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殿。


    在宴會準備的時候,李淵、李世民、長孫皇後、李承乾、李泰......都在這裏等待著。


    長孫皇後初見李承乾的時候,雙眼就是通紅的,扶著肚子疼惜的摸著李承乾臉頰道:“承乾,你瘦了。”


    不知為何,李承乾眼眶一酸,忽然有些想自己的母親了。


    “母後,瘦了才更加健康。”


    長孫皇後看李承乾如此懂事,心疼的不行,一把擁住了對方,眼淚就嘩啦啦的往下掉。


    有心疼的淚水,有感歎自己兒子小小年紀便要擔起重任的惋惜。


    可沒辦法。


    偌大的李唐江山還是需要有人繼承的。


    如果李承乾不繼承,那麽皇位就會落入其它皇子手中。


    要不是親兄弟的話,恐怕自己的幾個孩子未來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這就是皇權。


    被擁住的李承乾眨巴眨巴眼,忽然眼角發現有一雙幽怨且憤怒的眼神正盯著自己。


    順著視線瞧過去,竟然是李泰這個小胖子。


    李承乾嘴角鬼魅的一笑。


    嚇得李泰這個小胖子往後退了幾步,瞬間收迴了剛才的眼神。


    可能是年紀小,還不懂得隱藏。


    李承乾都快忘記了自己這個弟弟,已經好幾個月沒有教導了。


    這才幾個月過去,就敢用這種眼神了,他必須要好好教育教育才行。


    在長孫皇後鬆開的時候,李承乾便給了對方一個微笑,然後拱手對李淵和李世民說道:“皇爺爺,父皇,此次下江南,兒懂得了一個道理。”


    “哦?”本來還在傷感和滿意的李淵和李世民忽然聽見李承乾要說大道理了,瞬間來了興趣。


    李世民嘴角微微翹起:“說吧,什麽道理。”


    雖然平時李承乾非常不著調,但是說出來的話,還是非常受用的。


    嗯,也就是危難時刻受用。


    平時,那完全就是忽悠。


    李承乾看了眼李泰和李恪幾個弟弟的方向,微微一笑道:“玉不琢不成器。”


    聞言,在場所有人都愣住了。


    在甘露殿的不止是長孫皇後,還有楊妃等妃嬪。


    除了才人,幾乎所有妃位以上的都來了。


    他們聽見李承乾這話,忽然有種不好的預感,同時看了眼自己的孩子。


    長孫皇後則是沉浸在自己長子懂事,承擔責任的心疼之中,並未發覺有什麽奇怪的。


    倒是李世民看出來了一點意思。


    似乎李承乾對幾個弟弟有些不滿,臉色微微變了變,但還是語氣如常問道:“太子,此話何意?”


    李世民對李承乾的稱唿,無非就三種。


    憤怒的時候叫:逆子。


    冷淡的時候叫:太子。


    熱情的時候叫:承乾......嗯,李承乾穿越過來,李世民就沒有熱情過。


    李承乾也不懼怕,有一說一道:“兒覺得幾個弟弟磨煉不夠,專門讀書,讀死書是沒有用的。”


    頓了頓,他繼續道:


    “如果能找到一個既能讀書,又能了解百姓生活的地方,那是最好不過。”


    “讓皇子體驗民間疾苦,知道百姓如何耕種,糧食來之不易,賺錢難,花錢易的道理是最好不過。”


    這話說的李淵和李世民都對視了一眼。


    發現有幾分道理。


    皇子自古以來都是錦衣玉食,也就是因為錦衣玉食,所以長大以後很多的皇子都吃得飽沒事幹。


    要是從小能夠培養李承乾所說的百姓耕種,糧食來之不易,賺錢難,花錢易的道理,肯定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隻是發現幾個妃子臉色都變了,李世民也沒有迴話。


    長孫皇後同時也反應過來,看了眼李泰,再看看李承乾,心中不知道為什麽忽然有了擔憂。


    難道李承乾和李泰親兄弟不和睦?


    李淵人老成精,有一種看戲的姿態,看著李世民該如何迴答。


    發現自己老父親似笑非笑的眼神,李世民深吸一口氣,眼神犀利的看著李承乾道:“此話不假,可又有什麽地方能夠讓皇子接受此等教育呢?”


    又要能夠讀書,又要能夠學習到農事。


    李世民不覺得天下有這樣的地方。


    百姓讀不起書,更加別說農家了。


    要是在長安城,也接觸不到農事。


    李承乾看自己的計劃即將要得逞,連忙拱手道:“南崖村,孤兒院。”


    短短六個字,瞬間一石激起千層浪。


    不止是楊妃等人臉色微微一變,就連李世民都陰沉了臉色。


    “太子,你讓朕的兒子去孤兒院?那可是你的弟弟,你就是如此做長兄的?”


