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有靠山就是好
重生1978:渣爹良心發現了 作者:半盞粗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建功的辦公室裏有四個人,他認識兩個半。
認識的就是方濟安和楊建功,那半個,他在報紙上看到過,省革委會的大主任。剩下的一個四十來歲的,應該就是一機部的同誌。
而讓他更加詫異的是,這位同誌一看到自己之後,就是笑容滿麵。
自己啥時候有了這麽大的魅力?
自己又不是妞妞……
“三兩啊,這位是咱們省的李主任。這位呢,是一機部辦公廳的韓廳長。”方濟安笑著介紹道。
“李主任、韓廳長,二位領導好。”陳三兩趕忙問候。
“陳三兩同誌啊,這段時間我可是沒少聽見你的名字呢。”李主任笑著說道。
“我其實也就是瞎折騰來著。”陳三兩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咱們機械一廠,才是真正的大折騰呢。等新的工廠建設起來以後,那小四輪子就一輛接著一輛的往外出。”
一看這個陣仗,他就明白咋迴事了。
其實就跟縣裏的格局差不多,略微有那麽一點點的小差別。
縣裏是許明成和鄭春明保著周明,周明衝鋒,他們在下邊托著。
省裏呢?方濟安跟李主任的關係應該是不錯的,所以這個衝鋒的任務,就落到了方濟安的身上。
但是這個韓廳長他就有些摸不清了,年紀並不是很大,瞅著好像連四十歲都不到的樣子,就能夠在一機部這樣的部裏當廳長,可是不簡單。
“三兩啊,要是從三爺和你父母那裏論的話,你應該喊我一聲哥。”
也是留意到了他的眼神,韓英華笑著開口了。
聽著他的話,陳三兩可是傻眼了,啥情況?這位也是當年父母幫助過的後人?
而在韓英華這麽說之後,辦公室裏其餘的人也都是一愣,他們同樣沒想到這兩人之間還有這樣的關係。
關鍵是韓英華隻說想看看陳三兩,也沒說別的啊?
“英華哥,您早說啊。三爺也是的,就說去首都見到了一些老朋友,完了就沒別的了。”陳三兩苦笑著說道。
“哈哈哈哈,三爺那個性子啊,他們老一輩人都一樣。我就過去見了一麵,完了就說啥不讓我們這些晚輩去了。三爺的身子還好吧?”韓英華笑著問道。
“好著呢,我在我們生產隊整了個秧歌隊,完了三爺帶著我閨女沒事就跟著扭秧歌去。”陳三兩笑著說道。
“開始的時候是不想去的,完了架不住我閨女磨他啊。根本就不是他想去不想去的問題了,必須得帶著。”
“一會兒您給我寫個地址,完了迴去我就給三爺扭秧歌的照片拍出來。讓老爺子們看著樂嗬一下就得了,可千萬別說是我拍的。”
“好好好,爺爺頭幾天還往你們隊上打電話來著。等天暖和一些的吧,他們沒準就興去你們黑瞎子嶺溜達一圈,你先有個心理準備。”韓英華笑著點了點頭。
“這肯定是沒問題,上次胡爺爺和李爺爺在我們那邊玩的還行。您這次過來就是看看一廠的小四輪項目嗎?”陳三兩好奇的問道。
“確實是這樣,一廠是非常有戰鬥力的。這一次的小型拖拉機啊,可是真的有些不得了。”韓英華感慨地說道。
“機械一廠現在的主管單位雖然是省裏,但是我們一機部也是總攬全國的農用機械的。這一次呢,相關原材料的調撥也是會給機械一廠傾斜一些。”
這麽一解釋,陳三兩就明白咋迴事了。
現如今也是雙重管理,隻是以省裏為主,機械部為輔。但是機械部呢,其實也是具有很大的主導作用的。
“也聽楊主任念叨了一下你創辦的那個電器廠,稍後有材料方麵的缺口,你就給我打電話。”
“你的企業,目前是咱們國內第一個創辦的企業。在政策上是應該給予一定程度支持的,接下來就是要把經濟發展放在前邊。”
