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也是不約而同的看向了尉遲敬德。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氣,轉身陰沉著臉道:“敬德,此事朝堂上已經議過,此事並不是出兵突厥的最好時機,你就不必再多言了。”


    “可是陛下......”尉遲敬德一臉憤恨,把目光看向了李淵。


    沒辦法,太氣人了。


    唐初的武將一個個都是有骨氣的,以開疆拓土為榮,丟失守地為恥。


    能夠做到尉遲敬德這個位置的,哪個不是一人能夠滅一國的狠人。


    李承乾這個時候站了出來,對李淵說道:“皇爺爺,孫兒認為出兵突厥此事還需謹慎,大唐經過連年征戰,耗費糧草無數,已經是疲憊不堪,因休養生息為主。”


    這番話引來了李世民和李淵的意外視線。


    沒想到九歲的李承乾竟然還懂這些。


    不過李淵還是惡狠狠的瞪了眼李世民,歎息道:“隻是可憐大唐數千百姓的性命了。”


    這話說的李世民也是臉一陣紅一陣白,百姓是在他的治理下被擄走,不管怎麽樣也是要想辦法救迴來為好。


    李承乾這個時候眼珠子咕嚕一轉,拱手提議道:“皇爺爺,父皇,兒認為被擄走的百姓不是不能救。”


    “哦?說來聽聽。”李淵立馬問道。


    旁邊的李世民也是興趣濃厚,要是能把百姓救迴來,那也是作為皇帝的功績。


    殺兄弑弟的名聲已經襲擾李世民快一年了,每日殫精竭慮,廢寢忘食,就是為了有一天能夠洗白自己。


    李承乾想了想道:“請問皇爺爺,父皇,突厥這個時候最缺的是什麽?為什麽去年要劫掠大唐的河套地區?”


    聞言的尉遲敬德立馬氣憤的說道:“還能缺什麽,突厥人天性兇殘,以折磨人為樂,甚至以人為食。”


    “哦?”


    李承乾挑挑眉看向尉遲敬德:“那按照尉遲將軍而言,突厥人劫掠我大唐河套地區,單純的就是生性兇殘,那為何平時他們不來劫掠我們,往往都是在冬季呢?”


    “這......”尉遲敬德語塞了。


    這一點,他怎麽知道。


    隻是在打仗的時候,他見過那些突厥人把大唐人稱之為兩腳羊,特別是女兒和孩子,是他們的最愛。


    李世民跟突厥人打仗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最了解他們的莫過於李世民這個皇帝了。


    “突厥人冬季之時草原會因為寒冷而凍死牛羊無數,所以缺少糧食迴來劫掠大唐。”


    頓了頓,他皺眉道:“可現在他們草原已經有新的一批草生長出來,從而並不缺少什麽。”


    “錯。”


    李承乾鏗鏘有力的搖搖頭,說道:“突厥人境內連年天災,缺少的不僅僅是糧食,還有食鹽和牛羊,如果我們同意把食鹽、茶葉、牛羊等跟頡利作為交換,換迴大唐百姓,突厥肯定會欣喜。”


    唐朝初年,突厥境內天災不斷,特別是貞觀元年到貞觀十年,突厥更是爆發了不止一次動亂。


    起因全都是糧食的問題。


    其實突厥人如果團結,上下一心也能夠度過難關。隻是突厥人的階級製度非常的明顯,底層的那些人平時都不怎麽能夠吃得飽,更加別說災荒之年了。


    而突厥的官員或者有權力的人卻是大吃大喝,每日沉迷於金錢女色。


    從而導致了,突厥時常會有人拿著為了突厥人的名義進行反叛,最終的結果也就是反叛成功了,底層人依舊是水深火熱,反叛失敗,底層人依舊是沒有飯吃。


    這才導致了突厥人戰鬥力非常的強悍,因為想要吃飽就必須打勝仗。這也是那些突厥首領們的強心劑,出征前宣言就是拿下某某某地方,就能夠吃喝玩樂。


    不止有吃的,還有女人。


    李承乾所說的這些,其實李世民他們也知道,隻是想拿大唐的牛羊去交換,還是有些舍不得。


    “不行。”尉遲敬德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麵對李承乾露出狠厲的眼神:“大唐牛羊並不多,如何能跟突厥人交換?”


    說句難聽的,唐朝還禁止殺牛呢。


    他們唐人自己都沒得吃,拿去給突厥人吃,還不如打過去。


    李承乾麵露無奈,問道:“尉遲將軍,相對比突厥而言,大唐的牛羊馬匹是多是少?”


