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氏會害怕這些證人到場, 是有原因的。
彭家三代前行商發家,大本營一直在文城郡。文城郡轄區特殊,輿圖上是個長條形,彭家祖宅在這長條最北麵, 發家後舉家南遷,到了地勢最好, 人氣最旺,靠近運河的最南邊。因是族人舉家南遷,祖宅那邊除了祖墳和一些血緣比較遠,沒什麽人才出息的, 全都到了南邊, 時間漸長, 所有人便都以為南麵是本家, 忘記了北麵祖宅祖墳所在。
當年彭平失去聯係,數年不歸, 其父母以為他死了, 為其娶下彭傳義之母杜氏, 之後避世,迴到北麵祖宅,其父至死, 都在那裏。
後來彭平歸來,帶著鄧氏去接父母,兩廂說不攏,鬧了一番, 彭平母親不喜鄧氏,不肯與兒子住,帶著杜氏仍居祖宅,彭平帶著鄧氏迴到南麵繁華主宅。因母尚在,彭平不得不時不時往祖宅看望,這才有了彭傳義。
之後便是王不見王,哪怕彭平母親去世,彭平不再往北麵祖宅走,再苦再難,杜氏也沒放下骨氣,求了彭平搬到南麵主宅,行使主母之權;鄧氏也不往北麵走,還切斷兩邊通信,不讓彭平給銀子,關心更別想,甚至屢次阻著上墳祭祖,若推不開非要來,她才一起,到杜氏麵前耀武揚威一番……
因對祖宅和已過世公婆沒什麽好感,有些事,鄧氏做的便也過了些。
彭傳義十歲前沒離過北麵,之後漸大,顯示出經商才能,傳到彭平耳朵裏,才把他接到南麵主宅。也是自此開始,鄧氏越發視其為眼中釘,屢次下手整治。
雖說是同一個郡,但因地形原因,最南和最北離的很遠。鄧氏一靠當官父親,二靠彭平寵愛,有權有錢,籠絡主宅處所有族人,買通官府,什麽事幹不了?給彭傳義一盆子一盆子潑的髒水,樣樣都像真的,彭傳義在此無友無親,誰會相信?慢慢的,名聲越來越差,便是告到官府打官司,他也得不了好。
就算案子轉至洛陽,鄧氏有親爹的關係在,又有親爹求來的良策高人,教她好好說話,案子怎麽可能贏不了?隻要這群北麵祖宅附近的人不亂說話,南邊證人隨便叫,這案子便又能十拿九穩。
是的,隻要這群北麵祖宅的人不來,不亂說話!
鄧氏緊緊攥著帕子,眼底滿是震驚,明明沒人會注意的,明明也讓父親使了手段的,怎麽還會如此?
這些人……這些人可是除了了解彭傳義,還知道她一些事的!
這讓她之後的話怎麽說?稍不注意,就會自打自臉!
……
楊暄看到鄧氏表情,非常滿意,略頜了頜首:“你等皆是彭家祖宅鄉民,對彭傳義與鄧氏之事有了解的,皆可道來。”
“是!”一個年逾四十的中年人先行出列,眉濃目正,氣質和臉型一樣方正,說話也是氣息勻淨擲地有聲,“草民為當地裏長,住處與彭傳義母子毗鄰,可以說,草民是看著此子長大,對其也頗有了解。其母杜氏,孝善莊賢,頗有主見,先侍奉公婆,後帶幼兒,數十年未得一句風言穢語,鄉人但有提起,沒有不豎大拇指的。其子彭傳義,自幼聽話,懂事後雖也有淘氣犯渾的時候,但性子很正,是個好孩子。說他殺人……草民是不信的。反倒這位鄧氏美妾,彭平正妻尚在時,就在外以平妻名號應酬,從不歸祖宅,彭平祭祖她便攔著,攔不住便不放心要跟隨,每每祖墳前與杜氏挑釁爭鋒一番,不知道鬧出多少笑話……”
在他之後,又有人接著說:“彭平父母皆是杜氏伺候走的,願受其香火,不喜看到鄧氏,再正常不過。但鄧氏因公婆麵前香點不燃,紙燒不盡,便暗自氣惱,彭平麵前表現的嬌嬌弱弱,彭平一走,她轉頭就請了倆戲子,讓其打扮的花枝招展,到公婆墳前唱禁戲,甚至光天化日之下行那等醜事,完了還在其墓前便溺……這樣婦人,誰家敢要!”
“鄧氏挑釁杜氏,言語髒汙,與市井潑婦無異,其洋洋得意之色,我等不屑描述!”
“鄧氏曾給杜氏下毒,若非當時鄰居家正好有小兒寒熱請了大夫,正好及時相救,否則更早之前便撒手西行了!”
“彭傳義更是鄧氏的眼中釘,草民曾見過鄧氏身邊近仆與道上混混金銀交易,想打廢彭傳義!”
……
鄧氏腳下一軟,心內狂跳,完了完了,他們都說出來了……這下她要怎麽圓,才能重新博得所有人好感?聽說柳家,甚至越王……都對此案十分關心,她若贏不了,怎麽對得起父親,對得起這些貴人!
茶樓上,藍橋捧著臉,眼睛瞪的溜圓:“太子才將將迴洛陽,在哪裏找來這群證人?”
