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上麵寫著,


    “貴州之地,原隸屬湖廣行省,有四大土司,


    分別為水西羅氏、?播州楊氏、?思州田氏和?思南田氏,


    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


    思州宣慰使田仁智之子田琛和思南宣慰使田茂安之子田宗鼎,


    兩大土司,因土地發生爭鬥,明成祖朱棣,命兩人停止爭鬥,但兩人仍然屢禁不止。


    於是,朱棣密令鎮遠侯顧成率大軍5萬,潛入思南和思州兩地,逮捕田琛、田宗鼎全族,加之鏟除。


    後,兩人被逮捕入京,並斬殺。


    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二月,


    明成祖朱棣,在思南、思州兩大土司之地,實行改土歸流,設置了貴州承宣布政司,


    將思州宣慰司改為思州府,


    思南宣慰司改為思南府,


    貴州布政司,治所位於思南州,並設立三司等官,


    思州、思南兩大宣慰司,被分為八府四州,


    即,思州、黎平、新化、石阡、思南、鎮遠、銅仁、烏羅,8府


    普安州、永寧州、鎮寧州、安順州,4州 。


    後又把水東,水西,納入貴州省管轄範圍。


    此後,貴州省的管轄範圍還在不斷擴大,


    原本是黔南羈縻地區的普定府(安順)、程番府(惠水)、都勻府、烏撒衛(威寧)、普安路(黔西南)也納入了其管轄範圍,


    至此,大明朝貴州省的範圍就此奠定,


    並任命蔣廷瓚,為第一任貴州布政使。


    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明成祖朱棣,又設立貴州提刑按察司。


    戶部、刑部也在貴州各增設貴州一司,其鄉貢附於雲南。


    至此貴州,由大明朝中央政府直接領導。


    此後,大明朝又再次加強貴州行政班子,


    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又成立了貴州等處刑按察司,


    自此貴州省級領導班子“三司”全部配備,


    下級府、縣等建設也逐步展開。


    貴州,由此成為大明朝的第十三個省,


    原湖廣省,四大土司之中,思州田氏和?思南田氏,兩大土司家族被滅後,


    劃歸四川省得的播州楊氏,成為了四川之地最大的土司。


    而劃歸貴州省得水西羅氏,則是貴州之地勢力最大的土司。”


    看到這裏,新上任的雲貴總督王驥,


    在紙上重重寫上了“貴州土司、水西羅氏”八個大字,


    之後繼續往下閱讀,


    “水西羅氏,東邊還有一個勢力僅次於四大土司的—水東宋氏!


    水西羅氏、水東宋氏,兩大土司為貴州省,現今勢力數一數二的存在。


    水西羅氏為貴州省勢力第一大土司,


    第二大土司勢力就是水東宋氏,


    水西羅氏的勢力,主要集中於貴州省西部畢節、大方一帶。


    水東宋氏的勢力,主要集中於貴州省中部,今貴州一帶。


    水東宋氏土司所轄地盤雖較水西土司要小,但社會經濟狀況且不可小覷。


    其統治區域人口眾多,有80多萬人,資源豐富,產業興旺,稅收充裕,經濟實力強大。


    此外,貴州南部,還有一些小土司,合稱為八番,也叫黔南諸土司!”


    看到此地,王驥,又在紙上寫上了


    “水東宋氏,南部八番”八個大字。


    之後王驥,繼續往下閱讀,汪直傳來的貴州省土司情報。


    “水西土司,彝族,羅氏,明朝賜姓安,長期盤踞畢節,


    以伐山通道為業,日久天長,聚族而居。


    蜀漢時期,居於閩(今雲南東川)的水西彝族土司遠祖—濟濟火,因助諸葛亮南征有功,被封為“羅甸王”。


    南梁,太清三年(公元549),濟火閩支第二十世,由閩(今雲南東川)向東北擴展,據今水城、大方、黔西地帶,號盧鹿部。


    宋,皇佑年間,號“羅氏鬼國”。


    從後漢開始,經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至宋,


    羅氏納土襲爵,繁衍生息,不斷壯大。


    到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即公元1278年,


    羅氏鬼國主阿榨內附,受封安撫使,土司製度在水西地區正式施行,治所在今貴陽市,


    以鴨池河,劃分“水西”、“水東”分別治理,羅氏鬼主仍居水西,號為羅氏鬼國。


    大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


    水西宣撫使—羅靄翠(大明賜安姓)


