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從諫如流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 作者:90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極宮,甘露殿。
下朝的李世民正在批閱奏折。
張阿難便走進來匯報道:“陛下,羅藝在逃往突厥的路途中被殺了。”
“什麽?”李世民震驚的站起了身。
“陛下,羅藝在寧州邊界經過烏氏驛站休息的時候,被下屬砍下首級,死了。”張阿難也是一臉興奮:“是東宮的猛虎營發現的,現在正帶著羅藝下屬在迴長安的路上。”
“哈哈哈,好,好好,好啊。”
李世民仰頭大笑,對張阿難說道:“賞,重賞,哈哈哈。”
“是。”張阿難也是一臉笑意。
原本以為羅藝會跑掉,沒想到就這麽死了。
李世民也是萬萬沒想到這一切都在李承乾算計之中,忽然覺得自己這個兒子有些可怕,對於戰局似乎了如指掌。
“張阿難,此事太子可知?”
“迴稟陛下,太子殿下此時正在大唐會所,並未可知。”張阿難不明白李世民的意思,隻能如實說道。
李世民想了想,卻緩緩搖頭:“猛虎營歸屬東宮六率,太子直接統領,此事太子怎麽會不知道,恐怕來通傳的人也是東宮之人吧?”
“這......”張阿難語塞了。
來通報的確實是東宮六率的人,可猛虎營歸屬東宮,東宮六率來通報不是很正常嗎?
也就是一瞬間,張阿難領悟了李世民的意思:“陛下的意思是太子殿下讓人過來通報,卻又不說,他不想領功?”
一時間張阿難都開始自我懷疑了。
這世上還有不貪功之人?
如此之大的功勞,太子殿下就這麽放棄了?
不過想想,貞觀犁這些,李承乾不一樣沒有領功的意思,他便釋然了。
李世民唇角微微勾起:“這逆子可沒你想的這麽簡單,他不領功那是因為朕知道這一切,所以他來不來說,這份功勞都跑不掉。”
“但......”頓了頓,李世民有些感慨的說道:“這逆子確實超乎了朕的預計,沒想到能夠猜測到羅藝會逃往突厥,最主要路線都是正確的,滿朝文武無一人能猜測出來,這才是最大的本事啊。”
聽著這些,張阿難小心翼翼的詢問道:“那陛下,太子殿下的功勞需不需要......”
意思很明顯,太子殿下不要功勞,可是陛下可不能不給啊。
李世民一聽,緩緩搖頭:“罷了罷了,他既然不想讓別人知道,那就先隱瞞著,反正在朕心裏記著呢。”
說罷,他便拿出了帝王的威嚴。
“張阿難,速速去將此事告知杜如晦、房玄齡、魏征等人,讓他們好好接待凱旋歸來的大軍與將士。”
“是。”張阿難領命便去辦了。
。。。。。。
次日。
長安城大街小巷又出現了賣報的孤兒,百姓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賣報賣報,羅藝已死,唐軍大勝。”
“賣報賣報,唐軍大勝,羅藝已死。”
“賣報賣報......”
。。。。。。
大街小巷傳來了這樣的聲音。
報紙的銷售也是創了新高,長安城的百姓都已經習慣了這種傳遞消息的方式。
過去的幾個月,朝廷有什麽政令首先便是報紙上傳出來,這讓百姓們也是第一時間能夠知道。
再也不用通過官府衙門來一一傳遞,貼什麽通告了。
因為在這些衙門都沒有接收到消息的時候,報紙已經賣的長安城到處都是了。
對於此事,京兆尹鄭仁基也是敢怒不敢言。
沒辦法,你要是阻攔了報紙發售,第二期馬上就會出更多的滎陽鄭氏黑料,不帶髒字的罵祖宗十八代。
東宮。
王泉拿著最新的報紙找到了李承乾:“殿下,殿下,今日報紙大賣,聽陳管家那邊傳過來的消息說是賣的已經在加急印刷了。”
接過報紙,李承乾看了眼微微頷首。
“確實寫得不錯,看來這些學子還是有點用處的。”
自從有一次李承乾看見報紙上一些不倫不類的話,他便王泉去告訴陳管家,實在找不到文采好的,可以找孤兒院那些學子來寫文章。
把意思傳達到位,人家自然能夠寫出好的白話文。
果不其然,這才兩期,報紙又開始大賣了。
不過這次大賣是因為上麵平叛的消息。
“是啊,殿下,而且學子們的一些文章似乎也是非常受讀書人的喜歡,現在固定每月訂報紙的人也多了起來,就是衝著這些文章去的。”王泉笑嗬嗬的說道。
李承乾微微頷首,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另外再弄出一個版麵來,孤打算把舞台劇的這些小說也放上去,讓百姓們更好的接受舞台劇。”
“啊?”王泉震驚了一下,有些為難的說道:“殿下,陳管家說了,現在報紙已經沒有什麽利潤了,如果再加一個版麵的話,恐怕要虧錢了。”
“虧錢?”