崔俁笑而不語。
自然不是現找,而是早有準備……
這是一套完美的組合拳。
既然要衝這案子下手,消息資料自然第一時間查個清楚明白,所有調查之事,早在進洛陽之前,楊暄就著手去做了,至今,來龍去脈皆已知悉。本來崔俁要想辦法運作,讓楊暄不要太受太康帝越王等人束縛,誰知一進洛陽,這些人輪番上陣,又出了什麽大家都想要的神秘冊子,他便想個妙法,讓平郡王背鍋。
彭傳義照計劃與平郡王達成交易,拉下榮家甘氏,平反案子,就將冊子交給他。平郡王與越王交手一番,雙方各有損失,隻換來太子歸來結果,太康帝未有明言,榮家甘氏雖受了禁足之罰,也不算拉了下來,結果有些朦朧。彭傳義不認不給冊子,平郡王也過硬理由,便隻得照彭傳義要求,想辦法幫他翻案。
彭傳義照崔俁提醒,要黑衣人傳話,讓平郡王將這些證人找到接到洛陽,平郡王當然會照做!
所以這些人全都是平郡王調來的,與太子一點關係都沒有……
太康帝和越王的確限製了各方力量,想讓太子做個光杆司令,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啊,人家平郡王自己願意相助,太子能怎麽辦?他也很無辜啊,長安呆的好好的,突然一道聖旨就給召到洛陽了,還要在什麽都不知道的情況下辦案,怎麽辦?涼拌嗎?平郡王‘兄弟情深’,主動要來搭把手幫幫忙,他能拒絕麽?
當然不能!
不但幫忙把太子召迴洛陽,幫忙調證人找證據,接下來但有不順,平郡王還會不辭辛苦,兄弟情深的保駕護航!
崔俁覺得,看到這一幕,越王一定氣吐血。
至於那熊太子麽……
距離不算太遠,大霧又已散去,崔俁完全可以看清楚楊暄的人,又因彼此太熟悉,他幾乎一下子就挑了眉,後撫額感歎。
這熊太子竟然在走神!
雖然坐姿筆挺眉眼鋒銳威儀湟湟,但他絕不會看錯,這熊孩子在走神啊!
……
楊暄還真是在走神。這些人證的話,他早調查過,比誰都清楚,既然知道,就不需要再聽一遍。
他忍不住迴味方才之事。
大霧濃濃,事先未有任何溝通,他隻是讓史福拿來把弓,撥了兩下弦,崔俁就立刻猜到他的想法,並很快給予了布置反饋!他是相信自己,相信崔俁,也相信彼此間默契的,可緊急關頭,說一點不緊張,是不可能的。可崔俁並沒有拉長時間折磨他,立刻就讓他知道了,他們這份默契有多厲害!
隻要他想,崔俁便能助,隻要他願,崔俁便能實現!
他的兔子……就是這麽厲害!
“……以上種種,皆是草民等親眼所見,萬不敢謊言!彭平之死,草民等雖不知真相到底如何,但彭傳義之品性……草民等認為不可能殺人,更別說弑父!反倒是鄧氏,其心可誅,其行難恕,便是她未有弑夫之舉,也應嚴懲!”
證人說話完畢,引來圍觀群眾一片嘩然。
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畫虎畫皮難畫骨,如此柔柔弱弱此人憐惜的美婦,竟是這樣的人!
這個走向,完全在楊暄意料之中。
人們會相信怎樣的證言?不是你花了多少金銀買來的汙言,而是成長環境中諸多鄉鄰之語!他們看著你長大,與你並無什麽利益關係,人數眾多,當地有一定名望名聲……這樣人的話,大家更願意相信。哪怕在外地被汙了名聲,鄉鄰裏長都說你是好的,你便是好的!
這也就是為什麽,大部分人說親聯姻時,定要往看中之人成長之地打聽一番的原因。
楊暄一拍驚堂木:“鄧氏,你可有話要講!”
鄧氏臉色蒼白:“妾不懂律法……這些人證言就能判彭傳義無罪,是妾殺……殺了夫君彭平麽?”
這婦人倒有些急智。
楊暄眯眼,聲音微涼:“你這是怨孤不公?孤何時有明言定論!”
鄧氏立刻叩首:“妾不敢!是妾誤會殿下意思了!”
“孤早有言,此一番先了解你二人恩怨,查找動機。如今彭傳義自述完畢,又有證人相佐,鄧氏——”楊暄聲音揚起,“孤來問你,你是否有過諸證人所言行為!”
鄧氏腦子用力轉著,不知如何應對為好,額頭都冒出了汗。然時間不等人,四周衙役手執水火棍盯著,堂上太子等著,她不敢耽誤,嘴唇翕動片刻,方道:“這……誰家過日子沒吵過架?妾與姐姐隻是生一二齷齪,牙齒碰碰嘴皮,些許小事罷了……便有不妥後果,也隻是氣急過度,好在並沒有惹出大禍,也沒有人死……”
竟是認了!
圍觀群眾一片嘩然。這婦人好生不要臉,先人墳前不敬,毒殺主母,買兇暗害嫡子這樣的事竟都是小事麽!