    水東宣撫同知—宋蒙故(大明賜名欽),兩人入朝歸附大明,得到大明承認,襲職,


    分列為貴州正、副宣慰使,


    水東、水西治所都在貴州(今貴陽)。


    水東宣撫同知宋欽死後,由其妻劉淑貞攝職。


    水西宣撫使靄翠,年老之時,由其妻奢香攝職。


    水西土司,歸附大明以後,每年貢獻方物與馬匹。


    其,控製下的地方達四千裏,有兵馬48萬,勢力空前強盛。


    其,內部土司之下,設九扯、九縱和十三則溪土舍、土目,形成一套體係嚴密的行政製度。


    全境有十三則溪,每一則溪置一穆濯統領,


    由苴穆之宗親擔任,又以一慕魁率軍鎮守,猶如漢代之封國。


    苴穆在各則溪均設有官莊,耕者為官戶,下級官職人員均授以土地。


    洪武十四年,水西土司羅靄翠死後,


    因為其子年幼,有其母親—奢香代行宣慰使之職!


    因為水西土司羅氏控製下的兵馬,居然有48萬之巨,勢力空前強盛,不利於大明朝的統治,


    明太祖朱元璋,暗中指示流管馬曄,尋找一個借口,削弱水西土司之勢力。


    未曾想,竟然被當時的水西土司奢香和水東土司劉淑貞,兩人女流之輩給化解。


    當時,水西土司奢香,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多事之秋,


    水西相鄰的烏蒙、烏撒地區的農奴主起兵叛亂。


    而水西安氏與其世代通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因此水西所屬的四十八個土目,企圖挾持水西土司奢香叛亂。


    一邊是高高在上的大明王朝,


    一邊是血脈相連的世代姻親,何去何從,


    當時的水西土司奢香,一個奇女子,並沒有猶豫和徘徊。


    情勢千鈞一發,一個土司家族的命運係於一身。


    而此時,唯恐天下不亂的都督馬曄之,正欲取水西安氏而代之,


    於是借故袒撻奢香。


    “裸撻”是一種特別的刑罰,


    受罰者,要赤身露體的承受肉體的痛苦,


    這行刑法,對於女性而言,


    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作為本地之主,還是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


    赤身露體的,躺著那裏受罰,


    不僅全身上下被人看光,還要遭受肉體的鞭打,


    這是一種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更是一種人格羞辱。


    即便普通的平民百姓也無法忍受這般奇恥,


    何況一方霸主,堂堂手中擁有40多萬大軍的土司夫人呢?


    大明流官馬曄的陰謀 ,就是激起水西土司奢香兵變,把事態擴大化,


    好給大明朝進軍水西之地,剿滅水西土司提供借口,然後實行改土歸流。


    流官馬曄的招數,不可謂不高明,也十分陰毒,有效果。


    果然,水西土人把奢香的羞辱當作全族人的奇恥大辱,群情激憤,摩拳擦掌,一場即將到來的腥風血雨,隱隱可聞。


    此時的奢香,至少有一千個反叛的理由。


    作為一個女人的羞辱,作為一方統領的羞辱,


    按照我們習慣的“麵子”思維,


    以後她將如何麵對自己的部族與屬下呢?


    而流官馬曄的肆無忌憚,正是大明朝廷對水西土司強大的勢力的忌憚,也是對馬曄的暗中支持與默許。


    似乎天時地利人和,於情於理,天平都傾向奢香一邊,


    此時不反,更待何時?


