙眉,想不到李淵找自己會有什麽事。
“讓他進來。”
“是。”
沒過一會兒,大安宮的小內侍便跑了進來,拱手道:
“拜見太子殿下。”
“嗯,皇爺爺找孤有何事?”李承乾淡定的問了一句。
小內侍低著頭迴道:“太上皇想讓太子殿下前往大安宮一趟,具體的事情當麵說。”
聞言,李承乾無奈隻能點頭答應。
“行,孤隨後就去。”
看著大安宮的小內侍離開,王泉忽然上前問道:“殿下,太上皇一般不會找殿下,是不是發生什麽事了?”
“不知道。”
李承乾緩緩搖頭,迴到了寢殿換了身衣服才走出來道:“去了便知道了。”
好一會兒。
已經是晚飯時間了,李承乾這才來到了大安宮。
同時這個消息也傳到了李世民的耳裏。
“太上皇找太子去大安宮?”李世民意外的問了一句。
張阿難微微頷首:“沒錯,大安宮那邊的人過來匯報說,太上皇宣太子去大安宮,具體什麽事情不知。”
這下李世民就有些疑惑了。
自己老爹找自己兒子,會有什麽事?
最近雖然李淵沒怎麽鬧事了,但李世民可沒有掉以輕心。
常年打仗,深知有時候敵人會迷惑自己。
“密切監視,有任何舉動,速來匯報。”
“是。”張阿難迴應一聲,便出去吩咐了。
。。。。。。
大安宮。
李承乾走到了李淵的寢殿,看見一桌子美食。
在他的帶動下,現在長安城的勳貴家裏都是換上了圓餐桌,顧名思義便是貞觀桌。
周圍配上了貞觀椅子。
除了一些食古不化的老頭,大部分都接受了坐在椅子上吃飯是一件享受的事情。
特別是家中的孩子,吃個飯再也沒有那種多動症。
“孫兒拜見皇爺爺。”
看見李淵的第一時間,李承乾便拱手行了一禮。
“哈哈哈。”
李淵則是心情非常好的上前拍了拍李承乾的胳膊,露出了溺愛的眼神道:“我孫兒長大了,竟然連朝廷難民一事都能夠處理得當,不錯不錯。”
聞言,李承乾一愣。
隨後才明白,李淵雖然在深宮之中,但也不是沒有知道外麵事情的能力。
具體是如何,李承乾不得而知。
畢竟李世民都不知道李淵在長安城到底埋了多少眼線。
“皇爺爺謬讚了。”李承乾謙虛的說了一句。
這話逗得李淵更是高興了,拉著李承乾的手坐在了椅子上,指了指桌上的美食道:
“來,今日跟皇爺爺一起用膳,這可都是按照你喜歡的口味做的。”
李承乾一看,果不其然。
恐怕這手藝都是跟東宮那邊學的吧,竟然一時間分辨不出來。
“謝過皇爺爺。”
“唉,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李淵主動的拿起了筷子,給李承乾夾了一塊爆炒肥腸:“吃吃看,如何。”
李承乾更加迷糊了。
這舉動不正常的,平時看見熱情是熱情,可今日這明顯是熱情過頭了。
裏麵有貓膩。
李承乾端起碗接過了李淵夾過來的大腸,輕咳兩聲道:“咳咳,皇爺爺咱有話就直說,沒必要搞這套吧?”
聞言,李淵一愣,不過臉上的笑容隨即轉換成了唉聲歎氣。
就像是他這個太上皇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李承乾見狀,內心的不安越來越盛,有種想跑的衝動。
不會是李淵想出宮,奈何李世民看的太緊,讓他這個太子想辦法吧?
李淵見李承乾沒有繼續問,他隻能自顧自的說道:“承乾啊,你覺得皇爺爺這大安宮如何?”
看了眼空中的大梁,李承乾陷入了沉思。
難道李淵真想出去,都開始嫌棄大安宮了?
左右看了看,他覺得大安宮還不錯啊,總比後世那些百來平的房子好吧?
“皇爺爺,大安宮很不錯,又大又寬敞,難道皇爺爺住的不舒心嗎?”李承乾明知故問道。
李淵瞥了眼李承乾,冷哼一聲。
心中暗罵:這小兔崽子,明明猜到了,還在這裏跟朕裝蒜。
他無奈,隻能看了眼旁邊的王德。
畢竟有些話,李淵自己是不能說的。
早就排練好的王德接收到李淵的視線,連忙上前拱手道:“太子殿下,大安宮雖然寬敞,可它一下雨就受潮,而且冬日陰冷的很。”
“太上皇想要翻修一下大安宮,奈何朝廷國庫空虛,所以隻能作罷。”
這下李承乾明白了,嘴角也跟著抽了抽。
原來是看上他兜裏的錢了。
但這也比提出帶李淵出宮要容易的多。
隻是李承乾有些發愁。
錢他都花的差不多了,再接下大安宮翻修的活,那不得破產嘛?
