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的想法非常的好,可低估了張阿難和禁衛軍的能力。


    不出半個時辰,躲在花園角落的李承乾就被昏昏欲睡的提拎了起來。


    “誰啊,打擾孤睡覺。”李承乾被吵醒,起床氣立馬就開始發飆。


    死死盯著提拎自己的人。


    當李承乾看清楚抓住自己的人是張阿難之時,腦中瞬間空白一片。


    “你......你......你......”


    李承乾支支吾吾半天沒有說出一句完整的話,張阿難則是露出了一個笑臉,用著尖細的聲音說道:“太子殿下,陛下讓臣來找您,趕快跟我去見陛下吧。”


    (ps:在唐朝麵對皇族一般都是以臣自居,老百姓也是如此。除了一些內侍或者奴婢,他們會自稱奴家或者奴婢。在這裏張阿難除了是內侍總管,也是左監門大將軍,所以是自稱臣。)


    “孤......”李承乾看張阿難說完就要拎著自己去找李世民,立馬慌張的眼珠子亂轉,最後爆吼一聲:“大膽~”


    這一聲可把周圍的內侍和侍衛都嚇了一跳,就連張阿難也是手一鬆,放開了李承乾。


    一個個都膽戰心驚的看著李承乾。


    再怎麽說人家也是太子殿下,剛才確實有些不合規矩。


    但沒辦法,太子殿下您也不看看近一年,您都幹了些啥事。


    李承乾氣鼓鼓著一個通紅的小臉,環顧一圈麵前數十人,最終歎息一聲:“孤自己走。”


    “好嘞。”張阿難也是鬆了口氣,擦了擦額頭不存在虛汗。


    太子殿下如果能夠自己走,那再好不過了。


    就這樣,一刻鍾不到的時間,李承乾就再次出現在了長孫皇後的寢殿內。


    長孫皇後看李承乾渾身上下都有泥點子,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同時也是有些心疼。


    曾經的李承乾是多麽的聽話,可自從六歲那年病了一場,感覺整個人都變了。因為太過緊張,當時看李承乾病好了,長孫皇後都喜極而泣,哪有時間去管自己兒子性格上的變化。


    李承乾走進寢殿,看見李世民正半倚著‘隱幾’,抿抿唇上前拱手:“父皇,母後。”


    (ps:隱幾也稱之為憑幾,類似於無腿圈椅,看過一些唐朝電視劇大家應該知道他們是沒有椅子的,而且上朝或者家中請客的時候會在旁邊放一個扶手一般的東西。)


    對於父皇這個稱唿,李世民倒是沒有計較。


    從自己登基做了這個皇帝之後,李承乾就是這麽稱唿李世民,甚至稱唿李淵為皇爺爺。


    甚至帶出了一種別樣的風氣,每次李淵邀請家宴的時候,其它的皇孫也是有模有樣的跟著叫皇爺爺。


    (ps:父皇廣泛用於明清時期,皇爺爺亦是如此。)


    哼。


    李世民半倚著,鼻子中冷哼出聲。


    就這麽一聲,嚇得周圍那些內侍和侍女頭都低了幾分。


    沒別的,李世民本是馬上皇帝,加上弑兄殺弟的名聲,讓一些內侍婢女伺候的時候更加小心翼翼。


    生怕自己做錯什麽事,被李世民下令腰斬砍頭什麽的。


    李承乾本來也就沒有古代的那些思想,麵對自己的父親會害怕,但不至於害怕的下跪。


    見李承乾並沒有被自己嚇著,李世民倒是默默點了點頭,剛才的氣也是稍微的消了些。


    “你可知錯?”


    聞言的李承乾撓撓頭,看了眼旁邊的長孫皇後,裝傻充愣道:“父皇,兒並沒有錯啊。”


    “放肆。”看李承乾一副傻樣,李世民一拍隱幾,暴怒道:“夜都深了你跑你母後宮中還不知錯?”


    在唐朝,像李承乾那麽大的孩子已經要懂得兒大逼母,女大逼父的道理。哪怕是開放的唐朝,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也是沒有改變的。


    這件事要是被朝中那種諫臣知道了,恐怕彈劾李承乾的人數不勝數,特別是李淵留下的老臣,現在沒事就是挑李世民的錯處。


    李承乾看著李世民暴怒的樣子,露出了一個傻笑:“父皇,兒隻是晚上睡不著,想母後了,想看看母後睡了沒,誰知道......父皇竟然在母後宮中。”


    “你......”李世民指著李承乾,差點氣的全身上下的孔都要冒煙了。


    這算是什麽解釋?