李承乾樂了:“難道昨日那些錢和糧食沒有送去南崖村?如此多的錢,怎麽也能虧幾年的了,就按照孤說的辦。”
“是。”
王泉不情不願的答應了。
這才剛剛解決了糧食問題,太子殿下大手大腳的行為真是......暴發戶。
也不知道節省這點,以後日子還過不過了。
李承乾看著王泉小媳婦受委屈的表情也是樂了。
但報紙虧錢他願意。
報紙是古代宣傳最好的一種方式,也是輿論的關鍵,一旦掌握了報紙,到時候宣傳什麽的,能省不少錢。
“對了王泉,你讓陳管家看看,有何辦法能讓全大唐第一時間可以拿到報紙,是不是要弄幾個驛站之類的,方便這些報紙運輸。”
“啊?”王泉正要離開,聽見李承乾的意見,人都傻了:“殿下,您這.......得虧多少錢啊,光長安城的報紙加版麵,每期都要虧幾貫,如果全大唐都用報紙的話,是不是虧得有點多啊,咱虧不起啊。”
“不怕。”
李承乾起身拿著報紙雙手負背道:“孤還想在新的版麵一半加那些舞台劇的小說,另一半用於大唐百姓識字認字,這件事讓那些弘文館和國子監的大儒去想,如何能讓百姓快速的認識字。”
“增加大唐百姓識字率,未來對朝廷還是有好處的,虧點錢怕什麽。”
“什麽?”王泉嚇了一跳。
不是王泉大驚小怪,而是李承乾的想法簡直是異想天開,白日做夢。
百姓全部識字,怎麽可能?
現在整個大唐識字的十不足一,怎麽可能全部都認識字。
李承乾看著王泉如此,也沒有興趣討論了,這種大事王泉是不會明白的,歎息一聲道:“走,跟孤去一趟太極宮。”
“殿下,去太極宮做什麽?”王泉愣了一下,剛才還在說識字的問題,現在又要去太極宮?
難道......
正當王泉猜測對的時候,李承乾便自己解釋了:“這件事還得找父皇商議一下。”
。。。。。。
一刻鍾之後。
李承乾出現在甘露殿,讓李世民都感覺到驚訝。
要知道這個太子可是不請不到的主,哪怕去請都是要拖著過來的。
什麽請安之類的禮教,李世民都不想去糾結了。
沒辦法,找了無數的老師,沒有一個能拿捏李承乾的,這讓李世民也是有些頭疼。
“父皇,嘿嘿。”李承乾滿臉帶著笑意拱了拱手。
李世民一看這樣的太子,渾身戒備了起來,總不會因為羅藝的事情來邀功了吧?
可太子似乎不是在乎這些的人。
想了半天沒想明白,李世民也不能一直不開口,咳嗽兩聲道:“咳咳,逆......太子來找朕是有何事?”
李承乾頓時露出了委屈的樣子:“難道太子給陛下請安,必須要有事?”
咳咳。
這話讓李世民差點口水噎了一下。
還好旁邊的張阿難及時遞上了水,讓李世民這才緩了過來,臉色微沉道:“你這逆子以為朕是傻子?你一臉有事相求的樣子,以為朕看不出來嗎?”
