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朝廷的三道旨意
公主下毒後悔,駙馬嘎嘎橫推 作者:問遲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晏成隻是微微點頭,說了句,“知道了。”然後與韓啟繼續巡查。
雲州鹽池不光是在北晉,就是在梁國時唐晏成也曾聽聞過。
每年產鹽量巨大,收益無數,北晉僅靠這一處鹽池就能輕鬆養活數萬大軍。
所以北晉也安排了兩千禁軍駐守此地,所產收益直接押解入京,根本不經過地方官府。
唐晏成帶人來了之後,這些人還想反抗。但韓啟出麵與守將相談,對方隻能棄械投降。
唐晏成立即讓唐虎帶人將整個鹽池四周的關鍵處把守好,想要全部包圍卻有些難,因為整個鹽池長達數十裏,隻能巡查。
這個地方必須要安排自己人守護好,萬萬不能有失。
之後唐晏成才動身返迴懷朔關。
當他見到傳旨之人就是一愣,因為實在沒想到會是此人前來傳旨。
此人名叫狄新,是司默調任吏部之後,禦史大夫曲康安另行提拔的心腹,現任禦史台侍禦史。
唐晏成雖有疑惑但還是主動跟狄新打了招唿,狄新也依規矩見禮。
“唐將軍,下官奉命前來傳旨。旨意主要是交代給唐節度的,現在已經宣讀完畢。另陛下有口諭,要駙馬盡快還京。”
唐晏成點頭道:“有勞狄禦史了,待我見過父親,將手頭之事料理一下,自會返京。”
兩人寒暄幾句後,狄新自去休息,唐晏成則去拜見唐藝。
一見麵,就發現唐藝陰沉著臉,似乎心情不好。
他的左側坐著一個中年文士,正是靜安軍節度使府長史懷青,也是唐藝的首席幕僚。
懷青見是唐晏成,連忙起身施禮,唐晏成也客氣的還禮。
唐藝沉聲道:“你迴來了,坐下說。”
唐晏成也不廢話,直接坐在唐藝右側下首。
“見過那個傳旨的人了?”
“迴父親,剛剛見過了。”
“此人是誰的人?”
“應該是禦史大夫曲康安的人。”
“哼,曲康安!”
唐晏成有些不解,“不知有何不妥麽?”
唐藝對懷青道:“你跟他說說。”
懷青點頭答應,對唐晏成將情況說了一遍。
朝廷前日派了狄新前來傳旨,唐藝開始時還很客氣的進行了招待。
可沒想到聖旨裏的內容卻讓唐藝非常不爽。
前邊兩條旨意看起來似乎很正常,首先就是對唐藝以及所有參戰將士進行獎賞,並大度的冊封唐藝為晉國公。
唐藝的侯爵才封不久,此次憑借占領北晉之功加封國公,雖然速度有些快,但也算實至名歸,不太突兀。
隻是晉國公的封號有些刻意,這不赤裸裸的給唐藝拉仇恨嗎?
所有的晉人一看到這個封號就會聯想到國家覆滅之事,能對唐藝有好印象?
不過這也罷了,唐藝根本不在乎。
其次一條,就是正式將永青河以南的地界劃入大梁,並要求唐藝在邊界處立碑,以宣示主權。
接下來就是要從全國各地抽調各級官吏到此處任職,美其名曰要讓晉人盡快變成梁人。
這一條就讓唐藝有些膈應,他本來已經安排了大量的文吏前來,沒想到朝廷也要跟他搶位置。
不過暫時不用太擔心,一來抽調人員需要時間,一時半會不會到位。二來即使這些人來了,頭頂上就是靜安軍,想要跳腳刺毛也不可能。
這兩條就算唐藝略有不滿,但影響並不太大,忍一忍還是能勉強接受。可第三條旨意就讓唐藝火冒三丈,恨不得將聖旨撕掉。
原來朝廷以新占的晉國麵積太大,不便於管理為由,將這一大片土地一分為三。
正衝著懷朔關以北的地區,東西三百裏左右的範圍劃入靜安軍。
西邊兩百多裏的地盤新設立長寧節度使,駐地寧州。東邊三百裏的地盤新設立永青節度使,駐地雲州。
新任長寧節度使人選竟然是五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僉事連彪。
此人在與柔然人的對戰中一敗塗地,不但沒有受到懲罰,現在還能一飛衝天,不知道跟傅遠到底是什麽關係。
而新任永青節度使更是出乎唐晏成的意料,竟然是福信侯馮連勝。也就是馮文年的老爹,安陽的舅公。
唐藝對這個安排極度不滿,明明是靜安軍拚死擋住了北晉的進攻,然後抓住機會占領了這塊土地。
到頭來朝廷卻要伸手拿走三分之二,換了哪個節度使都不會答應。
而且永青節度使還故意將駐地設在了雲州,也就是說鹽池也將“順理成章”的劃歸朝廷管轄,靜安軍別想插手撈好處。
這如果都能忍,那他就不叫唐藝。
所以在狄新宣讀完聖旨之後,唐藝根本就沒接,直接轉身離開,把狄新晾在了那裏。
狄新無奈隻能將聖旨放在大堂之上,反正已經宣讀過了,就當接了吧。
要不是有安陽的口諭要傳給唐晏成,他早就走了,待在懷朔關總感覺自己脖子涼颼颼的。
唐晏成心道,剛才看到狄新的時候沒見他有什麽異常啊,看來此人城府還是很深。
懷青說完之後,唐藝接口道:“老大,你怎麽看?”
