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應對之策
大明朝中興之主,天順帝 作者:日享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宣德九年,六月初六,錢府和雍親王府,同時接到了皇帝得聖旨。
兩家親上加親,徹底綁在了一起。
繼長沙徽商胡家之後,又一大勢力錢家,還是軍中勢力,加入到了雍親王朱祁鏞的戰車上。
定親之後,15歲的錢欽在父親錢貴的幫助下,進入九邊,從小兵做起。
大明朝繼張輔之後新一代戰神錢欽,開始慢慢崛起於九邊。
錢有徽商,這塊由長沙胡氏和堂弟胡容負責串聯成勢,
兵有錢家,雖然現在兵勢很弱,但也已經種下了希望之花。
權,不僅一點沒有,而且還麵臨著皇帝朱瞻基臨死之前的巨大危機。
下旨當日,朱祁鏞迴府已經聽母親胡善祥說了,
第二天迴到國子監後,朱祁鏞專門去找恩師李時勉請教了一下,關於大明朝藩王的一些規定和製度。
據恩師李時勉講,
大明朝太祖朱元璋之時,就曾專門下令,藩王就藩後,不得召令不可離開封地,更不能迴京,
即使太祖皇帝去世,皇子們也不能迴京祭奠,否則視為叛逆,出兵剿滅。
那時可是大明朝開國之初,太祖冊封的九大塞王,可都是有兵權的,
雖然當時也是,有其存在的必要。
那時大明朝剛剛成立,國家內部有大批的功勳武將集團,外部還有蒙元殘部的威脅。
分封自己的兒子為九大塞王,掌握兵權,不僅可以抵擋外麵蒙元勢力的威脅,更能分化瓦解功勳武將勢力,特別是手握重兵的大將兵權。
那時,九大塞王,按照從東北到西北一字排開,分別是遼王、寧王、燕王、穀王、代王、晉王、秦王、慶王和肅王。
在這九王裏,又以燕王和晉王勢力最大,這兩位的軍力加起來,有十餘萬人。
還有寧王,雖然沒有燕王、晉王的隊伍這麽龐大,但擁有朵顏三衛。
朵顏三衛全部由蒙古騎兵組成,是明軍中的超級縱隊,實戰能力極強。
但即使是如此,靖難起兵之時,擁有五萬大軍的燕王朱棣一藩之軍力,也不是當時建文帝集全國之軍力的對手,多次被打的大敗,有次更是險些身死,還是大將朱能和張玉拚死相救,才得以逃脫升天。
之後匯合寧王的軍力,特別是強大的騎兵朵顏三衛,
兩藩合軍,得兵十萬之後,燕王朱棣方才能靖難功成,登上皇位。
成祖朱棣繼位後,通過調整藩王的地位和權力進一步實施削藩。
雖然成祖恢複了藩王的爵位,但對那些被建文帝遣送到內地失去兵權的藩王,卻沒有再給於兵權,
同時,進一步將手握重兵的九大塞王調到內地,並趁機削減他們的護衛軍,將藩王的三護衛削減為一護衛,使得諸王的護衛逐年減少,
最後更是隻留給藩王三五十的護衛之兵。
此外,成祖朱棣還通過控製地方的軍事指揮權來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
他將地方的軍事指揮權交給都司衛所和邊將武臣中,不再讓諸王節製、指揮武將、軍隊。
這一措施直接控製了地方的軍事力量,確保了皇權的集中。
至此,藩王再無兵權。
這樣,還不算完,成祖朱棣還采取了很多措施,
例如“藩王府不得朝命,不許擅役一軍一民及領一錢一物!”
“藩王及其子嗣不得參政、不得參加科考、不得經商或學習技術,不得從軍打仗。”
到宣德皇帝朱瞻基時期,藩王更是被禁止出城行香和遊覽,除了送葬和祭掃可以短時出城外,其餘時間隻能待在府中。
而自己一旦自己就藩,那就真的沒有機會了。
別說什麽出錢賄賂太監王振了,連封地都出不去,還如何監國。
經過恩師李時勉對藩王製度的講解,此時朱祁鏞才反應過來,自己一年前的想法是多麽滑稽,多麽可笑。
此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去年到底是忽略了什麽,
是藩王製度,是祖製,更是國法!
