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天下風雲(十七)
公主下毒後悔,駙馬嘎嘎橫推 作者:問遲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曆陽行宮。
安陽得知李潮登基的消息後,已經兩頓沒有用膳。加上病體一直起起伏伏,導致整個人消瘦許多。
“欺人太甚,朕要發兵!朕……咳咳……要收複洛都,討平不臣!”
與此同時,洛都奉天殿。
高居禦座上的李潮,麵色紅潤,亢奮異常。
“諸位愛卿,朕奉天應時登基為帝,現在朕意立即發兵,掃平偽帝,以彰正統!”
姚端上前一步,“陛下禦極日短,根基未穩,依微臣之見,還是再等一等的好。”
馬天陽也跟著道:“姚相說的不錯,前些時日連番大戰,我軍傷亡慘重,現在如果南征,兵力略顯不足。”
李潮雙眼微眯,沉聲道:“朕乃先帝血脈,既已登基有何不穩之說?難道那數百官員還敢造反不成?至於兵力不足也好解決,一是馬帥可以從魏州再調一部分人馬南下,二是立即招募青壯進行訓練。之前曲康安都可以,你們難道還不如他嗎?”
姚端道:“招募青壯自然可以,但微臣擔心戰力不足。”
李潮哈哈大笑,“你以為安陽身邊的京軍有多少戰鬥力麽?不也都是一些酒囊飯袋,根本不足為慮。還有一點,姚相還可以讓南越配合嘛,如此大事可成。就這麽定了,等天雄援軍一到,即刻南下!”
說完之後,起身返迴後宮。
姚端和馬天陽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無奈。然後兩人齊齊轉頭,看向站在旁邊一言不發的崔哲。
“崔公子,你剛才為何不勸阻陛下?”
崔哲搖了搖折扇,“為何要勸?你們都是從臣子的角度出發,而沒有考慮陛下的心意。要知道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不滅掉女帝,如何凸顯陛下正統?他雖然其他地方草包,但這個問題看的卻很清楚。”
前半句還挺正常,到了最後一句才透露出他的真正心意。
姚端立即上前,“公子慎言!”
崔哲微微一笑,“無妨,有甚好怕?你們去準備吧,我還要給陛下遴選後宮呢。”
說完率先走出大殿。
姚端道:“馬帥,據你所知,柔然人那邊還能再來一些援兵嗎?”
馬天陽搖搖頭,“柔然人口本來就不多,這次能派三萬人已經是極限。而且我還聽說,西魏跟柔然起了齷齪,北方邊境已經劍拔弩張,這時怎麽可能再抽人南下?”
姚端目露猶豫,“可現在的情況危如累卵,如何南下?”
馬天陽瞥了一眼,“陛下剛剛不是說了嘛,讓姚相跟南越聯係一下。”
姚端微微搖頭,“南越雖然可以配合,但國力畢竟太弱,完全指望他們根本不現實。”
“那該如何?”
“唉,我們分頭行動吧。你最好再調一支人馬南下,我立即去招募新軍,勉力為之吧。”
兩人一起走出奉天殿,姚端邊走邊說,“另外,你跟那個柔然王子說一下,讓他好好約束手下之人。這是我大梁京城,不是他們的草原。每日都有百姓被殺,也太過放肆了。”
馬天陽苦笑一聲,“我說的話哪裏管用,你還是讓崔公子去說吧。”
姚端冷哼一聲,“如果從柔然來說,陛下南征也是好事。到時把這些野人全部派出去,省的在京城添亂。”
馬天陽不置可否,不在京城添亂,就可以到外地添亂麽?不過這些事他也懶得管,轉而問道:“給唐藝的詔書發出去了嗎?”
姚端道:“已經發了,估計也該收到了,就是不知他會如何迴複。”
馬天陽冷笑一聲,“你以為區區一個晉王就能讓唐藝效忠麽?”
姚端心裏道,你不也是一個魏王就搞定了?