“有這麽明顯?”李承乾也不裝了,故意摸了摸自己的臉,看向張阿難問道。
張阿難內心翻了大大的白眼,表麵卻連連點頭。
對於這位太子殿下,張阿難也是有些不知道怎麽形容。
你說聰明吧,確實聰明。
可有時候不開竅,似乎隔三差五要惹一下陛下,不惹陛下生氣,太子似乎還不開心。
看著大家都明白,李承乾也不繼續囉嗦了,直接拿出了報紙放在了李世民新做的龍案之上道:“父皇這期報紙可有看?”
李世民不明所以,看著龍案上的報紙微微皺眉。
“看了,怎麽了,是讓朕誇你報紙辦得好?”
“不不不。”李承乾連連擺手道:“兒不是這個意思,兒的意思是父皇不覺得現在百姓不識字,報紙都看不了,是朝廷一件非常失敗的問題嗎?”
嗯?
李世民愣了愣,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好像......確實是朝廷的問題。
百姓不識字,那是教育沒有搞好。
可轉念一想,千百年來不都是如此?
李世民還真沒見過任何一個朝代的百姓全部都識字,哪怕孔聖人,老子那也是沒有做到的事情。
到了唐朝,這才立國短短十幾載,百姓大多不識字,這也不算什麽朝廷失敗的問題吧?
“哼。”
李世民頓時冷哼,一臉憤怒的說道:“你這是責怪朕這個皇帝沒有做好嗎?”
“當然。”李承乾絲毫不懼的昂首道:“所謂子不教父之過,朝廷是父,百姓是子,百姓不識字,那就是朝廷這個父親沒有做好,而朝廷是有父皇說的算,這麽算起來是不是父皇沒有做好。”
“你......”李世民竟然無言反對。
道理是這個道理,可從前那些皇帝,哪個能做到?
任何一個皇帝都做不到的事情,憑什麽朕就能做到?
李承乾不去看李世民的表情有多難看,隻是自顧自的說著:“父皇一直都說要做一位明君,要做千古一帝,要做鼓勵臣子直言進諫,從諫如流的皇帝。”
“那麽兒今日提出的問題,父皇接不接受呢?”
唿唿唿!
李世民丹鳳眼瞪得老大,就這麽直勾勾的看著李承乾,真是氣的頭頂都快冒煙了。
下朝的李世民正在批閱奏折。
張阿難便走進來匯報道:“陛下,羅藝在逃往突厥的路途中被殺了。”
“什麽?”李世民震驚的站起了身。
“陛下,羅藝在寧州邊界經過烏氏驛站休息的時候,被下屬砍下首級,死了。”張阿難也是一臉興奮:“是東宮的猛虎營發現的,現在正帶著羅藝下屬在迴長安的路上。”
“哈哈哈,好,好好,好啊。”
李世民仰頭大笑,對張阿難說道:“賞,重賞,哈哈哈。”
“是。”張阿難也是一臉笑意。
原本以為羅藝會跑掉,沒想到就這麽死了。
李世民也是萬萬沒想到這一切都在李承乾算計之中,忽然覺得自己這個兒子有些可怕,對於戰局似乎了如指掌。
“張阿難,此事太子可知?”
“迴稟陛下,太子殿下此時正在大唐會所,並未可知。”張阿難不明白李世民的意思,隻能如實說道。
李世民想了想,卻緩緩搖頭:“猛虎營歸屬東宮六率,太子直接統領,此事太子怎麽會不知道,恐怕來通傳的人也是東宮之人吧?”
“這......”張阿難語塞了。
來通報的確實是東宮六率的人,可猛虎營歸屬東宮,東宮六率來通報不是很正常嗎?
也就是一瞬間,張阿難領悟了李世民的意思:“陛下的意思是太子殿下讓人過來通報,卻又不說,他不想領功?”
一時間張阿難都開始自我懷疑了。
這世上還有不貪功之人?
如此之大的功勞,太子殿下就這麽放棄了?
不過想想,貞觀犁這些,李承乾不一樣沒有領功的意思,他便釋然了。
李世民唇角微微勾起:“這逆子可沒你想的這麽簡單,他不領功那是因為朕知道這一切,所以他來不來說,這份功勞都跑不掉。”
“但......”頓了頓,李世民有些感慨的說道:“這逆子確實超乎了朕的預計,沒想到能夠猜測到羅藝會逃往突厥,最主要路線都是正確的,滿朝文武無一人能猜測出來,這才是最大的本事啊。”
聽著這些,張阿難小心翼翼的詢問道:“那陛下,太子殿下的功勞需不需要......”