自己要想爭那位置,一定不能離開京城!
同時,朱祁鏞通過老師的講解,結合自己所知的後世曆史,還發現了一大問題,
雖然祖製規定,藩王成年,也就是說18歲左右,就要離開京城前往就藩。
但是,在曆史上也有成年後沒有就藩一直留在京城的。
如明朝萬曆皇帝的愛妃鄭貴妃生的三兒子朱常洵,成年後,就在京城逗留了十多年才就藩,當然是因為兒子朱常洵被萬曆皇帝所喜歡,
而自己不得宣德皇帝得喜歡不能參考,pass
還有萬曆皇帝的第五個兒子端王朱常浩,也是成年後,沒有就藩離開京城,
理由是不得皇帝喜歡,沒錢建設藩王府,
自己也沒錢,而且宣德皇帝不僅不喜歡自己,還對自己摳門,這個理由可以考慮。
另外還有,惠王朱常潤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的第六個兒子,也是成年後,沒有就藩離開京城,在京城住了很多年,一直到崇禎皇帝繼位以後,才到荊州就藩。
理由也是不得皇帝喜歡,沒有錢,這個同樣合適自己。
桂王朱常瀛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的第七個兒子,也是在崇禎登基時才前往湖南衡陽就藩。
理由同樣是,不得皇帝喜歡,沒有錢。
迴憶了一下大明朝曆史上,成年後還能成功留在京城的藩王們的成功案例,
朱祁鏞發現了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都不得皇帝喜歡,所以沒錢修建王府,成年之後,托了很多年,在下任皇帝手中才就藩的。
看來自己想要成功留在京城,還得繼續裝傻!
提前是自己得成功熬過宣德十年,宣德皇帝朱瞻基可不是好糊弄的,
而想要成功熬過宣德十年,自己就不能在宣德十年這一年內定親,
隻要自己不定親,那按祖製就不能就藩。
雖然現在已經指婚,但指婚不代表是定親啊,
還要經過納吉這步,即男方要把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和姓名拿去找算命先生算一算雙方是否相合。
如果測算結果雙方相合,男方就會派遣媒人到女方家送上聘書,從而確定婚姻關係。
這就是定親,也是明年得最後一步。
古人信奉的是“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加上宣德皇帝得權威,所以不用想,兩人的八字一定合。
這些是不受自己控製的,
但在納吉過程之中,三天之內,是不能有任何不好的事發生的,就是家裏一個碗,三天之內都不能打碎,
這就是自己的機會,還是自己能控製的機會。
自己如果,在那三天之內,摔斷了腿,或者手,或者從房子上,掉下來了,
傷筋動骨一百天,這就是6個多月過去了,如何自己再康複的慢點,熬過一年是沒有問題。
雖然現在皇帝朱瞻基已經幫自己指婚啦,王妃還是曆史上的一代賢後錢氏,自己盡管現在也還沒有見過自己的王妃錢薇到底長的如何,但想來能被張太後欽定為明英宗朱祁鎮的皇後,多半是不差的!
實話實說,自己對這門婚事還是十分滿意的,也十分期待想看看自己的王妃,曆史上的一代賢後錢氏,長的到底如何,
但再滿意,再期待,也沒有皇位重要,隻能對自己的王妃錢薇說聲對不起啦,現在還不是時候,隻能讓錢薇再等等,
當然提前是她願意等,如果不願,那隻能是前世無緣,今生無分啦!
想到了方法,雍親王朱祁鏞雖然是很高興,但自殘啊,想想就下不去手,
好在,還在明年開春,自己虛歲滿十二歲之時,皇帝才會正式定親,還有6個月,
真希望宣德皇帝朱瞻基,明年早點死,如此自己明年也可以少受點罪!
