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風和日麗。


    再也沒有昨日陰雨蒙蒙的樣子,但百姓的心頭卻是陰霾遍布。


    兩則消息讓吳郡的百姓震驚不已。


    首先就是吳郡太守王弘因謀反被抓,其次就是整個吳郡沒有一家糧鋪營業,這讓家中無糧的百姓叫苦不迭。


    李承乾剛起床的時候便收到了這條消息,微微皺起了眉。


    不過他現在有江南四大家族的支持,這些小事並不是什麽難事,立刻吩咐道:


    “通知猛虎營的人,盡快將昨夜拍賣會的銀錢收上來,另外通知江南四大家族,讓他們盡快穩住吳郡的局麵。”


    “是。”王泉躬身領命。


    李承乾想了想,把剛退出去的王泉喊了迴來。


    “我們不是還有五萬石的糧食嗎?全部按照最低價售賣給百姓。”


    “是。”王泉再次領命,看李承乾不再開口,便退出去開始部署安排了。


    而在吳郡的五姓七望之人聽說了王弘遭遇之後,紛紛給長安和各自主家那邊去了信。


    比他們早的便是昨夜衛規已經派人給長安送了關於王弘謀反的奏折。


    並且命人今日將王弘及其家眷都送往了長安。


    信件總是要比押送犯人來得快。


    三日後,長安太極宮。


    李世民正在焦頭爛額的處理政務,心中總是惦記著江南道的事情。


    此時,張阿難捧著一本奏折匆匆的跑進了甘露殿。


    “陛下,這是衛規送上來的奏折。”


    “快,呈上來。”一聽是衛規的奏折,李世民便迫不及待的想看看。


    這不看不要緊,一看氣得要命。


    李世民瞬間惱怒無比道:“五姓七望簡直是膽大包天,小小的一郡太守竟敢謀反。”


    一聽是謀反,張阿難也是嚇了一跳。


    同時他腦中也在飛快的轉著。


    太子殿下不是去吳郡了?


    吳郡的太守不是太原王氏的旁支嗎?


    在李承乾出發之前,張阿難已經調查清楚了那邊所有的事情,以防李世民詢問。


    現在聽說太原王氏的王弘謀反,怎能不嚇人。


    李世民合上奏折,丹鳳眼淩厲的帶著殺氣道:“去,將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傳進宮。”


    “是。”張阿難迴應一聲便退出了甘露殿。


    。。。。。。


    也就是半個時辰左右。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便來到了甘露殿。


    “臣,拜見陛下。”


    看見自己的心腹之臣,李世民隨意揮了揮手,對張阿難眼神示意了一下。


    “你們都看看吧,這是衛規剛遞上來的折子。”


    “是。”


    三人異口同聲的迴應了一聲,便接過了張阿難手上的奏折看了起來。


    原本這些奏折是不能夠讓他們看的,可這不是陛下同意的嘛。


    可看完之後,三人也是嚇了一跳。


    裏麵講述了事情的前因後果,甚至還在奏折中提到了李承乾已經籌集到了多少糧食,包括吳郡現在的一些情況。


    “陛下。”杜如晦此時拱手站出來道:“按奏折中的意思,王弘並非能夠定罪於謀反啊。”


    李世民眉頭一皺,想要發火,可看杜如晦臉色蒼白,病態的不行,隻能忍住火氣道:“克明何意?這都不算謀反嗎?”


    都帶兵圍住了太子,還不算謀反?


    杜如晦也不怕,拱著手繼續說道:“陛下,按照王弘的意思是發現了繪春樓裏有盜竊糧倉的匪徒,他隻是害怕太子殿下受到傷害,從而命人圍住了繪春樓,怎麽能說他謀反呢?”


    “如此定罪,日後還有誰敢挺身而出?”


    “陛下,克明所言甚是。”房玄齡這個時候也站了出來說道:“先不管王弘的意圖是什麽,但是理由並沒有錯。”


    “而且太子殿下一聲令下,竟然殺了四百餘人,這......於理不合,上了朝堂必定會被五姓七望彈劾啊。”


    李世民瞬間腦瓜子疼了。


    之前生氣的是王弘命人包圍了李承乾。


    再怎麽說太子是他的兒子,人在吳郡,竟然被一個太守欺負了,做爹的肯定要找迴場子。


    聽完房謀杜斷的分析,李世民才反應過來,確實有些說不過去。


    李承乾的說法太過牽強。


    倒是李世民開始懷疑,盜竊太原王氏糧倉的說不準就是李承乾。


    對於太子的了解程度,這種事情李承乾是幹得出來的。


    想到此,李世民真的是又好氣又好笑。


    氣的是堂堂太子竟然做如此偷雞摸狗之事,好笑的便不用說,五姓七望吃虧,他就開心。


    “那你們說說,此事該如何定奪?”


    現在王弘一家已經在押往長安的路上,說不準沒兩天就能到長安了,還是要早早定奪才行。


    奏折都傳到宮裏了,恐怕五姓七望也就是這兩日也會收到消息了。


    不做好準備的話,說不準五姓七望又要在朝堂上發難了。


    三人思索了一番,房玄齡和杜如晦對視一眼,紛紛看向了長孫無忌。


    對於這種顛倒黑白的事情,長孫無忌應該是最擅長的,為何今日不說話了?


