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高高的山岡, 鬱容眺望著曲折蜿蜒、消失在茂林間的山道。
昨夜裏,聶昕之帶著兩名郎衛, 就是從這一條路線, 緊急離開了烏雲寨,前往西琴腹地。
據說,聶旦最後出現的地方便是西琴某個大水寨。
聶昕之沒說得太明白, 他卻隱約感覺得出此行對方的目的,可能原本就跟聶旦有些關聯。
思及此,鬱容不自覺輕輕地歎著氣。
隻望小叔沒真遇到什麽不好的事,按理說那神經病的武力值高強,又會耍蠱又會玩毒的, 應該沒誰能奈他如何吧?
當然,以鬱容愛多想的性子, 這說法連自個兒也難說服, 但嘴上仍是這樣安慰著聶昕之,讓其別太慌。
雖然吧……
對方那張沒有表情的臉龐根本就看不出什麽慌不慌張的。
某麵癱男人顯然對留鬱容一人在烏雲寨一事,既愧疚又極不安心。
對此,被牽掛的年輕大夫隻覺好笑。
什麽叫他“一個人”, 那一隊的郎衛是假的嗎?
便柔聲細語地“哄”了“哄”,讓其把心放迴肚子裏。
比起他好好地待在安全的烏雲寨, 還有十多個身手不凡的“保鏢”保護, 當前下落不明的小叔聶旦其處境才是更讓人擔憂。
心有惦念的聶昕之,行動也沒絲毫遲疑,與鬱容說明了原委, 當即挑了兩名對西琴環境極熟悉的郎衛,連夜趕路潛入西琴境內。
“哄”好了男人的鬱容,其實自個兒的心裏是相當的憂慮,一方麵記掛小叔的現況,另一方麵此行有太多未知,不免對兄長的安危也有顧忌。
按捺下亂操神的心,沒將掛憂說出口,平白讓臨行的男人係念。
隻道讓其將人手全部帶走,也好路上有個照應,留下那位專司本草的賀校尉便可。
聶昕之果斷拒絕了鬱容的提議,說人多反倒不便。
聞言,鬱容自也不好強求,便是一通細細的囑咐。
他沒要求對方帶上自己一起走。
聶昕之也沒提起這一茬。
山風唿喇喇地響。
深秋清晨的風,吹在人身上頗有幾分涼意。
沉浸在思緒中的年輕大夫,倏而探手在袖籠間摸索著,掏出了一枚令牌。
照聶昕之的說法,在白泥山腳、旻國地界處,駐紮著一軍兩千五百人的逆鶬郎衛,若遇緊急情況,可用此令直接去找軍正。
鬱容輕撫著令牌上的紋路。
刻印其間的重明鳥剽悍兇猛,浴血殷紅、威勢赫赫。
據聞,當年這重明旗幟所經之處堪稱是血流成河,愣是嚇得敵人聞風喪膽,將鳳凰神鳥直說成逆羽血鶬……逆鶬衛之名便是由此而來。
“小鬱大夫。”
忽聞友人的嗓音,鬱容斂起飛得老遠、漫無邊際的思緒,轉身,下意識地揚起微笑:“周兄,你起得還真早。”
昨夜不是洞房花燭麽,這一大早的怎麽不……
咳,賴個床?
周昉禎點點頭,語氣認真:“寨子裏的大家每天都起得極早,我住了這些日子也便養成了早起的習慣。”
鬱容默然。
沒好意思再調侃友人了……盡管對方顯然沒聽懂。
便清了清嗓子,他說了句廢話:“早睡早起是好習慣。”
周昉禎附和著應了聲,目光同樣投往通向山下的道路:“那、那位大人……走了?”
鬱容笑著頷首,語氣很是自然,口吻輕鬆:“兄長本不過是順路,因我頭迴入西南之地,他不放心這才特意相送了這一截。”
將聶昕之的行動目標作了淡化處理,倒不是擔心友人居心不良,但到底人多口雜,理當謹慎為上。
周昉禎顯然不在意聶昕之此趟是順路或者別有目的,自然而然地轉移話題,問:“小鬱大夫當下可有空暇?”
鬱容揚揚眉:“周兄有事盡管直講。”
周昉禎作了個邀請的手勢。
兩人遂順著來路,相繼步下山岡。
邊走邊交談,談的是私人刻書一事。
刻書之事,鬱容其實一直沒有忘記,閑暇時時常有些惦念。
畢竟……
除了指望周兄的私人刻書,他不知道還有哪家書坊沒眼光到願意接受自個兒的“投稿”……哦,聶家叔侄的書坊除外。
盡管聶家叔侄將他的文章誇得天上有地上無,可惜係統評分一直卡在不上不下的成績。
自認為是個半文盲的鬱容,著實對自個兒寫的東西沒自信。
故而,對周兄的刻書暗暗抱著不小的期待,怎麽說有樹成先生與無庸先生兩大文豪給“打廣告”呢!
蹭二位老先生的麵子,講不定多少有人會讀一讀自己寫的東西。
至於評價如何……
又不是在現代網絡上發表文章,擔心被打差評。
反正他的目標並非成為文壇大牛,而是宣傳並推廣醫學知識。
然而好久沒再聽到周昉禎提及刻書。
鬱容想起對方比自己還糟糕的文筆,不好戳人心窩窩,便忍著一直沒多嘴問。
不承想,忽然就聽到了好消息。
他有些意外:“書已經賣了?”
周昉禎勉勵維持矜持,卻明顯難掩嘚瑟:“一千本,售罄。”
鬱容頓時張大雙目,訝然之極:“這麽多?”
居然全賣光了,真真是厲害!