茶樓上昌郡王“嗤”的一聲,將吃完的果子核拋到窗外,唇角邪邪揚起,聲音裏滿是嘲諷:“這婦人真蠢。”
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管說法如何,事實是擺明白了的。楊暄見狀繼續問案:“彭傳義表述完畢,此番到你,你有何言,皆可述來。”
“是,太子殿下。”
鄧氏擺了擺姿勢,整了整表情,開始講說她早就練習好的一套詞。
這套詞楊暄聽過,就是第一次刑部審案時,鄧氏用來引發眾人憐憫的話。比如她遇到彭平是個意外,救了他善心相護,自己苦著,也要好好養著他。哪怕他失憶想不起家在哪裏父母是誰,她也求了父親與之成親。他們是真愛,是緣份,隻輸給了陰錯陽差四字。彭平覺得虧欠她,才一直彌補,一切都是彭平願意,她隻有接著,她最無辜,她什麽壞事都沒幹過,還為了家庭和諧吃了很多苦,也從不與別人說……
這話第一次聽,眾人會憐惜,接二連三的聽,就沒當初那感覺了。再加上方才證人證言她已親口認下,大家對她的印象已是麵善心惡心機深沉下手毒辣之人,她再裝,也換不來更多好感。
她擺出最惹人心憐姿態,戚戚切切訴完,本以為會得來更多憐惜,誰知竟是太子一如既往冷漠的聲音:“可有人證?”
“啊?”她麵色微驚,似沒反應過來。
楊暄挑眉,重複一遍:“可有人證。”
鄧氏這才麵色發苦:“都是妾與夫君二人之事,如今夫君已去……”
楊暄:“就是沒人證了。”
鄧氏聽這話有些不對,心下一跳:“妾之父親知曉。”
楊暄:“你父可願過堂與你為證?”
鄧氏嘴唇緊抿:“家父乃是朝廷命官……”
“所以還是沒人證。”
“……是。”
“逝者已逝,死者與你之事是否如你所言,你口裏的杜氏姐姐對你是否亦如你所言,皆無人證。即無人證,便不能聽信你一麵之詞。”楊暄劍眉微凜,氣勢方正,“孤隻問你,你是否曾與正室杜氏爭寵,是否多次交惡?”
鄧氏有些急:“妾當時被夫君冠以平妻之名對外應酬,如今亦是正房——”
“啪”的一聲,驚堂木一拍,楊暄聲色俱厲:“你隻消迴答孤之問題便可!你是否與杜氏爭寵,是否暗手加害,還不隻一次!”
鄧氏身形微晃,視線掠過常上諸位證人:“……是。”
“你是否在死者麵前狡言攛掇,讓其疏完正妻嫡子,不隻一次對嫡子下手?”
“妾隻是順著夫君心意小意——”
“啪”的一聲,又是驚堂木拍下。
鄧氏又抖了一下:“……是。”
“你是否籠絡族人下仆壓迫陷害彭傳義,是否要汙其名聲,遷他出家譜,甚至重金買通官府要員斷案!”楊暄手底驚堂木又是一拍,連帶桌子上裝著紅綠罰簽的木桶都晃了一晃。
鄧氏心口發麻,驚的下意識就承認了:“是!”
“彭傳義這進洛陽途中,你是否買兇追殺!”
“是……”鄧氏說完,突然心中登的一聲,壞了,把不該招的都招了!她趕緊反口,“沒,妾沒有!”
可反悔已經晚了,在場所有人都聽到了她方才迴答。
“真是最毒婦人心啊……”
“看不出來啊……”
“那彭傳義怪可憐……”
“能活到今天是老天保佑啊……”
茶樓裏,越王神情驚怒,差點捂著胸口吐血。今天是怎麽迴事,樁樁件件皆不順!為什麽太子的箭會射中!為什麽濃霧跟著就散!為什麽突然間冒出這麽多證人!連這鄧氏也是,爛泥扶不上牆!
難道上天真站在太子那邊?
……
堂上議論聲太大,楊暄不得不再拍驚堂木:“肅靜!”
現場再次寂靜,落針可聞。
“所以,彭傳義母子受你壓迫無數,他二人一直隱忍,你一直咄咄逼人。”
鄧氏牙齒緊緊咬著嘴唇:“那也隻是家裏鬥,不能說妾殺了人也不能說彭傳義義沒殺人! 彭傳義之前是沒動,是隱忍,安知受這麽苦,會不會不甘心,會不會忍不住!”
楊暄聲音微緩:“所以這就是彭傳義動機。”
鄧氏連連點頭:“自然!所有這些妾給予的壓力,都是他的動機!”
楊暄笑了:“所以你方才才承認的那麽爽快。”
鄧氏一愣,太子……怎麽知道?
圍觀群眾們卻都明白了。
真是好一出大戲!
為了給彭傳義找殺機,為了砸定彭傳義罪名,這庶母也是拚了!都承認自己惡行了呢!也是,這樣惡行壓迫下,誰不激動,誰受得了?但凡有血性的漢子,都會想著報仇,一怒之下殺了親爹怎麽不可能,沒殺全家還是變態程度不夠呢!
這小妾能有這番深沉心機,說沒殺過人,誰信呢?沒準死者真是她殺的!
鄧氏聽到眾人議論,心下更急:“妾是無辜的!妾與夫君情投意合,為何要害他?妾之行為,隻是小家子氣,不想彭傳義多拿東西而已!”眼看情勢一邊倒,她咬了咬牙,開始放話,“就算妾之行為不對,外人皆可譴責,但沒有確鑿證據,殿下可奪妾妻位,不可刑責於妾!”
