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發展大棚菜的三個難題 上
重生1978:渣爹良心發現了 作者:半盞粗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叔,你們的生產線那邊張羅得咋樣了?”
往招待所走的路上,陳三兩隨口問道。
“目前也隻是剛把地基打完,所以接下來的小型拖拉機生產,還得是以現在的生產線為主。”楊建功說道。
“前期的供應數量也不會很多,所以我們接下來打算排三個班次來生產。這樣的話呢,我們的產量還能夠提高一些。”
“行,這段時間我正好琢磨一下,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小工具研發一些,能夠讓你們幹活更方便。”陳三兩笑眯眯的說道。
楊建功無奈的看了他一眼,“隻要價格不是很貴就好。但是在性能上呢,要達到非常優秀才行。”
“哈哈哈,您放心吧。我們的電器廠,將來也不是擺設。”陳三兩樂嗬嗬的說道。
“接下來呢,我們就是兩條發展方向。一條是工業電器,比如說生產一些電動工具。另一種就是家用電器,電飯鍋、電暖壺啥的這些。”
“他惦記的可不僅僅是這些小家電,電冰箱和洗衣機也會是他重點關注的項目呢。”邱鵬程揭了他的老底。
“哈哈,確實是有這樣的想法。隻不過目前沒有這個實力,等我們什麽時候有實力了,再說吧。”陳三兩樂嗬嗬的說道。
“所以現在,我們還是得把目光放在一些電動工具和小家電上。不過呢,接下來的壓力啊,恐怕要給到各個地區的領導嘍。”
“為什麽呢?”李主任好奇的問道。
“領導,其實東華廠的胡楊林參與了合同的談判之後,給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本電器的普及率。”陳三兩說道。
“英華哥也出國考察了,我想在這方麵的看法應該也都是差不多的,其實這個也是我們和發達國家的一個顯著差別。”
“確實是這樣,他們的電器使用率是非常高的。”韓英華點了點頭。
“如果說要想讓人們的生活更便利,普及電器的使用。那麽供電部門的壓力就會增大很多,不僅僅要提高發電量,還要保證供電的穩定性。”
“要不然再好的電器,晃幾下電也都會把電器給燒壞嘍。就比如說東華電視機廠的彩色電視機,一部彩色電視機可是不便宜呢,晃壞了,得多心疼?”
“哎……,這個問題很艱巨啊。”李主任歎了口氣。
現如今還有很多地方沒有把電給送過去呢,就更不用說保證電能的充足和穩定供應了。
而且這樣的情況,也不是說單單省裏有決心,就能夠改善的,牽扯的範圍還是很廣的。
但是他也知道,陳三兩說的也確實是一個問題。
說說聊聊的也來到了招待所這邊,妞妞小朋友就不管陳三兩了,牽著晴晴的小手,熟門熟路的往招待所的後廚溜達。
又聊了一會兒,先到的是兩個大丫頭。
本來是過來接陳三兩的,可是沒有想到這裏會有這麽高端的飯局。就算是倆丫頭往常的膽子都比較大,現在也有些拘謹。
稍後一些到的就是李秀和,現在老李同誌已經放棄感慨了。
因為他知道,要想憑自己的本事跟這麽多的領導經常吃飯,那是不可能的。但是現如今因為姑爺的關係,這個不可能就變成了可能。
而今天招待所的大廚們呢,那也是拿出來了十八般武藝,各顯神通。
這麽多新鮮的蔬菜,真的是太難得了。你要是不好好烹飪一下,你都對不起他們。
即便是夏天的時候都是隨便做的菜,今天也要小心翼翼。味道差了,那就是砸了自己的招牌。
“這個瞅著是真的很不錯啊,能夠在這個時候吃到這麽新鮮的蔬菜,真的是不容易。”
等飯菜上桌後,李主任感慨地說道。
“其實這個完全得感謝省農科院的李教授,也就是方叔的恩師。”陳三兩笑著說道。
“打我們育苗開始,老爺子就一直圍著這些菜轉。王哥和蘭姐也是如此,這些蘑菇……,好家夥,肯定是聽了妞妞的話,做得炸蘑菇。”