周昉禎控製不住地勾起嘴:“我便又拜托書坊再印五百。”
鬱容忍不住擔心,周兄可別一時熱血衝頭,增印五百本在這個時代數量可真不少,萬一沒人買……
轉而想到兩位老先生在文人間的聲望,又有些不確定,畢竟他對刻書之事了解得不多。
收起各種猜想,他微微一笑:“恭喜了,周兄。”
不管如何,開局頗是良好,友人在實現其“偉大抱負”的路途上,總算邁出了進步的小小一步,他如何能沒眼色到打擊對方的積極性?
而且……
想到自個兒的文章,印了一千份在陌生人手上傳閱,感到赧然的同時禁不住有些興奮呢!
周昉禎二度開口,話鋒一轉:“趁那五百本再印之際,便請小鬱大夫再寫一篇。”
小興奮中的鬱容聞言,瞬時迴歸了現實:“寫……像上一篇那般?”
周昉禎用力點頭,雙眼明亮,是讚美的語氣:“那篇‘鬼附身’讀起來真的很有趣。”
鬱容一時無語。
聽得出來,他這位友人是真的喜歡自己寫的東西,然而思及此人對神神道道的東西情有獨鍾,導致他也是難以信服對方的“眼光”。
說起刻書之事,周昉禎興頭極高:“小鬱大夫盡管安心,樹成先生跟無庸先生答應好了,每年替我的《武林誌》寫上幾千言,無需擔心沒人購閱。”
鬱容輕笑。
好罷。
看來周兄不是一點兒沒“自知之明”。
這家夥倒是頗有些本事,能讓那二位大牛願意長期供稿……如此,確確實實不必擔心《武林誌》的銷售。
就著刻書話題,兩人討論了好半天。
餘光掠過剛進屋的“書生”大王,鬱容識趣地起身告辭:“我這便迴去構思,不叨擾了。”
周昉禎起身相送,順手不知從哪摸了本輕薄的書冊:“這一本《武林誌》是我特地為小鬱大夫你留的。”
鬱容笑著收下,交稿過後,他還沒看過“成品”,難免覺得好奇。
便一迴暫宿的木屋,人一隻腳才跨過門檻,迫不及待就翻閱了起來。
書封和市麵上大多數的印書一般,簡潔寫著《武林誌》幾個大字,然後是周昉禎的別號……東方不惑。
鬱容囧了囧。
咋不幹脆叫東方不敗?轉而想起周兄的外祖家姓氏是“東方”。
默默打住了吐槽。
主要是……自個兒的“筆名”也不怎麽樣。
作為一個起名廢,他最終選擇性地參考了聶昕之的建議。
當然不是男人取的“匙兒”、“晏兒”,但……
鬱容隨意翻開書冊,正好看到《鬼擊》一篇,作者署名“聶晏”,咳!
羞恥心爆棚。
趕緊闔上書卷。
緩了緩,他重新翻開書封,從扉頁看了起來。
不得不說,周兄的奇思妙想雖大多時候不太靠譜,但有時會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比如這《武林誌》裏的插畫,比之市麵上正正經經的書籍,頗是與眾不同,新穎讓人眼前一亮。
關鍵這插畫,不僅畫得好,而且特別應景。
鬱容不由得翻找起畫者的名字,看到“東方不惑”四個字,小小意外了一把。
周兄其實挺有才,就是好像自我定位不太對?
在心裏叨咕著,鬱容繼續翻閱起書的內容。
兩位老先生的文章早已拜讀過。
如今再看,盡管寫的是貓啊魚的,讀起來還是覺得別有趣味。
大牛不愧是大牛。
然後是周昉禎的文章,占據了全書的一半篇幅,寫的是……嗯,鬱容死活也不願寫的“龍傲天”日天日地的故事。
鬱容囧囧有神地讀著故事。
又雷又爽,感覺十分銷魂,隻是……
不知不覺地,竟然全看完了,挺津津有味的。
按照這個時代的標準,周昉禎的文筆真得不夠好,幸而勝在文字簡練、描述能抓住重點。
且,腦洞大破天。
洋洋灑灑沒寫完的龍傲天傳奇,比鬱容自己瞎說的有意思多了。
厲害了,周兄。
鬱容在心裏默默點了個讚,打算日後每期《武林誌》都買一份,對這一個故事的後續發展,他相當地好奇。
遂翻到了自己寫的《鬼擊》一篇。
強忍著羞恥,秉持著反省的態度,他仔細地將自己寫的文章重讀一遍。
鬼擊者,是為病名。
原因不明的胸腹絞痛,或是腫脹淤血,或有吐血出血之症狀,照古人理解,是鬼癘之氣侵入人體。
更迷信的說法,是因為患者冒犯了神鬼,或是做了什麽措施,被神鬼擊打而致病。
鬱容參考天朝經典《聊齋》的寫法,寫了一篇百分之七十為神鬼的故事。
一驚一乍,驚悚萬分。
在最後百分之三十的內容裏,他花了重要篇幅,描寫了一名為張機的高人。
張機,字仲景,世譽“醫聖”,其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是為中醫學的基石,四大經典之一。
就在故事主角窮途末路時,張仲景閃亮登場,以其超絕的醫術、絕妙的藥方,隻用礬石、皂莢、雄黃及藜蘆,四味藥等分,便治好了這名鬼擊患者。
真真是妙手迴春!
