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容很快即反應過來, 微訝:“兄長是說,那藍姑娘有問題?”
聶昕之肯定地應了一聲。
鬱容不經意地蹙眉:“可燭隱兄他……”語帶遲疑, “原來是逢場作戲嗎?”
聶昕之直言:“他不知。
鬱容一時無言以對, 少刻,複問:“不要緊吧他?”
聶昕之淡定表示:“堪為疑人之陣。”
鬱容黑線:“作為‘疑人’本人,燭隱兄被蒙在鼓裏, 這樣好嗎?”
“逆鶬郎衛者應秉節持重,當如臨如履,晝警夕惕,”聶昕之語氣淡淡,“何如處堂燕雀, 蔽於享樂,自以為安, 不知禍將臨頭。”
道理是這樣沒錯, 但……
“不會有危險?”
聶昕之說:“那樂伎不過一棋子,手無縛雞之力,以趙是之身手反應,不當受其害。”
鬱容搖了搖頭:“小心無大錯, 再則……”下意識地咳了聲,“不是有色迷心竅之說嗎?”
“盡皆安置帖妥, ”聶昕之迴道, “容兒無需憂惱。”
鬱容聞言失笑:“我可沒什麽憂惱的,燭隱兄是你表弟,隻怕他別吃虧了。”
聶昕之平靜表述:“吃一塹長一智未為壞事。”
鬱容:“……”
這老大當得可真有範兒, 就是相當不負責任。
聶昕之輕撫著他的臉頰:“趙是非無能之輩。”
鬱容點點頭,逆鶬衛行事自有章程,不便多問,何需他瞎操心。不過……
想不到那靈秀婉麗,性子也柔和溫順的樂伎,居然是包藏禍心之人嗎?
待燭隱兄迴頭察覺了真相,該如何傷心……應該會傷心吧?
稍作一番思慮,鬱容轉頭就將樂伎之事拋到腦後了。
諸人諸事,他可管不了那麽多。
所謂“雞司夜、狸執鼠”,各司其職,則各司其事。他就是一大夫,問這幾句“閑事”已是多嘴。
便將注意力放迴自己的正業上了。
書房裏,鬱容閱讀著周昉禎寄來的信。
信裏提及,對方再度離家“遊學四方”,說其在西南道多有耳聞,五毒蠱害人之事,並親眼目睹到,一個形容消瘦、骨瘦如柴的漢子,被一名老大夫以金針刺穴,口中吐出近尺長的蛇蠱。
盡管周昉禎的用詞刻意修飾過,鬱容仍能從言辭之間,感覺到其惶恐驚懼的心情。
有些,一言難盡。
蠱毒之事,聽著荒誕無稽,但在醫書中,確有記載的。但明文記載的蠱毒,與口口相傳的說法其實並不一樣。
事實上,醫書有記載的蠱證,基本上分兩種情況:
一種實為蟲積之病,即“中蠱”的人體內有寄生蟲作祟,或是蟲毒積聚,導致絡脈淤塞腫脹;
一種就是毒,取毒蟲諸如蜘蛛、蜈蚣等研磨成藥末,毒物被人服食,出現了“蠱證”,即為蠱——本質上不過是藥物之毒作用於肉體之上,某些症狀,譬如蟲蟻噬骨之痛,讓人以為“中蠱”後有真蟲在體內行動。
另有,諸如血蠱,此“蠱”通“鼓”,跌仆墜墮因而受傷,出現了氣逆或氣鬱之證,胃脾瘀結,膨脹鼓滿,是為血蠱。
無論哪種“蠱”,與傳說故事裏的什麽五毒合一即成蠱,本質上根本不一樣。
當然,像周昉禎所說的這類蠱,醫書內亦有提及,同時標注了其為“齊東野語”,是“不見經傳之談”。
鬱容極度懷疑,對方信裏所提及的“蛇蠱”,其實是寄生蟲,觀其細節描述,興許就是蛔蟲也說不定。
斟酌了一通,他便提筆將己知的蠱毒之事詳寫說明。
洋洋灑灑幾千字,巨細靡遺地告知與那為此而擔驚受怕之人。
寫完了信,鬱容沉吟了一會兒,打開儲物格裏的藥典認真翻閱了起來。
不多久,他起身離開了書房,去了西院的藥房。
吩咐一眾小廝幫忙炮製藥材。
犀角、朱砂、雄黃及玳瑁等,具有解毒之效,或能殺蟲,或可燥濕,或安神,或定驚……共為君藥,研為細末。
取冰片、麝香,用以止痛消腫;牛黃是清熱祛毒、治療癰腫疔毒之良藥。
安息香辟穢殺溫,以無灰酒飛過,濾液後文火熬膏,再以水烊化,混入諸味藥末攪勻,加入少許的金箔,入藥兼為衣,和成梧桐子大的藥丸。
是為至寶丹。
至寶丹專解疫蠱之毒,化山嵐瘴氣,可避諸毒。“中蠱”之後和酒服食此丹三五丸,基本能祛除大部分的毒,至少可以緩解一下蠱證。
製成了至寶丹,裝瓶密封,鬱容將其與迴信放置在一起,準備“郵寄”給一時半會兒無法離開西南道的周昉禎。
“又是周小紅?”