“承乾?”李淵看李承乾久久不言,看了眼王德,有些慌張的叫了一聲。
生怕李承乾拒絕。
“孫兒在。”李承乾正想著從哪裏挪一筆錢呢,忽然聽見李淵的唿喚,迴過神應了一句。
李淵不知道李承乾的難處,而是賣慘道:“承乾啊,你看你要做生意,朕當初直接支持了你一萬貫,這大安宮再住下去,朕渾身難受,不舒服,該如何是好啊?”
這已經是明說了。
李承乾豈會不懂李淵的小心思。
老子當初支持你做生意,拿了一萬貫,現在是時候連本帶利還迴來了。
也不要錢,就是修一下宮殿就行了。
李承乾真是打碎了牙往肚子裏咽。
“那個皇爺爺......能不能容孫兒點時間?”李承乾尷尬的笑道。
“嗯?”
李淵瞬間眉頭緊皺,看著李承乾的眼神也是變了變:“為何?難道聚寶盆商行和你那什麽大唐會所拿不出錢來?”
“朕可是聽說了,你小子現在又弄了一個及時彩的東西,每日進賬都幾十貫,上百貫。還說要去弄什麽大唐錢莊,生意是越做越大。”
潛意識就是,你這個太子生意是越做越大,朕這個太上皇日子是越過越難受。
百善孝為先,你孝順嗎?
李承乾無言以對。
按照古人的說法,自家長輩都不孝順,在外做多少善事都是麵子工程,最後依舊會被人戳脊梁骨。
“皇爺爺,孫兒現在確實手頭有些拮據,要不等明年?明年孫兒一定按照皇爺爺的想法去改善大安宮如何?”李承乾也是沒辦法,隻能開始討價還價了。
這頓飯可真貴啊。
修繕大安宮可不是簡單的工程,沒有一個一年半載恐怕都修不好。
最主要鬼知道李淵要搞什麽東西。
如果在大安宮再修兩個宮殿,那錢真的是流水一樣的出去。
長安城都傳言太子富可敵國。
可這也隻是傳言。
大唐一年稅收一千多萬貫,他這才賺了多少。
唉。
李淵聞言,瞬間不悅了起來:“朕從不開口,難道朕一開口,你就要拒絕嗎?”
感覺到大事不妙,李承乾腦袋瓜子縮了縮。
君王一怒,伏屍百萬。
太上皇易怒,太子遭殃啊。
“皇爺爺。”李承乾連忙開始解釋道:“你看賑災一事全都是孫兒在辦,而且南崖村一直在擴建到處都是需要用錢,之前跟五姓七望對抗,國庫沒錢,也是孫兒在出錢。”
“皇爺爺難道不體諒孫兒的苦嗎?”
李承乾也覺得自己委屈的不行。
這太子,真是誰愛做誰做。
天下百姓薅羊毛,皇帝也要薅羊毛,最後這個太上皇也來湊熱鬧了。
瞬間覺得自己才是全大唐最憋屈的一個。
曆史上最憋屈的太子。
李淵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這些情況他不是不清楚,隻是越清楚他便越氣不過。
“既然如此,那這樣好了,你把聚寶盆商行和大唐會所給兩成股份朕,等什麽時候分紅到了,朕自己修大安宮。”李淵最終還是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李承乾這下傻眼了。
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李淵,就像是懷疑自己聽錯了什麽?
兩成股份?
已經給了李世民兩成,現在自己手上還剩八成。
再分兩成出去,豈不是自己隻有六成了?
李淵也有些尷尬,看著李承乾苦口婆心道:“承乾啊,朕知道你孝順,可朕也有難處啊。”
難處?
自我懷疑的李承乾心道:你有我難,一個個都來薅我的羊毛。
“你看看,你還有三十幾個叔叔和姑姑。”李淵看了眼宮殿外,有些惆悵道:“大唐國庫空虛,你的這些叔叔和姑姑以後該怎麽辦?朕還在,他們日子尚能過活,要是哪一天朕不在了,他們日後又該如何?”
李承乾如果再不明白,那就不需要在大唐混了。
看了眼李淵,他的眼神變得幽怨了起來。
咋滴,你兒子是你兒子,你孫子就不是你孫子唄。
可這話他不敢說。
李承乾腦中已經開始飛快的旋轉了起來。
兩成股份是不可能給出去的,畢竟兩成股份未來賺的錢別說修一個大安宮了,整個太極宮加東宮都能夠造的起來。
養活那些敗家子,他更加不樂意。
想到這些叔叔和姑姑做的事情,李承乾覺得自己做皇帝不砍了他們,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隻是剛坐下沒多久,就有內侍過來通報。
“殿下,大安宮那邊來人了。”
大安宮?