以此,故事作出了結論:
鬼擊者非神鬼作祟也,大力宣揚迷信不可取,奇症自有緣由,隻需找到病源、弄明病機,對症下藥則藥到病除。
妥妥的“走近科學”之風範。
對天朝老祖宗心懷感念的鬱容,忍不住夾帶了“私貨”。
用上一點字數,描寫了張仲景的生平,及其著寫的《傷寒雜病論》。
反正是“架空”,他就“任性”一把唄,愛咋寫咋寫。
一不留神,將全文讀完了。
鬱容……
頗感自我良好。
捧著書冊暗自陶醉,好半晌,他才強自壓下小小得意的心情。
照係統評價,這一篇也就不功不過,平庸之作罷了。
遠不到自滿的時候。
定了定心,鬱容闔上《武林誌》,想起周兄的“約稿”,開始思考起下一篇該寫甚麽。
一直推倒重寫的“產論十說”,他一方麵還是各種不滿意,另一方麵覺得,其與《武林誌》當前的風格不相符。
暫不作發行考慮。
轉而又想到了《鬼擊》,說起張仲景,鬱容自然而然就憶起了名醫秦越人,亦即傳說中的“扁鵲”。
同為四大經典之一的《難經》,盡管學術界對其作者與成書年代有諸多爭議,但不少人傾向於是為扁鵲所作。
鬱容個人也是讚同這一看法,或者說他認為,《難經》是輯錄秦越人的佚文而由後世醫家編纂成書的。
扯遠了。
說起扁鵲,除了見蔡桓公,另有一比較經典的故事,便是其“起死迴生”救迴“已死”虢太子的事跡。
鬱容輕拍了下腦門,心裏一喜。
對呀,他可以繼續發揚“走近科學”的精神,以虢太子以及扁鵲的另一位病人趙簡子為原型,照著《鬼擊》的風格,再寫一篇《屍蹷》嘛!
屍蹷之症,其實屬於“中風”。
病源是各類原因所致的腦部嚴重損傷,進而神誌喪失、其狀若屍,或是心腹卒痛,癲狂肢厥,不省人事。
按照旻朝人當前的主流認知,屍蹷者受鬼箭突刺,陰氣侵體,陽氣驟降,以至陰陽失調,氣血逆亂,引發卒厥。
屍蹷與鬼擊不是同一病症,但相關神鬼之說,卻是大同小異,頗有幾分相似。
拿來瞎編“聊齋”故事,不要太得心應手。
鬱容忍不住給自己一個讚,自覺這主意太妙了。
確定了主題,換湯不換藥地編了個神神鬼鬼的故事,便是下筆開始寫的事。
然而……
想象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尋常喜歡看書的鬱容,一想到讓自己寫東西,還得用文言文,做到文理與醫理兼具,恨不得以頭搶地。
尤其是他的文言文老師,聶昕之此刻不在身邊,下筆之時真真心慌。
一整個上午,隻寫了寥寥幾個關鍵詞,諸如“屍蹷”、“扁鵲”,加起來不到二十個字。
“公子。”
木板門被輕敲了敲,是專司本草的賀校尉。
鬱容擱下毛筆,轉身看去:“賀校尉,有什麽事嗎?”
賀校尉說:“烏雲寨大王派了一位采藥人,道可以給吾等做向導。”
鬱容毫不遲疑道:“快請人進屋。”
“諾。”
采藥人是個黑小子,鬱容看著頗覺得眼熟。
可不眼熟麽。
就是第一天剛到,那個對著他和聶昕之吹口哨的小鬼頭。
小鬼頭其實不太小,有十五六歲了吧。
黑小子齜牙咧嘴,一見他便是嘰裏呱啦說了一大串。
鬱容:“……”
有聽沒有懂,這邊的方言聽著根本就是外國語嘛!
好在,郎衛中能人無數。
便有一人,也是熟悉西琴地形,擅長這一帶多種方言的人才。
他與鬱容解說道:“此人喚馬牙風,對白泥山,包括附近的龍岩山、牛舌山,藥材分布極為熟悉。”
鬱容有些囧。
叫什麽不好,怎地起名“馬牙風”?
不是他想吐槽,而是作為一名醫者,實在不能忽視馬牙風即是新生兒破傷風的中醫病名。
一瞬的走神,鬱容遂拉迴跑馬的思緒。
郎衛在繼續說:“他適才對您說,每年在十月初,這裏都要下上好幾天的雨,建議如要采藥,這一旬正是最好的時節。”
這樣嗎……
鬱容沉吟了少刻,看了看門外天色,視線迴到馬牙風身上,溫聲問:“聽聞龍岩山藥材最多,去那裏采藥,可是得尋夜宿之所?”
馬牙風聽了郎衛的“翻譯”,便是手足舞蹈,呱呱咕咕又說了好一通。
告知問話的年輕大夫,龍岩山有好幾個可以藏身的山洞,還有兩個獵戶的木屋。
鬱容頷首,遂望向賀校尉等人:“今日時辰尚早,我欲往龍岩山尋藥,你們……”
一眾人等異口同聲:“吾等誓死保護公子。”
聲如鍾磬,亢亮鏗鏘。
鬱容:“……”
煞有其事的,陣勢夠排場,但……
他又不是上戰場!
還誓死呢……
黑小子在一旁倏而吹起了口哨。
鬱容迴神,對郎衛們微笑道:“便勞累各位力士了。”雖然搞得有些誇張了,但該感謝還得感謝。
轉而他看向馬牙風,淺淺一笑:“也麻煩你了,馬……小哥。”
馬牙風也不知聽沒聽懂,口哨吹得更來勁兒了。
“等等,”周昉禎急匆匆地跑進,“還有我,我跟你們一起。”
鬱容疑惑道:“周兄新婚大喜,怎麽不多陪陪新……烏寨主?”
周昉禎滿不在意地擺擺手:“烏雲出寨子了,怕是得有好些日子不得歸來。”語氣一轉,道,“我對采藥一事頗有好奇,小鬱大夫若不嫌棄我拖累,不如我也加入你們。”
鬱容更覺奇怪了。
那位烏雲大王搞什麽?成婚第二日就不著家……
“……如何?”
聽到友人之問,鬱容不再亂想。
各人有各人的難處,烏雲大王到底是一寨之主,說不準有什麽急事,周兄作為新嫁郎都不在意,他一個外人瞎叨叨個啥?
“自是歡迎之至。”
險些忘了,周兄之誌在於醫之一道上,其對藥材感興趣不是理所當然麽!
