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養豬計劃有點大
重生1978:渣爹良心發現了 作者:半盞粗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焦香,又帶著一點點清香,細品之後,略微還有些鹹絲絲的口感,一下子就把陳三兩給征服了。
拿著這個榆錢兒餑餑,連小魚小蝦醬都沒吃、連湯都沒喝,直接幹噎了一個。
“香啊,這家夥成香了,給我都香迷糊了。”陳三兩感慨了一句,又拿起了一個。
“要是得意的話過兩天再整一鍋唄,也吃點菜,省得搽心。”李青竹無奈的說道。
心裏邊則是美滋滋的,不僅僅外邊的孩子們吃得滿意,自家的爺們吃得也滿意,那就是成功的。
“嘿嘿,我倒是覺得這個小魚醬才是真下飯啊。一會兒我得吃點高粱米飯,感覺配著高粱米飯更對鹵子。”李青梅美滋滋的說道。
“笨了不是?跟姐夫學。”
陳三兩說著,掰下一塊餑餑,在醬湯裏蘸了一下,然後美滋滋的送到了嘴裏邊。
這個滋味就更加的足了,濃濃的醬香味,還帶著魚的鮮味,美得很。
黃鳳嬌根本都沒合計,也掰了一塊,不僅蘸了醬汁,上邊還夾了一條小魚、一個小蝦,然後來了個一口香。
“嗯嗯嗯,姐夫這個吃法好啊,這家夥向得很呢。”
吃完之後,黃鳳嬌也是讚不絕口。
這就相當於給大家夥又踹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齊齊改成了他這樣的吃法。吃上幾口,補上一大口的雞蛋湯,這個滋味真個的不得了啊。
“嘿嘿,我姐夫成厲害了。就吃個苞米餑餑,還給吃出了花樣呢。”李青梅樂嗬嗬的說道。
“那還用說了?老李啊,這個吃法不賴吧?”陳三兩樂嗬嗬的問道。
“不賴,真不賴,這個小魚醬吃著也香啊。帶著一點點苦絲絲的味道吧,還一丁點兒都不惱人,越吃越香。”李教授點了點頭,也擦了一下腦門上的汗。
“省城啊,也就是到冬天能鑿冰窟窿的時候才能吃著點。還是你們這裏好,那些鯽魚殼子咋吃啊?”
“我也在琢磨著呢,這玩意的吃法有挺多,它們現在頂多是個配角。我大閨女逮的黑魚,明天得燉嘍,正好明天做豆腐,好好燉上一鍋。”陳三兩說道。
“不過我現在也在琢磨啥呢,咱們這個小涼河吧,看著不起眼,其實裏邊的魚好像還真不少。咱們不能在這上邊動點心思?”
“三兩啊,這個事以前的時候還真想過。不過這個咋說呢,不咋好整。”老根叔說道。
“就說咱們這個魚好往上打,不管是穿著水褲下水整,還是啥的吧,咋也能撈上來。可是賣呢,就不咋好賣了。”
“做魚跟炒菜還不一樣,做魚的話用的油多啊。就說你做這個小魚醬,那就得放多少油呢?所以有時候吧,到外邊還真不咋好賣。”
“這倒是一個難題,不過也沒啥,我好好琢磨一下。”陳三兩想了一下說道。
“到時候呢,咱們要是給做熟了賣成品的話,可能這個活就好整一些了。像我今天逮的這些鯽魚殼子,能賣上兩毛錢一斤不?”
“嗯……,差不多少吧。看著個頭也都不小呢,估摸著得有二兩半,能賣上兩毛錢。那些二兩左右的就差點意思了,也就是一毛五。”老根叔想了一下說道。
“妥了,我好好琢磨一下,看看這個鯽魚咱們該咋樣弄一下。弄成熟的,到時候咱們就不按斤賣了,咱們按條賣。”陳三兩笑著說道。
“大的一條賣一毛錢,小的咱們再往下減錢唄。做成熟的,拿家就能吃,價格稍稍貴點應該也沒啥。”
“三兩,那能行嗎?放涼了可就不好吃了啊。”李青竹有些擔憂的說道。
雖然說往常也證明了陳三兩的一些想法,確實是比較好的。
但是他剛剛這個提議,就不咋美麗了。
鯽魚不管是醬汁,還是燉湯,那都挺可口的,但是也得講究個趁熱喝。你在村子裏做好了,完了送公社或者是縣裏賣去,那不都涼了?