眾人一看,彼此眼色私語間就有了別樣意思,這是有後台吧!跟太子還敢這樣說話!
楊暄卻麵色不變:“你說彭傳義有動機,你沒一半點動機。”
“是!”鄧氏微微挺胸,自認理直氣壯。連動機都沒有,何來殺人!
“孤看過之前兩審卷宗,你說死者手裏有個極為重要的東西……”
鄧氏眼色微閃:“是!彭傳義定也是為了這個,殺心更重的!”
彭傳義立刻喊冤:“我從來不知道有這樣東西,父親從未提起過!”
鄧氏瞪他:“那是因為你爹沒想告訴你,怕你心生浮躁!”
楊暄抬的壓下二人爭吵,頓了一頓,等堂上氣氛平緩,才又看向鄧氏:“你說你心眼小,容不得彭家給彭傳義半點東西,連他名字都要從族譜上劃去方才甘心。如今死者要把這麽重要的東西給這樣一個一向不怎麽喜歡的兒子,卻不給你,你沒生氣?你會願意,會忍住不使手段?”
鄧氏啞然,手心有些濕涼。
“這不太符合你的性格啊。”
鄧氏張口欲要解釋,可她話還沒說出來,楊暄又道:“這麽重要的東西,要留給一向不疼的兒子,卻不讓這兒子知道;不想給你,卻偏偏告訴你……這死者是不是傻?”
圍觀眾人哄笑。
“哈哈哈哪有這麽蠢的人!姓彭的要是用這腦子行商,生意哪能做出來!”
“這樣大事都告訴,你男人明顯是偏你寵著你!肯定沒想過給彭傳義!叫你撒謊,前言後語對不上,傻眼了吧!打臉了吧!”
“我看是別人教的她這話。”
“那教這話的人也太蠢了,都不編圓點!”
案審至此,除了圍觀百姓,外麵各大小世家,官員勢力皆眉沉目斂,各有思慮。
一個在寺裏長大,無有教養,被突然召迴宮的太子,沒有勢力人脈,不知前後關係,被架到這案子上,不但絲毫不懼,還頗有章法,思維縝密,每句話似都有深意,似都引導著形勢發展……這個太子,果然如四年前傳聞那般,不容小覷!
有這樣一位太子在朝……朝局定將有大變化。
……
等眾人安靜下來,楊暄微微垂眸,聲音降下來幾分,不知是別有深意的提醒別人,還是自己太沉於思考,不在不覺間自言自語聲音略響:“又或許,死者本來想給你,所以告訴你了,可之後又改變了主意……”
鄧氏心中一喜,立刻連連點頭:“對就是這樣!就是這樣的!”都不用自己想,理由就來了呢!
楊暄眼梢微斜,眸底蘊著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確然如此?”
“確然如此!”
“他那麽疼你……為什麽突然變了?還改主意說要給最不喜歡的嫡子……”楊暄收了笑,麵色變的無比肅然,“你與他感情那般深,他卻變的這麽快這麽猛,你做了什麽,讓他起了這麽大戒心?”
圍觀眾人跟著心一提,是啊,這鄧氏做了什麽,讓局勢改變這麽快?偷漢子了?
“你定有異心!為死者所察覺!”楊暄一拍驚堂木,“這便是你的殺人動機!”
鄧氏目瞪口呆,唇舌發麻,不知道案子為何走到這個方向,她好像做錯了什麽事,可她找不到具體哪裏錯了,反正就是越說錯的越多……她愣愣看著楊暄,都不敢說話了。
楊暄再次怒拍驚堂木:“孤看過案宗,問過證人,你鄧氏靠著娘家勢力,在彭家頗得臉麵,但也僅止於此。近兩年,死者突然勢起,生意更大得財更多,還受人追捧,想是在此時就得了你口中那個什麽‘極重要的東西’!之前數年,你娘家與你來往隻四時八節往來,近一年來突然增多,半年前你娘家最得家主重用管家押禮去看你,竟是一直未走——鄧氏!你來說說,你們在探什麽,計劃著什麽!”
鄧氏腳底發飄,雙目迷茫,整個人已經完全懵了……為什麽,為什麽太子什麽都知道!
“死者一屆商人,如何突然有那麽大能量,往日談不下的生意簡簡單單就成了,往日不敢肖想的人脈簡簡單單就有人,一年積攢之財甚至超過半生!到底是什麽了不起的東西,能助人至此?鄧氏,你且道來!”
這話一出,四方皆驚。
圍觀百姓們雙眼瞪大,心說這案子真是百曲千折,內容豐富啊,原來還藏著這麽個大招!為什麽前兩次堂審沒聽……呃,好像也不是沒提起過,隻是主審官好像沒太深問,大家隻以為是個什麽傳家寶似的東西,原來並不是,這是比傳家寶不知道厲害多少倍的東西啊!
得了要什麽有什麽,幹什麽什麽順,一年可抵半輩子辛苦啊!
要說圍觀眾人是震驚好奇,類似越王這樣的知情人就擔心害怕了。冊子那麽神秘有用的東西,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都知道都來搶,風險得多大!不能再這樣了,不能讓太子再這麽審下去了!
楊暄似是不明白這話會刮來多大風,大力一拍驚堂木:“你招是不招!”