    “這......當然是少。”尉遲敬德反應了半天才說出這麽一句話。


    突厥主食就是牛羊,而大唐主食都是稻米這些。


    所以相對比牛羊來說,肯定是突厥那邊比較多。


    李承乾微微頷首,隨之又問道:“尉遲將軍,不如我們打個賭如何。”


    “什麽賭?”尉遲敬德頓時警惕了起來。


    好好的說關於突厥的事情,怎麽就跟他做起了交易來。


    李承乾看尉遲敬德防備的樣子,微微一笑:“尉遲將軍放心,我不會將你獻於頡利換取大唐數千百姓......”


    聽見這話的尉遲敬德,臉是一陣紅一陣白。


    如果一個尉遲敬德能夠換數千大唐百姓這種話傳出去,恐怕朝堂上那些儒士都要跟李世民進言。


    打仗會死很多人,但是獻出尉遲敬德隻需要死一個人保住了幾千人。


    李承乾看尉遲敬德眼神中有些惶恐,勾了勾唇:“尉遲將軍,孤跟你打個賭,今年你拿著一萬頭牛羊加上一千石的食鹽,明年我能從突厥人手上翻倍的賺迴來。”


    “尉遲將軍,可敢跟孤打這個賭?”


    “這......”尉遲敬德不敢迴應。


    按照唐朝的計量單位,一石等於53公斤,一千石相當於公斤食鹽。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如果孤勝了,孤隻要你尉遲府在長安附近的百畝良田。”李承乾露出了狡黠的目光,就像是狼外婆一般一步步引誘:“如果尉遲將軍勝了,東宮有什麽尉遲將軍喜歡的隨便拿走,如何?”


    這誘惑可不是一般的大。


    一畝良田市價在三十貫左右,百畝良田也就是三千貫左右。


    三千貫賭東宮任何一樣東西,非常的劃算。


    而李世民和李淵則是皺緊了眉頭,不知道李承乾要那麽多良田幹什麽。


    但也沒有阻止。


    因為他們也是非常好奇,李承乾有什麽辦法能夠從突厥賺錢。


    如果真的按照李承乾的說法,一萬頭牛羊加上一千石的食鹽拿去交換幾千大唐百姓,第二年還能翻倍的賺迴來。


    這是一筆穩賺不虧的買賣。


    以前都是突厥賺大唐的,現在大唐能賺突厥的錢,百利而無一害。


    長孫皇後幾人則是怪異的看著李承乾,發現李承乾這幾天好像變得他們都不認識了。


    特別是那群弟弟妹妹,看著李承乾的時候,眼裏都是冒著小星星的,年長點的李恪和李泰,都跟李承乾差不多大。他們可不敢這麽跟一個大將軍說話,看見尉遲敬德他們都跑的遠遠的。


    尉遲敬德見李世民在旁邊微微點頭,便咬了咬牙道:“行,太子殿下,如你真能第二年翻倍的讓大唐把這些錢賺迴來,俺就跟你打這個賭又如何。”


    要說尉遲敬德傻,那可不是真的。


    人家精明著呢。


    到時候把幾千大唐百姓贖迴來,尉遲敬德可以宣傳,當初是他跟太子殿下用百畝良田打賭才促成了這件事。


    說出去多有麵子。


    百畝良田本來就是李世民賞賜他的,而且尉遲家也不差這百畝良田。


    “好。”


    李承乾很爽快的拍了拍手,轉身對李淵和李世民拱了拱手:“皇爺爺,父皇請允許兒能夠在長安成立一家織布坊,錢可以湊太子月例當中扣,一年的時間,兒保證能夠賺迴一萬頭牛羊和一千石的食鹽迴來。”


    這對於他這個穿越者來說不是小意思嗎?


    羊什麽最值錢?


    當然是羊毛啊。


    到時候他把這些羊毛整理出來,做成保暖的衣服,長安這些權貴還不搶破頭來買嗎?


    李世民跟李淵對視一眼,隨即咳嗽了兩聲。


    “承乾,你為何要做這個織布坊?”這一點李世民肯定要搞清楚。


    不然的話,哪怕是太子,也不可能隨隨便便的讓他去糟蹋浪費。


    最主要還是李世民窮啊。


    登基那點家底都快空了,從古至今,恐怕也就他李世民這個皇帝兜裏是最幹淨的了。


    李承乾抿抿唇,要是今天不說出一個所以然來,恐怕李世民是不可能掏這個錢了。


    自己雖然是太子,可手頭窮啊。


    年紀還小,窮的兜裏一個子都沒有。


    而且曆史記載,李承乾自從坐上這個太子之後也就沒有富裕過,因為自己老爹李世民窮,導致這個太子可能還沒有一些國公家裏的那些二代有錢。


    “父皇,兒打算收購突厥的羊毛,利用羊毛織衣服。”


    “哦?”李世民很快來了興趣,連剛才被李淵抽的那幾下都忘記了:“羊毛織衣服?”


