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皇子公主的分封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 作者:90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另外一邊李世民興高采烈的前往了長孫皇後的寢殿。
“觀音婢,觀音婢,哈哈哈。”李世民沒讓人通報,便高高興興的走進去,發現長孫皇後竟在發呆。
“陛下。”
長孫皇後後知後覺的起身行了一個禮,便對旁邊的紅秀說道:“紅秀,快去給陛下準備點吃的。”
“是。”紅秀領命下去了。
寢殿中隻剩下了李世民和長孫皇後,其餘人都在外麵伺候著。
李世民看長孫皇後滿臉心事,都沒來得及分享今日開心的事情問道:“觀音婢,你這是怎麽了?”
“啊?”長孫皇後看李世民詢問這麽奇怪的問題,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臉:“我臉上有東西嗎?”
“不是,朕是問你剛才在發呆,是有什麽事嗎?”李世民好奇的問道。
長孫皇後立馬明白了,是自己情緒讓李世民發現了。
莞爾一笑:“沒事,就是今日承乾來臣妾這兒請安,說了一些事情讓臣妾不解而已。”
“哦?”一聽李承乾現在都給皇後出難題了,李世民也是來了興趣:“觀音婢說來與朕聽聽,看看這逆子給朕的皇後出什麽難題了。”
聞言,長孫皇後抿了抿唇,不知道怎麽說。
說自己身體不好,不能繼續生孩子?
還是說皇子太多了,以後會跟太子爭權?
真要說這些了,恐怕李世民立馬會暴躁。
“陛下,都是一些小孩子的問題。”長孫皇後親切的上去給李世民捏肩道:“陛下日理萬機,小孩子的問題就不勞煩陛下了。”
“無事。”
看長孫皇後吞吞吐吐不願意說,李世民更加好奇了:“今日這逆子在朝堂上讓朕很開心,觀音婢有什麽盡管說,朕一定不生氣。”
“朝堂上?承乾今日上朝了?”長孫皇後倒豎起了柳葉眉的轉移了話題。
“對啊。”
李世民說起這些就來興趣,馬上把李承乾今日上朝說的事全都跟長孫皇後複述了一遍。
說完之後,他還笑吟吟的:“觀音婢,你是沒看見朝堂上那些五姓七望世家的人臉都綠了,朕登基這麽久,還是第一次看他們吃癟的樣子,哈哈哈。”
“還有那王珪,之前看他挺不錯的,沒想到還是以他們世家的利益為主,今日竟然總給太子找麻煩。”
一聽王珪這個諫議大夫給李承乾找麻煩,長孫皇後臉就有了怒氣。
自己兒子才幾歲?
竟然其它她兒子,這讓長孫皇後有些無法忍受。
李世民感受到了長孫皇後的怒氣,拍拍對手放在自己肩膀上的手,安慰了一聲:“觀音婢放心吧,今日都不需要朕出麵,半個朝堂的人都站出來給這個逆子說話。”
甚至還感慨了一聲:“沒想到這個逆子短短時間,籠絡了這麽多人給他說話,而且還是在朕的眼皮子底下。”
聽到這裏,長孫皇後有些擔憂的看了眼李世民。
生怕李承乾籠絡朝臣惹李世民不開心。
“哈哈哈。”不料李世民忽然大笑了一聲:“小小年紀有這般能力,朕很欣慰啊。”
唿!
長孫皇後鬆了口氣。
看來父子終究是父子,要是別人這麽做了,恐怕李世民二話不說就砍頭了。
但最讓長孫皇後吃驚的是,李承乾什麽時候籠絡半數朝臣了?
聽李世民的意思,好像今日王珪彈劾李承乾,不料被半數朝臣支持。
自己哥哥長孫無忌的關隴勳貴支持李承乾也說得過去,可關隴勳貴那也是支持李世民的,在大臣當中還不到半數吧?