    長孫無忌感覺兩道視線注視著自己,有些納悶的抬頭,發現竟然是房玄齡和杜如晦,微微皺眉:“玄齡,克明你們如此盯著我作甚?”


    這話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


    往三人那邊看了看,確實發現房玄齡和杜如晦正盯著長孫無忌。


    房玄齡這時訕笑了一聲:“輔機,這事難道你沒有什麽主意嗎?”


    主意?


    被詢問的長孫無忌懵了一下,剛才他在考慮的是長孫家鐵礦生意,要是這麽發展下去,鹽鐵肯定要被朝廷收迴,到那時的話,長孫家該如何是好?


    自己妹妹是皇後,總不能抗旨不尊吧?


    去跟五姓七望聯手肯定是不行。


    但讓他們長孫家心甘情願的上交......似乎也不太行。


    反應過來房玄齡的問題,長孫無忌微微蹙眉道:“此事並不難,王弘既然說是抓賊,那麽王弘要是能夠說出賊人是誰不就好了?”


    “如果說不出,那麽王弘便是別有用心,帶兵圍住太子殿下,按唐律就是謀反。”


    李世民被這麽一提醒瞬間眼前一亮。


    對啊。


    這麽簡單,為何朕沒有想到。


    就算王弘知道李承乾盜竊了糧食,也是需要拿出證據的。


    拿不出證據,王弘便不能私自領兵包圍太子。


    就算是真的太子幹了那事,一郡太守也不能夠處理太子吧?


    房玄齡和杜如晦聞言,兩人對視一眼,默契的微微頷首。


    覺得這個辦法很不錯。


    “臣附議。”


    “臣附議。”


    兩人紛紛對李世民拱手,附議了長孫無忌的說法。


    長孫無忌一頭霧水,難道都不需要再問問?或者......在想想辦法嗎?


    怎麽就這麽快決定了?


    “好,就按照輔機的說法去做。”李世民哈哈大笑,隨即便揮手道:“奏折上衛規匯報,太子弄了個什麽拍賣會,又籌集到了十幾萬貫。”


    “這些錢將會全部兌換成糧食,預計有五十萬石的糧食,你們如何看?”


    五十萬石?


    房玄齡和杜如晦、長孫無忌也看見了,剛開始也是嚇了一跳,不過仔細想想確實有可能。


    要知道雪花食鹽在大唐會所拍賣的事情,他們也是好幾天才消化。


    現在一趟江南之行,弄十幾萬貫,似乎對太子殿下來說簡直是家常便飯一樣的簡單。


    不過五十萬石糧食,似乎不太夠的。


    “陛下。”房玄齡瞬間站了出來,算了一筆賬:“全大唐共有219萬戶人口,如果五姓七望全部斷糧,也就是219萬戶百姓無糧可吃。”


    “現下朝廷的糧食不足百萬石,太子殿下的五十萬石糧食也有些於事無補啊。”


    十戶每日消耗按照一鬥來計算,一百戶就要一石。


    杜如晦這個時候也站了出來:“219萬戶,每日消耗糧食戶部統計為三萬石糧食,也就是太子殿下的五十萬石糧食還不足大唐百姓一月口糧。”


    一個月嗎?


    李世民也在心裏開始默默計算。


    糧食他算不清楚,但是日子他會算啊。


    一月之餘,也不知道李承乾派出去的公孫達能不能帶迴來糧食。


    另外李靖攻下林邑也不知道需要多久。


    這算是把賭注壓在了兩邊,以防公孫達沒有完成任務,李靖能夠打下林邑也是不錯的。


    “咳咳。”


    李世民咳嗽了兩聲,對麵前三人說道:“這事朕已知曉,除了太子帶迴來的五十萬石糧食以外,朝廷不是還有糧食嘛,先撐過這個月,再過三月又要秋收了,到時再說吧。”


    “是。”三人異口同聲的迴應了一聲。


    討論完事情,李世民便揮揮手讓三人退下了。


    實在不想去討論什麽糧食不糧食的。


    真的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每日全大唐消耗三萬石糧食,一月就是要百萬石。


    一年不得千萬石?


    暫時是解決了糧食問題,能夠撐過一月。


    可李世民還是有些擔心,五姓七望不會這麽簡單的看著他們解決問題,肯定還會發難。


    這可是真是地主家都沒有餘糧,心裏有些慌張啊。


    在沒有收到衛規奏折的時候,李世民都有心跟五姓七望魚死網破了。


    沒糧食,五姓七望家不是有,直接去搶得了......


    以前打仗的時候,沒糧食不一樣去敵軍搶來吃,怎麽現在做了皇帝,百姓沒糧食吃,隻能坐在這裏想辦法......


    這話要是被李承乾知道,他肯定要誇李世民:父皇英明,不愧是老子親爹,不行就要搶,活人不能讓尿憋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90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90後並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