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沂辰對紀寧這話很高興,便讓紀寧迴去了。
紀寧快到宮門的時候,不想來了個小丫鬟,說皇上又有事找她。
紀寧心中知道,找她的怕不是皇上,而是廖嵐雅。
如她所料,跟著小太監走了好一會兒,前麵的亭子裏的確坐著一個女人,就是廖嵐雅。
等到紀寧走到近前,她讓周圍之人都站得遠遠地,這才看著紀寧笑道:“紀寧,我現在是貴妃了,看到現在的我,你後悔了嗎?”
“後悔?”紀寧故作不知,“娘娘能夠獨得聖寵,步步高升,微臣高興都來不及,又怎會後悔?”
“你......”廖嵐雅氣急,看著紀寧的樣子就氣不打一處來,想要刺激他卻一點效果都沒達到,“這幾個月來,紀將軍也辛苦了,身為朝廷的肱股之臣,又是紀家的獨苗,不如我讓皇上為你找個門當戶對的世家小姐,也好讓你們紀家開枝散葉?”
“不,不可!”
紀寧想都不想的拒絕,在觸及到廖嵐雅詫異的目光,忙底下腦袋,小心翼翼的用手背虛虛的擦了把額頭。
廖嵐雅不知道紀寧為什麽反應這麽大,隻覺得他可能是心裏還有自己,然而正準備收迴視線,餘光掃過紀寧白皙修長的手上,不由愣住了。“
“你,抬起頭來。”
紀寧依言抬頭,廖嵐雅的目光順著紀寧的臉落在她的喉結之上,停留了好一瞬,又將目光落在她的麵容上。
柳葉眉,杏眸翦水,唇不點而朱,不施粉黛,配著顏色略深的朝服更顯俊秀,然而今天,她才發現那張臉除了俊秀,甚至隱隱的還上一點英氣,頓時讓人雌雄莫辨。
掃了一眼她身前,一如既往的平坦,不過古代的衣裳本就寬鬆,十六七歲的少女發育沒那麽快也說得過去。
想到這,廖嵐雅一伸手就要撫上紀寧的喉結,她要看看那喉結是真是假!
誰想紀寧比她更快一步退後,對她避如蛇蠍:“廖貴妃,請自重。”
說著,目光掃了眼不遠處看來的宮女太監,讓廖嵐雅瞬間清醒過來。
是了,雖然這大梁男女大防沒有太嚴苛,可她已經貴為皇帝的女人,自然不可碰外臣。
“罷了,你迴去吧。”
廖嵐雅擺了擺手讓紀寧退下,卻看著紀寧離去的背影和走路的姿勢良久,心中懷疑越深。
紀寧迴到家見紀母和紀老太君看起來精神還不錯,三個姐姐也來了,便一同陪著吃了飯。
“我們紀家滿門忠良,小叔和阿寧還在與敵人拚搏,可那位卻是聽信讒言將嬸嬸和老太君接進宮,這分明就是......”
“二妹,隔牆有耳,切莫亂說。”
“大姐二姐,我也覺得此等做法讓心寒,還好嬸嬸和老太君無事。”
紀老太君可以說是最有感觸的,她跟隨紀老太爺輔佐了三代君王,可以說這一代的君王比起之前的兩任都更加會籌謀,也更加的有能力。
然而欣賞的同時,也對他這種不體恤老臣反倒做出要挾的行為更加寒心。
吃完飯,紀家三姐妹正想迴去,紀寧卻是挽留了:“今日陛下說小叔就快到了,我已經差人去你們家中稟報,這幾日你們暫且住在將軍府,待到小叔來了之後,再送你們迴去。”
“可我們就住在京城,小叔迴來我們再來也費不了多少時間......”
“不,這幾日朝中將有大事發生,你們在府中是最安全的,否則難保再被人威脅。”
三人一聽,頓時緊張起來,她們可沒忘了當初紀寧離開的時候讓他們防範安陵國的人,後來她們日防夜防,終於發現端倪。
雖然沒有查出是誰與安陵國勾結,但到底是沒有因此威脅到紀寧和大梁。
“可是我們的孩子和夫君......”