李世民看長孫皇後的手中動作停了,便好奇問道:“對了,觀音婢,你還沒跟朕說那個逆子今日給你出了什麽難題呢。”
“哦。”長孫皇後勉強扯唇一笑,想了想還是打算說出來:“今日承乾和臣妾說,他日要是長安為難,分封出去的那些王爺公主是迴京救援長安還是落井下石。”
“那還用說,當然是救援長安啊。”李世民想也不想的就迴答。
可話剛說完,他的眉頭就皺了起來:“觀音婢,這逆子什麽意思?不會單純的隻是說這個問題吧?”
作為皇帝的李世民,很快就反應過來這個問題有些不對。
“而且要是皇帝沒問題,敵人怎麽會輕易的攻入長安?哼,一天天盡想一些有的沒的,看來朕要找魏征好好的去教導教導這逆子了。”
長孫皇後也是無奈,就知道自己說了這個問題,李世民反應會很大。
手中稍微用了些力,繼續給李世民按摩。
邊按邊提醒:“陛下是不是忘了突厥?”
“這關突厥......”李世民立馬語塞了。
因為他想到了武德九年,渭水之盟的恥辱。但也很快反應過來長孫皇後是在提醒他,攻入長安不是不可能。
確實,頡利做到了。
頓時李世民又羞憤又無言以對。
看這樣的皇帝,長孫皇後抿著唇嚴肅道:“今日承乾這孩子跟臣妾談了分封的事情。”
“這逆子還沒當皇帝呢,就想著皇帝的事情了,真的是太沒教養了。”李世民就像是受氣的小媳婦一般。
在長孫皇後麵前,他很少拿出皇帝的威嚴。
因為他知道,自己隻有在長孫皇後這裏才能得到家的溫暖,並不想用皇帝的身份去對待家人。
唯一一片淨土。
要是不讓長孫皇後開口,恐怕他以後就完全是一個人了,沒人敢說真話實話了。
長孫皇後也知道李世民的心思,微微一笑:“陛下,承乾隻是為了自己而擔憂罷了,陛下做秦王的時候難道就沒有擔憂過嗎?”
“再說了那些朝臣可以談論的事情,為什麽太子不能談論?隻是因為太子是太子嗎?”
“這......”李世民更加憋屈了,發現說不過長孫皇後。
魏征他們天天談論皇家的事情,為什麽太子不可以?
“陛下。”長孫皇後靠近李世民的耳朵輕輕唿了一口氣,直接把皇帝拿捏了:“其實臣妾今日想想,承乾似乎說的並沒有錯。”
“固然皇子分封出去可以更好的鞏固江山,可是這些皇子可都是皇家的人,陛下難道忘記了五胡亂華和前隋之亂了嗎?他們哪個不是占據了幾座城池就封自己為王。”
“何況這些皇子本就是王。”
“要是皇帝勤勉的話,他們還沒有機會。可一旦長安陷入危機,這些分封出去的皇子真的會全部迴長安救援嗎?”
李世民整個人都愣住了。
最後為了不丟麵子,他隻能冷哼一聲:“那也隻能怪那個皇帝沒用......”
等等......李世民怎麽感覺自己把自己給罵了。
要是長安陷入危機,是皇帝沒用的話,那他李世民......登基還不到三十天,長安就差點被攻陷了。
越想越氣。
李世民氣的直接起身,在寢殿裏走來走去。
邊走邊思考長孫皇後說的話,感覺就像是死局。
不分封皇子?
那以後的太子怎麽辦?
古人也不是沒做過這樣的事情。
分封皇子,一旦朝廷危機,割地稱王,趁機落井下石?
為什麽落井下石李世民用腳後跟都知道。
不就是可以名正言順登基嘛。。。
唉!
李世民在唉聲歎氣時,長孫皇後忽然說道:“承乾還跟臣妾說了一個問題,大唐疆域是有限的,王爺確實可以有很多。”
“按照太上皇這種方法,一百個孩子估計沒什麽問題,而陛下呢?陛下要是再生一百個皇子公主呢?”