彭家三代前行商發家,大本營一直在文城郡。文城郡轄區特殊,輿圖上是個長條形,彭家祖宅在這長條最北麵, 發家後舉家南遷,到了地勢最好, 人氣最旺,靠近運河的最南邊。因是族人舉家南遷,祖宅那邊除了祖墳和一些血緣比較遠,沒什麽人才出息的, 全都到了南邊, 時間漸長, 所有人便都以為南麵是本家, 忘記了北麵祖宅祖墳所在。
當年彭平失去聯係,數年不歸, 其父母以為他死了, 為其娶下彭傳義之母杜氏, 之後避世,迴到北麵祖宅,其父至死, 都在那裏。
後來彭平歸來,帶著鄧氏去接父母,兩廂說不攏,鬧了一番, 彭平母親不喜鄧氏,不肯與兒子住,帶著杜氏仍居祖宅,彭平帶著鄧氏迴到南麵繁華主宅。因母尚在,彭平不得不時不時往祖宅看望,這才有了彭傳義。
之後便是王不見王,哪怕彭平母親去世,彭平不再往北麵祖宅走,再苦再難,杜氏也沒放下骨氣,求了彭平搬到南麵主宅,行使主母之權;鄧氏也不往北麵走,還切斷兩邊通信,不讓彭平給銀子,關心更別想,甚至屢次阻著上墳祭祖,若推不開非要來,她才一起,到杜氏麵前耀武揚威一番……
因對祖宅和已過世公婆沒什麽好感,有些事,鄧氏做的便也過了些。
彭傳義十歲前沒離過北麵,之後漸大,顯示出經商才能,傳到彭平耳朵裏,才把他接到南麵主宅。也是自此開始,鄧氏越發視其為眼中釘,屢次下手整治。
雖說是同一個郡,但因地形原因,最南和最北離的很遠。鄧氏一靠當官父親,二靠彭平寵愛,有權有錢,籠絡主宅處所有族人,買通官府,什麽事幹不了?給彭傳義一盆子一盆子潑的髒水,樣樣都像真的,彭傳義在此無友無親,誰會相信?慢慢的,名聲越來越差,便是告到官府打官司,他也得不了好。
就算案子轉至洛陽,鄧氏有親爹的關係在,又有親爹求來的良策高人,教她好好說話,案子怎麽可能贏不了?隻要這群北麵祖宅附近的人不亂說話,南邊證人隨便叫,這案子便又能十拿九穩。
是的,隻要這群北麵祖宅的人不來,不亂說話!
鄧氏緊緊攥著帕子,眼底滿是震驚,明明沒人會注意的,明明也讓父親使了手段的,怎麽還會如此?
這些人……這些人可是除了了解彭傳義,還知道她一些事的!
這讓她之後的話怎麽說?稍不注意,就會自打自臉!
……
楊暄看到鄧氏表情,非常滿意,略頜了頜首:“你等皆是彭家祖宅鄉民,對彭傳義與鄧氏之事有了解的,皆可道來。”
“是!”一個年逾四十的中年人先行出列,眉濃目正,氣質和臉型一樣方正,說話也是氣息勻淨擲地有聲,“草民為當地裏長,住處與彭傳義母子毗鄰,可以說,草民是看著此子長大,對其也頗有了解。其母杜氏,孝善莊賢,頗有主見,先侍奉公婆,後帶幼兒,數十年未得一句風言穢語,鄉人但有提起,沒有不豎大拇指的。其子彭傳義,自幼聽話,懂事後雖也有淘氣犯渾的時候,但性子很正,是個好孩子。說他殺人……草民是不信的。反倒這位鄧氏美妾,彭平正妻尚在時,就在外以平妻名號應酬,從不歸祖宅,彭平祭祖她便攔著,攔不住便不放心要跟隨,每每祖墳前與杜氏挑釁爭鋒一番,不知道鬧出多少笑話……”
在他之後,又有人接著說:“彭平父母皆是杜氏伺候走的,願受其香火,不喜看到鄧氏,再正常不過。但鄧氏因公婆麵前香點不燃,紙燒不盡,便暗自氣惱,彭平麵前表現的嬌嬌弱弱,彭平一走,她轉頭就請了倆戲子,讓其打扮的花枝招展,到公婆墳前唱禁戲,甚至光天化日之下行那等醜事,完了還在其墓前便溺……這樣婦人,誰家敢要!”
“鄧氏挑釁杜氏,言語髒汙,與市井潑婦無異,其洋洋得意之色,我等不屑描述!”
“鄧氏曾給杜氏下毒,若非當時鄰居家正好有小兒寒熱請了大夫,正好及時相救,否則更早之前便撒手西行了!”
“彭傳義更是鄧氏的眼中釘,草民曾見過鄧氏身邊近仆與道上混混金銀交易,想打廢彭傳義!”
……
鄧氏腳下一軟,心內狂跳,完了完了,他們都說出來了……這下她要怎麽圓,才能重新博得所有人好感?聽說柳家,甚至越王……都對此案十分關心,她若贏不了,怎麽對得起父親,對得起這些貴人!
茶樓上,藍橋捧著臉,眼睛瞪的溜圓:“太子才將將迴洛陽,在哪裏找來這群證人?”