雍親王朱祁鏞向滿天神靈暗暗乞求道。
兩家親上加親,徹底綁在了一起。
繼長沙徽商胡家之後,又一大勢力錢家,還是軍中勢力,加入到了雍親王朱祁鏞的戰車上。
定親之後,15歲的錢欽在父親錢貴的幫助下,進入九邊,從小兵做起。
大明朝繼張輔之後新一代戰神錢欽,開始慢慢崛起於九邊。
錢有徽商,這塊由長沙胡氏和堂弟胡容負責串聯成勢,
兵有錢家,雖然現在兵勢很弱,但也已經種下了希望之花。
權,不僅一點沒有,而且還麵臨著皇帝朱瞻基臨死之前的巨大危機。
下旨當日,朱祁鏞迴府已經聽母親胡善祥說了,
第二天迴到國子監後,朱祁鏞專門去找恩師李時勉請教了一下,關於大明朝藩王的一些規定和製度。
據恩師李時勉講,
大明朝太祖朱元璋之時,就曾專門下令,藩王就藩後,不得召令不可離開封地,更不能迴京,
即使太祖皇帝去世,皇子們也不能迴京祭奠,否則視為叛逆,出兵剿滅。
那時可是大明朝開國之初,太祖冊封的九大塞王,可都是有兵權的,
雖然當時也是,有其存在的必要。
那時大明朝剛剛成立,國家內部有大批的功勳武將集團,外部還有蒙元殘部的威脅。
分封自己的兒子為九大塞王,掌握兵權,不僅可以抵擋外麵蒙元勢力的威脅,更能分化瓦解功勳武將勢力,特別是手握重兵的大將兵權。
那時,九大塞王,按照從東北到西北一字排開,分別是遼王、寧王、燕王、穀王、代王、晉王、秦王、慶王和肅王。
在這九王裏,又以燕王和晉王勢力最大,這兩位的軍力加起來,有十餘萬人。
還有寧王,雖然沒有燕王、晉王的隊伍這麽龐大,但擁有朵顏三衛。
朵顏三衛全部由蒙古騎兵組成,是明軍中的超級縱隊,實戰能力極強。
但即使是如此,靖難起兵之時,擁有五萬大軍的燕王朱棣一藩之軍力,也不是當時建文帝集全國之軍力的對手,多次被打的大敗,有次更是險些身死,還是大將朱能和張玉拚死相救,才得以逃脫升天。
之後匯合寧王的軍力,特別是強大的騎兵朵顏三衛,
兩藩合軍,得兵十萬之後,燕王朱棣方才能靖難功成,登上皇位。
成祖朱棣繼位後,通過調整藩王的地位和權力進一步實施削藩。
雖然成祖恢複了藩王的爵位,但對那些被建文帝遣送到內地失去兵權的藩王,卻沒有再給於兵權,
同時,進一步將手握重兵的九大塞王調到內地,並趁機削減他們的護衛軍,將藩王的三護衛削減為一護衛,使得諸王的護衛逐年減少,
最後更是隻留給藩王三五十的護衛之兵。
此外,成祖朱棣還通過控製地方的軍事指揮權來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
他將地方的軍事指揮權交給都司衛所和邊將武臣中,不再讓諸王節製、指揮武將、軍隊。
這一措施直接控製了地方的軍事力量,確保了皇權的集中。
至此,藩王再無兵權。
這樣,還不算完,成祖朱棣還采取了很多措施,
例如“藩王府不得朝命,不許擅役一軍一民及領一錢一物!”
“藩王及其子嗣不得參政、不得參加科考、不得經商或學習技術,不得從軍打仗。”
到宣德皇帝朱瞻基時期,藩王更是被禁止出城行香和遊覽,除了送葬和祭掃可以短時出城外,其餘時間隻能待在府中。
而自己一旦自己就藩,那就真的沒有機會了。
別說什麽出錢賄賂太監王振了,連封地都出不去,還如何監國。
經過恩師李時勉對藩王製度的講解,此時朱祁鏞才反應過來,自己一年前的想法是多麽滑稽,多麽可笑。
此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去年到底是忽略了什麽,
是藩王製度,是祖製,更是國法!
