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機械一廠真正的困難
重生1978:渣爹良心發現了 作者:半盞粗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主任,這也是我這次過去之後,新了解到的情況。”邱鵬程笑著說道。
“三兩現在也是他們縣企業發展領導小組的副組長,他們的木器廠經營情況也不怎麽好,所以三兩給出的指導意見就是改產家具。”
“而且他們的這些家具跟現在的還有些不同,挺新穎的。將來的第一波銷售對象呢,也是電視機廠的職工們。”
“考慮到這些職工們的經濟情況,所以他們會推出分期付款的業務。先給一部分錢,剩下的在工資裏慢慢的扣除。”
“這樣就能夠先把家具弄到家裏邊去,也省去了後邊的折騰。還是有些保障的,畢竟都是電視機廠的職工。”
“嗯……,你這麽一說我倒是明白了。那麽咱們設置什麽樣的支付比例和分期付款的月數比較合適呢?”楊建功皺眉問道。
“或者說,咱們現在麵對的是農戶啊。他們並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如果他們到時候給不上錢可咋整?”
邱鵬程的解釋,哪怕他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也是一聽就明白咋迴事。
確實是能夠讓購買者減輕一些壓力,但是這裏邊也蘊含著很多的風險。到時候真的還不上,這就是一個大窟窿。
“楊主任,這個事呢,確實是有風險的。所以在操作的時候,也需要跟購買者講清楚才行。”陳三兩笑著說道。
“既然想買這個小型拖拉機,那你空手套白狼的肯定不行。也就是說咱們這邊能夠承擔的錢數是有限的,這樣也能把控一下風險。”
“如果這個人肯吃辛苦的話,我覺得開著小型拖拉機一天賺個十多塊錢是沒什麽問題的。甚至於賺到二十塊,也是有可能的。”
“當然了,這個也是取決於當地的經濟情況。就說在我們縣來講,一天隻給工地拉料的跑,賺到二十塊錢,那也不是多為難的事情。”
“但是這個就是啥呢,你得起早爬半夜的整。辛苦是肯定辛苦,要不然我為啥有那樣的底氣,一口氣買十輛?”
“所以這個風險呢,就看你們咋把控了。我個人的建議,就是欠款金額別超過一千二。超過一千二的話,肯定會有生活上的壓力。”
“而且很多人買這個吧,其實也是得跟親戚朋友去借錢。他也得陸續去償還,一個月還廠子一百,再還點給親戚朋友,他還能過日子。”
“別的不敢說,到時候你們就在我們縣先開試點就好了。等你們摸索出了經驗,就可以在別的地方開放。”
“而且如果真有那樣的混不吝,賺錢也不想還。整了小型拖拉機也不好好幹活,那就沒辦法了,把車收迴來唄。”
“根據車輛磨損的情況,給予一個定價。如果說對方的家裏邊要是有特殊的情況呢?那就得另算了。”
“反正吧,凡事都是有利也有弊。這樣肯定是能夠促進銷量的,但是也存在著風險。所以我的建議,咱們可以根據銷售情況走。”
“如果說看到銷售下行,咱們就可以在我們涼河縣先張羅一輪。有一個一年半載的緩衝時間,接下來的銷量在我來看,就是一個供不應求的狀態了。”
“楊主任這邊呢,不妨步子邁得再大一點。新廠的初期產能就奔著年產一萬輛,一萬啊,也是一個很特別的數字。”
楊建功沒有說話,而是點燃了一根煙卷。
他知道,這是陳三兩的投桃報李。
可不要以為涼河縣就是個不起眼的縣城,但是這種分期付款購買的方式在涼河縣推廣的話,肯定是需要陳三兩介入的。
其實這也是在給機械一廠兜底,到時候這麽一操持的話,估計涼河縣賣出去大幾百輛都不成問題。
而且陳三兩影響的又隻是涼河縣嗎?跟他們有合作的鬆山縣,或者是他們地委,這個影響可是不小的。
“三兩啊,如果說初期就奔著一萬輛以上的產能來設計的話,怎麽也得再加上一條生產線。”楊建功開口了。
“楊主任,其實這個跟咱們的預定目標有區別嗎?”陳三兩反問了一句。
“建設速度的快慢,很多時候是不好把控的。所以我們涼河縣在水泥廠的改造和化肥廠的建設,就是一邊搞工程、一邊安設備。”
“三兩,你的意思,就是說先建設完的生產線可以先投產?然後根據市場的反饋情況,再確定後續生產線的投產時間?”邱鵬程好奇地問道。
陳三兩笑著點了點頭,這確實是他的想法,玩上一把小套路。
畢竟年產八千輛和年產一萬輛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哪怕隻差一條組裝生產線的事。但是經過報道之後,引起的反響就不同了。
要不然他為啥說“一萬”是一個特別的數字呢。
“你小子啊,腦子就是活泛。”楊建功樂了。
“不過原本我們也是打算奔著這個產能使勁的,隻不過廠子裏的資金有些緊張。而且多配置一條生產線,就得多配置一套工人。”
“但是你的想法確實是很不錯的,迴頭在廠委會上,我們再好好討論一下。確實是有必要,等產能不夠的時候,就能夠直接頂上去。”
“楊主任,不能吧?咱們這麽大的廠子,現在資金就開始緊張了?”