李淵?
李承乾微微蹙眉,想不到李淵找自己會有什麽事。
“讓他進來。”
“是。”
沒過一會兒,大安宮的小內侍便跑了進來,拱手道:
“拜見太子殿下。”
“嗯,皇爺爺找孤有何事?”李承乾淡定的問了一句。
小內侍低著頭迴道:“太上皇想讓太子殿下前往大安宮一趟,具體的事情當麵說。”
聞言,李承乾無奈隻能點頭答應。
“行,孤隨後就去。”
看著大安宮的小內侍離開,王泉忽然上前問道:“殿下,太上皇一般不會找殿下,是不是發生什麽事了?”
“不知道。”
李承乾緩緩搖頭,迴到了寢殿換了身衣服才走出來道:“去了便知道了。”
好一會兒。
已經是晚飯時間了,李承乾這才來到了大安宮。
同時這個消息也傳到了李世民的耳裏。
“太上皇找太子去大安宮?”李世民意外的問了一句。
張阿難微微頷首:“沒錯,大安宮那邊的人過來匯報說,太上皇宣太子去大安宮,具體什麽事情不知。”
這下李世民就有些疑惑了。
自己老爹找自己兒子,會有什麽事?
最近雖然李淵沒怎麽鬧事了,但李世民可沒有掉以輕心。
常年打仗,深知有時候敵人會迷惑自己。
“密切監視,有任何舉動,速來匯報。”
“是。”張阿難迴應一聲,便出去吩咐了。
。。。。。。
大安宮。
李承乾走到了李淵的寢殿,看見一桌子美食。
在他的帶動下,現在長安城的勳貴家裏都是換上了圓餐桌,顧名思義便是貞觀桌。
周圍配上了貞觀椅子。
除了一些食古不化的老頭,大部分都接受了坐在椅子上吃飯是一件享受的事情。
特別是家中的孩子,吃個飯再也沒有那種多動症。
“孫兒拜見皇爺爺。”
看見李淵的第一時間,李承乾便拱手行了一禮。
“哈哈哈。”
李淵則是心情非常好的上前拍了拍李承乾的胳膊,露出了溺愛的眼神道:“我孫兒長大了,竟然連朝廷難民一事都能夠處理得當,不錯不錯。”
聞言,李承乾一愣。
隨後才明白,李淵雖然在深宮之中,但也不是沒有知道外麵事情的能力。
具體是如何,李承乾不得而知。
畢竟李世民都不知道李淵在長安城到底埋了多少眼線。
“皇爺爺謬讚了。”李承乾謙虛的說了一句。
這話逗得李淵更是高興了,拉著李承乾的手坐在了椅子上,指了指桌上的美食道:
“來,今日跟皇爺爺一起用膳,這可都是按照你喜歡的口味做的。”
李承乾一看,果不其然。
恐怕這手藝都是跟東宮那邊學的吧,竟然一時間分辨不出來。
“謝過皇爺爺。”
“唉,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李淵主動的拿起了筷子,給李承乾夾了一塊爆炒肥腸:“吃吃看,如何。”
李承乾更加迷糊了。
這舉動不正常的,平時看見熱情是熱情,可今日這明顯是熱情過頭了。
裏麵有貓膩。
李承乾端起碗接過了李淵夾過來的大腸,輕咳兩聲道:“咳咳,皇爺爺咱有話就直說,沒必要搞這套吧?”
聞言,李淵一愣,不過臉上的笑容隨即轉換成了唉聲歎氣。
就像是他這個太上皇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李承乾見狀,內心的不安越來越盛,有種想跑的衝動。
不會是李淵想出宮,奈何李世民看的太緊,讓他這個太子想辦法吧?
李淵見李承乾沒有繼續問,他隻能自顧自的說道:“承乾啊,你覺得皇爺爺這大安宮如何?”
看了眼空中的大梁,李承乾陷入了沉思。
難道李淵真想出去,都開始嫌棄大安宮了?
左右看了看,他覺得大安宮還不錯啊,總比後世那些百來平的房子好吧?
“皇爺爺,大安宮很不錯,又大又寬敞,難道皇爺爺住的不舒心嗎?”李承乾明知故問道。
李淵瞥了眼李承乾,冷哼一聲。
心中暗罵:這小兔崽子,明明猜到了,還在這裏跟朕裝蒜。
他無奈,隻能看了眼旁邊的王德。
畢竟有些話,李淵自己是不能說的。
早就排練好的王德接收到李淵的視線,連忙上前拱手道:“太子殿下,大安宮雖然寬敞,可它一下雨就受潮,而且冬日陰冷的很。”
“太上皇想要翻修一下大安宮,奈何朝廷國庫空虛,所以隻能作罷。”
這下李承乾明白了,嘴角也跟著抽了抽。
原來是看上他兜裏的錢了。
但這也比提出帶李淵出宮要容易的多。
隻是李承乾有些發愁。
錢他都花的差不多了,再接下大安宮翻修的活,那不得破產嘛?