陳三兩隻剩下了傻樂,真的是缺啥來啥。
現如今他最缺的,其實就是各種原材料。
因為對於他這個情況來講,不管你有多大的本事,這些材料的配置也不是你能整來的。
現階段肯定還是以計劃內的供應為主,計劃外的那一些,也不是他能夠搶來的,肯定還是會被一些大廠給搶過去。
現在就妥了嘛,自己那麽點用量,韓英華一句話就能夠給解決掉。
這個呢,也算是一些隱藏福利了,有靠山就是好。
“三兩啊,對於民營經濟的發展,你有什麽樣的想法?”李主任冷不丁的問了一句。
“李主任,我的想法就是啥呢,百花齊放,百家齊名。”陳三兩說道。
“其實經濟發展涵蓋的範圍就是很廣泛的,大一些的企業,小一些的攤販,其實這都是可以看成一個單獨的經濟體。”
“當這些小的經濟體也都活躍起來以後,他們能夠貢獻出來的力量,其實並不會比這些大企業小很多。”
“因為大企業雖然惠及的麵比較廣闊,但是這些小經濟體,他們是直接跟人民群眾掛鉤的。”
“我們生產隊不也有一個漁業公司嗎,最近有些別的生產隊的同誌就過去打聽了,說來年開春打漁的時候,能不能給他們也賣一些。”
“做點小買賣啊,確實是很辛苦的。但是咱們的日子不就是這樣嗎?幹啥不辛苦啊,都想喝茶水、看報紙,到月給開工資,哪有那樣的工作啊。”
“就說楊叔這邊,每天也都是絞盡腦汁的想,一廠該咋發展、現階段如何做、將來還要如何做。”
“並不是說我自己創辦了企業,就說咱們現在的政策好,這是真的好啊。肯吃點辛苦的人,都能賺上一些小錢錢,就能夠直接用在生活中。”
“而且小買賣也比較靈活,投資也比較小。即便是這個小買賣沒整明白,還可以換別的小買賣。或多或少的,都能夠賺一些。”
“要不然城裏那些沒工作的同誌們,農村忙完了階段性農業生產的同誌們,就隻能幹閑著了。因為你不可能再有別的收入來源,隻能眼巴巴的瞅著。”
他的話,讓辦公室的這幾個陷入了沉思,這個真的就是現階段所麵臨的一個嚴峻考驗啊。
這麽多的返城知青,可不就是得眼巴巴的瞅著嗎?
認識的就是方濟安和楊建功,那半個,他在報紙上看到過,省革委會的大主任。剩下的一個四十來歲的,應該就是一機部的同誌。
而讓他更加詫異的是,這位同誌一看到自己之後,就是笑容滿麵。
自己啥時候有了這麽大的魅力?
自己又不是妞妞……
“三兩啊,這位是咱們省的李主任。這位呢,是一機部辦公廳的韓廳長。”方濟安笑著介紹道。
“李主任、韓廳長,二位領導好。”陳三兩趕忙問候。
“陳三兩同誌啊,這段時間我可是沒少聽見你的名字呢。”李主任笑著說道。
“我其實也就是瞎折騰來著。”陳三兩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咱們機械一廠,才是真正的大折騰呢。等新的工廠建設起來以後,那小四輪子就一輛接著一輛的往外出。”
一看這個陣仗,他就明白咋迴事了。
其實就跟縣裏的格局差不多,略微有那麽一點點的小差別。
縣裏是許明成和鄭春明保著周明,周明衝鋒,他們在下邊托著。
省裏呢?方濟安跟李主任的關係應該是不錯的,所以這個衝鋒的任務,就落到了方濟安的身上。
但是這個韓廳長他就有些摸不清了,年紀並不是很大,瞅著好像連四十歲都不到的樣子,就能夠在一機部這樣的部裏當廳長,可是不簡單。
“三兩啊,要是從三爺和你父母那裏論的話,你應該喊我一聲哥。”
也是留意到了他的眼神,韓英華笑著開口了。
聽著他的話,陳三兩可是傻眼了,啥情況?這位也是當年父母幫助過的後人?
而在韓英華這麽說之後,辦公室裏其餘的人也都是一愣,他們同樣沒想到這兩人之間還有這樣的關係。
關鍵是韓英華隻說想看看陳三兩,也沒說別的啊?