那麽腥的魚,你別說賣這麽貴了,便宜了也沒人買啊。
“嘿嘿,媳婦啊,你就放心吧。我這個做法呢,跟別人的還不一樣,得空的研究一下,也給咱們生產隊再攢上一些錢吧。”陳三兩笑著說道。
“稍後的豬,還是得多養啊。這個才是咱們生產隊將來真正能夠賺錢的,因為副食品在將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有缺口。”
“那以後還抓那麽大的豬羔子啊?”老根叔有些心虛的說道。
“哈哈哈,就是這麽想的。”陳三兩樂嗬嗬的說道。
“其實那迴大林子過來的時候,就下雨那場,咱們也說過這個事,隻不過當時你們沒往心裏去。”
“也不要有負擔,別覺得咱們這個是在投機倒把。咱們又不是轉手就賣,咱們還是高價收迴來的呢,也要經過很長時間的喂養。”
“剩下的那些羊肚菌啊,還能賣個三千多塊錢,用來養豬的話,我覺得是一丁點的問題都沒有。”
“但是我想著啥呢,趁著政策還沒有出台時候,多囤一些苞米。等政策出台後,苞米的價格肯定也得上漲。”
“你小子啊,算計得太深。當初找你們縣革委會的領導要糧食批條,就是為了這個吧?”李教授笑著問道。
“嗯呐,隻不過我們一直沒有開始養豬,所以就沒有開始操作。”陳三兩也沒有半點隱瞞。
這個話把老根叔都嚇了一跳。
三兩的膽子太大了,連領導都敢算計啊?
“老根叔,其實這都是正常的操作。咱們要養豬了,還要養這麽多頭豬,那糧食是不是就得多囤點?所以領導也不會有什麽想法的,咱們又不是不給錢。”陳三兩笑著說道。
“一頭豬的采購成本,大概是三十七元。後邊按照一天四斤糧、一百天的時間算,就是四百斤糧。”
“也就是說,咱們按照養一頭豬都配置吧,就得毛七十塊錢。咱們賣蘑菇兩千元,我覺得頭一波咱們照著三十頭大豬、二十頭小豬的規模張羅,那是沒問題的。”
“因為這是照著一百天估算的,咱們這一百天內,還能往外賣土豆子、賣西瓜和香瓜啊,能支撐下來。”
“後邊的養殖規模,就得照看一下後邊的羊肚菌銷售情況了。隊上也得留個二三百塊的零花錢,留著應急。你們覺得咋樣?”
聽著這個話,飯桌上有些沉默了。
都知道陳三兩的養豬計劃挺大的,但是也沒有想到現在就整這麽大啊?
“哎呀,咋來這麽多人啊?”
這時候李青竹喊了一句,放下飯碗就往外走。
陳三兩扭頭一看,可不是咋地,人就轟隆隆的往自家走呢。
拿著這個榆錢兒餑餑,連小魚小蝦醬都沒吃、連湯都沒喝,直接幹噎了一個。
“香啊,這家夥成香了,給我都香迷糊了。”陳三兩感慨了一句,又拿起了一個。
“要是得意的話過兩天再整一鍋唄,也吃點菜,省得搽心。”李青竹無奈的說道。
心裏邊則是美滋滋的,不僅僅外邊的孩子們吃得滿意,自家的爺們吃得也滿意,那就是成功的。
“嘿嘿,我倒是覺得這個小魚醬才是真下飯啊。一會兒我得吃點高粱米飯,感覺配著高粱米飯更對鹵子。”李青梅美滋滋的說道。
“笨了不是?跟姐夫學。”
陳三兩說著,掰下一塊餑餑,在醬湯裏蘸了一下,然後美滋滋的送到了嘴裏邊。
這個滋味就更加的足了,濃濃的醬香味,還帶著魚的鮮味,美得很。
黃鳳嬌根本都沒合計,也掰了一塊,不僅蘸了醬汁,上邊還夾了一條小魚、一個小蝦,然後來了個一口香。
“嗯嗯嗯,姐夫這個吃法好啊,這家夥向得很呢。”
吃完之後,黃鳳嬌也是讚不絕口。
這就相當於給大家夥又踹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齊齊改成了他這樣的吃法。吃上幾口,補上一大口的雞蛋湯,這個滋味真個的不得了啊。
“嘿嘿,我姐夫成厲害了。就吃個苞米餑餑,還給吃出了花樣呢。”李青梅樂嗬嗬的說道。
“那還用說了?老李啊,這個吃法不賴吧?”陳三兩樂嗬嗬的問道。
“不賴,真不賴,這個小魚醬吃著也香啊。帶著一點點苦絲絲的味道吧,還一丁點兒都不惱人,越吃越香。”李教授點了點頭,也擦了一下腦門上的汗。
“省城啊,也就是到冬天能鑿冰窟窿的時候才能吃著點。還是你們這裏好,那些鯽魚殼子咋吃啊?”
