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南崖村。


    李承乾盯著麵前的工地,愁容滿麵。


    看著一群將士們光著膀子在挖土,紇幹承基更是展現了什麽叫精壯漢子。


    滿身的肌肉,拿著一把鋤頭,就跟田地裏的老農沒什麽區別。


    “太子殿下,這地需要挖多深啊。”陳管家在旁邊也是愁容不展。


    從未見過蓋房子竟然要挖這麽深的地基。


    李承乾搖了搖頭道:“最起碼還要再挖五六尺。”


    “五六尺?”陳管家和衛規驚訝的異口同聲喊道。


    “沒錯。”


    李承乾目測了一下上百人在挖,恐怕要挖個兩三天。


    “這樣的房子才有抗風險能力。”頓了頓,他忽然轉頭看向了陳管家道:“我讓你燒製的紅磚,都準備好了嗎?”


    “準備......準備好了。”陳管家吞咽了一下喉頭。


    原本燒製了幾萬塊的紅磚,如果按照太子殿下的這種地基恐怕是不夠用啊。


    而且紅磚燒製也不簡單,基本上廢品和成品一半一半。


    特別是燒製紅磚的泥需要從外麵弄來,南崖村根本沒有這種泥土。


    李承乾微微頷首道:“這房子目前隻能用木頭和磚塊了,等我們煉鋼廠搞出來了,到時候可以造更加堅固的房子。”


    什麽?


    造房子還需要用到鋼?


    這可把陳管家和衛規給嚇到了。


    每年大唐製鐵才不過兩百萬斤,就這打造農具都有些捉襟見肘,何況貞觀犁的出世,占用了很大一部分的鐵器。


    現在還要用鐵製鋼,然後用來造房子。


    李承乾知道他們在考慮什麽,微微一笑道:“有了煉鋼廠,到時候你們所謂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至於關於動力學的問題,等孤兒院第一批孩子畢業長大了,便可以開始了。


    有了動能,一些繁重的體力活完全可以交給機械去完成。


    “對了,陳管家,你說我交代你的東西已經做好了?”李承乾忽然問道。


    陳管家這才反應過來,迴應道:“是的,按照太子殿下的要求,一根鐵管內中空,而且大小完全一致,工匠們費了五日時間才製作出來,難度很大。”


    “不過還好這批工匠的手藝精湛。”


    迴答完,他還不忘誇了一下工匠。


    李承乾對陳管家的這點非常滿意,不會給自己邀功,是誰的功勞就是誰的功勞。


    “走,我們去看看。”


    “是。”陳管家答應一聲,便在前麵帶路。


    因為涉及到保密,所以製作的地方並不在工坊區,而是專門一個單獨的區域,而且四周都有東宮六率上百名將士把守。


    徒步十幾分鍾,李承乾終於看見了兩座民房。


    陳管家介紹道:“南崖村條件有限,暫時隻能夠讓工匠們在兩座民房裏製作,等太子殿下覺得合格之後,大量生產的時候再蓋新的工坊。”


    “嗯。”李承乾微微頷首。


    侍衛看見李承乾過來,紛紛都讓開了位置,拱手道:“拜見太子殿下。”


    “兄弟們辛苦了。”李承乾笑了笑。


    其實內心是有些激動和開心的。


    這東西可是提前了幾百年出世,一旦配備全軍的話,可謂是戰場上的大殺器。


    不過現在還不行。


    首先唐朝的軍事體係,一旦發生造反的話,這種大殺器可能會引發大災難。


    而且射程還需進步。


    沒有動能的幫助,批量生產也比較難。


    走進工坊,就看見個個漢子光著膀子,有的在燒爐,有的在打鐵。


    溫度也是特別的高。


    看見這樣的環境,李承乾皺了皺眉。


    “這裏溫度實在是太高了,冬日還行,夏日人在裏麵完全受不了。”說著,他對陳管家交代道:“盡量的通風,不然人在裏麵是容易得病的。”


    “是,太子殿下教訓的是。”


    陳管家虛心接受了批評,另外一隻手則是從架子上拿了一根長長的東西下來:“殿下,這就是您所要的東西。”


    站在一旁的衛規上前看了看,皺眉道:“陳管家這是何物?”


    “我也不知。”陳管家露出了一個尷尬的表情。


    他們隻是按照太子殿下的圖紙製作出來這個東西,具體叫什麽,他們還真不知道。


    李承乾看著大唐第一把火槍,心裏非常的激動,上下檢查了一下,甚至還摸了摸槍管,確實達到了一同粗細。


    還將自己的耳朵湊近了扳機處。


    哢噠!


    哢噠!


    扣動了兩下扳機,確實能夠發出清脆的響聲。


    李承乾的笑容更甚從前了:“哈哈,好好好,這就是孤要的。”


    看陳管家、衛規和工匠們都不解的看著自己,李承乾跟大家解釋了一句:“此物乃叫火器,你們也可以稱之為火槍,火銃等等。”


    “主要的就是配合火藥。”


    火藥?


    衛規可能不太明白,但陳管家連忙反應過來:“太子殿下的意思是煙花?”