浩浩蕩蕩的小二十人,帶好數量足夠又好用的采藥器具,以及簡單換洗衣物與幹糧淨水,直朝龍岩山而去。
鬱容走在鳥道上,微有些許心神不屬。
這一條路,正是聶昕之去往西琴經過的山道之一。
不管是鑽著腦筋思考寫文章,或者現在忙不迭地跑山上尋藥采藥……歸根結底,是想讓忙碌充塞一把腦子,不讓自己胡亂散發腦洞。
也免得心情煩躁難安,平白讓自己難受。
為甚煩躁,又為甚難安……
一種莫名其妙的直覺罷!
鬱容暗暗搖頭。
甩開讓人不舒服的直覺。
該改掉沒事愛亂想的毛病,尤其直覺這玩意兒……
他的直覺就從沒準過好麽!
想當年,為買奶茶過那條馬路時,還莫名直覺自個兒會遇到福事呢,結果……穿越算不得禍事,但也談不上是“福”吧?
當然,到了如今,不管是禍或者福,因著聶昕之的存在,轉禍為福、福上加福。
“小鬱大夫,鳳仙草!”
周昉禎大驚小怪的唿聲,讓鬱容迴過神。
“周兄看花眼了,此為鳳仙花。”
周昉禎默了默,語氣遲疑:“這不是祛風濕的透骨草?”
鬱容失笑:“鳳仙花的草莖確有活血止痛祛風濕的療效,藥名為鳳仙透骨草。”
周昉禎麵上一鬆,不等他再出言,便聽年輕大夫繼續說道——
“但透骨草是透骨草,若說倒刺草,周兄應該更熟悉。”
周昉禎恍然大悟:“我知道,也是能祛風勝濕的。”
鬱容頷首:“確實,不過透骨草與鳳仙花是兩類植物,光是形態就相差很大。”
周昉禎遂又問:“那鳳仙草呢?”
鬱容沒立刻給予迴答,目光掃視了一圈,看到石頭陰處一叢鱗毛蕨,指了指:“喏,那就是鳳仙草。”
周昉禎皺了皺眉。
鬱容笑了笑:“綿馬貫眾周兄想是十分了解。”
周昉禎點點頭。
“鳳仙草的大塊根莖作藥用,其名稱即是綿馬貫眾。”
周昉禎露出了悟的表情。
為免再各種瞎想,鬱容果斷將注意力全部放在山道邊上出現的藥材上。
極為詳細地為“紙上醫家”的友人說明諸多藥材的相似與不同,遇到相對罕見的,或者比較得用、品相好的藥材,便就地采摘或挖掘。
譬如綿馬貫眾。
鳳仙草也即粗莖鱗毛蕨,並非西南獨有的植物,這玩意兒在濕潤的山林穀地常能見到。
不稀罕,但勝在眼前得用。
處在換季易得流感的時候,正適合拿這玩意兒作預防。
反正隨手挖掘一些備著用也不麻煩。
·
鬱容半蹲半跪著地,左邊是認真聽講的“好學生”周昉禎,右側是此行的“助理”賀校尉。
他輕言輕語,主要是跟賀校尉說明著旻朝沒發掘用途的藥材。
有些藥材也不是多罕見,或可能正是太尋常了,就是一路邊野草,人們習以為常了,反倒疏忽了用途。
譬如現在說著的白花蛇舌草。
在田埂之間不要太常見,其主治功能一大堆不提,現代時不少癌症患者喜歡拿它作泡茶喝,隻因其有一定的抗癌效果,然後被傳得神乎其神,都成“神草”了。
誇大之說且不提,白花蛇舌草確實是一味好用,關鍵是便宜的藥材。
然,依照賀校尉的說法,旻朝尚沒醫者拿它入藥,或者說,起碼在典籍上沒有有關白花蛇舌草的藥用記錄。
“大、大大——”
鬱容聞聲轉頭,是進了山就撒了歡跟猴子似的亂跑的馬牙風。
幾日相處,讓他與這位西琴小哥混得挺熟了。
鬱容知曉了,馬牙風原來在出生時真的得了馬牙風。
幸虧得遇一旻國赤腳大夫相救,這才活下來了,故此就有了這樣一個古裏古怪的旻國姓名。
馬牙風則跟著鬱容學了些旻國官話,目前尚停留在“大夫”隻會說“大大”的水平。
黑小子抱著一個毛茸茸的小家夥,手舞足蹈,給鬱容炫耀,勉強說了幾句旻國官話,便控製不住呱唧呱唧換了西琴方言。
鬱容好笑地搖頭,目光一轉,看向其懷裏的……土撥鼠?
小小的,大概是幼崽。
“馬牙風,”相互熟悉了也便沒顧忌,鬱容直唿其名字,“快放了它吧,被你快勒死了,也怪可憐的。”
沒說的是,這山間野生小動物,身上免不了有些小蟲子,咬著了可就不好。
馬牙風也不知聽沒聽懂,轉身抱著土撥鼠繼續玩著。
鬱容搖搖頭。
十五六歲的小子,有時候小大人般的鬼機靈,有時候又特別幼稚,跟個六七的小鬼似的,調皮搗蛋。
不過……
鬱容疑惑,這西南又熱又潮,有野生的土撥鼠嗎?
可惜他對動物的分布了解,遠不如對植物的認識。
想不出個所以然,便沒再深究。
正待再勸馬牙風發了土撥鼠,忽然看到一個好像是烏雲寨子裏的人直朝這兒跑來。
“公子。”
“翻譯官”郎衛傳達著來人的話語:“烏雲寨主請大家即刻迴去,說有急事。”
鬱容不由得皺皺眉,視線飄到那位烏雲寨人身上,看其神色有些緊張的樣子,不由得生出些許不好的直覺。
遂不再猶豫。
“如此便下山罷。”
盡管想找的天麻沒找到,但山在藥材不會跑——除非不巧全被人采挖了——等有空暇,再上山尋藥就是。
昨夜裏,聶昕之帶著兩名郎衛, 就是從這一條路線, 緊急離開了烏雲寨,前往西琴腹地。
據說,聶旦最後出現的地方便是西琴某個大水寨。
聶昕之沒說得太明白, 他卻隱約感覺得出此行對方的目的,可能原本就跟聶旦有些關聯。
思及此,鬱容不自覺輕輕地歎著氣。
隻望小叔沒真遇到什麽不好的事,按理說那神經病的武力值高強,又會耍蠱又會玩毒的, 應該沒誰能奈他如何吧?