    長孫皇後是他的皇後,晚上他在這裏,難道還錯了不成?


    看李世民被氣成這樣,長孫皇後也是立馬上前給李世民負背,安慰了一句:“陛下,承乾年紀還小,您就別生氣了。”


    安慰完李世民,長孫皇後又朝李承乾不輕不重的罵了一句。


    “承乾看你給你阿爺氣的,還不快過來賠不是。”


    作為母親,長孫皇後倒沒覺得這有什麽,無非是李承乾年齡還小,想母親也是很正常的。


    別說李承乾了,哪怕是李世民嘴裏還時常掛念太穆皇後。


    “算了。”李世民看長孫皇後這麽幫李承乾說話,他也就不去追究剛才的話題,而是想到了另一個問題:“你是怎麽進到這裏的?”


    這才是一個皇帝最關心的問題。


    要知道皇後寢宮外麵都是侍女和侍衛把守著,加上他這個皇帝在這裏,門外的人可不少。


    哪怕李承乾是太子,那也不可能不通報就放人進來。


    要是不驚動侍衛和侍女的情況下,李承乾這麽一個孩子都能夠偷偷跑進來,那換成別人呢?


    隱太子李建成曾經那些忠心的人可還沒有清查完,要是哪天賊人闖到了皇後寢殿中那不是很危險?


    一旁的長孫皇後自然是立刻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心裏也是有些慌張。任何人住在一個不安全的地方,恐怕內心都會慌張。


    李承乾看李世民終於問這個問題了,內心還是挺佩服的。


    畢竟發生了剛才的事情,能夠保持清醒頭腦觀察到這一點的人還真不多,大多數的父親都是先打一頓,能夠第二天想起來這件事的已經非常難得了。


    有些得意洋洋的他,拱手道:“父皇,這很簡單。”


    “哦?”李世民和長孫皇後都詫異的看了眼李承乾。


    這事很簡單?


    那不是皇後的寢宮很不安全?


    李承乾指了指旁邊的一個櫃子說道:“父皇,母後,那櫃子下麵就是一條暗道,那暗道是......”


    說到一半,他不敢往下說了,因為那些都是禁忌。


    對麵前的這位剛登基不足一年的皇帝李世民來說是禁忌。


    李世民看李承乾說話說一半,蹙了蹙眉:“吞吞吐吐的作甚,有話就說。”


    “是,父皇。”李承乾隻能硬著頭皮說道:“父皇可知這宮殿之前是誰在住?”


    沒辦法,李承乾雖然人小,可是靈魂已經二十多歲了。想到玄武門那天,李世民滿身的戾氣,甚至帶著略微的血腥味,他不得不怕。


    從小以祖國花朵一般的培養,哪聞過那麽濃重的血腥味。


    甚至跟著李世民身邊的人,幾乎都有那樣的血腥味,要不是他強忍著,估計能當場就吐了。


    李世民聽見李承乾的問題,皺眉想要說出一個人的名字,但強忍在喉頭把那三個字給咽下去了。


    這才過去一年不到,這三個字確實是禁忌。


    但也明白了為什麽李承乾進長孫皇後的寢宮會沒有驚動外麵的侍衛。


    不提這個名字,李世民又問了一句:“那你是如何得知這件事的?”


    說起這個,李承乾立馬就洋洋得意起來。


    “之前我和安陸郡王一起在東宮玩耍時,無意發現的。”


    李世民點點頭,臉上露出了了然的神色。


    安陸郡王就是隱太子李建成的長子李承道。


    以前長孫皇後為了給李世民拉攏後宮,確實經常到太極宮,李承道邀請李承乾一起玩兒倒也是情理之中。


    雖然總是被欺負。


    小孩子對於這些事情忘性也大,今天欺負了,說不準過幾天又能夠湊在一起玩耍。


    了解清楚事情過程,李世民也沒有問題了,看了眼旁邊的長孫皇後喊了聲:“張阿難。”


    “臣在。”候在不遠處的張阿難立馬彎腰拱手。


    不知道為什麽,站在寢殿中間的李承乾忽然有種不好的預感,眉頭都皺成了一條線。


    李世民嘴角勾了勾,說道:“明日找人把這條路給封了。”


    “是。”張阿難自然是領命行事。


    不過他也沒有走,在李世民身邊不知道多少年了,基本上李世民動動手,張阿難就知道李世民想要幹什麽。


    就如張阿難猜想一般,李世民頓了頓,才說出了下麵半句話。


    “把李承乾拖出去杖刑二十。”