“我會讓人暗中把他們保護起來。”
看著幾人不再問,紀寧又去找了紀老太君。
兩人商量了好一會兒,誰也不知道她們說了什麽,隻知道再出來的時候已是深夜。
過了兩日,也不知從哪傳來的流言,京中突然有人說紀家最小一輩紀寧,就是那個打敗安陵國凱旋而來的紀家小將軍是個女人,甚至謠言遠傳越甚。
又是兩天的時間,就在百姓猜測朝廷會不會將汙蔑紀將軍的人給抓起來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婦人到京城的府衙擊鼓狀告紀寧,說她就是十七年前給紀母接生的穩婆,她能夠作證當年紀母生的最小的孩子的確是個女兒。
當年紀母給了一筆豐厚的封口費,而她之所以等到現在狀告,則是因為不忍紀寧女扮男裝蒙蔽世人,封侯拜相禍亂朝綱。
不忍皇上和百姓被紀寧欺騙,為此她願意將當初紀母給她的封口費歸還。
縣令為了弄清虛實,讓人將紀寧請了過來。
也沒有太過為難,隻說這京中謠言四起,紀家向來忠君愛國絕對不會做這種欺騙皇上和百姓的事情,所以在這眾目睽睽之下,就是最好的證明,讓紀寧寬衣解帶自證其身。
“不用,我承認,我的確是女子,不過並非故意欺瞞,隻是我爹臨終之時期盼我是男孩,未免爹死不瞑目,娘這才不得不說謊。”
“大膽!若說你當初出生之時是無意本官信,可你在接到聖旨前的十六年一直都以男子身份生活,頂立門戶,你有那麽多的時間卻不澄清,還說不是故意的?”
“那時候我三位姐姐年紀也漸漸大了,小叔也無法有孩子,若是我說我是女子,紀家這一輩將再無男丁撐起門楣,三位姐姐的親事定然難尋......本以為能夠等到三位姐姐在家中誕下子嗣地位穩了再說破身份,誰料大伯二伯戰死。安陵國和南蠻竟然聯合,皇上臨危受命朝中無人可領兵,我這才不得不披甲上陣,敢問哪個女子願意在戰場拚殺?誰願意豁出性命而不是待在這京城安安穩穩?”
縣令得了皇上示意,即便他也覺得紀寧這番話在情在理,功勞不可否定,卻也不得不重重拍了拍驚堂木。
“休要強詞奪理,你為大梁立下戰功不假,可你欺騙在先,保護南王不利在後,具體事宜本官還要請示皇上再做定奪。來人,先將紀寧此人送迴將軍府,命人在門口守著,沒有本官府吩咐,誰也不得離開。”
紀寧快到宮門的時候,不想來了個小丫鬟,說皇上又有事找她。
紀寧心中知道,找她的怕不是皇上,而是廖嵐雅。
如她所料,跟著小太監走了好一會兒,前麵的亭子裏的確坐著一個女人,就是廖嵐雅。
等到紀寧走到近前,她讓周圍之人都站得遠遠地,這才看著紀寧笑道:“紀寧,我現在是貴妃了,看到現在的我,你後悔了嗎?”
“後悔?”紀寧故作不知,“娘娘能夠獨得聖寵,步步高升,微臣高興都來不及,又怎會後悔?”
“你......”廖嵐雅氣急,看著紀寧的樣子就氣不打一處來,想要刺激他卻一點效果都沒達到,“這幾個月來,紀將軍也辛苦了,身為朝廷的肱股之臣,又是紀家的獨苗,不如我讓皇上為你找個門當戶對的世家小姐,也好讓你們紀家開枝散葉?”
“不,不可!”
紀寧想都不想的拒絕,在觸及到廖嵐雅詫異的目光,忙底下腦袋,小心翼翼的用手背虛虛的擦了把額頭。
廖嵐雅不知道紀寧為什麽反應這麽大,隻覺得他可能是心裏還有自己,然而正準備收迴視線,餘光掃過紀寧白皙修長的手上,不由愣住了。“
“你,抬起頭來。”
紀寧依言抬頭,廖嵐雅的目光順著紀寧的臉落在她的喉結之上,停留了好一瞬,又將目光落在她的麵容上。
柳葉眉,杏眸翦水,唇不點而朱,不施粉黛,配著顏色略深的朝服更顯俊秀,然而今天,她才發現那張臉除了俊秀,甚至隱隱的還上一點英氣,頓時讓人雌雄莫辨。
掃了一眼她身前,一如既往的平坦,不過古代的衣裳本就寬鬆,十六七歲的少女發育沒那麽快也說得過去。
想到這,廖嵐雅一伸手就要撫上紀寧的喉結,她要看看那喉結是真是假!