“我也在琢磨著呢,這玩意的吃法有挺多,它們現在頂多是個配角。我大閨女逮的黑魚,明天得燉嘍,正好明天做豆腐,好好燉上一鍋。”陳三兩說道。
“不過我現在也在琢磨啥呢,咱們這個小涼河吧,看著不起眼,其實裏邊的魚好像還真不少。咱們不能在這上邊動點心思?”
“三兩啊,這個事以前的時候還真想過。不過這個咋說呢,不咋好整。”老根叔說道。
“就說咱們這個魚好往上打,不管是穿著水褲下水整,還是啥的吧,咋也能撈上來。可是賣呢,就不咋好賣了。”
“做魚跟炒菜還不一樣,做魚的話用的油多啊。就說你做這個小魚醬,那就得放多少油呢?所以有時候吧,到外邊還真不咋好賣。”
“這倒是一個難題,不過也沒啥,我好好琢磨一下。”陳三兩想了一下說道。
“到時候呢,咱們要是給做熟了賣成品的話,可能這個活就好整一些了。像我今天逮的這些鯽魚殼子,能賣上兩毛錢一斤不?”
“嗯……,差不多少吧。看著個頭也都不小呢,估摸著得有二兩半,能賣上兩毛錢。那些二兩左右的就差點意思了,也就是一毛五。”老根叔想了一下說道。
“妥了,我好好琢磨一下,看看這個鯽魚咱們該咋樣弄一下。弄成熟的,到時候咱們就不按斤賣了,咱們按條賣。”陳三兩笑著說道。
“大的一條賣一毛錢,小的咱們再往下減錢唄。做成熟的,拿家就能吃,價格稍稍貴點應該也沒啥。”
“三兩,那能行嗎?放涼了可就不好吃了啊。”李青竹有些擔憂的說道。
雖然說往常也證明了陳三兩的一些想法,確實是比較好的。
但是他剛剛這個提議,就不咋美麗了。
鯽魚不管是醬汁,還是燉湯,那都挺可口的,但是也得講究個趁熱喝。你在村子裏做好了,完了送公社或者是縣裏賣去,那不都涼了?
那麽腥的魚,你別說賣這麽貴了,便宜了也沒人買啊。
“嘿嘿,媳婦啊,你就放心吧。我這個做法呢,跟別人的還不一樣,得空的研究一下,也給咱們生產隊再攢上一些錢吧。”陳三兩笑著說道。
“稍後的豬,還是得多養啊。這個才是咱們生產隊將來真正能夠賺錢的,因為副食品在將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有缺口。”
“那以後還抓那麽大的豬羔子啊?”老根叔有些心虛的說道。
“哈哈哈,就是這麽想的。”陳三兩樂嗬嗬的說道。
“其實那迴大林子過來的時候,就下雨那場,咱們也說過這個事,隻不過當時你們沒往心裏去。”
“也不要有負擔,別覺得咱們這個是在投機倒把。咱們又不是轉手就賣,咱們還是高價收迴來的呢,也要經過很長時間的喂養。”
“剩下的那些羊肚菌啊,還能賣個三千多塊錢,用來養豬的話,我覺得是一丁點的問題都沒有。”
“但是我想著啥呢,趁著政策還沒有出台時候,多囤一些苞米。等政策出台後,苞米的價格肯定也得上漲。”
“你小子啊,算計得太深。當初找你們縣革委會的領導要糧食批條,就是為了這個吧?”李教授笑著問道。
“嗯呐,隻不過我們一直沒有開始養豬,所以就沒有開始操作。”陳三兩也沒有半點隱瞞。
這個話把老根叔都嚇了一跳。
三兩的膽子太大了,連領導都敢算計啊?
“老根叔,其實這都是正常的操作。咱們要養豬了,還要養這麽多頭豬,那糧食是不是就得多囤點?所以領導也不會有什麽想法的,咱們又不是不給錢。”陳三兩笑著說道。
“一頭豬的采購成本,大概是三十七元。後邊按照一天四斤糧、一百天的時間算,就是四百斤糧。”
“也就是說,咱們按照養一頭豬都配置吧,就得毛七十塊錢。咱們賣蘑菇兩千元,我覺得頭一波咱們照著三十頭大豬、二十頭小豬的規模張羅,那是沒問題的。”
“因為這是照著一百天估算的,咱們這一百天內,還能往外賣土豆子、賣西瓜和香瓜啊,能支撐下來。”
“後邊的養殖規模,就得照看一下後邊的羊肚菌銷售情況了。隊上也得留個二三百塊的零花錢,留著應急。你們覺得咋樣?”
聽著這個話,飯桌上有些沉默了。
都知道陳三兩的養豬計劃挺大的,但是也沒有想到現在就整這麽大啊?
“哎呀,咋來這麽多人啊?”
這時候李青竹喊了一句,放下飯碗就往外走。
陳三兩扭頭一看,可不是咋地,人就轟隆隆的往自家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