    “是。”對於李世民的命令,張阿難是不折不扣的,哪怕對方是李承乾,也是要執行。


    在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張阿難已經上手去揪李承乾的後衣領了。


    杖刑想讓這位太子殿下老實跟著走是不可能的,隻能拖著去,這一套張阿難別太熟。而且他發現每次拖著李承乾走,半倚在隱幾上的李世民就笑的越開心。


    長孫皇後瞬間花容失色,下意識拉住了李世民的胳膊:“陛下,二十是不是太多了,承乾還是一個孩子啊。”


    “哼,不好好教訓他,明日太上皇的人肯定要彈劾他,為了堵住他們的嘴,朕也是沒辦法才出此下策啊。”李世民一臉肉疼的看著長孫皇後,似乎在說:承乾也是朕的孩子,朕非不得已啊。


    被張阿難揪著後衣領的李承乾這才反應過來,一臉嫌棄的看著李世民的表演。


    發現自己馬上就要被拖出寢殿了,李承乾這才大喊一聲:“父皇,我要跟你做一筆生意。”


    全場死一般的寂靜。


    張阿難的手也停住了,詫異的低頭看了眼李承乾,心想:太子殿下,你可是太子啊,你怎麽能跟陛下做生意呢?


    (ps:在唐朝體係中士農工商,商人是最令人不齒的。)


    “哦?”李世民剛才還得意洋洋的哄住了長孫皇後,一聽李承乾的話立馬來了興趣,對張阿難揮了揮手:“說吧,你要跟朕做什麽生意?”


    張阿難鬆開了李承乾,後者就飛快的站了起來跑近李世民,感覺身後那個閹人是什麽洪水猛獸一般。


    雖然平時自己擺臉色,張阿難肯定不敢怎麽樣,可是一旦李世民下令,這張阿難比猛獸還可怕。


    看著像小雞般逃跑的李承乾,李世民更是笑意不減。


    “父皇。”


    李承乾重新走到李世民麵前,直接擺出了準備談價碼的架勢:“今日父皇隻要免了我的杖刑,我有辦法讓皇爺爺搬出太極宮。”


    “哦?”


    本來看李承乾小大人的樣子,李世民還是感覺有些搞笑的,可聽了人小鬼大的話之後,他臉色都變了:“此話當真?”


    “陛下。”長孫皇後在旁邊也聽見了這話,立馬緊張的叫了一聲。


    不為別的,在長孫皇後眼裏,李世民那麽多的大臣智囊都沒有辦法解決的事情,李承乾憑什麽能夠解決這件事?


    肯定是李承乾害怕杖刑,胡亂說的。


    要是當真了,到時候被那些朝臣知道,李承乾可是欺君之罪。


    特別是太子,犯了欺君之罪恐怕那些大臣更有理由彈劾李世民了。


    什麽包庇太子。


    什麽違天悖理之類的話。


    李世民看了眼長孫皇後,剛才些許激動地心情也慢慢平複下來,也是聯想到了這一層麵。


    但讓李淵搬出太極宮,這可是李世民已經想了一年的事情了,可人家李淵是太上皇,穩如泰山一般的坐在太極宮,他為人子確實也做不了什麽。


    也不止一次找人去和李淵說道理,可問題人家不聽,就是天天在太極宮酒池肉林。


    最後一次,李世民還記得自己找過去的人迴來帶了一句李淵的話:朕如今已是太上皇,無需理會朝政,每日醉生夢死即可。


    這話說的李世民人都傻了,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擠兌李世民讓他李淵禪位的事情。


    越想越生氣,李世民隻能把希望寄托在剛才李承乾的話上,盡管知道自己兒子才九歲,但總是希望能夠出點有用的點子,有種死馬當活馬醫的感覺。


    “太子,你說。”李世民語氣很重,而且直唿太子,說明這件事非常的嚴重,也是提醒李承乾說話要謹慎。


    李承乾自然感受到了李世民的王霸之氣,渾身不禁打了個哆嗦,看看旁邊長孫皇後擔憂的臉,還有李世民那張期待的臉。


    吞咽了一下喉頭,李承乾拱手:“父皇,此事兒三日內就能給父皇一個滿意的答複,還請父皇明日準許兒去看望皇爺爺。”


    三日?


    李世民內心更加的激動了,但又怕李承乾說錯話,做錯事。


    “你打算如何跟你皇爺爺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90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90後並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