意思很明顯,太子殿下不要功勞,可是陛下可不能不給啊。
李世民一聽,緩緩搖頭:“罷了罷了,他既然不想讓別人知道,那就先隱瞞著,反正在朕心裏記著呢。”
說罷,他便拿出了帝王的威嚴。
“張阿難,速速去將此事告知杜如晦、房玄齡、魏征等人,讓他們好好接待凱旋歸來的大軍與將士。”
“是。”張阿難領命便去辦了。
。。。。。。
次日。
長安城大街小巷又出現了賣報的孤兒,百姓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賣報賣報,羅藝已死,唐軍大勝。”
“賣報賣報,唐軍大勝,羅藝已死。”
“賣報賣報......”
。。。。。。
大街小巷傳來了這樣的聲音。
報紙的銷售也是創了新高,長安城的百姓都已經習慣了這種傳遞消息的方式。
過去的幾個月,朝廷有什麽政令首先便是報紙上傳出來,這讓百姓們也是第一時間能夠知道。
再也不用通過官府衙門來一一傳遞,貼什麽通告了。
因為在這些衙門都沒有接收到消息的時候,報紙已經賣的長安城到處都是了。
對於此事,京兆尹鄭仁基也是敢怒不敢言。
沒辦法,你要是阻攔了報紙發售,第二期馬上就會出更多的滎陽鄭氏黑料,不帶髒字的罵祖宗十八代。
東宮。
王泉拿著最新的報紙找到了李承乾:“殿下,殿下,今日報紙大賣,聽陳管家那邊傳過來的消息說是賣的已經在加急印刷了。”
接過報紙,李承乾看了眼微微頷首。
“確實寫得不錯,看來這些學子還是有點用處的。”
自從有一次李承乾看見報紙上一些不倫不類的話,他便王泉去告訴陳管家,實在找不到文采好的,可以找孤兒院那些學子來寫文章。
把意思傳達到位,人家自然能夠寫出好的白話文。
果不其然,這才兩期,報紙又開始大賣了。
不過這次大賣是因為上麵平叛的消息。
“是啊,殿下,而且學子們的一些文章似乎也是非常受讀書人的喜歡,現在固定每月訂報紙的人也多了起來,就是衝著這些文章去的。”王泉笑嗬嗬的說道。
李承乾微微頷首,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另外再弄出一個版麵來,孤打算把舞台劇的這些小說也放上去,讓百姓們更好的接受舞台劇。”
“啊?”王泉震驚了一下,有些為難的說道:“殿下,陳管家說了,現在報紙已經沒有什麽利潤了,如果再加一個版麵的話,恐怕要虧錢了。”
“虧錢?”
李承乾樂了:“難道昨日那些錢和糧食沒有送去南崖村?如此多的錢,怎麽也能虧幾年的了,就按照孤說的辦。”
“是。”
王泉不情不願的答應了。
這才剛剛解決了糧食問題,太子殿下大手大腳的行為真是......暴發戶。
也不知道節省這點,以後日子還過不過了。
李承乾看著王泉小媳婦受委屈的表情也是樂了。
但報紙虧錢他願意。
報紙是古代宣傳最好的一種方式,也是輿論的關鍵,一旦掌握了報紙,到時候宣傳什麽的,能省不少錢。
“對了王泉,你讓陳管家看看,有何辦法能讓全大唐第一時間可以拿到報紙,是不是要弄幾個驛站之類的,方便這些報紙運輸。”
“啊?”王泉正要離開,聽見李承乾的意見,人都傻了:“殿下,您這.......得虧多少錢啊,光長安城的報紙加版麵,每期都要虧幾貫,如果全大唐都用報紙的話,是不是虧得有點多啊,咱虧不起啊。”
“不怕。”
李承乾起身拿著報紙雙手負背道:“孤還想在新的版麵一半加那些舞台劇的小說,另一半用於大唐百姓識字認字,這件事讓那些弘文館和國子監的大儒去想,如何能讓百姓快速的認識字。”
“增加大唐百姓識字率,未來對朝廷還是有好處的,虧點錢怕什麽。”
“什麽?”王泉嚇了一跳。
不是王泉大驚小怪,而是李承乾的想法簡直是異想天開,白日做夢。
百姓全部識字,怎麽可能?