鬱容迴轉身,看向他家神出鬼沒的兄長,點頭後笑言:“周兄在西南道遊學,那邊盛傳五毒蠱害人之事,他被嚇得不輕,我便寫信安撫一下……”
仔細地將信裏的內容複述了一遍給對方聽。
“我從海外仙方中覓得了一化蠱解毒的至寶丹,製備了幾百丸,準備送與幾瓶給周兄作防身之用。”說著,他拿了兩瓶遞給男人,“多餘的送你和你手下郎衛用吧,遇到山嵐瘴氣什麽的,服用幾粒即化濁清穢。或者毒物爬咬之傷,以黃酒化開丹藥塗抹敷用,亦有良效。”
聶昕之自不與他家容兒客氣,收下了至寶丹,道:“西南道卻有蠱害之事。”
鬱容微微張大眼:“五毒合一養成的那種蠱?”
聶昕之頷首:“有至毒者麒麟蠱,觸之即死,可入人之心腹、絡脈,中者痛楚難當,常常不得治而殞命。”
鬱容聽了,仍是狐疑。他家兄長又不是周小紅那樣容易被糊弄的家夥,按理說……
聶昕之又道:“逆鶬衛內有擅蠱者。”
鬱容眼睛一亮,頓時來了興致:“在哪?我能結識一下嗎?”
聶昕之迴:“擅蠱者罕見,衛中也隻有不足十人,俱數分散在西南道及邊疆。”
鬱容難免有些失望。
聶昕之說道:“此類人等,不辨良惡,喜怒無常,是非善類,容兒生性純善,不宜與之多有往來。”
鬱容汗顏,感覺他家兄長把他看得也太金貴了吧?
“隻是對傳說中的蠱好奇得很。”
聶昕之淺聲說:“何以惡濁汙人眼,當不得一個‘奇’字。”
鬱容抬手輕觸鼻尖,無奈一笑:他家兄長什麽都好,就是保護欲太強了,但凡有點小危險,生怕傷著磕著了自己。
有關蠱毒的討論,就此告一段落。
待聶昕之忙他的事去了,鬱容躲在書房裏,召出了係統。
盡管對自家的兄長一貫是深信不疑的,但蠱毒一事實在讓他覺得閎大不經,且多少涉及到“專業”方麵的問題,不由自主想探究清楚。
說來,西南道蠱害一說,跟天朝民間的苗疆蠱毒傳聞,不謀而合。
那些神乎其神的說法,著實難以“說服”鬱容。便是相信蠱毒之說,也隻會相信醫書上所言明的幾種“蠱證”。
召喚係統,結果理所當然是沒有結果的。沒有具體的“參照物”,係統鑒定也不是無所不能的。
倒是獲取到一個有價值的線索。檢測得知,本位麵與他原本的世界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相似度。
這意味著,兩個位麵還存在百分之零點零一的不同……輕微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小數,放眼整個位麵的廣大範圍,實質上的差異還是挺大的。
譬如蠱,這種無法理解的存在,且不提天朝那些傳說,在旻朝或許是真實存在的。
鬱容忽然憶起了兩年前,在大惡山與聶昕之的偶遇,彼時咬傷男人的學名為“芒蛇”之毒蛇,仿佛就是這個位麵獨有的物種。
思及此,便“釋然”了些許。
這個世界不乏某些不合常理的存在,比如自己的穿越,以他所知曉的科學,也是難以解釋得清的。
這樣尋思著,鬱容對蠱毒一事的好奇仍未打消。
想了想,複又翻起了厚重的堪比城牆轉石塊的係統醫書與藥典。
果真有一名為《諸蠱毒候論》的篇章。
針對諸多蠱毒,俱數詳細說明,大概跟他想象的一樣,就是五毒合一蠱啊,九蛭育蠱等等……盛貯於器皿間的蟲蛇,互相吞噬,唯餘一獨在者,即為蠱。
遂以之變惑患亂。
鬱容琢磨了半天,對育蠱養蠱之法,一時半會兒根本摸不透。
便也不打算摸透了,他是救人的大夫,對製毒製蠱這一類害多於利的行為沒大興致。
轉而職業病發作,研究起解蠱之法。
複又翻閱起了藥典。
閱覽了無數的藥材詳解與方劑細論,鬱容基本上對解蠱毒一法,心裏有了章程。
蠱不離毒,所以很多解毒之法用於化蠱也是通用的。
當然化蠱比解毒要複雜了許多,跟治病一樣,需得具體辯證不說,化解的步驟相對繁瑣多了。
鬱容大體總結了解蠱的過程。
首當逐蠱。無論是針刺,或者藥物治療,先將蟲蠱驅出體內,驅逐之法也有多種,有的可以催吐,有些則以峻下之法排出,比較難纏的是蠱毒入絡脈,則需“手術”,以刺破之法,強行逐蠱。
其次,解毒化蠱。或者說,解毒與逐蠱往往是同時行進的,否則逐蠱時一個不慎,蟲毒爆發,中者即會猝亡。
第三個階段便是修複蠱毒之創,療治、修養,內創愈合,中蠱者才能真正脫離蠱毒之險。
數日倏忽而逝。
研究癖發作的年輕大夫,這兩天一直待在藥房,參照著古籍,以係統藥典為基礎,試驗著解蠱之方。
逐蠱者,首選神方太上五蠱迴生丹。
聽著神神道道的,其實不過是選用的藥材,用上五毒的蜈蚣、蜘蛛等,作為君藥。
加專殺蠱毒的斑蝥、獺肝,佐以祛除陰毒的附子、椒目,礬石、鬼臼等治癥瘕積聚,包括莽草、芫花在內的數味藥材可破蠱毒鬼痊,再以真珠解髒腑之百邪。
上藥研末,煉蜜成丸。
中蠱者在服用太上五蠱迴生丹的同時,配合用上同樣具有一定逐蠱之效、但強在解蠱之毒的大金牙散,即能化蠱而解毒。
解了蠱,再食紫參丸、參術養身丸等可令受創之體經由療養,慢慢康複。
“你怎麽整天待在藥房?”