唐晏成略一思索後微微一笑,“看來朝廷對父親提防甚嚴啊。”這段時間跟唐藝接觸多了些,他也不像之前那麽拘謹。
唐藝冷哼一聲,“朝廷提防為父又不是一天兩天,為父從不在乎。可這次的吃相太過難看,為父絕不接受!”
唐晏成微微點頭,這時懷青插口道:“朝廷確實不地道,劃分地盤、安插人手、壟斷鹽池,好處都讓他們占了。靜安軍卻要直麵西魏,出了問題肯定都是靜安軍的責任。”
唐藝大手一揮,“把那個傳旨的直接轟走,反正老子沒有見到聖旨,就當不知道,我看誰敢來這裏上任!”
這一刻身上氣勢爆發,方顯一代梟雄本色。
懷青立即站起來就要出去傳令,唐晏成連忙攔住,對唐藝道:“父親,現在咱們剛剛占領這裏,屁股都還沒有坐熱,情勢不穩。如果此時與朝廷撕破臉,對咱們不利啊。”
唐藝瞥了他一眼,“那你有什麽好的建議?”
雲州鹽池不光是在北晉,就是在梁國時唐晏成也曾聽聞過。
每年產鹽量巨大,收益無數,北晉僅靠這一處鹽池就能輕鬆養活數萬大軍。
所以北晉也安排了兩千禁軍駐守此地,所產收益直接押解入京,根本不經過地方官府。
唐晏成帶人來了之後,這些人還想反抗。但韓啟出麵與守將相談,對方隻能棄械投降。
唐晏成立即讓唐虎帶人將整個鹽池四周的關鍵處把守好,想要全部包圍卻有些難,因為整個鹽池長達數十裏,隻能巡查。
這個地方必須要安排自己人守護好,萬萬不能有失。
之後唐晏成才動身返迴懷朔關。
當他見到傳旨之人就是一愣,因為實在沒想到會是此人前來傳旨。
此人名叫狄新,是司默調任吏部之後,禦史大夫曲康安另行提拔的心腹,現任禦史台侍禦史。
唐晏成雖有疑惑但還是主動跟狄新打了招唿,狄新也依規矩見禮。
“唐將軍,下官奉命前來傳旨。旨意主要是交代給唐節度的,現在已經宣讀完畢。另陛下有口諭,要駙馬盡快還京。”
唐晏成點頭道:“有勞狄禦史了,待我見過父親,將手頭之事料理一下,自會返京。”
兩人寒暄幾句後,狄新自去休息,唐晏成則去拜見唐藝。
一見麵,就發現唐藝陰沉著臉,似乎心情不好。
他的左側坐著一個中年文士,正是靜安軍節度使府長史懷青,也是唐藝的首席幕僚。
懷青見是唐晏成,連忙起身施禮,唐晏成也客氣的還禮。
唐藝沉聲道:“你迴來了,坐下說。”
唐晏成也不廢話,直接坐在唐藝右側下首。
“見過那個傳旨的人了?”
“迴父親,剛剛見過了。”
“此人是誰的人?”
“應該是禦史大夫曲康安的人。”
“哼,曲康安!”
唐晏成有些不解,“不知有何不妥麽?”