嘴上卻歎口氣,“原本也沒指望他能效忠,隻要不來攻打就好。等我們平定了荊南,迴過手來再去處置靜安軍之事。”
馬天陽也跟著歎口氣,“但願唐藝能消停幾日吧。”
……
大梁東北雲羅道。
天雄軍將軍華赫帶領兩萬人正在快速向南進發。
前日他接到節度使馬天陽的帥令,命他立即帶兵南下,以最快速度趕至洛都。
他帶領的兩萬人中隻有一萬是天雄軍的主力,另外一萬則是數月前臨時招募的新軍。
雖然大軍出征威風凜凜,但華赫的眉頭卻一直沒有舒展開。
節度使馬天陽一意孤行,不但與柔然合作,現在還趕跑了女帝。
即便已經重新立了新帝,但在華赫看來,天雄軍並沒有多少勝算。
出征之前,華赫也曾經委婉的勸過馬天陽。
他的意思是,天雄軍最好的策略就是靜觀其變,不做出頭鳥,以圖保存實力。
如此,不管是誰當政,都會對天雄軍加以籠絡,也才能獲得最大的好處和發展機會。
可惜的是,馬天陽並未采納。
現在一紙軍令,還讓他帶兵入京,華赫不禁憂心忡忡。
洛都是那麽好占的嗎?那裏是天下的8中心,所有人的關注焦點。
一切的博弈都要在洛都展開。
以天雄軍現在的實力,一腳踏入其中,真的合適嗎?
行進間,他忽然心有所覺,眼前這段路非常眼熟。
轉念一想,隨即迴想起來。
就在一年多前,他曾經奉命到此接應兩千柔然人。
在這條山路上,一個偉岸如天神般的人在他的麵前,一槍貫穿柔然別帥敦提。
那一幕至今想起都令人震撼不已。
而且那日他的豪言壯語似乎還在耳邊迴響:凡是屠殺我大梁百姓者,死!
華赫不禁想到,此次南下洛都,不知道會不會再遇到那個人?
如果真的在陣前相遇,甚至兩軍對戰,自己該如何麵對?不知有沒有勝算?
想到此,忍不住仰天歎息。
……
數日後,一騎快馬從東北方向奔馳而來。馬上的騎士雖然疲憊不堪,但還是打馬如飛。
前邊就要到汾州了。
兩個時辰後,親衛小高快步走入節度使府的一個偏院,這裏是唐晏成臨時辦公的地方。
“公子,宋度的消息來了。”
“拿來我看。”
唐晏成將密信撕開,看完之後喃喃道:“天雄軍再調兩萬人南下,看來離我們起兵的日子不遠了。”
安陽得知李潮登基的消息後,已經兩頓沒有用膳。加上病體一直起起伏伏,導致整個人消瘦許多。
“欺人太甚,朕要發兵!朕……咳咳……要收複洛都,討平不臣!”
與此同時,洛都奉天殿。
高居禦座上的李潮,麵色紅潤,亢奮異常。
“諸位愛卿,朕奉天應時登基為帝,現在朕意立即發兵,掃平偽帝,以彰正統!”
姚端上前一步,“陛下禦極日短,根基未穩,依微臣之見,還是再等一等的好。”
馬天陽也跟著道:“姚相說的不錯,前些時日連番大戰,我軍傷亡慘重,現在如果南征,兵力略顯不足。”
李潮雙眼微眯,沉聲道:“朕乃先帝血脈,既已登基有何不穩之說?難道那數百官員還敢造反不成?至於兵力不足也好解決,一是馬帥可以從魏州再調一部分人馬南下,二是立即招募青壯進行訓練。之前曲康安都可以,你們難道還不如他嗎?”
姚端道:“招募青壯自然可以,但微臣擔心戰力不足。”
李潮哈哈大笑,“你以為安陽身邊的京軍有多少戰鬥力麽?不也都是一些酒囊飯袋,根本不足為慮。還有一點,姚相還可以讓南越配合嘛,如此大事可成。就這麽定了,等天雄援軍一到,即刻南下!”
說完之後,起身返迴後宮。
姚端和馬天陽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無奈。然後兩人齊齊轉頭,看向站在旁邊一言不發的崔哲。
“崔公子,你剛才為何不勸阻陛下?”
崔哲搖了搖折扇,“為何要勸?你們都是從臣子的角度出發,而沒有考慮陛下的心意。要知道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不滅掉女帝,如何凸顯陛下正統?他雖然其他地方草包,但這個問題看的卻很清楚。”
前半句還挺正常,到了最後一句才透露出他的真正心意。
姚端立即上前,“公子慎言!”