    “沒錯,父皇羊毛織的衣服又保暖又結實,最主要的是突厥人的羊毛我們能夠以最低的價格收購過來織成衣服,量大又便宜,非常的劃算。”


    李承乾為了讓李世民同意,還特意提出了一個觀點:“父皇在每年冬季我大唐子民都有受災的百姓湧入長安,從古至今以來朝廷都是布施一些稀粥充饑,對於百姓而言不能吃飽,反而朝廷還需要花費許多的銀兩。”


    “兒有一個提議,如兒的織布坊成立,到時有流民或者災民之時,就不需要朝廷繼續湊糧,由兒的織布坊接收,給他們月錢,還給他們飯吃,這也算是為朝廷出力了。”


    聞言的李世民眼前一亮。


    一到災荒之年是讓李世民最頭疼的,可現在自己兒子竟然能夠幫著解決這個問題,豈不是甚好?


    巴不得立馬把錢給李承乾,讓他去弄那個什麽織布坊。


    可長孫皇後在旁邊卻皺起了眉:“承乾,此事不可胡鬧,你可知那災民何其之多?一個織布坊如何能夠容納天下災民。”


    也是長孫皇後的一番話,把李世民拉迴了現實。


    對啊,一個織布坊才能容納多少人?


    李承乾又開始說小孩子話了。


    “承乾,朕知道你是好心,可做事還是要腳踏實地為好。”李世民本來的希望被長孫皇後的話熄滅,歎息一聲道:“關於贖迴百姓的事情,朕會讓禮部著手去辦理,關於你與敬德打的賭,朕就當沒這迴事。”


    “對了,昨日所說代替牛的器具,你還是先忙好這件事再說。”


    李世民歎息著搖頭,轉身對李淵拱了拱手:“多謝父皇今日教誨,兒一定謹記心中,做好皇帝的本份,還請父皇迴宮。”


    鬧了這麽久了,李世民也感覺疲憊,開始趕人了。


    還沒等李淵說什麽的時候,李世民已經對張阿難揮了揮手:“張阿難,送太上皇迴宮。”


    李淵急了,這個時候跟李世民發脾氣肯定沒用,隻能用眼神求助李承乾。


    接收到眼神,李承乾咳嗽了兩聲:“父皇,兒今日以讓王少監趕做曲轅犁,算算時間已經在製作了,不如請父皇移步去看看如何?”


    想了想剛才的鬧劇,李世民這個時候也沒有心情批閱奏折了。


    “行。”既然兒子都開口了,李世民還是真想去看看代替牛的工具是什麽樣的。


    李淵這才鬆了口氣。


    可沒想到下一秒李世民對張阿難說道:“張阿難你先送太上皇迴宮。”


    “這......”李淵眼珠子瞬間瞪大了:“朕不迴去。”


    李世民皺了皺眉:“父皇,難道還有別的事?”


    這下李淵張了張嘴,卻說不出來了,又是求助一般的看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翻了一個白眼,自己這個皇爺爺真的是被自己老爹拿捏死死的。


    要是沒有他這個太子殿下幫助,恐怕李淵這次迴太極宮想出來就難了。


    拱了拱手,李承乾對李世民說道:“父皇,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子不言父過,臣不彰君惡。”


    “如父皇違背皇爺爺之意,此事傳揚出去,有恐讓小人大做文章。”


    “皇爺爺乃是大唐開國之主,曲轅犁此等利國利民之物,父皇何以不讓皇爺爺親眼所見?”


    一番話,氣的李世民臉上青一片紅一片的。


    他何嚐不懂這些道理,可李淵......太能鬧騰了。


    可李承乾現在把話放到台麵上說,李世民也是無意反駁。


    “對對對,李老二你要是不讓朕一起去,就不怕天下人唾罵你嗎?”李淵似乎找到了主心骨,立馬跟著附和。


    “哼。”


    李世民看著自己的好大兒,冷哼一聲:“先生教你的全都用到父皇身上了,甚好!”


    說著,他就邁步先離開了。


    也沒有說把李淵送迴太極宮的事情。


    長孫皇後也是無奈的歎息,平時也沒見李承乾學問這麽好,怎麽這兩天感覺李承乾就像是換了一個人。


    不知道的還以為自己兒子得了失魂症呢。


    要知道長孫皇後內心的想法,李承乾肯定會說:吾前世乃儒生,文言文博古通今,小小李二,拿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90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90後並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