    “沒錯 。”李承乾咧嘴笑了笑。


    煙花當初就是讓工坊製作出來的。


    聽見煙花二字,工匠們和衛規立馬也明白了。


    射到天上非常漂亮的東西。


    李承乾不等大家多想,連忙說道:“走,我們去試試,陳管家去弄些火藥過來。”


    “是。”陳管家連忙便吩咐人去拿火藥了。


    之前李承乾就吩咐過,這些黑火藥十分重要,必須保存在氣候幹燥的地方,千萬不能碰水。


    加之這些東西製作不易,耗費了許多錢財,才弄出來那麽一缸,陳管家保存也是十分的小心。


    很快到了工坊外麵,找了一塊空地。


    李承乾讓侍衛們全都退開,在百米處紮了一個靶子。


    等火藥來了,李承乾就像是專家一般,填充火藥和鐵珠。


    正要舉起槍瞄準的時候,他忽然想到在明清時期,很多士兵因為用火槍炸膛的事情。


    這要是炸膛了,自己還不完蛋?


    想了想,李承乾指了指衛規道:“過來。”


    “太子殿下。”不遠處的衛規一看太子殿下叫自己,也是飛奔上前。


    “孤教你如何使用,你來開第一槍。”李承乾人畜無害的說了一聲。


    衛規也沒多想,以為是太子殿下專門給自己立功的表現,連忙笑著答應了,甚至還露出了感激涕零的表情。


    “謝過太子殿下。”


    “嗯,按照孤所說,槍口對準靶心,等瞄準的時候,扣動扳機就成。”李承乾指了指扳機的位置,說完之後,連忙退出了十米開外。


    比陳管家他們還站得遠。


    可這一幕對於專心致誌瞄準的衛規而言並未發現。


    “開槍。”


    砰!


    李承乾一聲令下,衛規便扣動了扳機。


    瞬間爆發出了響聲。


    啪!


    在百米外的靶子晃動了幾下。


    所有人都震驚了。


    剛才他們眼睛都沒有眨一下的發現火槍的出口處,確實爆發出了藍色的火焰。


    而且似乎有什麽東西射出去了。


    隻是太快,他們沒有看清楚。


    作為開槍的衛規,則是比大家更有感觸。


    後座力不小,震得他虎口胃疼,怪不得太子殿下不開槍,這要是太子殿下來的話,小手恐怕是要廢了。


    李承乾則是興奮的跑到了靶子麵前,從靶上摳下來一顆小鐵珠。


    雖然沒有擊中靶心,但他已經很開心了。


    這是大唐第一把火槍,能夠發射出去已經很了不起了。


    舉起鐵珠,李承乾轉身大笑道:“成功了,成功了。”


    啪啪啪!


    啪啪啪!


    全場幾十號人爆發出了掌聲,特別是工匠們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很明顯這東西是帶有殺傷力的。


    就跟弓箭一般,能射進百步之外的靶子,如果打到人身上絕對是致命的。


    這些工匠瞬間明白,為什麽太子殿下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保密了,這可是一件武器,而且還是他們從未見過的武器。


    陳管家也是心有餘悸,還好沒有懈怠,要是這樣的武器被別人知道了,他的人頭不保,說不準還會連累兒女。


    本以為太子殿下就是搞點生意什麽的。


    可現在都已經開始製作武器了。


    不知為何,陳管家此時除了慶幸,還有就是心裏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李承乾笑著拿了鐵珠迴來,展現在了衛規麵前:“這是大唐對於機械化的第一步,未來我們還能夠製作出更多類似於這樣的武器。”


    “嗯嗯。”衛規也是非常的開心。


    感覺這東西比弓箭要好學,但是也有一個問題。


    “殿下,雖然這東西操作跟弓箭差不多,但不需要拉弓箭那種力度,就是這個傷害力會不會太小了。”


    衛規說的也不無道理。


    百步的距離,他如果拉全弓的話,最起碼可以射穿靶子。


    可現在這火槍並沒有打穿。


    如果麵對重騎兵的話,那種鋼盔更加不用說了。


    李承乾明白衛規的意思,清朝的時候,也是因為這個問題,所以並沒有放棄弓箭改用火槍,但也是小部分配備了火槍。


    可火槍是會進步了,要是能夠生產出98k等步槍,甚至連發的那種機槍,肯定是能夠超越弓箭。


    “不急,我們慢慢來,這算是邁向勝利的第一步。”李承乾看大家都露出了懷疑的表情,可他知道曆史的走向,依舊咧著嘴道:“雖然現在製造不出來大殺器,可未來我們肯定能夠成功,再說了火槍對付突厥人已經足夠了。”


    對付突厥人?


    衛規微微蹙眉:“殿下,突厥騎兵來去如風,火槍從上火藥到開槍,人家弓箭都射兩輪了。”


    隻要跟突厥人作戰過的都明白這個道理。


    大唐的士兵算是不動靶,而突厥騎兵是移動靶。


    對付突厥騎兵還是要用重騎兵,因為突厥人的武器對重騎兵造不成太大的傷害。


    可是重騎兵需要的鋼鐵數量巨大,全大唐唯獨隻有玄甲軍是重騎兵,還是耗費了李世民不少的錢財才打造出來的。


    李承乾則是微微一笑,解釋道:“如果三波交替呢?第一排發射,第二排預備,第三排填充彈藥的話,你想想會如何?”


    “這......”衛規傻眼了,這樣也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90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90後並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