陳三來兩詫異的問道。
這是私底下嘮嗑,說的也就是實打實的話。楊建功既然說資金有些問題,那肯定就是真的有問題了。
“哎……,還不是28型拖拉機的訂單弄的,現在還有很多庫存呢。”邱鵬程苦笑著說道。
“這些庫存,再加上應收款沒有收上來,完了現在也撥出了一些資金用來研究大型柴油發動機。”
“咱們這個小型拖拉機要是推出去以後,這些28型拖拉機就會更成問題了。反正對於咱們廠,接下來肯定是會有一些難熬的日子了。”
陳三兩眉頭緊皺,可是沒想到還會有這樣的戲碼,看來這才是機械一廠真正的難關。
即便是給予了分期付款的銷售政策,憑借著一廠的資金也很難支撐。而且得賣出去多少小四輪,才能夠把這一部分的包袱給化解掉?
“三兩,你有啥想法嗎?”
邱鵬程眼巴巴的問道。
也是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吧,畢竟廠裏那麽多人研究這個事情,都沒有整明白該咋整呢。
但是萬一呢?
畢竟陳三兩的腦子很活。
“楊主任,邱哥,其實我還真有那麽一點點不成熟的想法。”陳三兩想了一下說道。
一聽他的話,這兩人可是都有些不淡定了。
“三兩現在也是他們縣企業發展領導小組的副組長,他們的木器廠經營情況也不怎麽好,所以三兩給出的指導意見就是改產家具。”
“而且他們的這些家具跟現在的還有些不同,挺新穎的。將來的第一波銷售對象呢,也是電視機廠的職工們。”
“考慮到這些職工們的經濟情況,所以他們會推出分期付款的業務。先給一部分錢,剩下的在工資裏慢慢的扣除。”
“這樣就能夠先把家具弄到家裏邊去,也省去了後邊的折騰。還是有些保障的,畢竟都是電視機廠的職工。”
“嗯……,你這麽一說我倒是明白了。那麽咱們設置什麽樣的支付比例和分期付款的月數比較合適呢?”楊建功皺眉問道。
“或者說,咱們現在麵對的是農戶啊。他們並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如果他們到時候給不上錢可咋整?”
邱鵬程的解釋,哪怕他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也是一聽就明白咋迴事。
確實是能夠讓購買者減輕一些壓力,但是這裏邊也蘊含著很多的風險。到時候真的還不上,這就是一個大窟窿。
“楊主任,這個事呢,確實是有風險的。所以在操作的時候,也需要跟購買者講清楚才行。”陳三兩笑著說道。
“既然想買這個小型拖拉機,那你空手套白狼的肯定不行。也就是說咱們這邊能夠承擔的錢數是有限的,這樣也能把控一下風險。”
“如果這個人肯吃辛苦的話,我覺得開著小型拖拉機一天賺個十多塊錢是沒什麽問題的。甚至於賺到二十塊,也是有可能的。”
“當然了,這個也是取決於當地的經濟情況。就說在我們縣來講,一天隻給工地拉料的跑,賺到二十塊錢,那也不是多為難的事情。”
“但是這個就是啥呢,你得起早爬半夜的整。辛苦是肯定辛苦,要不然我為啥有那樣的底氣,一口氣買十輛?”