“承乾?”李淵看李承乾久久不言,看了眼王德,有些慌張的叫了一聲。
生怕李承乾拒絕。
“孫兒在。”李承乾正想著從哪裏挪一筆錢呢,忽然聽見李淵的唿喚,迴過神應了一句。
李淵不知道李承乾的難處,而是賣慘道:“承乾啊,你看你要做生意,朕當初直接支持了你一萬貫,這大安宮再住下去,朕渾身難受,不舒服,該如何是好啊?”
這已經是明說了。
李承乾豈會不懂李淵的小心思。
老子當初支持你做生意,拿了一萬貫,現在是時候連本帶利還迴來了。
也不要錢,就是修一下宮殿就行了。
李承乾真是打碎了牙往肚子裏咽。
“那個皇爺爺......能不能容孫兒點時間?”李承乾尷尬的笑道。
“嗯?”
李淵瞬間眉頭緊皺,看著李承乾的眼神也是變了變:“為何?難道聚寶盆商行和你那什麽大唐會所拿不出錢來?”
“朕可是聽說了,你小子現在又弄了一個及時彩的東西,每日進賬都幾十貫,上百貫。還說要去弄什麽大唐錢莊,生意是越做越大。”
潛意識就是,你這個太子生意是越做越大,朕這個太上皇日子是越過越難受。
百善孝為先,你孝順嗎?
李承乾無言以對。
按照古人的說法,自家長輩都不孝順,在外做多少善事都是麵子工程,最後依舊會被人戳脊梁骨。
“皇爺爺,孫兒現在確實手頭有些拮據,要不等明年?明年孫兒一定按照皇爺爺的想法去改善大安宮如何?”李承乾也是沒辦法,隻能開始討價還價了。
這頓飯可真貴啊。
修繕大安宮可不是簡單的工程,沒有一個一年半載恐怕都修不好。
最主要鬼知道李淵要搞什麽東西。
如果在大安宮再修兩個宮殿,那錢真的是流水一樣的出去。
長安城都傳言太子富可敵國。
可這也隻是傳言。
大唐一年稅收一千多萬貫,他這才賺了多少。
唉。
李淵聞言,瞬間不悅了起來:“朕從不開口,難道朕一開口,你就要拒絕嗎?”
感覺到大事不妙,李承乾腦袋瓜子縮了縮。
君王一怒,伏屍百萬。
太上皇易怒,太子遭殃啊。
“皇爺爺。”李承乾連忙開始解釋道:“你看賑災一事全都是孫兒在辦,而且南崖村一直在擴建到處都是需要用錢,之前跟五姓七望對抗,國庫沒錢,也是孫兒在出錢。”
“皇爺爺難道不體諒孫兒的苦嗎?”
李承乾也覺得自己委屈的不行。
這太子,真是誰愛做誰做。
天下百姓薅羊毛,皇帝也要薅羊毛,最後這個太上皇也來湊熱鬧了。
瞬間覺得自己才是全大唐最憋屈的一個。
曆史上最憋屈的太子。
李淵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這些情況他不是不清楚,隻是越清楚他便越氣不過。
“既然如此,那這樣好了,你把聚寶盆商行和大唐會所給兩成股份朕,等什麽時候分紅到了,朕自己修大安宮。”李淵最終還是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李承乾這下傻眼了。
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李淵,就像是懷疑自己聽錯了什麽?
兩成股份?
已經給了李世民兩成,現在自己手上還剩八成。
再分兩成出去,豈不是自己隻有六成了?
李淵也有些尷尬,看著李承乾苦口婆心道:“承乾啊,朕知道你孝順,可朕也有難處啊。”
難處?
自我懷疑的李承乾心道:你有我難,一個個都來薅我的羊毛。
“你看看,你還有三十幾個叔叔和姑姑。”李淵看了眼宮殿外,有些惆悵道:“大唐國庫空虛,你的這些叔叔和姑姑以後該怎麽辦?朕還在,他們日子尚能過活,要是哪一天朕不在了,他們日後又該如何?”
李承乾如果再不明白,那就不需要在大唐混了。
看了眼李淵,他的眼神變得幽怨了起來。
咋滴,你兒子是你兒子,你孫子就不是你孫子唄。
可這話他不敢說。
李承乾腦中已經開始飛快的旋轉了起來。
兩成股份是不可能給出去的,畢竟兩成股份未來賺的錢別說修一個大安宮了,整個太極宮加東宮都能夠造的起來。
養活那些敗家子,他更加不樂意。
想到這些叔叔和姑姑做的事情,李承乾覺得自己做皇帝不砍了他們,已經是仁至義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