當然,以鬱容愛多想的性子, 這說法連自個兒也難說服, 但嘴上仍是這樣安慰著聶昕之,讓其別太慌。
雖然吧……
對方那張沒有表情的臉龐根本就看不出什麽慌不慌張的。
某麵癱男人顯然對留鬱容一人在烏雲寨一事,既愧疚又極不安心。
對此,被牽掛的年輕大夫隻覺好笑。
什麽叫他“一個人”, 那一隊的郎衛是假的嗎?
便柔聲細語地“哄”了“哄”,讓其把心放迴肚子裏。
比起他好好地待在安全的烏雲寨, 還有十多個身手不凡的“保鏢”保護, 當前下落不明的小叔聶旦其處境才是更讓人擔憂。
心有惦念的聶昕之,行動也沒絲毫遲疑,與鬱容說明了原委, 當即挑了兩名對西琴環境極熟悉的郎衛,連夜趕路潛入西琴境內。
“哄”好了男人的鬱容,其實自個兒的心裏是相當的憂慮,一方麵記掛小叔的現況,另一方麵此行有太多未知,不免對兄長的安危也有顧忌。
按捺下亂操神的心,沒將掛憂說出口,平白讓臨行的男人係念。
隻道讓其將人手全部帶走,也好路上有個照應,留下那位專司本草的賀校尉便可。
聶昕之果斷拒絕了鬱容的提議,說人多反倒不便。
聞言,鬱容自也不好強求,便是一通細細的囑咐。
他沒要求對方帶上自己一起走。
聶昕之也沒提起這一茬。
山風唿喇喇地響。
深秋清晨的風,吹在人身上頗有幾分涼意。
沉浸在思緒中的年輕大夫,倏而探手在袖籠間摸索著,掏出了一枚令牌。
照聶昕之的說法,在白泥山腳、旻國地界處,駐紮著一軍兩千五百人的逆鶬郎衛,若遇緊急情況,可用此令直接去找軍正。
鬱容輕撫著令牌上的紋路。
刻印其間的重明鳥剽悍兇猛,浴血殷紅、威勢赫赫。
據聞,當年這重明旗幟所經之處堪稱是血流成河,愣是嚇得敵人聞風喪膽,將鳳凰神鳥直說成逆羽血鶬……逆鶬衛之名便是由此而來。
“小鬱大夫。”
忽聞友人的嗓音,鬱容斂起飛得老遠、漫無邊際的思緒,轉身,下意識地揚起微笑:“周兄,你起得還真早。”
昨夜不是洞房花燭麽,這一大早的怎麽不……
咳,賴個床?
周昉禎點點頭,語氣認真:“寨子裏的大家每天都起得極早,我住了這些日子也便養成了早起的習慣。”
鬱容默然。
沒好意思再調侃友人了……盡管對方顯然沒聽懂。
便清了清嗓子,他說了句廢話:“早睡早起是好習慣。”
周昉禎附和著應了聲,目光同樣投往通向山下的道路:“那、那位大人……走了?”
鬱容笑著頷首,語氣很是自然,口吻輕鬆:“兄長本不過是順路,因我頭迴入西南之地,他不放心這才特意相送了這一截。”
將聶昕之的行動目標作了淡化處理,倒不是擔心友人居心不良,但到底人多口雜,理當謹慎為上。
周昉禎顯然不在意聶昕之此趟是順路或者別有目的,自然而然地轉移話題,問:“小鬱大夫當下可有空暇?”
鬱容揚揚眉:“周兄有事盡管直講。”
周昉禎作了個邀請的手勢。
兩人遂順著來路,相繼步下山岡。
邊走邊交談,談的是私人刻書一事。
刻書之事,鬱容其實一直沒有忘記,閑暇時時常有些惦念。
畢竟……
除了指望周兄的私人刻書,他不知道還有哪家書坊沒眼光到願意接受自個兒的“投稿”……哦,聶家叔侄的書坊除外。
盡管聶家叔侄將他的文章誇得天上有地上無,可惜係統評分一直卡在不上不下的成績。
自認為是個半文盲的鬱容,著實對自個兒寫的東西沒自信。
故而,對周兄的刻書暗暗抱著不小的期待,怎麽說有樹成先生與無庸先生兩大文豪給“打廣告”呢!
蹭二位老先生的麵子,講不定多少有人會讀一讀自己寫的東西。
至於評價如何……
又不是在現代網絡上發表文章,擔心被打差評。
反正他的目標並非成為文壇大牛,而是宣傳並推廣醫學知識。
然而好久沒再聽到周昉禎提及刻書。
鬱容想起對方比自己還糟糕的文筆,不好戳人心窩窩,便忍著一直沒多嘴問。
不承想,忽然就聽到了好消息。
他有些意外:“書已經賣了?”
周昉禎勉勵維持矜持,卻明顯難掩嘚瑟:“一千本,售罄。”
鬱容頓時張大雙目,訝然之極:“這麽多?”
居然全賣光了,真真是厲害!