崔俁笑而不語。
自然不是現找,而是早有準備……
這是一套完美的組合拳。
既然要衝這案子下手,消息資料自然第一時間查個清楚明白,所有調查之事,早在進洛陽之前,楊暄就著手去做了,至今,來龍去脈皆已知悉。本來崔俁要想辦法運作,讓楊暄不要太受太康帝越王等人束縛,誰知一進洛陽,這些人輪番上陣,又出了什麽大家都想要的神秘冊子,他便想個妙法,讓平郡王背鍋。
彭傳義照計劃與平郡王達成交易,拉下榮家甘氏,平反案子,就將冊子交給他。平郡王與越王交手一番,雙方各有損失,隻換來太子歸來結果,太康帝未有明言,榮家甘氏雖受了禁足之罰,也不算拉了下來,結果有些朦朧。彭傳義不認不給冊子,平郡王也過硬理由,便隻得照彭傳義要求,想辦法幫他翻案。
彭傳義照崔俁提醒,要黑衣人傳話,讓平郡王將這些證人找到接到洛陽,平郡王當然會照做!
所以這些人全都是平郡王調來的,與太子一點關係都沒有……
太康帝和越王的確限製了各方力量,想讓太子做個光杆司令,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啊,人家平郡王自己願意相助,太子能怎麽辦?他也很無辜啊,長安呆的好好的,突然一道聖旨就給召到洛陽了,還要在什麽都不知道的情況下辦案,怎麽辦?涼拌嗎?平郡王‘兄弟情深’,主動要來搭把手幫幫忙,他能拒絕麽?
當然不能!
不但幫忙把太子召迴洛陽,幫忙調證人找證據,接下來但有不順,平郡王還會不辭辛苦,兄弟情深的保駕護航!
崔俁覺得,看到這一幕,越王一定氣吐血。
至於那熊太子麽……
距離不算太遠,大霧又已散去,崔俁完全可以看清楚楊暄的人,又因彼此太熟悉,他幾乎一下子就挑了眉,後撫額感歎。
這熊太子竟然在走神!
雖然坐姿筆挺眉眼鋒銳威儀湟湟,但他絕不會看錯,這熊孩子在走神啊!
……
楊暄還真是在走神。這些人證的話,他早調查過,比誰都清楚,既然知道,就不需要再聽一遍。
他忍不住迴味方才之事。
大霧濃濃,事先未有任何溝通,他隻是讓史福拿來把弓,撥了兩下弦,崔俁就立刻猜到他的想法,並很快給予了布置反饋!他是相信自己,相信崔俁,也相信彼此間默契的,可緊急關頭,說一點不緊張,是不可能的。可崔俁並沒有拉長時間折磨他,立刻就讓他知道了,他們這份默契有多厲害!
隻要他想,崔俁便能助,隻要他願,崔俁便能實現!
他的兔子……就是這麽厲害!
“……以上種種,皆是草民等親眼所見,萬不敢謊言!彭平之死,草民等雖不知真相到底如何,但彭傳義之品性……草民等認為不可能殺人,更別說弑父!反倒是鄧氏,其心可誅,其行難恕,便是她未有弑夫之舉,也應嚴懲!”
證人說話完畢,引來圍觀群眾一片嘩然。
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畫虎畫皮難畫骨,如此柔柔弱弱此人憐惜的美婦,竟是這樣的人!
這個走向,完全在楊暄意料之中。
人們會相信怎樣的證言?不是你花了多少金銀買來的汙言,而是成長環境中諸多鄉鄰之語!他們看著你長大,與你並無什麽利益關係,人數眾多,當地有一定名望名聲……這樣人的話,大家更願意相信。哪怕在外地被汙了名聲,鄉鄰裏長都說你是好的,你便是好的!
這也就是為什麽,大部分人說親聯姻時,定要往看中之人成長之地打聽一番的原因。
楊暄一拍驚堂木:“鄧氏,你可有話要講!”
鄧氏臉色蒼白:“妾不懂律法……這些人證言就能判彭傳義無罪,是妾殺……殺了夫君彭平麽?”
這婦人倒有些急智。
楊暄眯眼,聲音微涼:“你這是怨孤不公?孤何時有明言定論!”
鄧氏立刻叩首:“妾不敢!是妾誤會殿下意思了!”
“孤早有言,此一番先了解你二人恩怨,查找動機。如今彭傳義自述完畢,又有證人相佐,鄧氏——”楊暄聲音揚起,“孤來問你,你是否有過諸證人所言行為!”
鄧氏腦子用力轉著,不知如何應對為好,額頭都冒出了汗。然時間不等人,四周衙役手執水火棍盯著,堂上太子等著,她不敢耽誤,嘴唇翕動片刻,方道:“這……誰家過日子沒吵過架?妾與姐姐隻是生一二齷齪,牙齒碰碰嘴皮,些許小事罷了……便有不妥後果,也隻是氣急過度,好在並沒有惹出大禍,也沒有人死……”
竟是認了!
圍觀群眾一片嘩然。這婦人好生不要臉,先人墳前不敬,毒殺主母,買兇暗害嫡子這樣的事竟都是小事麽!