    李承乾並不慌張,直視李世民微怒的表情,一字一句道:“就是因為我是長兄,才希望弟弟有出息。”


    “我已經想過了,實行假期製度。在孤兒院的孩子們,讀五日書,放兩日假期。每四個月,便可以放兩個月長假。”


    “為了皇子和百姓能夠融合到一起,除了讀書五日待在孤兒院同吃同睡,不能有人伺候,另外兩日假期和長假還是可以迴來,並不算什麽大事。”


    “哦對了。”李承乾嘴角一勾,看向了李淵道:“皇爺爺,我那些未及冠的皇叔也要去。”


    “什麽?”李淵本來正在吃瓜,忽然這個瓜吃到了自己頭上,瞬間臉色一黑:“朕的孩子也要去?”


    李承乾一副很肯定的表情:“沒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你......”小兔崽子。


    本來李淵是想罵兩句,可忽然想到了什麽,扭頭看向了李世民道:“世民啊,朕覺得太子此言有理,不如試試?”


    “阿爺。”李世民不敢置信的看向了李淵。


    本來跟李承乾學的父皇都忘記了,直接喊阿爺了。


    所有的嬪妃也是不可思議的看著李淵。


    沒想到李淵會同意。


    李承乾挑挑眉,實在沒想到李淵竟然同意了。


    隻要大家長同意了,那麽李世民恐怕就沒有理由反駁了。


    自己兄弟都去了,兒子不去,豈不是讓天下人說他排除異己?


    李世民沉思了一下,看著楊妃等人投過來的求助眼神,微微歎息著跟李承乾商量:“太子,你看這事能不能商量商量,皇子去孤兒院,傳出去到底不好聽。”


    堂堂皇家血脈,竟然寄養在孤兒院,傳出去李世民覺得很丟人。


    搞得他養不起兒子一樣。


    “不好聽?”李承乾皺了皺眉,不解的說道:“難道父皇準備讓這些弟弟們去孤兒院說自己是皇子?豈不是很丟人?”


    “反正我覺得弟弟們去孤兒院不能暴露身份,不然的話這種教育又有何意義?”


    說著,他看向李泰、李恪眼神淩厲的說道:“在外不說皇子身份,誰要敢暴露,逐出族譜,及冠之後不能有封地。”


    嘶!


    不止是幾位妃子倒吸了一口涼氣,就連李世民都震驚不已。


    李淵則是皺著眉頭。


    人家是發揚光大,你這兔崽子是準備清理族譜啊。


    暴露身份就逐出族譜,族譜上能有幾個人留得住?


    頓時,李泰被李承乾的眼神嚇到了。


    啊~嗚嗚嗚~


    “母後,我不要去孤兒院,我不是孤兒。”李泰就像是小炮彈一樣衝到了長孫皇後的懷裏。


    開始使出自己的殺手鐧。


    長孫皇後張了張嘴想要說什麽,可看李承乾堅定的眼神,她隻能作罷。


    今日除了慶祝大唐解決糧食的危機,也是李承乾慶功宴。


    可......要是寒了李承乾的心,有些不太好。


    再說了,長孫皇後雖然看出來李承乾不喜歡幾個弟弟,但......道理也是沒錯。


    從小讀書的長孫皇後就知道自古以來皇子好像都太嬌生慣養了。


    用一用李承乾的辦法,也不是不行。


    又不是上戰場殺敵,吃吃苦又能如何?


    “母後。”李承乾生怕長孫皇後心軟,連忙說道:“身為皇子,未來都要有封地,不知民間疾苦,何以治理百姓?”


    “百姓要求很簡單,可就是如此簡單的要求,身為嬌生慣養的皇子卻不懂。”


    “認為百姓是他們的奴隸,百姓就應該吃苦。”


    “殊不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要是所有皇子都如此想法的話,我李唐江山又如何萬代昌盛?延綿千載?”


    頓了頓,李承乾眼神直勾勾的盯著李世民,語氣有些冰冷道:“父皇,如果後代子孫敗家,請問曆代陵寢可能安生?”


    “難道父皇百年之後,草草下葬?”


    “一旦修建陵寢,朝代不保後果是什麽,父皇難道不清楚嗎?”


    嘶!


    在場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有種李承乾在咒李世民死一樣。


    包括李世民的臉色極其的差。


    可想了想,又不無道理。


    子孫不爭氣,連累祖宗在地上都不能長眠。


    千年以來,未被盜掘的皇陵少之又少,幾乎都被挖過。


    特別是曹賊盜墓養兵的行為特別盛行。


    李淵眼皮一跳,連忙道:“就這麽決定了,承乾,皇爺爺支持你。”


    主要是這句話,提醒了李淵。


    他可不想死後不安寧。


    誰知道那些人挖了墳,還會做什麽。


    簡直比暴屍荒野還殘酷,李淵瞬間怕了。


    就在此時,張阿難從外麵走進來道:“陛下,大臣們都已經到了,可以開席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90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90後並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