大家夥看過去,確實是一盤炸蘑菇,上邊掛著淡淡的麵糊,但是能夠看出來裏邊蘑菇的紋理。
“爸爸,炸的比炒的好吃。”小家夥美滋滋的說道,還抿了抿小嘴唇。
這也是陳三兩念叨過一下,然後被小家夥聽到了,今天就給點了出來。
飯菜也上得差不多了,大家也開始動筷子。第一個試吃的,自然就是妞妞點的炸蘑菇。
還別說,脆中帶軟的口感,然後再配上一些孜然和辣椒麵的味道,真的很可口。
就跟在家裏邊一樣,這些新鮮蔬菜的味道,也獲得了大家夥的認可。吃飯的時候,更是優先蔬菜下手。
唯有妞妞小朋友,還是喜歡吃肉啊。偶爾也會給晴晴姐姐夾一塊,小家夥雖然有些為難,也會認真的吃掉。
看得方濟安都很欣慰,在家裏邊的時候,不管你咋哄,那都沒有用。
“你小子啊,真的是整啥啥厲害啊。”
吃了一會兒,方濟安感慨的說道。
“明年呢,我們會把大棚蔬菜的種植擴大一些麵積。”陳三兩笑著說道。
“我們生產隊會跟公社合作,公社出地,我們出人和建設成本,發展大棚菜。要是別的生產隊也有這樣的想法呢,我們會給他們做免費的技術指導。”
“在大棚菜這個事情上,我們縣的鄭春明主任和周明副主任,那可是非常惦記的呢。已經讓我們編寫相關的種植經驗了,到時候會免費發放到各個公社。”
“耕種的難點很多嗎?”方濟安問道。
“確實是有一些的。建設方麵主要是塑料布,目前的塑料布不僅是供應上,還是性能上,都差一些。”陳三兩說道。
“在種植方麵呢,因為種植成本較高,所以在日常護理上就更需要在意一些了。要不然忙活一溜十三招,產量卻少得可憐也不行。”
“然後呢,就是運輸成本了。我們這些大棚菜基本上銷售價格會達到五毛錢左右,因為這個價格裏邊,有七分錢左右是運費。”
聽著陳三兩的話,大家夥都皺起了眉頭,這三個難題,都是不好解決的難題啊。
往招待所走的路上,陳三兩隨口問道。
“目前也隻是剛把地基打完,所以接下來的小型拖拉機生產,還得是以現在的生產線為主。”楊建功說道。
“前期的供應數量也不會很多,所以我們接下來打算排三個班次來生產。這樣的話呢,我們的產量還能夠提高一些。”
“行,這段時間我正好琢磨一下,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小工具研發一些,能夠讓你們幹活更方便。”陳三兩笑眯眯的說道。
楊建功無奈的看了他一眼,“隻要價格不是很貴就好。但是在性能上呢,要達到非常優秀才行。”
“哈哈哈,您放心吧。我們的電器廠,將來也不是擺設。”陳三兩樂嗬嗬的說道。
“接下來呢,我們就是兩條發展方向。一條是工業電器,比如說生產一些電動工具。另一種就是家用電器,電飯鍋、電暖壺啥的這些。”
“他惦記的可不僅僅是這些小家電,電冰箱和洗衣機也會是他重點關注的項目呢。”邱鵬程揭了他的老底。
“哈哈,確實是有這樣的想法。隻不過目前沒有這個實力,等我們什麽時候有實力了,再說吧。”陳三兩樂嗬嗬的說道。
“所以現在,我們還是得把目光放在一些電動工具和小家電上。不過呢,接下來的壓力啊,恐怕要給到各個地區的領導嘍。”
“為什麽呢?”李主任好奇的問道。
“領導,其實東華廠的胡楊林參與了合同的談判之後,給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本電器的普及率。”陳三兩說道。
“英華哥也出國考察了,我想在這方麵的看法應該也都是差不多的,其實這個也是我們和發達國家的一個顯著差別。”
“確實是這樣,他們的電器使用率是非常高的。”韓英華點了點頭。
“如果說要想讓人們的生活更便利,普及電器的使用。那麽供電部門的壓力就會增大很多,不僅僅要提高發電量,還要保證供電的穩定性。”
“要不然再好的電器,晃幾下電也都會把電器給燒壞嘍。就比如說東華電視機廠的彩色電視機,一部彩色電視機可是不便宜呢,晃壞了,得多心疼?”