自己要想爭那位置,一定不能離開京城!
同時,朱祁鏞通過老師的講解,結合自己所知的後世曆史,還發現了一大問題,
雖然祖製規定,藩王成年,也就是說18歲左右,就要離開京城前往就藩。
但是,在曆史上也有成年後沒有就藩一直留在京城的。
如明朝萬曆皇帝的愛妃鄭貴妃生的三兒子朱常洵,成年後,就在京城逗留了十多年才就藩,當然是因為兒子朱常洵被萬曆皇帝所喜歡,
而自己不得宣德皇帝得喜歡不能參考,pass
還有萬曆皇帝的第五個兒子端王朱常浩,也是成年後,沒有就藩離開京城,
理由是不得皇帝喜歡,沒錢建設藩王府,
自己也沒錢,而且宣德皇帝不僅不喜歡自己,還對自己摳門,這個理由可以考慮。
另外還有,惠王朱常潤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的第六個兒子,也是成年後,沒有就藩離開京城,在京城住了很多年,一直到崇禎皇帝繼位以後,才到荊州就藩。
理由也是不得皇帝喜歡,沒有錢,這個同樣合適自己。
桂王朱常瀛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的第七個兒子,也是在崇禎登基時才前往湖南衡陽就藩。
理由同樣是,不得皇帝喜歡,沒有錢。
迴憶了一下大明朝曆史上,成年後還能成功留在京城的藩王們的成功案例,
朱祁鏞發現了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都不得皇帝喜歡,所以沒錢修建王府,成年之後,托了很多年,在下任皇帝手中才就藩的。
看來自己想要成功留在京城,還得繼續裝傻!
提前是自己得成功熬過宣德十年,宣德皇帝朱瞻基可不是好糊弄的,
而想要成功熬過宣德十年,自己就不能在宣德十年這一年內定親,
隻要自己不定親,那按祖製就不能就藩。
雖然現在已經指婚,但指婚不代表是定親啊,
還要經過納吉這步,即男方要把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和姓名拿去找算命先生算一算雙方是否相合。
如果測算結果雙方相合,男方就會派遣媒人到女方家送上聘書,從而確定婚姻關係。
這就是定親,也是明年得最後一步。
古人信奉的是“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加上宣德皇帝得權威,所以不用想,兩人的八字一定合。
這些是不受自己控製的,
但在納吉過程之中,三天之內,是不能有任何不好的事發生的,就是家裏一個碗,三天之內都不能打碎,
這就是自己的機會,還是自己能控製的機會。
自己如果,在那三天之內,摔斷了腿,或者手,或者從房子上,掉下來了,
傷筋動骨一百天,這就是6個多月過去了,如何自己再康複的慢點,熬過一年是沒有問題。
雖然現在皇帝朱瞻基已經幫自己指婚啦,王妃還是曆史上的一代賢後錢氏,自己盡管現在也還沒有見過自己的王妃錢薇到底長的如何,但想來能被張太後欽定為明英宗朱祁鎮的皇後,多半是不差的!
實話實說,自己對這門婚事還是十分滿意的,也十分期待想看看自己的王妃,曆史上的一代賢後錢氏,長的到底如何,
但再滿意,再期待,也沒有皇位重要,隻能對自己的王妃錢薇說聲對不起啦,現在還不是時候,隻能讓錢薇再等等,
當然提前是她願意等,如果不願,那隻能是前世無緣,今生無分啦!
想到了方法,雍親王朱祁鏞雖然是很高興,但自殘啊,想想就下不去手,
好在,還在明年開春,自己虛歲滿十二歲之時,皇帝才會正式定親,還有6個月,
真希望宣德皇帝朱瞻基,明年早點死,如此自己明年也可以少受點罪!
雍親王朱祁鏞向滿天神靈暗暗乞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