周昉禎控製不住地勾起嘴:“我便又拜托書坊再印五百。”
鬱容忍不住擔心,周兄可別一時熱血衝頭,增印五百本在這個時代數量可真不少,萬一沒人買……
轉而想到兩位老先生在文人間的聲望,又有些不確定,畢竟他對刻書之事了解得不多。
收起各種猜想,他微微一笑:“恭喜了,周兄。”
不管如何,開局頗是良好,友人在實現其“偉大抱負”的路途上,總算邁出了進步的小小一步,他如何能沒眼色到打擊對方的積極性?
而且……
想到自個兒的文章,印了一千份在陌生人手上傳閱,感到赧然的同時禁不住有些興奮呢!
周昉禎二度開口,話鋒一轉:“趁那五百本再印之際,便請小鬱大夫再寫一篇。”
小興奮中的鬱容聞言,瞬時迴歸了現實:“寫……像上一篇那般?”
周昉禎用力點頭,雙眼明亮,是讚美的語氣:“那篇‘鬼附身’讀起來真的很有趣。”
鬱容一時無語。
聽得出來,他這位友人是真的喜歡自己寫的東西,然而思及此人對神神道道的東西情有獨鍾,導致他也是難以信服對方的“眼光”。
說起刻書之事,周昉禎興頭極高:“小鬱大夫盡管安心,樹成先生跟無庸先生答應好了,每年替我的《武林誌》寫上幾千言,無需擔心沒人購閱。”
鬱容輕笑。
好罷。
看來周兄不是一點兒沒“自知之明”。
這家夥倒是頗有些本事,能讓那二位大牛願意長期供稿……如此,確確實實不必擔心《武林誌》的銷售。
就著刻書話題,兩人討論了好半天。
餘光掠過剛進屋的“書生”大王,鬱容識趣地起身告辭:“我這便迴去構思,不叨擾了。”
周昉禎起身相送,順手不知從哪摸了本輕薄的書冊:“這一本《武林誌》是我特地為小鬱大夫你留的。”
鬱容笑著收下,交稿過後,他還沒看過“成品”,難免覺得好奇。
便一迴暫宿的木屋,人一隻腳才跨過門檻,迫不及待就翻閱了起來。
書封和市麵上大多數的印書一般,簡潔寫著《武林誌》幾個大字,然後是周昉禎的別號……東方不惑。
鬱容囧了囧。
咋不幹脆叫東方不敗?轉而想起周兄的外祖家姓氏是“東方”。
默默打住了吐槽。
主要是……自個兒的“筆名”也不怎麽樣。
作為一個起名廢,他最終選擇性地參考了聶昕之的建議。
當然不是男人取的“匙兒”、“晏兒”,但……
鬱容隨意翻開書冊,正好看到《鬼擊》一篇,作者署名“聶晏”,咳!
羞恥心爆棚。
趕緊闔上書卷。
緩了緩,他重新翻開書封,從扉頁看了起來。
不得不說,周兄的奇思妙想雖大多時候不太靠譜,但有時會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比如這《武林誌》裏的插畫,比之市麵上正正經經的書籍,頗是與眾不同,新穎讓人眼前一亮。
關鍵這插畫,不僅畫得好,而且特別應景。
鬱容不由得翻找起畫者的名字,看到“東方不惑”四個字,小小意外了一把。
周兄其實挺有才,就是好像自我定位不太對?
在心裏叨咕著,鬱容繼續翻閱起書的內容。
兩位老先生的文章早已拜讀過。
如今再看,盡管寫的是貓啊魚的,讀起來還是覺得別有趣味。
大牛不愧是大牛。
然後是周昉禎的文章,占據了全書的一半篇幅,寫的是……嗯,鬱容死活也不願寫的“龍傲天”日天日地的故事。
鬱容囧囧有神地讀著故事。
又雷又爽,感覺十分銷魂,隻是……
不知不覺地,竟然全看完了,挺津津有味的。
按照這個時代的標準,周昉禎的文筆真得不夠好,幸而勝在文字簡練、描述能抓住重點。
且,腦洞大破天。
洋洋灑灑沒寫完的龍傲天傳奇,比鬱容自己瞎說的有意思多了。
厲害了,周兄。
鬱容在心裏默默點了個讚,打算日後每期《武林誌》都買一份,對這一個故事的後續發展,他相當地好奇。
遂翻到了自己寫的《鬼擊》一篇。
強忍著羞恥,秉持著反省的態度,他仔細地將自己寫的文章重讀一遍。
鬼擊者,是為病名。
原因不明的胸腹絞痛,或是腫脹淤血,或有吐血出血之症狀,照古人理解,是鬼癘之氣侵入人體。
更迷信的說法,是因為患者冒犯了神鬼,或是做了什麽措施,被神鬼擊打而致病。
鬱容參考天朝經典《聊齋》的寫法,寫了一篇百分之七十為神鬼的故事。
一驚一乍,驚悚萬分。
在最後百分之三十的內容裏,他花了重要篇幅,描寫了一名為張機的高人。
張機,字仲景,世譽“醫聖”,其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是為中醫學的基石,四大經典之一。
就在故事主角窮途末路時,張仲景閃亮登場,以其超絕的醫術、絕妙的藥方,隻用礬石、皂莢、雄黃及藜蘆,四味藥等分,便治好了這名鬼擊患者。
真真是妙手迴春!