現在整個大唐識字的十不足一,怎麽可能全部都認識字。
李承乾看著王泉如此,也沒有興趣討論了,這種大事王泉是不會明白的,歎息一聲道:“走,跟孤去一趟太極宮。”
“殿下,去太極宮做什麽?”王泉愣了一下,剛才還在說識字的問題,現在又要去太極宮?
難道......
正當王泉猜測對的時候,李承乾便自己解釋了:“這件事還得找父皇商議一下。”
。。。。。。
一刻鍾之後。
李承乾出現在甘露殿,讓李世民都感覺到驚訝。
要知道這個太子可是不請不到的主,哪怕去請都是要拖著過來的。
什麽請安之類的禮教,李世民都不想去糾結了。
沒辦法,找了無數的老師,沒有一個能拿捏李承乾的,這讓李世民也是有些頭疼。
“父皇,嘿嘿。”李承乾滿臉帶著笑意拱了拱手。
李世民一看這樣的太子,渾身戒備了起來,總不會因為羅藝的事情來邀功了吧?
可太子似乎不是在乎這些的人。
想了半天沒想明白,李世民也不能一直不開口,咳嗽兩聲道:“咳咳,逆......太子來找朕是有何事?”
李承乾頓時露出了委屈的樣子:“難道太子給陛下請安,必須要有事?”
咳咳。
這話讓李世民差點口水噎了一下。
還好旁邊的張阿難及時遞上了水,讓李世民這才緩了過來,臉色微沉道:“你這逆子以為朕是傻子?你一臉有事相求的樣子,以為朕看不出來嗎?”
“有這麽明顯?”李承乾也不裝了,故意摸了摸自己的臉,看向張阿難問道。
張阿難內心翻了大大的白眼,表麵卻連連點頭。
對於這位太子殿下,張阿難也是有些不知道怎麽形容。
你說聰明吧,確實聰明。
可有時候不開竅,似乎隔三差五要惹一下陛下,不惹陛下生氣,太子似乎還不開心。
看著大家都明白,李承乾也不繼續囉嗦了,直接拿出了報紙放在了李世民新做的龍案之上道:“父皇這期報紙可有看?”
李世民不明所以,看著龍案上的報紙微微皺眉。
“看了,怎麽了,是讓朕誇你報紙辦得好?”
“不不不。”李承乾連連擺手道:“兒不是這個意思,兒的意思是父皇不覺得現在百姓不識字,報紙都看不了,是朝廷一件非常失敗的問題嗎?”
嗯?
李世民愣了愣,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好像......確實是朝廷的問題。
百姓不識字,那是教育沒有搞好。
可轉念一想,千百年來不都是如此?
李世民還真沒見過任何一個朝代的百姓全部都識字,哪怕孔聖人,老子那也是沒有做到的事情。
到了唐朝,這才立國短短十幾載,百姓大多不識字,這也不算什麽朝廷失敗的問題吧?
“哼。”
李世民頓時冷哼,一臉憤怒的說道:“你這是責怪朕這個皇帝沒有做好嗎?”
“當然。”李承乾絲毫不懼的昂首道:“所謂子不教父之過,朝廷是父,百姓是子,百姓不識字,那就是朝廷這個父親沒有做好,而朝廷是有父皇說的算,這麽算起來是不是父皇沒有做好。”
“你......”李世民竟然無言反對。
道理是這個道理,可從前那些皇帝,哪個能做到?
任何一個皇帝都做不到的事情,憑什麽朕就能做到?
李承乾不去看李世民的表情有多難看,隻是自顧自的說著:“父皇一直都說要做一位明君,要做千古一帝,要做鼓勵臣子直言進諫,從諫如流的皇帝。”
“那麽兒今日提出的問題,父皇接不接受呢?”
唿唿唿!
李世民丹鳳眼瞪得老大,就這麽直勾勾的看著李承乾,真是氣的頭頂都快冒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