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孔穎達在家裏琢磨,怎麽才能喝到尚侯爺的美酒,尚青雲正在家裏思考這次北征的有關事情。


    對東突厥和梁師都來講,大唐最恨的就是梁師都了。


    東突厥作為異族異國,人家兵強馬壯,屢次侵犯大唐,這個沒得說,誰讓自己實力不行呢?


    後世人常說:落後就要挨打。


    對這個時代來說,弱小就是原罪。


    梁師都建立的梁國,和東突厥不一樣。


    梁國和大唐人是同種同族,它是隋末從地方割據出去的。


    大唐這幾年遭受東突厥的侵犯,很大一部分是由梁師都造成的。


    梁師都在大業十三年,也就是617年,李淵還沒在太原起事的時候,就在朔方反隋了。


    梁師都擊敗了隋將張世隆的進攻,進而攻占了雕陰、弘化、延安等郡,於是割據稱帝,建立了梁國。


    東突厥自打崛起以來,一直是北方草原的霸主。


    早在北朝的時候,東突厥就操縱北齊和北周,讓中原保持分崩離析的局麵。


    隋朝統一後,通過軍事和政治的手段,如和親等,與東突厥保持了暫時的平衡。


    隨著隋末動亂,東突厥的實力再次得到加強,幾乎所有的北方武裝力量,都與東突厥有關係。


    外麵有契丹、室韋、吐穀渾、高昌等國依附於東突厥。


    內有竇建德、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宋金剛、劉黑闥等,皆對東突厥稱臣。


    李淵起兵的時候,也不得不臣服於東突厥。


    梁師都更是東突厥的頭號馬仔。


    當時梁師都自立為帝,國號為梁,年號為永隆,突厥始畢可汗送他狼頭大纛,並賜給“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的稱號。


    突厥號稱控弦之兵百萬,戰力強大,加上隋末各勢力的臣服,突厥又迴到了當年操控玩弄中原勢力的那種好日子。


    隨著李唐建國戰爭的順利進行,突厥察覺到了不安——他們不願意看到一個強大的統一政權,出現在長城以南。


    對突厥來說,梁師都的地理位置簡直是個寶。


    梁師都的地盤大致在今天的陝北、寧夏一帶,從局勢上來說,梁師都勢力就是懸在李唐頭上的一把刀。


    當時李唐王朝定都長安,有了梁師都在陝北的策應,東突厥在河套地區以南便暢通無阻,突厥騎兵可以輕鬆越過陝北高原一路南下,直接威脅長安。


    因此,突厥很重視梁師都。


    梁師都隻要一高興, 就引導突厥兵馬南下,攪得李唐王朝不安寧,李淵甚至動了遷都的心思。


    可見當時形勢惡劣的程度。


    曆史上,李世民一上台,被逼渭水之盟,就是梁師都的功勞,你說老李能不恨嗎?


    幸虧這個時空,有尚大侯爺從天而降,才避免了老李的渭水之恥。


    即便這樣,李唐王朝對梁師都的恨,一點不比東突厥少。


    李唐王朝作為前隋衣缽的繼承者,消滅了梁師都這個地方割據勢力,才算真正意義上建國完畢。


    打梁師都這一仗,將是李唐王朝立國的最後一戰。


    既然是戰爭,肯定講究個師出有名,老李肯定要發戰爭檄文的。


    檄文無非就是曆數一下,梁師都和東突厥對大唐人民犯下的罪惡行徑,老李要替大唐人民討還個公道之類的。


    僅有這些東西,尚青雲覺得還不夠,這隻是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找的理由罷了。


    除非打了大勝仗,否則起不到凝聚國內民心士氣的作用。


    尚大侯爺就琢磨著,怎樣才能做點事,提前在民間發動一下,讓這個事深入人心。


    揭露梁師都和東突厥的罪惡材料很好找,不用去史書上扒拉,尚青雲隨便一打聽,就可以知道很多消息。


    於是,尚青雲決定做一期視頻,專程來講這些東西。


    具體的事件和數據都有,再從影視資料中找上一部分鏡頭,重新編輯一下。


    有些將領沒有合適的圖像,可以打上字幕解釋一下。


    比如段德操將軍,從武德二年開始,幾次打的梁師都落花流水。


    編輯完這些以後,尚青雲老感覺缺點什麽~~


    缺點什麽呢?


    想了半天,尚青雲恍然大悟,視頻隻突出了宏大的背景,沒有軍中士卒的現身說法,好像缺了一點深度。


    既然是戰爭,將軍再勇猛,士卒也得拚盡全力,上下同心,這才能贏啊。


    沒有這些士卒,大唐怎能贏得戰爭的勝利、怎麽能保家衛國?


    於是,尚青雲找到了郭子強,讓他把玄甲軍整好隊伍,拍一組鏡頭。


    這些玄甲軍士一聽,尚侯爺要給他們拍一組鏡頭,用在大屏幕的宣傳上,甚至要載入史冊~~


    所有人都覺得,家裏祖墳冒青煙了。


    有人覺得:如果家裏的祖墳不冒煙,他迴去就點把柴火放在上麵,怎麽也得讓祖墳冒冒煙。


    這些玄甲軍士整體素質比較高,在尚青雲的指引下,他們揮刀舞戈,右手捶胸,怒聲高喊:“戰、戰、戰。”


    嗯~~非常完美。


    這樣的話,視頻做起來,才有點那麽個意思。


    這些軍卒為大唐的安寧立下的巨大貢獻。


    雖然不能說,他們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但起碼是值得敬重的人。


    視頻的最後,尚青雲還借用老李的名義,發表了一篇感言:


    為什麽我的眼裏常含滿淚水——那是因為~~我對這片大地愛的深沉~~


    這些大唐士卒拋家舍業、拋父別妻,奔赴戰場為的是什麽?


    為的是身後——千千萬萬大唐的子民啊~~


    視頻做到這裏,應該可以結束了,但尚青雲是個完美主義者,他決定畫蛇添個足~~


    於是,尚大侯爺不辭辛苦,找到了一首七八十年代的老歌,叫《年輕的戰士》,比較貼合這個時代。


    這首歌是個獨立部分,放在宣傳片的後麵,與宣傳片相互唿應,渾然一體。


    或許有人問,怎麽總是找這麽老掉牙的歌呀?聽都沒聽過,找點這幾年的歌曲不好嗎?


    尚青雲也很無奈啊~~


    說實話,最近幾年的歌曲,能拿出手的幾乎沒有。


    即便有幾首聽得還行的歌曲,可這些後現代社會的詠歎,大唐時代的人們是理解不了的,他沒法和你共鳴。


    更別提那些口水歌曲,別說讓大唐人聽了,尚青雲自己都不想聽。


    沒有內涵的東西,注定不會長久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提燈貞觀,冒充天人混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安靜的鵝卵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安靜的鵝卵石並收藏提燈貞觀,冒充天人混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