以此,故事作出了結論:
鬼擊者非神鬼作祟也,大力宣揚迷信不可取,奇症自有緣由,隻需找到病源、弄明病機,對症下藥則藥到病除。
妥妥的“走近科學”之風範。
對天朝老祖宗心懷感念的鬱容,忍不住夾帶了“私貨”。
用上一點字數,描寫了張仲景的生平,及其著寫的《傷寒雜病論》。
反正是“架空”,他就“任性”一把唄,愛咋寫咋寫。
一不留神,將全文讀完了。
鬱容……
頗感自我良好。
捧著書冊暗自陶醉,好半晌,他才強自壓下小小得意的心情。
照係統評價,這一篇也就不功不過,平庸之作罷了。
遠不到自滿的時候。
定了定心,鬱容闔上《武林誌》,想起周兄的“約稿”,開始思考起下一篇該寫甚麽。
一直推倒重寫的“產論十說”,他一方麵還是各種不滿意,另一方麵覺得,其與《武林誌》當前的風格不相符。
暫不作發行考慮。
轉而又想到了《鬼擊》,說起張仲景,鬱容自然而然就憶起了名醫秦越人,亦即傳說中的“扁鵲”。
同為四大經典之一的《難經》,盡管學術界對其作者與成書年代有諸多爭議,但不少人傾向於是為扁鵲所作。
鬱容個人也是讚同這一看法,或者說他認為,《難經》是輯錄秦越人的佚文而由後世醫家編纂成書的。
扯遠了。
說起扁鵲,除了見蔡桓公,另有一比較經典的故事,便是其“起死迴生”救迴“已死”虢太子的事跡。
鬱容輕拍了下腦門,心裏一喜。
對呀,他可以繼續發揚“走近科學”的精神,以虢太子以及扁鵲的另一位病人趙簡子為原型,照著《鬼擊》的風格,再寫一篇《屍蹷》嘛!
屍蹷之症,其實屬於“中風”。
病源是各類原因所致的腦部嚴重損傷,進而神誌喪失、其狀若屍,或是心腹卒痛,癲狂肢厥,不省人事。
按照旻朝人當前的主流認知,屍蹷者受鬼箭突刺,陰氣侵體,陽氣驟降,以至陰陽失調,氣血逆亂,引發卒厥。
屍蹷與鬼擊不是同一病症,但相關神鬼之說,卻是大同小異,頗有幾分相似。
拿來瞎編“聊齋”故事,不要太得心應手。
鬱容忍不住給自己一個讚,自覺這主意太妙了。
確定了主題,換湯不換藥地編了個神神鬼鬼的故事,便是下筆開始寫的事。
然而……
想象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尋常喜歡看書的鬱容,一想到讓自己寫東西,還得用文言文,做到文理與醫理兼具,恨不得以頭搶地。
尤其是他的文言文老師,聶昕之此刻不在身邊,下筆之時真真心慌。
一整個上午,隻寫了寥寥幾個關鍵詞,諸如“屍蹷”、“扁鵲”,加起來不到二十個字。
“公子。”
木板門被輕敲了敲,是專司本草的賀校尉。
鬱容擱下毛筆,轉身看去:“賀校尉,有什麽事嗎?”
賀校尉說:“烏雲寨大王派了一位采藥人,道可以給吾等做向導。”
鬱容毫不遲疑道:“快請人進屋。”
“諾。”
采藥人是個黑小子,鬱容看著頗覺得眼熟。
可不眼熟麽。
就是第一天剛到,那個對著他和聶昕之吹口哨的小鬼頭。
小鬼頭其實不太小,有十五六歲了吧。
黑小子齜牙咧嘴,一見他便是嘰裏呱啦說了一大串。
鬱容:“……”
有聽沒有懂,這邊的方言聽著根本就是外國語嘛!
好在,郎衛中能人無數。
便有一人,也是熟悉西琴地形,擅長這一帶多種方言的人才。
他與鬱容解說道:“此人喚馬牙風,對白泥山,包括附近的龍岩山、牛舌山,藥材分布極為熟悉。”
鬱容有些囧。
叫什麽不好,怎地起名“馬牙風”?
不是他想吐槽,而是作為一名醫者,實在不能忽視馬牙風即是新生兒破傷風的中醫病名。
一瞬的走神,鬱容遂拉迴跑馬的思緒。
郎衛在繼續說:“他適才對您說,每年在十月初,這裏都要下上好幾天的雨,建議如要采藥,這一旬正是最好的時節。”
這樣嗎……
鬱容沉吟了少刻,看了看門外天色,視線迴到馬牙風身上,溫聲問:“聽聞龍岩山藥材最多,去那裏采藥,可是得尋夜宿之所?”
馬牙風聽了郎衛的“翻譯”,便是手足舞蹈,呱呱咕咕又說了好一通。
告知問話的年輕大夫,龍岩山有好幾個可以藏身的山洞,還有兩個獵戶的木屋。
鬱容頷首,遂望向賀校尉等人:“今日時辰尚早,我欲往龍岩山尋藥,你們……”
一眾人等異口同聲:“吾等誓死保護公子。”
聲如鍾磬,亢亮鏗鏘。
鬱容:“……”
煞有其事的,陣勢夠排場,但……
他又不是上戰場!
還誓死呢……
黑小子在一旁倏而吹起了口哨。
鬱容迴神,對郎衛們微笑道:“便勞累各位力士了。”雖然搞得有些誇張了,但該感謝還得感謝。
轉而他看向馬牙風,淺淺一笑:“也麻煩你了,馬……小哥。”
馬牙風也不知聽沒聽懂,口哨吹得更來勁兒了。
“等等,”周昉禎急匆匆地跑進,“還有我,我跟你們一起。”
鬱容疑惑道:“周兄新婚大喜,怎麽不多陪陪新……烏寨主?”
周昉禎滿不在意地擺擺手:“烏雲出寨子了,怕是得有好些日子不得歸來。”語氣一轉,道,“我對采藥一事頗有好奇,小鬱大夫若不嫌棄我拖累,不如我也加入你們。”
鬱容更覺奇怪了。
那位烏雲大王搞什麽?成婚第二日就不著家……
“……如何?”
聽到友人之問,鬱容不再亂想。
各人有各人的難處,烏雲大王到底是一寨之主,說不準有什麽急事,周兄作為新嫁郎都不在意,他一個外人瞎叨叨個啥?
“自是歡迎之至。”
險些忘了,周兄之誌在於醫之一道上,其對藥材感興趣不是理所當然麽!