想到這裏,長孫皇後偷偷一笑:“承乾這孩子還說,要是他再生一百個皇子或者公主的話,那大唐江山夠分嗎?”
這讓李世民整個人都陷入尷尬了。
因為李淵這個確實能生,自從登上皇位,幾乎年年都有所出。
哪怕是現在,李世民都聽說太上皇的後宮已經有兩個懷上孩子了,這才你剛開年......
看了眼長孫皇後,李世民隻能道:“反正朕不可能,太上皇想生,做兒女的總不能不讓太上皇生吧?”
不過這些事情李世民倒是沒在意。
因為他不可能生那麽多,大唐那麽大的疆域,還是夠分封的。
長孫皇後歎息的搖了搖頭:“陛下似乎沒有意識到承乾話中的意思,他隻是拿太上皇和陛下還有他打了個比喻,首先是三代皇室有三百位皇子公主,每一位都需要封地,夠不夠分封。”
“第二,承乾的意思是這些皇子公主雖然帶著血脈,可長安一旦陷入危機,能有多少前來解救長安之危?”
“第三則是承乾認為這種方式並不好,分封的地太多,朝廷不能集中管理,中央集權就會鬆散對於皇帝來說並不是好事。”
細細琢磨,李世民也無奈至極。
之前沒有想過這些問題,可這些問題都是實實在在的問題。
太上皇製定了這些,而且前隋也是這麽做的。
總不能因為李承乾的一句話去改吧?
再說了現在大唐外有突厥,內有五姓七望在吸血,這兩件事李世民就焦頭爛額了。
現在又鬧出了皇子公主分封的事情,這不是要他老命嘛。
長孫皇後看出來李世民的愁容,安慰了一句:“陛下這些事情還早,承乾還小,皇子們也沒有長大,等解決了內憂外患在解決這些事情也不遲。”
“嗯嗯。”
李世民歎息一聲,隻能這樣了。
此時此刻的他才覺得,這皇帝當初真不知道爭來做什麽,帶著一家人閑雲野鶴不行嗎?
什麽天策府,什麽權力,他都不要了。
現在還背負了罵名,背負了這麽多。
“觀音婢,觀音婢,哈哈哈。”李世民沒讓人通報,便高高興興的走進去,發現長孫皇後竟在發呆。
“陛下。”
長孫皇後後知後覺的起身行了一個禮,便對旁邊的紅秀說道:“紅秀,快去給陛下準備點吃的。”
“是。”紅秀領命下去了。
寢殿中隻剩下了李世民和長孫皇後,其餘人都在外麵伺候著。
李世民看長孫皇後滿臉心事,都沒來得及分享今日開心的事情問道:“觀音婢,你這是怎麽了?”
“啊?”長孫皇後看李世民詢問這麽奇怪的問題,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臉:“我臉上有東西嗎?”
“不是,朕是問你剛才在發呆,是有什麽事嗎?”李世民好奇的問道。
長孫皇後立馬明白了,是自己情緒讓李世民發現了。
莞爾一笑:“沒事,就是今日承乾來臣妾這兒請安,說了一些事情讓臣妾不解而已。”
“哦?”一聽李承乾現在都給皇後出難題了,李世民也是來了興趣:“觀音婢說來與朕聽聽,看看這逆子給朕的皇後出什麽難題了。”
聞言,長孫皇後抿了抿唇,不知道怎麽說。
說自己身體不好,不能繼續生孩子?
還是說皇子太多了,以後會跟太子爭權?