    危急之際,一個水東女子從幕後走到了前台。


    水東土司宋欽的遺孀劉淑貞,居然洞察了大明朝的陰謀,


    也看到了水西與水東麵臨的滅頂之災。


    水東與水西不僅睦鄰友好,而且在政治經濟利益上聯係緊密。


    一旦大明朝“剿匪”的鐵騎長驅直入,


    雖然水西,傭兵40多萬,


    但以一域抵抗全國,還是大明朝開國之初的百戰雄獅,焉能抵擋,


    城門失火,殃及魚池;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兩者唇齒相依,一旦水西不存,水東安在?


    因此水東土司劉淑貞,及時加以勸止。


    而水西土司奢香,也是一個奇女子,


    其,竟然處於這場風暴的旋渦中心,還能保持超常的冷靜和克製,


    在大是大非、或佛或魔的一念之間,竟然有如此理智的決斷,


    不僅沒有被憤怒的火焰燒焦理智,反而是從善如流,聽取了水東土司劉淑貞之忠言,


    更關鍵是,其一個弱女子,纖纖玉指,竟然真的鎮住了手下的四十萬雄兵。


    讓大明的這次平亂借口,消失於無形。


    不得已,大明流官馬曄,被明太祖朱元璋,雪藏了起來,幾年後又派到別的地方上任去了。


    作為迴報,水西土司奢香,承諾開辟九驛,使大明朝不費一錢一糧,就得以開通貴州往來四川的要路,維護了貴州政局的穩定。


    而水西土司奢香,憑借這次危機的完美處理,


    不僅鞏固維護了自己土司的地位和權利,


    而且保全了水西土司的勢力,


    還以自己超人的膽識和謀略贏得了遠近之地人們的敬重。


    奢香,一言九鼎、一諾千金。


    當即組織人力物力,開辟龍場、六廣、穀裏、水西、奢香、金雞、閣鴉、歸化、西溪等九驛,


    使包括黔西北與滇、蜀在內的西南地區交通商貿大為改觀,


    從此,水西結束了自我封閉的曆史,經濟更是發展迅速,


    水西土司和水東土司,兩部勢力不減反增,成為了貴州省數一數二的大土司勢力。


    公元1396年,洪武二十九年水西土司奢香,玉隕香銷、華年早逝,年僅38歲。


    奢香死後,她的兒子,六十七世安的承襲土司之位。


    此後幾代人,可能略顯平庸,


    自不能與奢香比肩。


    不過其間,雖偶有土目叛亂,但大體較為穩定。


    水西土司,自古有名無姓,與漢文化有所不同。


    七十二世土司,龍鋪朝見大明正統皇帝朱祁鎮,


    朱祁鎮,問其姓氏,迴答無姓。


    於是正統皇帝朱祁鎮以其原地為安西,賜姓為安,


    自此,水西世代以安為姓。


    當代,水西土司正是安龍鋪,一個年老成精之人。


    當代,水東土司是第十八代土司宋斌,67歲,字尚德,號澹齋,是宋氏統治時間最長,政績最突出的土司。


    此人,統治期間,大興教育和基礎設施建設,使水東轄地和人口成倍增長,達到鼎盛,


    水東宋氏,因此又叫洪邊宋氏。


    貴州的水西、水東兩大土司與四川播州土司楊氏,為世代姻親。”


    看完錦衣衛汪直,關於貴州之地土司勢力現狀後,


    上任的雲貴總督王驥,感慨道,


    “水西土司,居然擁有大軍40萬,勢力太過於強大啦,


    而水東土司,則經濟實力強大,還興辦教育,儲備人才。


    如果兩則聯合反叛我大明,那我貴州省,甚至於我大明朝西南之地危亦。


    如此巨大勢力,不管有沒有反心,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必須除掉!”


    說完在貴州省水西土司、水東土司名字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叉……


    之後看向了,自己手下控製的另一處雲南之地的土司情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朝中興之主,天順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享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享子並收藏大明朝中興之主,天順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