鬱容循聲看向窗外。
初冬微寒,娃娃臉青年執著紙扇輕搖,別是風流不羈……有毛病!
再觀其隱含得意的神態,滿麵春風,有一種欠扁的意味。
鬱容疑慮地盯著他看,半晌忽問:“燭隱兄可是遇到什麽喜事了?”
趙燭隱語帶詫然:“誒,小鬱大夫如何知曉?”
鬱容含蓄道:“人逢喜事精神爽。”
趙燭隱聞言嗬嗬地笑,看起來稍微有些……傻。
“喜事?確實是喜事。”
樂滋滋的模樣,簡直像是撿到了金子一樣。
鬱容見了,不由得囧了。
傻樂了一會兒,趙燭隱按捺不住,問:“你怎的不問我是什麽喜事?”
什麽喜事?鬱容眼珠一轉,大概就猜出來了:“清河坊的藍姑娘?”
趙燭隱強自壓抑著興奮,矜持地點了點頭。
鬱容默了。
想到聶昕之的“疑人之陣”,覺得這家夥好像太可憐了,隻是……
盡管大略知道一點兒隱情,他卻不好提醒什麽,倒不是偏心,而是聶昕之所謀者必為大事,他可不想多嘴壞了事……就算偏心吧,不是理所當然嗎?
“小鬱大夫於女科一道真堪妙手絕代。”趙燭隱發自內心地感慨。
總覺得這誇讚之言,聽著哪裏怪怪的。
鬱容懶得深究,想到聶昕之的說明,忍不住問道:“不久前聽聞你又得迴去南地駐守?”
趙燭隱肯定地應了聲。
鬱容又問:“藍姑娘跟你一起走?”
出人意料,趙燭隱搖頭:“藍兒身嬌體弱,不宜長途奔波,再者,南地多窮山惡水,居住不易,我不忍她跟我吃苦……也不能讓她留待清河坊。”
所以……
趙燭隱繼續說:“我已捎書迴府,夫人會遣人至此,代我接藍兒去京中。”
鬱容默然,少刻歎道:“尊夫人真真胸懷寬廣。”
趙燭隱深以為然,讚了聲:“夫人之賢良美名,譽滿禁中。”
鬱容無語,微微搖頭。
戀愛腦的燭隱兄,渣得天然,雙商也感人。
怪不得,聶昕之沒讓這家夥知曉藍兒存在的問題……
恐是擔心誤了大事。
兩人敘著話,院子裏傳來一陣陣嘈雜。
發生了什麽事?
鬱容疑惑,不待他走出門探明事實,就聽一陣急喚。
“還請公子相助!”
站在窗前的趙燭隱搶先問:“出何事了?你們……中毒了?”
鬱容適時地趕到院子裏,隻見五六名郎衛,單單觀麵相,即知中毒甚深。
輕者臉色青白,嘴唇隱約泛著紫,大概是痛楚難忍,臉部肌肉有幾許扭曲之感。
重者暴睜著雙目,神態癲狂,露出兇狠怒忿之色,觀其頸項,膚色青紫,滲著血色,經絡腫脹,如有蟲行。
見狀,鬱容驚疑不定:他們這是……
中毒症狀較輕的安朗犀隱忍著出聲:“我等中了蠱毒,公子可能解?”
真的是蠱毒?