真要說這些了,恐怕李世民立馬會暴躁。
“陛下,都是一些小孩子的問題。”長孫皇後親切的上去給李世民捏肩道:“陛下日理萬機,小孩子的問題就不勞煩陛下了。”
“無事。”
看長孫皇後吞吞吐吐不願意說,李世民更加好奇了:“今日這逆子在朝堂上讓朕很開心,觀音婢有什麽盡管說,朕一定不生氣。”
“朝堂上?承乾今日上朝了?”長孫皇後倒豎起了柳葉眉的轉移了話題。
“對啊。”
李世民說起這些就來興趣,馬上把李承乾今日上朝說的事全都跟長孫皇後複述了一遍。
說完之後,他還笑吟吟的:“觀音婢,你是沒看見朝堂上那些五姓七望世家的人臉都綠了,朕登基這麽久,還是第一次看他們吃癟的樣子,哈哈哈。”
“還有那王珪,之前看他挺不錯的,沒想到還是以他們世家的利益為主,今日竟然總給太子找麻煩。”
一聽王珪這個諫議大夫給李承乾找麻煩,長孫皇後臉就有了怒氣。
自己兒子才幾歲?
竟然其它她兒子,這讓長孫皇後有些無法忍受。
李世民感受到了長孫皇後的怒氣,拍拍對手放在自己肩膀上的手,安慰了一聲:“觀音婢放心吧,今日都不需要朕出麵,半個朝堂的人都站出來給這個逆子說話。”
甚至還感慨了一聲:“沒想到這個逆子短短時間,籠絡了這麽多人給他說話,而且還是在朕的眼皮子底下。”
聽到這裏,長孫皇後有些擔憂的看了眼李世民。
生怕李承乾籠絡朝臣惹李世民不開心。
“哈哈哈。”不料李世民忽然大笑了一聲:“小小年紀有這般能力,朕很欣慰啊。”
唿!
長孫皇後鬆了口氣。
看來父子終究是父子,要是別人這麽做了,恐怕李世民二話不說就砍頭了。
但最讓長孫皇後吃驚的是,李承乾什麽時候籠絡半數朝臣了?
聽李世民的意思,好像今日王珪彈劾李承乾,不料被半數朝臣支持。
自己哥哥長孫無忌的關隴勳貴支持李承乾也說得過去,可關隴勳貴那也是支持李世民的,在大臣當中還不到半數吧?
李世民看長孫皇後的手中動作停了,便好奇問道:“對了,觀音婢,你還沒跟朕說那個逆子今日給你出了什麽難題呢。”
“哦。”長孫皇後勉強扯唇一笑,想了想還是打算說出來:“今日承乾和臣妾說,他日要是長安為難,分封出去的那些王爺公主是迴京救援長安還是落井下石。”
“那還用說,當然是救援長安啊。”李世民想也不想的就迴答。
可話剛說完,他的眉頭就皺了起來:“觀音婢,這逆子什麽意思?不會單純的隻是說這個問題吧?”
作為皇帝的李世民,很快就反應過來這個問題有些不對。
“而且要是皇帝沒問題,敵人怎麽會輕易的攻入長安?哼,一天天盡想一些有的沒的,看來朕要找魏征好好的去教導教導這逆子了。”
長孫皇後也是無奈,就知道自己說了這個問題,李世民反應會很大。
手中稍微用了些力,繼續給李世民按摩。
邊按邊提醒:“陛下是不是忘了突厥?”
“這關突厥......”李世民立馬語塞了。
因為他想到了武德九年,渭水之盟的恥辱。但也很快反應過來長孫皇後是在提醒他,攻入長安不是不可能。
確實,頡利做到了。
頓時李世民又羞憤又無言以對。
看這樣的皇帝,長孫皇後抿著唇嚴肅道:“今日承乾這孩子跟臣妾談了分封的事情。”
“這逆子還沒當皇帝呢,就想著皇帝的事情了,真的是太沒教養了。”李世民就像是受氣的小媳婦一般。
在長孫皇後麵前,他很少拿出皇帝的威嚴。
因為他知道,自己隻有在長孫皇後這裏才能得到家的溫暖,並不想用皇帝的身份去對待家人。
唯一一片淨土。
要是不讓長孫皇後開口,恐怕他以後就完全是一個人了,沒人敢說真話實話了。
長孫皇後也知道李世民的心思,微微一笑:“陛下,承乾隻是為了自己而擔憂罷了,陛下做秦王的時候難道就沒有擔憂過嗎?”
“再說了那些朝臣可以談論的事情,為什麽太子不能談論?隻是因為太子是太子嗎?”