誰想紀寧比她更快一步退後,對她避如蛇蠍:“廖貴妃,請自重。”
說著,目光掃了眼不遠處看來的宮女太監,讓廖嵐雅瞬間清醒過來。
是了,雖然這大梁男女大防沒有太嚴苛,可她已經貴為皇帝的女人,自然不可碰外臣。
“罷了,你迴去吧。”
廖嵐雅擺了擺手讓紀寧退下,卻看著紀寧離去的背影和走路的姿勢良久,心中懷疑越深。
紀寧迴到家見紀母和紀老太君看起來精神還不錯,三個姐姐也來了,便一同陪著吃了飯。
“我們紀家滿門忠良,小叔和阿寧還在與敵人拚搏,可那位卻是聽信讒言將嬸嬸和老太君接進宮,這分明就是......”
“二妹,隔牆有耳,切莫亂說。”
“大姐二姐,我也覺得此等做法讓心寒,還好嬸嬸和老太君無事。”
紀老太君可以說是最有感觸的,她跟隨紀老太爺輔佐了三代君王,可以說這一代的君王比起之前的兩任都更加會籌謀,也更加的有能力。
然而欣賞的同時,也對他這種不體恤老臣反倒做出要挾的行為更加寒心。
吃完飯,紀家三姐妹正想迴去,紀寧卻是挽留了:“今日陛下說小叔就快到了,我已經差人去你們家中稟報,這幾日你們暫且住在將軍府,待到小叔來了之後,再送你們迴去。”
“可我們就住在京城,小叔迴來我們再來也費不了多少時間......”
“不,這幾日朝中將有大事發生,你們在府中是最安全的,否則難保再被人威脅。”
三人一聽,頓時緊張起來,她們可沒忘了當初紀寧離開的時候讓他們防範安陵國的人,後來她們日防夜防,終於發現端倪。
雖然沒有查出是誰與安陵國勾結,但到底是沒有因此威脅到紀寧和大梁。
“可是我們的孩子和夫君......”
“我會讓人暗中把他們保護起來。”
看著幾人不再問,紀寧又去找了紀老太君。
兩人商量了好一會兒,誰也不知道她們說了什麽,隻知道再出來的時候已是深夜。
過了兩日,也不知從哪傳來的流言,京中突然有人說紀家最小一輩紀寧,就是那個打敗安陵國凱旋而來的紀家小將軍是個女人,甚至謠言遠傳越甚。
又是兩天的時間,就在百姓猜測朝廷會不會將汙蔑紀將軍的人給抓起來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婦人到京城的府衙擊鼓狀告紀寧,說她就是十七年前給紀母接生的穩婆,她能夠作證當年紀母生的最小的孩子的確是個女兒。
當年紀母給了一筆豐厚的封口費,而她之所以等到現在狀告,則是因為不忍紀寧女扮男裝蒙蔽世人,封侯拜相禍亂朝綱。
不忍皇上和百姓被紀寧欺騙,為此她願意將當初紀母給她的封口費歸還。
縣令為了弄清虛實,讓人將紀寧請了過來。
也沒有太過為難,隻說這京中謠言四起,紀家向來忠君愛國絕對不會做這種欺騙皇上和百姓的事情,所以在這眾目睽睽之下,就是最好的證明,讓紀寧寬衣解帶自證其身。
“不用,我承認,我的確是女子,不過並非故意欺瞞,隻是我爹臨終之時期盼我是男孩,未免爹死不瞑目,娘這才不得不說謊。”
“大膽!若說你當初出生之時是無意本官信,可你在接到聖旨前的十六年一直都以男子身份生活,頂立門戶,你有那麽多的時間卻不澄清,還說不是故意的?”
“那時候我三位姐姐年紀也漸漸大了,小叔也無法有孩子,若是我說我是女子,紀家這一輩將再無男丁撐起門楣,三位姐姐的親事定然難尋......本以為能夠等到三位姐姐在家中誕下子嗣地位穩了再說破身份,誰料大伯二伯戰死。安陵國和南蠻竟然聯合,皇上臨危受命朝中無人可領兵,我這才不得不披甲上陣,敢問哪個女子願意在戰場拚殺?誰願意豁出性命而不是待在這京城安安穩穩?”
縣令得了皇上示意,即便他也覺得紀寧這番話在情在理,功勞不可否定,卻也不得不重重拍了拍驚堂木。
“休要強詞奪理,你為大梁立下戰功不假,可你欺騙在先,保護南王不利在後,具體事宜本官還要請示皇上再做定奪。來人,先將紀寧此人送迴將軍府,命人在門口守著,沒有本官府吩咐,誰也不得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