看幾人情況十分之緊急,鬱容保持著冷靜,道:“且忍耐片刻,待我辯證,如是蠱毒,我這正好有對症之解藥。”
真是巧了。
出於研究喜好,他之前在製備的太上五蠱迴生丹,正是所用藥材極多、製法最為複雜的一樣逐蠱之藥。關鍵在於,這丹藥不僅藥效殊異,適用普遍,對絕大多數蠱毒皆有效用。
“居然是蠱毒?”趙燭隱在一旁著急,“你們到底去做什麽了?”
安朗犀勉強迴答:“吾等奉指揮使大人之令密查清河坊,誤入蠱池……”
“清河坊?”
鬱容正在給症狀最嚴重的那位郎衛辯診,聽到趙燭隱的驚唿,不經意地蹙眉,頭也沒抬:“還請燭隱兄稍安勿躁,有什麽問題待我救治之後再作詳詢。”
趙燭隱訕然道歉,問了聲:“我能幫上什麽?”
“不必,有侍藥他們就可以了。”侍藥即專門伺候在藥房這兒的小廝。
遭嫌棄的娃娃臉青年不再礙手礙腳,老實地待在一邊。
沒了打擾,鬱容心神專注地為郎衛們施救。
癲狂者,是中了癲蠱;眼中泛著血點者,腹部脹氣,為水蠱……
安朗犀中的應是地蠱。
鬱容第一次接觸蠱毒,盡管深入研究了好幾天的理論,可也不敢隨意作出診斷。
借助了係統,總算一一辯證清楚。
這五六個郎衛,確實是中了蠱毒,但,除了所中蠱毒的類型不一樣,本質上也有區別。
諸如情況比較嚴重的,中癲蠱者與水蠱者,其實中的是蠱蟲之毒,屬於鬱容一開始認知的“蠱證”。
針對此類“蠱證”,解毒即解蠱,救治起來不算麻煩,隻是由於毒性又急又重,須得搶救急救。
用不著太上五蠱迴生丹,急需的是特效解毒藥,好在之前煉製的藥丸裏,有一救急解毒丸,對化癲蠱與水蠱者,具有救急之效。
配合藥物,施針能讓中蠱毒者以最快速度恢複。
便取治蠱之毒的穴位,中守、心募等,水蠱者加呂細、偏曆,清陽利水,癲蠱者則取巨闕,安神而寧心。
快速而有條不紊地給幾人施了針,由侍藥助他們服食救急解毒丸。
鬱容繃著臉,將主要精力放在安朗犀身上。
地蠱者,才是真正意義上,亦即鬱容覺得無法理解的,蠱毒。
別看安朗犀看似症狀最輕,實際上醫治起來最為棘手。
便先讓其服用了太上五蠱迴生丹與大金牙散,不待藥性生效,鬱容又取金針,為其針刺。
針刺多處穴位,重中之重為中脘。
針刺直待一刻鍾,忍耐力強悍如安朗犀這樣的漢子,也忍不住痛唿出聲,靠著極強大的意誌力,才沒能搡開緊張地守在他身旁的鬱容,自行拔取金針。
遂是激嘔,口瀉出陣陣惡臭,如此折磨了半刻鍾,吐出了一條中指長、拇指粗的血紅色……水蛭?
鬱容:“……”
好想吐。
他確實習慣拿一些蟲蛇入藥,但基本上都是直接取幹燥物的。蛇蠍尚且還好,如水蛭這一類軟綿綿的生物,本能地讓人排斥。
眼前這條水蛭,讓人覺得惡心的原因在於,居然是從人體裏爬出來的。
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多謝公子。”
安朗犀的聲音,讓胃腸翻湧的鬱容驟然迴過神,不在意地搖頭,伸手取過侍藥端在木盤裏的藥瓶,打開倒出幾粒藥丸:“蠱毒傷身,這紫參丸,最好吃上一個月,屆時再尋我辯治一下。”
安朗犀聞言頷首。
瞥過中毒的幾人,見大家的臉色漸漸好轉,鬱容長長地舒了口氣——
還好還好,他心血來潮對蠱毒起了研究之心,盡管還是靠著係統才能及時救迴這幾人,但好歹有之前的學習與研究打底,沒因為手忙腳亂而出了紕漏,再者,有製備好的成藥,也大大節省了急救的時間。
隻有一點……
瞥著瓷盂裏,撒了消蠱粉而漸漸失去活力的水蛭,鬱容默默地又泛起了惡心。
忽然就對研究蠱毒失去了所有興致了怎麽破?
“容兒。”
鬱容聞聲看向來人,思及適才的驚險,連忙迎了上去,上上上下下將男人打量了一通:“沒事?”
聶昕之伸手,在他的臉頰上輕撫了撫,似若安慰:“安心。”
鬱容便當真安心了。
聶昕之忽喚了聲:“趙是。”
鬱容下意識地看向麵色茫然的娃娃臉青年。
“老大有何吩咐?”
聶昕之沒理會他,注視著鬱容,目光沉靜:“勞容兒再累一迴,給他辯治一下。”
趙燭隱“咦”了一聲:“給我嗎?”