茶樓上昌郡王“嗤”的一聲,將吃完的果子核拋到窗外,唇角邪邪揚起,聲音裏滿是嘲諷:“這婦人真蠢。”
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管說法如何,事實是擺明白了的。楊暄見狀繼續問案:“彭傳義表述完畢,此番到你,你有何言,皆可述來。”
“是,太子殿下。”
鄧氏擺了擺姿勢,整了整表情,開始講說她早就練習好的一套詞。
這套詞楊暄聽過,就是第一次刑部審案時,鄧氏用來引發眾人憐憫的話。比如她遇到彭平是個意外,救了他善心相護,自己苦著,也要好好養著他。哪怕他失憶想不起家在哪裏父母是誰,她也求了父親與之成親。他們是真愛,是緣份,隻輸給了陰錯陽差四字。彭平覺得虧欠她,才一直彌補,一切都是彭平願意,她隻有接著,她最無辜,她什麽壞事都沒幹過,還為了家庭和諧吃了很多苦,也從不與別人說……
這話第一次聽,眾人會憐惜,接二連三的聽,就沒當初那感覺了。再加上方才證人證言她已親口認下,大家對她的印象已是麵善心惡心機深沉下手毒辣之人,她再裝,也換不來更多好感。
她擺出最惹人心憐姿態,戚戚切切訴完,本以為會得來更多憐惜,誰知竟是太子一如既往冷漠的聲音:“可有人證?”
“啊?”她麵色微驚,似沒反應過來。
楊暄挑眉,重複一遍:“可有人證。”
鄧氏這才麵色發苦:“都是妾與夫君二人之事,如今夫君已去……”
楊暄:“就是沒人證了。”
鄧氏聽這話有些不對,心下一跳:“妾之父親知曉。”
楊暄:“你父可願過堂與你為證?”
鄧氏嘴唇緊抿:“家父乃是朝廷命官……”
“所以還是沒人證。”
“……是。”
“逝者已逝,死者與你之事是否如你所言,你口裏的杜氏姐姐對你是否亦如你所言,皆無人證。即無人證,便不能聽信你一麵之詞。”楊暄劍眉微凜,氣勢方正,“孤隻問你,你是否曾與正室杜氏爭寵,是否多次交惡?”
鄧氏有些急:“妾當時被夫君冠以平妻之名對外應酬,如今亦是正房——”
“啪”的一聲,驚堂木一拍,楊暄聲色俱厲:“你隻消迴答孤之問題便可!你是否與杜氏爭寵,是否暗手加害,還不隻一次!”
鄧氏身形微晃,視線掠過常上諸位證人:“……是。”
“你是否在死者麵前狡言攛掇,讓其疏完正妻嫡子,不隻一次對嫡子下手?”
“妾隻是順著夫君心意小意——”
“啪”的一聲,又是驚堂木拍下。
鄧氏又抖了一下:“……是。”
“你是否籠絡族人下仆壓迫陷害彭傳義,是否要汙其名聲,遷他出家譜,甚至重金買通官府要員斷案!”楊暄手底驚堂木又是一拍,連帶桌子上裝著紅綠罰簽的木桶都晃了一晃。
鄧氏心口發麻,驚的下意識就承認了:“是!”
“彭傳義這進洛陽途中,你是否買兇追殺!”
“是……”鄧氏說完,突然心中登的一聲,壞了,把不該招的都招了!她趕緊反口,“沒,妾沒有!”
可反悔已經晚了,在場所有人都聽到了她方才迴答。
“真是最毒婦人心啊……”
“看不出來啊……”
“那彭傳義怪可憐……”
“能活到今天是老天保佑啊……”
茶樓裏,越王神情驚怒,差點捂著胸口吐血。今天是怎麽迴事,樁樁件件皆不順!為什麽太子的箭會射中!為什麽濃霧跟著就散!為什麽突然間冒出這麽多證人!連這鄧氏也是,爛泥扶不上牆!
難道上天真站在太子那邊?
……
堂上議論聲太大,楊暄不得不再拍驚堂木:“肅靜!”
現場再次寂靜,落針可聞。
“所以,彭傳義母子受你壓迫無數,他二人一直隱忍,你一直咄咄逼人。”
鄧氏牙齒緊緊咬著嘴唇:“那也隻是家裏鬥,不能說妾殺了人也不能說彭傳義義沒殺人! 彭傳義之前是沒動,是隱忍,安知受這麽苦,會不會不甘心,會不會忍不住!”
楊暄聲音微緩:“所以這就是彭傳義動機。”
鄧氏連連點頭:“自然!所有這些妾給予的壓力,都是他的動機!”
楊暄笑了:“所以你方才才承認的那麽爽快。”
鄧氏一愣,太子……怎麽知道?
圍觀群眾們卻都明白了。
真是好一出大戲!
為了給彭傳義找殺機,為了砸定彭傳義罪名,這庶母也是拚了!都承認自己惡行了呢!也是,這樣惡行壓迫下,誰不激動,誰受得了?但凡有血性的漢子,都會想著報仇,一怒之下殺了親爹怎麽不可能,沒殺全家還是變態程度不夠呢!
這小妾能有這番深沉心機,說沒殺過人,誰信呢?沒準死者真是她殺的!
鄧氏聽到眾人議論,心下更急:“妾是無辜的!妾與夫君情投意合,為何要害他?妾之行為,隻是小家子氣,不想彭傳義多拿東西而已!”眼看情勢一邊倒,她咬了咬牙,開始放話,“就算妾之行為不對,外人皆可譴責,但沒有確鑿證據,殿下可奪妾妻位,不可刑責於妾!”