“這......”李世民更加憋屈了,發現說不過長孫皇後。
魏征他們天天談論皇家的事情,為什麽太子不可以?
“陛下。”長孫皇後靠近李世民的耳朵輕輕唿了一口氣,直接把皇帝拿捏了:“其實臣妾今日想想,承乾似乎說的並沒有錯。”
“固然皇子分封出去可以更好的鞏固江山,可是這些皇子可都是皇家的人,陛下難道忘記了五胡亂華和前隋之亂了嗎?他們哪個不是占據了幾座城池就封自己為王。”
“何況這些皇子本就是王。”
“要是皇帝勤勉的話,他們還沒有機會。可一旦長安陷入危機,這些分封出去的皇子真的會全部迴長安救援嗎?”
李世民整個人都愣住了。
最後為了不丟麵子,他隻能冷哼一聲:“那也隻能怪那個皇帝沒用......”
等等......李世民怎麽感覺自己把自己給罵了。
要是長安陷入危機,是皇帝沒用的話,那他李世民......登基還不到三十天,長安就差點被攻陷了。
越想越氣。
李世民氣的直接起身,在寢殿裏走來走去。
邊走邊思考長孫皇後說的話,感覺就像是死局。
不分封皇子?
那以後的太子怎麽辦?
古人也不是沒做過這樣的事情。
分封皇子,一旦朝廷危機,割地稱王,趁機落井下石?
為什麽落井下石李世民用腳後跟都知道。
不就是可以名正言順登基嘛。。。
唉!
李世民在唉聲歎氣時,長孫皇後忽然說道:“承乾還跟臣妾說了一個問題,大唐疆域是有限的,王爺確實可以有很多。”
“按照太上皇這種方法,一百個孩子估計沒什麽問題,而陛下呢?陛下要是再生一百個皇子公主呢?”
想到這裏,長孫皇後偷偷一笑:“承乾這孩子還說,要是他再生一百個皇子或者公主的話,那大唐江山夠分嗎?”
這讓李世民整個人都陷入尷尬了。
因為李淵這個確實能生,自從登上皇位,幾乎年年都有所出。
哪怕是現在,李世民都聽說太上皇的後宮已經有兩個懷上孩子了,這才你剛開年......
看了眼長孫皇後,李世民隻能道:“反正朕不可能,太上皇想生,做兒女的總不能不讓太上皇生吧?”
不過這些事情李世民倒是沒在意。
因為他不可能生那麽多,大唐那麽大的疆域,還是夠分封的。
長孫皇後歎息的搖了搖頭:“陛下似乎沒有意識到承乾話中的意思,他隻是拿太上皇和陛下還有他打了個比喻,首先是三代皇室有三百位皇子公主,每一位都需要封地,夠不夠分封。”
“第二,承乾的意思是這些皇子公主雖然帶著血脈,可長安一旦陷入危機,能有多少前來解救長安之危?”
“第三則是承乾認為這種方式並不好,分封的地太多,朝廷不能集中管理,中央集權就會鬆散對於皇帝來說並不是好事。”
細細琢磨,李世民也無奈至極。
之前沒有想過這些問題,可這些問題都是實實在在的問題。
太上皇製定了這些,而且前隋也是這麽做的。
總不能因為李承乾的一句話去改吧?
再說了現在大唐外有突厥,內有五姓七望在吸血,這兩件事李世民就焦頭爛額了。
現在又鬧出了皇子公主分封的事情,這不是要他老命嘛。
長孫皇後看出來李世民的愁容,安慰了一句:“陛下這些事情還早,承乾還小,皇子們也沒有長大,等解決了內憂外患在解決這些事情也不遲。”
“嗯嗯。”
李世民歎息一聲,隻能這樣了。
此時此刻的他才覺得,這皇帝當初真不知道爭來做什麽,帶著一家人閑雲野鶴不行嗎?
什麽天策府,什麽權力,他都不要了。
現在還背負了罵名,背負了這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