浩浩蕩蕩的小二十人,帶好數量足夠又好用的采藥器具,以及簡單換洗衣物與幹糧淨水,直朝龍岩山而去。
鬱容走在鳥道上,微有些許心神不屬。
這一條路,正是聶昕之去往西琴經過的山道之一。
不管是鑽著腦筋思考寫文章,或者現在忙不迭地跑山上尋藥采藥……歸根結底,是想讓忙碌充塞一把腦子,不讓自己胡亂散發腦洞。
也免得心情煩躁難安,平白讓自己難受。
為甚煩躁,又為甚難安……
一種莫名其妙的直覺罷!
鬱容暗暗搖頭。
甩開讓人不舒服的直覺。
該改掉沒事愛亂想的毛病,尤其直覺這玩意兒……
他的直覺就從沒準過好麽!
想當年,為買奶茶過那條馬路時,還莫名直覺自個兒會遇到福事呢,結果……穿越算不得禍事,但也談不上是“福”吧?
當然,到了如今,不管是禍或者福,因著聶昕之的存在,轉禍為福、福上加福。
“小鬱大夫,鳳仙草!”
周昉禎大驚小怪的唿聲,讓鬱容迴過神。
“周兄看花眼了,此為鳳仙花。”
周昉禎默了默,語氣遲疑:“這不是祛風濕的透骨草?”
鬱容失笑:“鳳仙花的草莖確有活血止痛祛風濕的療效,藥名為鳳仙透骨草。”
周昉禎麵上一鬆,不等他再出言,便聽年輕大夫繼續說道——
“但透骨草是透骨草,若說倒刺草,周兄應該更熟悉。”
周昉禎恍然大悟:“我知道,也是能祛風勝濕的。”
鬱容頷首:“確實,不過透骨草與鳳仙花是兩類植物,光是形態就相差很大。”
周昉禎遂又問:“那鳳仙草呢?”
鬱容沒立刻給予迴答,目光掃視了一圈,看到石頭陰處一叢鱗毛蕨,指了指:“喏,那就是鳳仙草。”
周昉禎皺了皺眉。
鬱容笑了笑:“綿馬貫眾周兄想是十分了解。”
周昉禎點點頭。
“鳳仙草的大塊根莖作藥用,其名稱即是綿馬貫眾。”
周昉禎露出了悟的表情。
為免再各種瞎想,鬱容果斷將注意力全部放在山道邊上出現的藥材上。
極為詳細地為“紙上醫家”的友人說明諸多藥材的相似與不同,遇到相對罕見的,或者比較得用、品相好的藥材,便就地采摘或挖掘。
譬如綿馬貫眾。
鳳仙草也即粗莖鱗毛蕨,並非西南獨有的植物,這玩意兒在濕潤的山林穀地常能見到。
不稀罕,但勝在眼前得用。
處在換季易得流感的時候,正適合拿這玩意兒作預防。
反正隨手挖掘一些備著用也不麻煩。
·
鬱容半蹲半跪著地,左邊是認真聽講的“好學生”周昉禎,右側是此行的“助理”賀校尉。
他輕言輕語,主要是跟賀校尉說明著旻朝沒發掘用途的藥材。
有些藥材也不是多罕見,或可能正是太尋常了,就是一路邊野草,人們習以為常了,反倒疏忽了用途。
譬如現在說著的白花蛇舌草。
在田埂之間不要太常見,其主治功能一大堆不提,現代時不少癌症患者喜歡拿它作泡茶喝,隻因其有一定的抗癌效果,然後被傳得神乎其神,都成“神草”了。
誇大之說且不提,白花蛇舌草確實是一味好用,關鍵是便宜的藥材。
然,依照賀校尉的說法,旻朝尚沒醫者拿它入藥,或者說,起碼在典籍上沒有有關白花蛇舌草的藥用記錄。
“大、大大——”
鬱容聞聲轉頭,是進了山就撒了歡跟猴子似的亂跑的馬牙風。
幾日相處,讓他與這位西琴小哥混得挺熟了。
鬱容知曉了,馬牙風原來在出生時真的得了馬牙風。
幸虧得遇一旻國赤腳大夫相救,這才活下來了,故此就有了這樣一個古裏古怪的旻國姓名。
馬牙風則跟著鬱容學了些旻國官話,目前尚停留在“大夫”隻會說“大大”的水平。
黑小子抱著一個毛茸茸的小家夥,手舞足蹈,給鬱容炫耀,勉強說了幾句旻國官話,便控製不住呱唧呱唧換了西琴方言。
鬱容好笑地搖頭,目光一轉,看向其懷裏的……土撥鼠?
小小的,大概是幼崽。
“馬牙風,”相互熟悉了也便沒顧忌,鬱容直唿其名字,“快放了它吧,被你快勒死了,也怪可憐的。”
沒說的是,這山間野生小動物,身上免不了有些小蟲子,咬著了可就不好。
馬牙風也不知聽沒聽懂,轉身抱著土撥鼠繼續玩著。
鬱容搖搖頭。
十五六歲的小子,有時候小大人般的鬼機靈,有時候又特別幼稚,跟個六七的小鬼似的,調皮搗蛋。
不過……
鬱容疑惑,這西南又熱又潮,有野生的土撥鼠嗎?
可惜他對動物的分布了解,遠不如對植物的認識。
想不出個所以然,便沒再深究。
正待再勸馬牙風發了土撥鼠,忽然看到一個好像是烏雲寨子裏的人直朝這兒跑來。
“公子。”
“翻譯官”郎衛傳達著來人的話語:“烏雲寨主請大家即刻迴去,說有急事。”
鬱容不由得皺皺眉,視線飄到那位烏雲寨人身上,看其神色有些緊張的樣子,不由得生出些許不好的直覺。
遂不再猶豫。
“如此便下山罷。”
盡管想找的天麻沒找到,但山在藥材不會跑——除非不巧全被人采挖了——等有空暇,再上山尋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