“英華哥,您早說啊。三爺也是的,就說去首都見到了一些老朋友,完了就沒別的了。”陳三兩苦笑著說道。
“哈哈哈哈,三爺那個性子啊,他們老一輩人都一樣。我就過去見了一麵,完了就說啥不讓我們這些晚輩去了。三爺的身子還好吧?”韓英華笑著問道。
“好著呢,我在我們生產隊整了個秧歌隊,完了三爺帶著我閨女沒事就跟著扭秧歌去。”陳三兩笑著說道。
“開始的時候是不想去的,完了架不住我閨女磨他啊。根本就不是他想去不想去的問題了,必須得帶著。”
“一會兒您給我寫個地址,完了迴去我就給三爺扭秧歌的照片拍出來。讓老爺子們看著樂嗬一下就得了,可千萬別說是我拍的。”
“好好好,爺爺頭幾天還往你們隊上打電話來著。等天暖和一些的吧,他們沒準就興去你們黑瞎子嶺溜達一圈,你先有個心理準備。”韓英華笑著點了點頭。
“這肯定是沒問題,上次胡爺爺和李爺爺在我們那邊玩的還行。您這次過來就是看看一廠的小四輪項目嗎?”陳三兩好奇的問道。
“確實是這樣,一廠是非常有戰鬥力的。這一次的小型拖拉機啊,可是真的有些不得了。”韓英華感慨地說道。
“機械一廠現在的主管單位雖然是省裏,但是我們一機部也是總攬全國的農用機械的。這一次呢,相關原材料的調撥也是會給機械一廠傾斜一些。”
這麽一解釋,陳三兩就明白咋迴事了。
現如今也是雙重管理,隻是以省裏為主,機械部為輔。但是機械部呢,其實也是具有很大的主導作用的。
“也聽楊主任念叨了一下你創辦的那個電器廠,稍後有材料方麵的缺口,你就給我打電話。”
“你的企業,目前是咱們國內第一個創辦的企業。在政策上是應該給予一定程度支持的,接下來就是要把經濟發展放在前邊。”
陳三兩隻剩下了傻樂,真的是缺啥來啥。
現如今他最缺的,其實就是各種原材料。
因為對於他這個情況來講,不管你有多大的本事,這些材料的配置也不是你能整來的。
現階段肯定還是以計劃內的供應為主,計劃外的那一些,也不是他能夠搶來的,肯定還是會被一些大廠給搶過去。
現在就妥了嘛,自己那麽點用量,韓英華一句話就能夠給解決掉。
這個呢,也算是一些隱藏福利了,有靠山就是好。
“三兩啊,對於民營經濟的發展,你有什麽樣的想法?”李主任冷不丁的問了一句。
“李主任,我的想法就是啥呢,百花齊放,百家齊名。”陳三兩說道。
“其實經濟發展涵蓋的範圍就是很廣泛的,大一些的企業,小一些的攤販,其實這都是可以看成一個單獨的經濟體。”
“當這些小的經濟體也都活躍起來以後,他們能夠貢獻出來的力量,其實並不會比這些大企業小很多。”
“因為大企業雖然惠及的麵比較廣闊,但是這些小經濟體,他們是直接跟人民群眾掛鉤的。”
“我們生產隊不也有一個漁業公司嗎,最近有些別的生產隊的同誌就過去打聽了,說來年開春打漁的時候,能不能給他們也賣一些。”
“做點小買賣啊,確實是很辛苦的。但是咱們的日子不就是這樣嗎?幹啥不辛苦啊,都想喝茶水、看報紙,到月給開工資,哪有那樣的工作啊。”
“就說楊叔這邊,每天也都是絞盡腦汁的想,一廠該咋發展、現階段如何做、將來還要如何做。”
“並不是說我自己創辦了企業,就說咱們現在的政策好,這是真的好啊。肯吃點辛苦的人,都能賺上一些小錢錢,就能夠直接用在生活中。”
“而且小買賣也比較靈活,投資也比較小。即便是這個小買賣沒整明白,還可以換別的小買賣。或多或少的,都能夠賺一些。”
“要不然城裏那些沒工作的同誌們,農村忙完了階段性農業生產的同誌們,就隻能幹閑著了。因為你不可能再有別的收入來源,隻能眼巴巴的瞅著。”
他的話,讓辦公室的這幾個陷入了沉思,這個真的就是現階段所麵臨的一個嚴峻考驗啊。
這麽多的返城知青,可不就是得眼巴巴的瞅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