鬱容也有些不解。
聶昕之淡聲說明:“趙是極有可能中了蠱。”
趙燭隱:“……”
鬱容:“……”
聶昕之肯定地應了一聲。
鬱容不經意地蹙眉:“可燭隱兄他……”語帶遲疑, “原來是逢場作戲嗎?”
聶昕之直言:“他不知。
鬱容一時無言以對, 少刻,複問:“不要緊吧他?”
聶昕之淡定表示:“堪為疑人之陣。”
鬱容黑線:“作為‘疑人’本人,燭隱兄被蒙在鼓裏, 這樣好嗎?”
“逆鶬郎衛者應秉節持重,當如臨如履,晝警夕惕,”聶昕之語氣淡淡,“何如處堂燕雀, 蔽於享樂,自以為安, 不知禍將臨頭。”
道理是這樣沒錯, 但……
“不會有危險?”
聶昕之說:“那樂伎不過一棋子,手無縛雞之力,以趙是之身手反應,不當受其害。”
鬱容搖了搖頭:“小心無大錯, 再則……”下意識地咳了聲,“不是有色迷心竅之說嗎?”
“盡皆安置帖妥, ”聶昕之迴道, “容兒無需憂惱。”
鬱容聞言失笑:“我可沒什麽憂惱的,燭隱兄是你表弟,隻怕他別吃虧了。”
聶昕之平靜表述:“吃一塹長一智未為壞事。”
鬱容:“……”
這老大當得可真有範兒, 就是相當不負責任。
聶昕之輕撫著他的臉頰:“趙是非無能之輩。”
鬱容點點頭,逆鶬衛行事自有章程,不便多問,何需他瞎操心。不過……
想不到那靈秀婉麗,性子也柔和溫順的樂伎,居然是包藏禍心之人嗎?
待燭隱兄迴頭察覺了真相,該如何傷心……應該會傷心吧?
稍作一番思慮,鬱容轉頭就將樂伎之事拋到腦後了。
諸人諸事,他可管不了那麽多。
所謂“雞司夜、狸執鼠”,各司其職,則各司其事。他就是一大夫,問這幾句“閑事”已是多嘴。
便將注意力放迴自己的正業上了。
書房裏,鬱容閱讀著周昉禎寄來的信。
信裏提及,對方再度離家“遊學四方”,說其在西南道多有耳聞,五毒蠱害人之事,並親眼目睹到,一個形容消瘦、骨瘦如柴的漢子,被一名老大夫以金針刺穴,口中吐出近尺長的蛇蠱。
盡管周昉禎的用詞刻意修飾過,鬱容仍能從言辭之間,感覺到其惶恐驚懼的心情。
有些,一言難盡。
蠱毒之事,聽著荒誕無稽,但在醫書中,確有記載的。但明文記載的蠱毒,與口口相傳的說法其實並不一樣。
事實上,醫書有記載的蠱證,基本上分兩種情況:
一種實為蟲積之病,即“中蠱”的人體內有寄生蟲作祟,或是蟲毒積聚,導致絡脈淤塞腫脹;
一種就是毒,取毒蟲諸如蜘蛛、蜈蚣等研磨成藥末,毒物被人服食,出現了“蠱證”,即為蠱——本質上不過是藥物之毒作用於肉體之上,某些症狀,譬如蟲蟻噬骨之痛,讓人以為“中蠱”後有真蟲在體內行動。
另有,諸如血蠱,此“蠱”通“鼓”,跌仆墜墮因而受傷,出現了氣逆或氣鬱之證,胃脾瘀結,膨脹鼓滿,是為血蠱。
無論哪種“蠱”,與傳說故事裏的什麽五毒合一即成蠱,本質上根本不一樣。
當然,像周昉禎所說的這類蠱,醫書內亦有提及,同時標注了其為“齊東野語”,是“不見經傳之談”。
鬱容極度懷疑,對方信裏所提及的“蛇蠱”,其實是寄生蟲,觀其細節描述,興許就是蛔蟲也說不定。
斟酌了一通,他便提筆將己知的蠱毒之事詳寫說明。
洋洋灑灑幾千字,巨細靡遺地告知與那為此而擔驚受怕之人。
寫完了信,鬱容沉吟了一會兒,打開儲物格裏的藥典認真翻閱了起來。
不多久,他起身離開了書房,去了西院的藥房。
吩咐一眾小廝幫忙炮製藥材。
犀角、朱砂、雄黃及玳瑁等,具有解毒之效,或能殺蟲,或可燥濕,或安神,或定驚……共為君藥,研為細末。
取冰片、麝香,用以止痛消腫;牛黃是清熱祛毒、治療癰腫疔毒之良藥。
安息香辟穢殺溫,以無灰酒飛過,濾液後文火熬膏,再以水烊化,混入諸味藥末攪勻,加入少許的金箔,入藥兼為衣,和成梧桐子大的藥丸。
是為至寶丹。
至寶丹專解疫蠱之毒,化山嵐瘴氣,可避諸毒。“中蠱”之後和酒服食此丹三五丸,基本能祛除大部分的毒,至少可以緩解一下蠱證。
製成了至寶丹,裝瓶密封,鬱容將其與迴信放置在一起,準備“郵寄”給一時半會兒無法離開西南道的周昉禎。
“又是周小紅?”