眾人一看,彼此眼色私語間就有了別樣意思,這是有後台吧!跟太子還敢這樣說話!
楊暄卻麵色不變:“你說彭傳義有動機,你沒一半點動機。”
“是!”鄧氏微微挺胸,自認理直氣壯。連動機都沒有,何來殺人!
“孤看過之前兩審卷宗,你說死者手裏有個極為重要的東西……”
鄧氏眼色微閃:“是!彭傳義定也是為了這個,殺心更重的!”
彭傳義立刻喊冤:“我從來不知道有這樣東西,父親從未提起過!”
鄧氏瞪他:“那是因為你爹沒想告訴你,怕你心生浮躁!”
楊暄抬的壓下二人爭吵,頓了一頓,等堂上氣氛平緩,才又看向鄧氏:“你說你心眼小,容不得彭家給彭傳義半點東西,連他名字都要從族譜上劃去方才甘心。如今死者要把這麽重要的東西給這樣一個一向不怎麽喜歡的兒子,卻不給你,你沒生氣?你會願意,會忍住不使手段?”
鄧氏啞然,手心有些濕涼。
“這不太符合你的性格啊。”
鄧氏張口欲要解釋,可她話還沒說出來,楊暄又道:“這麽重要的東西,要留給一向不疼的兒子,卻不讓這兒子知道;不想給你,卻偏偏告訴你……這死者是不是傻?”
圍觀眾人哄笑。
“哈哈哈哪有這麽蠢的人!姓彭的要是用這腦子行商,生意哪能做出來!”
“這樣大事都告訴,你男人明顯是偏你寵著你!肯定沒想過給彭傳義!叫你撒謊,前言後語對不上,傻眼了吧!打臉了吧!”
“我看是別人教的她這話。”
“那教這話的人也太蠢了,都不編圓點!”
案審至此,除了圍觀百姓,外麵各大小世家,官員勢力皆眉沉目斂,各有思慮。
一個在寺裏長大,無有教養,被突然召迴宮的太子,沒有勢力人脈,不知前後關係,被架到這案子上,不但絲毫不懼,還頗有章法,思維縝密,每句話似都有深意,似都引導著形勢發展……這個太子,果然如四年前傳聞那般,不容小覷!
有這樣一位太子在朝……朝局定將有大變化。
……
等眾人安靜下來,楊暄微微垂眸,聲音降下來幾分,不知是別有深意的提醒別人,還是自己太沉於思考,不在不覺間自言自語聲音略響:“又或許,死者本來想給你,所以告訴你了,可之後又改變了主意……”
鄧氏心中一喜,立刻連連點頭:“對就是這樣!就是這樣的!”都不用自己想,理由就來了呢!
楊暄眼梢微斜,眸底蘊著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確然如此?”
“確然如此!”
“他那麽疼你……為什麽突然變了?還改主意說要給最不喜歡的嫡子……”楊暄收了笑,麵色變的無比肅然,“你與他感情那般深,他卻變的這麽快這麽猛,你做了什麽,讓他起了這麽大戒心?”
圍觀眾人跟著心一提,是啊,這鄧氏做了什麽,讓局勢改變這麽快?偷漢子了?
“你定有異心!為死者所察覺!”楊暄一拍驚堂木,“這便是你的殺人動機!”
鄧氏目瞪口呆,唇舌發麻,不知道案子為何走到這個方向,她好像做錯了什麽事,可她找不到具體哪裏錯了,反正就是越說錯的越多……她愣愣看著楊暄,都不敢說話了。
楊暄再次怒拍驚堂木:“孤看過案宗,問過證人,你鄧氏靠著娘家勢力,在彭家頗得臉麵,但也僅止於此。近兩年,死者突然勢起,生意更大得財更多,還受人追捧,想是在此時就得了你口中那個什麽‘極重要的東西’!之前數年,你娘家與你來往隻四時八節往來,近一年來突然增多,半年前你娘家最得家主重用管家押禮去看你,竟是一直未走——鄧氏!你來說說,你們在探什麽,計劃著什麽!”
鄧氏腳底發飄,雙目迷茫,整個人已經完全懵了……為什麽,為什麽太子什麽都知道!
“死者一屆商人,如何突然有那麽大能量,往日談不下的生意簡簡單單就成了,往日不敢肖想的人脈簡簡單單就有人,一年積攢之財甚至超過半生!到底是什麽了不起的東西,能助人至此?鄧氏,你且道來!”
這話一出,四方皆驚。
圍觀百姓們雙眼瞪大,心說這案子真是百曲千折,內容豐富啊,原來還藏著這麽個大招!為什麽前兩次堂審沒聽……呃,好像也不是沒提起過,隻是主審官好像沒太深問,大家隻以為是個什麽傳家寶似的東西,原來並不是,這是比傳家寶不知道厲害多少倍的東西啊!
得了要什麽有什麽,幹什麽什麽順,一年可抵半輩子辛苦啊!
要說圍觀眾人是震驚好奇,類似越王這樣的知情人就擔心害怕了。冊子那麽神秘有用的東西,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都知道都來搶,風險得多大!不能再這樣了,不能讓太子再這麽審下去了!
楊暄似是不明白這話會刮來多大風,大力一拍驚堂木:“你招是不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