“所以這個風險呢,就看你們咋把控了。我個人的建議,就是欠款金額別超過一千二。超過一千二的話,肯定會有生活上的壓力。”
“而且很多人買這個吧,其實也是得跟親戚朋友去借錢。他也得陸續去償還,一個月還廠子一百,再還點給親戚朋友,他還能過日子。”
“別的不敢說,到時候你們就在我們縣先開試點就好了。等你們摸索出了經驗,就可以在別的地方開放。”
“而且如果真有那樣的混不吝,賺錢也不想還。整了小型拖拉機也不好好幹活,那就沒辦法了,把車收迴來唄。”
“根據車輛磨損的情況,給予一個定價。如果說對方的家裏邊要是有特殊的情況呢?那就得另算了。”
“反正吧,凡事都是有利也有弊。這樣肯定是能夠促進銷量的,但是也存在著風險。所以我的建議,咱們可以根據銷售情況走。”
“如果說看到銷售下行,咱們就可以在我們涼河縣先張羅一輪。有一個一年半載的緩衝時間,接下來的銷量在我來看,就是一個供不應求的狀態了。”
“楊主任這邊呢,不妨步子邁得再大一點。新廠的初期產能就奔著年產一萬輛,一萬啊,也是一個很特別的數字。”
楊建功沒有說話,而是點燃了一根煙卷。
他知道,這是陳三兩的投桃報李。
可不要以為涼河縣就是個不起眼的縣城,但是這種分期付款購買的方式在涼河縣推廣的話,肯定是需要陳三兩介入的。
其實這也是在給機械一廠兜底,到時候這麽一操持的話,估計涼河縣賣出去大幾百輛都不成問題。
而且陳三兩影響的又隻是涼河縣嗎?跟他們有合作的鬆山縣,或者是他們地委,這個影響可是不小的。
“三兩啊,如果說初期就奔著一萬輛以上的產能來設計的話,怎麽也得再加上一條生產線。”楊建功開口了。
“楊主任,其實這個跟咱們的預定目標有區別嗎?”陳三兩反問了一句。
“建設速度的快慢,很多時候是不好把控的。所以我們涼河縣在水泥廠的改造和化肥廠的建設,就是一邊搞工程、一邊安設備。”
“三兩,你的意思,就是說先建設完的生產線可以先投產?然後根據市場的反饋情況,再確定後續生產線的投產時間?”邱鵬程好奇地問道。
陳三兩笑著點了點頭,這確實是他的想法,玩上一把小套路。
畢竟年產八千輛和年產一萬輛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哪怕隻差一條組裝生產線的事。但是經過報道之後,引起的反響就不同了。
要不然他為啥說“一萬”是一個特別的數字呢。
“你小子啊,腦子就是活泛。”楊建功樂了。
“不過原本我們也是打算奔著這個產能使勁的,隻不過廠子裏的資金有些緊張。而且多配置一條生產線,就得多配置一套工人。”
“但是你的想法確實是很不錯的,迴頭在廠委會上,我們再好好討論一下。確實是有必要,等產能不夠的時候,就能夠直接頂上去。”
“楊主任,不能吧?咱們這麽大的廠子,現在資金就開始緊張了?”
陳三來兩詫異的問道。
這是私底下嘮嗑,說的也就是實打實的話。楊建功既然說資金有些問題,那肯定就是真的有問題了。
“哎……,還不是28型拖拉機的訂單弄的,現在還有很多庫存呢。”邱鵬程苦笑著說道。
“這些庫存,再加上應收款沒有收上來,完了現在也撥出了一些資金用來研究大型柴油發動機。”
“咱們這個小型拖拉機要是推出去以後,這些28型拖拉機就會更成問題了。反正對於咱們廠,接下來肯定是會有一些難熬的日子了。”
陳三兩眉頭緊皺,可是沒想到還會有這樣的戲碼,看來這才是機械一廠真正的難關。
即便是給予了分期付款的銷售政策,憑借著一廠的資金也很難支撐。而且得賣出去多少小四輪,才能夠把這一部分的包袱給化解掉?
“三兩,你有啥想法嗎?”
邱鵬程眼巴巴的問道。
也是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吧,畢竟廠裏那麽多人研究這個事情,都沒有整明白該咋整呢。
但是萬一呢?
畢竟陳三兩的腦子很活。
“楊主任,邱哥,其實我還真有那麽一點點不成熟的想法。”陳三兩想了一下說道。
一聽他的話,這兩人可是都有些不淡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