鬱容迴轉身,看向他家神出鬼沒的兄長,點頭後笑言:“周兄在西南道遊學,那邊盛傳五毒蠱害人之事,他被嚇得不輕,我便寫信安撫一下……”
仔細地將信裏的內容複述了一遍給對方聽。
“我從海外仙方中覓得了一化蠱解毒的至寶丹,製備了幾百丸,準備送與幾瓶給周兄作防身之用。”說著,他拿了兩瓶遞給男人,“多餘的送你和你手下郎衛用吧,遇到山嵐瘴氣什麽的,服用幾粒即化濁清穢。或者毒物爬咬之傷,以黃酒化開丹藥塗抹敷用,亦有良效。”
聶昕之自不與他家容兒客氣,收下了至寶丹,道:“西南道卻有蠱害之事。”
鬱容微微張大眼:“五毒合一養成的那種蠱?”
聶昕之頷首:“有至毒者麒麟蠱,觸之即死,可入人之心腹、絡脈,中者痛楚難當,常常不得治而殞命。”
鬱容聽了,仍是狐疑。他家兄長又不是周小紅那樣容易被糊弄的家夥,按理說……
聶昕之又道:“逆鶬衛內有擅蠱者。”
鬱容眼睛一亮,頓時來了興致:“在哪?我能結識一下嗎?”
聶昕之迴:“擅蠱者罕見,衛中也隻有不足十人,俱數分散在西南道及邊疆。”
鬱容難免有些失望。
聶昕之說道:“此類人等,不辨良惡,喜怒無常,是非善類,容兒生性純善,不宜與之多有往來。”
鬱容汗顏,感覺他家兄長把他看得也太金貴了吧?
“隻是對傳說中的蠱好奇得很。”
聶昕之淺聲說:“何以惡濁汙人眼,當不得一個‘奇’字。”
鬱容抬手輕觸鼻尖,無奈一笑:他家兄長什麽都好,就是保護欲太強了,但凡有點小危險,生怕傷著磕著了自己。
有關蠱毒的討論,就此告一段落。
待聶昕之忙他的事去了,鬱容躲在書房裏,召出了係統。
盡管對自家的兄長一貫是深信不疑的,但蠱毒一事實在讓他覺得閎大不經,且多少涉及到“專業”方麵的問題,不由自主想探究清楚。
說來,西南道蠱害一說,跟天朝民間的苗疆蠱毒傳聞,不謀而合。
那些神乎其神的說法,著實難以“說服”鬱容。便是相信蠱毒之說,也隻會相信醫書上所言明的幾種“蠱證”。
召喚係統,結果理所當然是沒有結果的。沒有具體的“參照物”,係統鑒定也不是無所不能的。
倒是獲取到一個有價值的線索。檢測得知,本位麵與他原本的世界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相似度。
這意味著,兩個位麵還存在百分之零點零一的不同……輕微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小數,放眼整個位麵的廣大範圍,實質上的差異還是挺大的。
譬如蠱,這種無法理解的存在,且不提天朝那些傳說,在旻朝或許是真實存在的。
鬱容忽然憶起了兩年前,在大惡山與聶昕之的偶遇,彼時咬傷男人的學名為“芒蛇”之毒蛇,仿佛就是這個位麵獨有的物種。
思及此,便“釋然”了些許。
這個世界不乏某些不合常理的存在,比如自己的穿越,以他所知曉的科學,也是難以解釋得清的。
這樣尋思著,鬱容對蠱毒一事的好奇仍未打消。
想了想,複又翻起了厚重的堪比城牆轉石塊的係統醫書與藥典。
果真有一名為《諸蠱毒候論》的篇章。
針對諸多蠱毒,俱數詳細說明,大概跟他想象的一樣,就是五毒合一蠱啊,九蛭育蠱等等……盛貯於器皿間的蟲蛇,互相吞噬,唯餘一獨在者,即為蠱。
遂以之變惑患亂。
鬱容琢磨了半天,對育蠱養蠱之法,一時半會兒根本摸不透。
便也不打算摸透了,他是救人的大夫,對製毒製蠱這一類害多於利的行為沒大興致。
轉而職業病發作,研究起解蠱之法。
複又翻閱起了藥典。
閱覽了無數的藥材詳解與方劑細論,鬱容基本上對解蠱毒一法,心裏有了章程。
蠱不離毒,所以很多解毒之法用於化蠱也是通用的。
當然化蠱比解毒要複雜了許多,跟治病一樣,需得具體辯證不說,化解的步驟相對繁瑣多了。
鬱容大體總結了解蠱的過程。
首當逐蠱。無論是針刺,或者藥物治療,先將蟲蠱驅出體內,驅逐之法也有多種,有的可以催吐,有些則以峻下之法排出,比較難纏的是蠱毒入絡脈,則需“手術”,以刺破之法,強行逐蠱。
其次,解毒化蠱。或者說,解毒與逐蠱往往是同時行進的,否則逐蠱時一個不慎,蟲毒爆發,中者即會猝亡。
第三個階段便是修複蠱毒之創,療治、修養,內創愈合,中蠱者才能真正脫離蠱毒之險。
數日倏忽而逝。
研究癖發作的年輕大夫,這兩天一直待在藥房,參照著古籍,以係統藥典為基礎,試驗著解蠱之方。
逐蠱者,首選神方太上五蠱迴生丹。
聽著神神道道的,其實不過是選用的藥材,用上五毒的蜈蚣、蜘蛛等,作為君藥。
加專殺蠱毒的斑蝥、獺肝,佐以祛除陰毒的附子、椒目,礬石、鬼臼等治癥瘕積聚,包括莽草、芫花在內的數味藥材可破蠱毒鬼痊,再以真珠解髒腑之百邪。
上藥研末,煉蜜成丸。
中蠱者在服用太上五蠱迴生丹的同時,配合用上同樣具有一定逐蠱之效、但強在解蠱之毒的大金牙散,即能化蠱而解毒。
解了蠱,再食紫參丸、參術養身丸等可令受創之體經由療養,慢慢康複。
“你怎麽整天待在藥房?”