“哎……,這個問題很艱巨啊。”李主任歎了口氣。
現如今還有很多地方沒有把電給送過去呢,就更不用說保證電能的充足和穩定供應了。
而且這樣的情況,也不是說單單省裏有決心,就能夠改善的,牽扯的範圍還是很廣的。
但是他也知道,陳三兩說的也確實是一個問題。
說說聊聊的也來到了招待所這邊,妞妞小朋友就不管陳三兩了,牽著晴晴的小手,熟門熟路的往招待所的後廚溜達。
又聊了一會兒,先到的是兩個大丫頭。
本來是過來接陳三兩的,可是沒有想到這裏會有這麽高端的飯局。就算是倆丫頭往常的膽子都比較大,現在也有些拘謹。
稍後一些到的就是李秀和,現在老李同誌已經放棄感慨了。
因為他知道,要想憑自己的本事跟這麽多的領導經常吃飯,那是不可能的。但是現如今因為姑爺的關係,這個不可能就變成了可能。
而今天招待所的大廚們呢,那也是拿出來了十八般武藝,各顯神通。
這麽多新鮮的蔬菜,真的是太難得了。你要是不好好烹飪一下,你都對不起他們。
即便是夏天的時候都是隨便做的菜,今天也要小心翼翼。味道差了,那就是砸了自己的招牌。
“這個瞅著是真的很不錯啊,能夠在這個時候吃到這麽新鮮的蔬菜,真的是不容易。”
等飯菜上桌後,李主任感慨地說道。
“其實這個完全得感謝省農科院的李教授,也就是方叔的恩師。”陳三兩笑著說道。
“打我們育苗開始,老爺子就一直圍著這些菜轉。王哥和蘭姐也是如此,這些蘑菇……,好家夥,肯定是聽了妞妞的話,做得炸蘑菇。”
大家夥看過去,確實是一盤炸蘑菇,上邊掛著淡淡的麵糊,但是能夠看出來裏邊蘑菇的紋理。
“爸爸,炸的比炒的好吃。”小家夥美滋滋的說道,還抿了抿小嘴唇。
這也是陳三兩念叨過一下,然後被小家夥聽到了,今天就給點了出來。
飯菜也上得差不多了,大家也開始動筷子。第一個試吃的,自然就是妞妞點的炸蘑菇。
還別說,脆中帶軟的口感,然後再配上一些孜然和辣椒麵的味道,真的很可口。
就跟在家裏邊一樣,這些新鮮蔬菜的味道,也獲得了大家夥的認可。吃飯的時候,更是優先蔬菜下手。
唯有妞妞小朋友,還是喜歡吃肉啊。偶爾也會給晴晴姐姐夾一塊,小家夥雖然有些為難,也會認真的吃掉。
看得方濟安都很欣慰,在家裏邊的時候,不管你咋哄,那都沒有用。
“你小子啊,真的是整啥啥厲害啊。”
吃了一會兒,方濟安感慨的說道。
“明年呢,我們會把大棚蔬菜的種植擴大一些麵積。”陳三兩笑著說道。
“我們生產隊會跟公社合作,公社出地,我們出人和建設成本,發展大棚菜。要是別的生產隊也有這樣的想法呢,我們會給他們做免費的技術指導。”
“在大棚菜這個事情上,我們縣的鄭春明主任和周明副主任,那可是非常惦記的呢。已經讓我們編寫相關的種植經驗了,到時候會免費發放到各個公社。”
“耕種的難點很多嗎?”方濟安問道。
“確實是有一些的。建設方麵主要是塑料布,目前的塑料布不僅是供應上,還是性能上,都差一些。”陳三兩說道。
“在種植方麵呢,因為種植成本較高,所以在日常護理上就更需要在意一些了。要不然忙活一溜十三招,產量卻少得可憐也不行。”
“然後呢,就是運輸成本了。我們這些大棚菜基本上銷售價格會達到五毛錢左右,因為這個價格裏邊,有七分錢左右是運費。”
聽著陳三兩的話,大家夥都皺起了眉頭,這三個難題,都是不好解決的難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