唐藝對懷青道:“你跟他說說。”
懷青點頭答應,對唐晏成將情況說了一遍。
朝廷前日派了狄新前來傳旨,唐藝開始時還很客氣的進行了招待。
可沒想到聖旨裏的內容卻讓唐藝非常不爽。
前邊兩條旨意看起來似乎很正常,首先就是對唐藝以及所有參戰將士進行獎賞,並大度的冊封唐藝為晉國公。
唐藝的侯爵才封不久,此次憑借占領北晉之功加封國公,雖然速度有些快,但也算實至名歸,不太突兀。
隻是晉國公的封號有些刻意,這不赤裸裸的給唐藝拉仇恨嗎?
所有的晉人一看到這個封號就會聯想到國家覆滅之事,能對唐藝有好印象?
不過這也罷了,唐藝根本不在乎。
其次一條,就是正式將永青河以南的地界劃入大梁,並要求唐藝在邊界處立碑,以宣示主權。
接下來就是要從全國各地抽調各級官吏到此處任職,美其名曰要讓晉人盡快變成梁人。
這一條就讓唐藝有些膈應,他本來已經安排了大量的文吏前來,沒想到朝廷也要跟他搶位置。
不過暫時不用太擔心,一來抽調人員需要時間,一時半會不會到位。二來即使這些人來了,頭頂上就是靜安軍,想要跳腳刺毛也不可能。
這兩條就算唐藝略有不滿,但影響並不太大,忍一忍還是能勉強接受。可第三條旨意就讓唐藝火冒三丈,恨不得將聖旨撕掉。
原來朝廷以新占的晉國麵積太大,不便於管理為由,將這一大片土地一分為三。
正衝著懷朔關以北的地區,東西三百裏左右的範圍劃入靜安軍。
西邊兩百多裏的地盤新設立長寧節度使,駐地寧州。東邊三百裏的地盤新設立永青節度使,駐地雲州。
新任長寧節度使人選竟然是五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僉事連彪。
此人在與柔然人的對戰中一敗塗地,不但沒有受到懲罰,現在還能一飛衝天,不知道跟傅遠到底是什麽關係。
而新任永青節度使更是出乎唐晏成的意料,竟然是福信侯馮連勝。也就是馮文年的老爹,安陽的舅公。
唐藝對這個安排極度不滿,明明是靜安軍拚死擋住了北晉的進攻,然後抓住機會占領了這塊土地。
到頭來朝廷卻要伸手拿走三分之二,換了哪個節度使都不會答應。
而且永青節度使還故意將駐地設在了雲州,也就是說鹽池也將“順理成章”的劃歸朝廷管轄,靜安軍別想插手撈好處。
這如果都能忍,那他就不叫唐藝。
所以在狄新宣讀完聖旨之後,唐藝根本就沒接,直接轉身離開,把狄新晾在了那裏。
狄新無奈隻能將聖旨放在大堂之上,反正已經宣讀過了,就當接了吧。
要不是有安陽的口諭要傳給唐晏成,他早就走了,待在懷朔關總感覺自己脖子涼颼颼的。
唐晏成心道,剛才看到狄新的時候沒見他有什麽異常啊,看來此人城府還是很深。
懷青說完之後,唐藝接口道:“老大,你怎麽看?”
唐晏成略一思索後微微一笑,“看來朝廷對父親提防甚嚴啊。”這段時間跟唐藝接觸多了些,他也不像之前那麽拘謹。
唐藝冷哼一聲,“朝廷提防為父又不是一天兩天,為父從不在乎。可這次的吃相太過難看,為父絕不接受!”
唐晏成微微點頭,這時懷青插口道:“朝廷確實不地道,劃分地盤、安插人手、壟斷鹽池,好處都讓他們占了。靜安軍卻要直麵西魏,出了問題肯定都是靜安軍的責任。”
唐藝大手一揮,“把那個傳旨的直接轟走,反正老子沒有見到聖旨,就當不知道,我看誰敢來這裏上任!”
這一刻身上氣勢爆發,方顯一代梟雄本色。
懷青立即站起來就要出去傳令,唐晏成連忙攔住,對唐藝道:“父親,現在咱們剛剛占領這裏,屁股都還沒有坐熱,情勢不穩。如果此時與朝廷撕破臉,對咱們不利啊。”
唐藝瞥了他一眼,“那你有什麽好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