鬱容循聲看向窗外。
初冬微寒,娃娃臉青年執著紙扇輕搖,別是風流不羈……有毛病!
再觀其隱含得意的神態,滿麵春風,有一種欠扁的意味。
鬱容疑慮地盯著他看,半晌忽問:“燭隱兄可是遇到什麽喜事了?”
趙燭隱語帶詫然:“誒,小鬱大夫如何知曉?”
鬱容含蓄道:“人逢喜事精神爽。”
趙燭隱聞言嗬嗬地笑,看起來稍微有些……傻。
“喜事?確實是喜事。”
樂滋滋的模樣,簡直像是撿到了金子一樣。
鬱容見了,不由得囧了。
傻樂了一會兒,趙燭隱按捺不住,問:“你怎的不問我是什麽喜事?”
什麽喜事?鬱容眼珠一轉,大概就猜出來了:“清河坊的藍姑娘?”
趙燭隱強自壓抑著興奮,矜持地點了點頭。
鬱容默了。
想到聶昕之的“疑人之陣”,覺得這家夥好像太可憐了,隻是……
盡管大略知道一點兒隱情,他卻不好提醒什麽,倒不是偏心,而是聶昕之所謀者必為大事,他可不想多嘴壞了事……就算偏心吧,不是理所當然嗎?
“小鬱大夫於女科一道真堪妙手絕代。”趙燭隱發自內心地感慨。
總覺得這誇讚之言,聽著哪裏怪怪的。
鬱容懶得深究,想到聶昕之的說明,忍不住問道:“不久前聽聞你又得迴去南地駐守?”
趙燭隱肯定地應了聲。
鬱容又問:“藍姑娘跟你一起走?”
出人意料,趙燭隱搖頭:“藍兒身嬌體弱,不宜長途奔波,再者,南地多窮山惡水,居住不易,我不忍她跟我吃苦……也不能讓她留待清河坊。”
所以……
趙燭隱繼續說:“我已捎書迴府,夫人會遣人至此,代我接藍兒去京中。”
鬱容默然,少刻歎道:“尊夫人真真胸懷寬廣。”
趙燭隱深以為然,讚了聲:“夫人之賢良美名,譽滿禁中。”
鬱容無語,微微搖頭。
戀愛腦的燭隱兄,渣得天然,雙商也感人。
怪不得,聶昕之沒讓這家夥知曉藍兒存在的問題……
恐是擔心誤了大事。
兩人敘著話,院子裏傳來一陣陣嘈雜。
發生了什麽事?
鬱容疑惑,不待他走出門探明事實,就聽一陣急喚。
“還請公子相助!”
站在窗前的趙燭隱搶先問:“出何事了?你們……中毒了?”
鬱容適時地趕到院子裏,隻見五六名郎衛,單單觀麵相,即知中毒甚深。
輕者臉色青白,嘴唇隱約泛著紫,大概是痛楚難忍,臉部肌肉有幾許扭曲之感。
重者暴睜著雙目,神態癲狂,露出兇狠怒忿之色,觀其頸項,膚色青紫,滲著血色,經絡腫脹,如有蟲行。
見狀,鬱容驚疑不定:他們這是……
中毒症狀較輕的安朗犀隱忍著出聲:“我等中了蠱毒,公子可能解?”
真的是蠱毒?
看幾人情況十分之緊急,鬱容保持著冷靜,道:“且忍耐片刻,待我辯證,如是蠱毒,我這正好有對症之解藥。”
真是巧了。
出於研究喜好,他之前在製備的太上五蠱迴生丹,正是所用藥材極多、製法最為複雜的一樣逐蠱之藥。關鍵在於,這丹藥不僅藥效殊異,適用普遍,對絕大多數蠱毒皆有效用。
“居然是蠱毒?”趙燭隱在一旁著急,“你們到底去做什麽了?”