崔哲微微一笑,“無妨,有甚好怕?你們去準備吧,我還要給陛下遴選後宮呢。”
說完率先走出大殿。
姚端道:“馬帥,據你所知,柔然人那邊還能再來一些援兵嗎?”
馬天陽搖搖頭,“柔然人口本來就不多,這次能派三萬人已經是極限。而且我還聽說,西魏跟柔然起了齷齪,北方邊境已經劍拔弩張,這時怎麽可能再抽人南下?”
姚端目露猶豫,“可現在的情況危如累卵,如何南下?”
馬天陽瞥了一眼,“陛下剛剛不是說了嘛,讓姚相跟南越聯係一下。”
姚端微微搖頭,“南越雖然可以配合,但國力畢竟太弱,完全指望他們根本不現實。”
“那該如何?”
“唉,我們分頭行動吧。你最好再調一支人馬南下,我立即去招募新軍,勉力為之吧。”
兩人一起走出奉天殿,姚端邊走邊說,“另外,你跟那個柔然王子說一下,讓他好好約束手下之人。這是我大梁京城,不是他們的草原。每日都有百姓被殺,也太過放肆了。”
馬天陽苦笑一聲,“我說的話哪裏管用,你還是讓崔公子去說吧。”
姚端冷哼一聲,“如果從柔然來說,陛下南征也是好事。到時把這些野人全部派出去,省的在京城添亂。”
馬天陽不置可否,不在京城添亂,就可以到外地添亂麽?不過這些事他也懶得管,轉而問道:“給唐藝的詔書發出去了嗎?”
姚端道:“已經發了,估計也該收到了,就是不知他會如何迴複。”
馬天陽冷笑一聲,“你以為區區一個晉王就能讓唐藝效忠麽?”
姚端心裏道,你不也是一個魏王就搞定了?
嘴上卻歎口氣,“原本也沒指望他能效忠,隻要不來攻打就好。等我們平定了荊南,迴過手來再去處置靜安軍之事。”
馬天陽也跟著歎口氣,“但願唐藝能消停幾日吧。”
……
大梁東北雲羅道。
天雄軍將軍華赫帶領兩萬人正在快速向南進發。
前日他接到節度使馬天陽的帥令,命他立即帶兵南下,以最快速度趕至洛都。
他帶領的兩萬人中隻有一萬是天雄軍的主力,另外一萬則是數月前臨時招募的新軍。
雖然大軍出征威風凜凜,但華赫的眉頭卻一直沒有舒展開。
節度使馬天陽一意孤行,不但與柔然合作,現在還趕跑了女帝。
即便已經重新立了新帝,但在華赫看來,天雄軍並沒有多少勝算。
出征之前,華赫也曾經委婉的勸過馬天陽。
他的意思是,天雄軍最好的策略就是靜觀其變,不做出頭鳥,以圖保存實力。
如此,不管是誰當政,都會對天雄軍加以籠絡,也才能獲得最大的好處和發展機會。
可惜的是,馬天陽並未采納。
現在一紙軍令,還讓他帶兵入京,華赫不禁憂心忡忡。
洛都是那麽好占的嗎?那裏是天下的8中心,所有人的關注焦點。
一切的博弈都要在洛都展開。
以天雄軍現在的實力,一腳踏入其中,真的合適嗎?
行進間,他忽然心有所覺,眼前這段路非常眼熟。
轉念一想,隨即迴想起來。
就在一年多前,他曾經奉命到此接應兩千柔然人。
在這條山路上,一個偉岸如天神般的人在他的麵前,一槍貫穿柔然別帥敦提。
那一幕至今想起都令人震撼不已。
而且那日他的豪言壯語似乎還在耳邊迴響:凡是屠殺我大梁百姓者,死!
華赫不禁想到,此次南下洛都,不知道會不會再遇到那個人?
如果真的在陣前相遇,甚至兩軍對戰,自己該如何麵對?不知有沒有勝算?
想到此,忍不住仰天歎息。
……
數日後,一騎快馬從東北方向奔馳而來。馬上的騎士雖然疲憊不堪,但還是打馬如飛。
前邊就要到汾州了。
兩個時辰後,親衛小高快步走入節度使府的一個偏院,這裏是唐晏成臨時辦公的地方。
“公子,宋度的消息來了。”
“拿來我看。”
唐晏成將密信撕開,看完之後喃喃道:“天雄軍再調兩萬人南下,看來離我們起兵的日子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