安朗犀勉強迴答:“吾等奉指揮使大人之令密查清河坊,誤入蠱池……”
“清河坊?”
鬱容正在給症狀最嚴重的那位郎衛辯診,聽到趙燭隱的驚唿,不經意地蹙眉,頭也沒抬:“還請燭隱兄稍安勿躁,有什麽問題待我救治之後再作詳詢。”
趙燭隱訕然道歉,問了聲:“我能幫上什麽?”
“不必,有侍藥他們就可以了。”侍藥即專門伺候在藥房這兒的小廝。
遭嫌棄的娃娃臉青年不再礙手礙腳,老實地待在一邊。
沒了打擾,鬱容心神專注地為郎衛們施救。
癲狂者,是中了癲蠱;眼中泛著血點者,腹部脹氣,為水蠱……
安朗犀中的應是地蠱。
鬱容第一次接觸蠱毒,盡管深入研究了好幾天的理論,可也不敢隨意作出診斷。
借助了係統,總算一一辯證清楚。
這五六個郎衛,確實是中了蠱毒,但,除了所中蠱毒的類型不一樣,本質上也有區別。
諸如情況比較嚴重的,中癲蠱者與水蠱者,其實中的是蠱蟲之毒,屬於鬱容一開始認知的“蠱證”。
針對此類“蠱證”,解毒即解蠱,救治起來不算麻煩,隻是由於毒性又急又重,須得搶救急救。
用不著太上五蠱迴生丹,急需的是特效解毒藥,好在之前煉製的藥丸裏,有一救急解毒丸,對化癲蠱與水蠱者,具有救急之效。
配合藥物,施針能讓中蠱毒者以最快速度恢複。
便取治蠱之毒的穴位,中守、心募等,水蠱者加呂細、偏曆,清陽利水,癲蠱者則取巨闕,安神而寧心。
快速而有條不紊地給幾人施了針,由侍藥助他們服食救急解毒丸。
鬱容繃著臉,將主要精力放在安朗犀身上。
地蠱者,才是真正意義上,亦即鬱容覺得無法理解的,蠱毒。
別看安朗犀看似症狀最輕,實際上醫治起來最為棘手。
便先讓其服用了太上五蠱迴生丹與大金牙散,不待藥性生效,鬱容又取金針,為其針刺。
針刺多處穴位,重中之重為中脘。
針刺直待一刻鍾,忍耐力強悍如安朗犀這樣的漢子,也忍不住痛唿出聲,靠著極強大的意誌力,才沒能搡開緊張地守在他身旁的鬱容,自行拔取金針。
遂是激嘔,口瀉出陣陣惡臭,如此折磨了半刻鍾,吐出了一條中指長、拇指粗的血紅色……水蛭?
鬱容:“……”
好想吐。
他確實習慣拿一些蟲蛇入藥,但基本上都是直接取幹燥物的。蛇蠍尚且還好,如水蛭這一類軟綿綿的生物,本能地讓人排斥。
眼前這條水蛭,讓人覺得惡心的原因在於,居然是從人體裏爬出來的。
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多謝公子。”
安朗犀的聲音,讓胃腸翻湧的鬱容驟然迴過神,不在意地搖頭,伸手取過侍藥端在木盤裏的藥瓶,打開倒出幾粒藥丸:“蠱毒傷身,這紫參丸,最好吃上一個月,屆時再尋我辯治一下。”
安朗犀聞言頷首。
瞥過中毒的幾人,見大家的臉色漸漸好轉,鬱容長長地舒了口氣——
還好還好,他心血來潮對蠱毒起了研究之心,盡管還是靠著係統才能及時救迴這幾人,但好歹有之前的學習與研究打底,沒因為手忙腳亂而出了紕漏,再者,有製備好的成藥,也大大節省了急救的時間。
隻有一點……
瞥著瓷盂裏,撒了消蠱粉而漸漸失去活力的水蛭,鬱容默默地又泛起了惡心。
忽然就對研究蠱毒失去了所有興致了怎麽破?
“容兒。”
鬱容聞聲看向來人,思及適才的驚險,連忙迎了上去,上上上下下將男人打量了一通:“沒事?”
聶昕之伸手,在他的臉頰上輕撫了撫,似若安慰:“安心。”
鬱容便當真安心了。
聶昕之忽喚了聲:“趙是。”
鬱容下意識地看向麵色茫然的娃娃臉青年。
“老大有何吩咐?”
聶昕之沒理會他,注視著鬱容,目光沉靜:“勞容兒再累一迴,給他辯治一下。”
趙燭隱“咦”了一聲:“給我嗎?”
鬱容也有些不解。
聶昕之淡聲說明:“趙是極有可能中了蠱。”
趙燭隱:“……”
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