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國時期,號稱“塚虎”的司馬懿,一手“忍”,得到了天下。


    司馬懿一度拒絕曹操授予的官職,但建安十三年,曹操任丞相後,強行辟司馬懿為文學掾。因司馬懿曾支持曹操稱帝,所以逐漸贏得了曹操的信任。


    曹操封魏王後,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幫助曹丕在儲位之爭中獲得勝利。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時,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重職。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於司馬懿和曹爽。曹芳繼位後,司馬懿遭到曹爽排擠,升官為無實權的太傅。


    之前的事情。


    曹操當時剛打敗袁紹不久,急需人才,聽說司馬懿很有才幹,便征聘他出來做官。司馬懿得知消息後,覺得曹操是宦官之後,不願意屈節侍奉他。但他又不敢公開拒絕曹操,便假說自己患有風痹病,起居不便。曹操懷疑司馬懿是有意推諉,秘密派人在夜間查看。


    司馬懿事先得到消息,整日整夜都躺在床上。夜靜更深時,那人潛入司馬懿臥室,然見他直挺挺地躺在床上。那人仍不放心,拔刀向司馬懿揮去。眼見利刀奪命,司馬懿隻是睜大眼睛看著那人,身體依然堅臥不動。那人這才相信司馬懿果真得了風痹病,收起佩刀,迴去稟報了曹操。


    曹操當了丞相急於網羅人才,就又想起了司馬懿,決定再次征聘他。他對使者說,如果司馬懿再不應召,就把他抓起來。司馬懿知道,曹操雖然愛才,但對恃才傲物、不肯親附自己的人,卻是不能容忍的。司馬懿害怕被殺,隻得乖乖離家應召。


    司馬懿還在做曹操的謀臣時,曹操對他極不放心。有一天,曹操作了一個夢,夢見有三匹馬在同一個槽裏吃食,醒來後心中便十分不快。起初曹操以為是馬超一家便殺了馬超的父親。司馬懿父子正好就是三馬,而“槽”諧音“曹”,“三馬同槽”正意味著司馬氏要吃掉曹氏。


    曹操感到這是一個不祥之兆,便把太子曹丕叫來,對他說:“司馬懿不是個甘做人臣的人,將來必定會幹預我們的朝政家事。”但曹丕後來十分信任司馬懿,並沒有把父親的話放在心上。


    司馬懿晚年寵愛柏夫人,連張春華都很難有機會見到司馬懿。司馬懿生病臥床,張春華前去探望病情。司馬懿說:“老東西真討厭,哪用得著煩勞你出來呢!”張春華因此羞慚怨恨,於是拒絕進食,想要自殺,她的幾個孩子也都不吃飯。司馬懿驚恐而賠禮道歉,張春華才停止絕食。司馬懿出來後對別人說:“老東西不值得可惜,隻是擔心苦了我的好兒子們罷了。”


    青龍二年,諸葛亮發起第五次北伐,派兵在魏軍營前叫陣、辱罵、挑釁,但任憑你花招用盡,司馬懿決心不動,仍然堅守不戰。蜀軍叫陣無效,情急之中,諸葛亮派人給司馬懿送去一套女人衣裳以示侮辱,意思是說,你司馬懿如此小心謹慎,隻配作女人而不配作將帥。如此羞辱魏軍將帥,魏將確實被激怒了,他們火冒三丈,堅決要求出戰。


    司馬懿見勸說或下令以不足以製止眾將求戰,隻好告訴眾將,致書表奏朝廷請戰,皇帝允許,就立即出戰。於是,司馬懿給魏明帝送上請戰書,明帝深知司馬懿的用意,立即派衛尉辛毗為軍師,持詔到陣前,宣稱皇帝有令,隻準堅守,不準出戰。


    景初二年正月,魏明帝召迴司馬懿,命他率兵討伐。曹叡問他估計公孫淵有什麽對策,司馬懿說:“棄城而走為上計。憑遼水抗拒我軍為中計。坐守襄平那他就必成俘虜了。”曹叡又問:“公孫淵會采用哪種策略?”司馬懿迴答:“隻有聰明人能正確估量彼此實力。預先棄城,不是公孫淵所能做到的。他定會認為我們這次孤軍遠征不能持久,先在遼水抗拒,再退守襄平,這是中計和下計”


    魏明帝問:“往還需要多少時間?”司馬懿說:“去百日,迴百日,攻戰百日,用六十天休息,一年時間足夠了。”臨行時親友相送,司馬懿感慨作歌:“天地開辟,日月重光。遭遇際會,畢力遐方。將掃群穢,還過故鄉。肅清萬裏,總齊八荒。告成歸老,待罪舞陽。”


    正始二年四月,吳帝孫權分兵四路攻魏:全琮率軍數萬出淮南,諸葛恪攻六安,朱然攻樊城,大將軍諸葛瑾攻柤中。五月,吳將全琮入侵芍陂,朱然、孫倫圍攻樊城,諸葛瑾、步騭侵掠柤中,司馬懿自請出兵往討。朝臣認為,敵兵遠來攻堅,當待其自破。司馬懿以為不然。六月,司馬懿統軍增援。他知南方暑熱低濕,大軍不宜持久在此,先派輕騎挑戰,朱然不敢動。於是,便休養土卒。檢選精銳,招募勇士,發布號令,擺出攻城的架勢。吳軍驚懼,連夜撤退。在三州口(荊、豫、揚三州)為魏軍追及,吳軍被殲萬餘人,船艦物資損失甚多。而進攻六安、柤中的吳軍亦無功而還。七月,增司馬懿食郾、臨潁,前後共四縣,食邑萬戶,子弟十一人皆為列侯。司馬懿功勳德望日漸盛大,然而卻更加謙恭。


    正始五年春,大將軍曹爽欲立威名,不聽太傅司馬懿勸止,力主伐蜀,魏帝曹芳從之。結果為蜀前監軍、鎮北大將軍王平所敗,魏軍被阻於興勢,後方也軍糧供應不上,牛馬騾驢大量死亡,蜀涪縣及費禕援軍亦相繼到達。曹爽見不能勝,被迫聽從司馬懿的勸告,於五月率大軍退還。遭蜀軍截擊,魏軍苦戰,始得退迴,失散、傷亡甚眾。


    正始六年八月,曹爽廢置中壘、中堅營,把兩營兵眾統交他的弟弟曹羲率領,司馬懿援引先帝舊例製止,曹爽不聽。正始七年正月,吳兵入侵柤中,有萬餘家百姓為避吳兵,北渡沔水,司馬懿認為沔南離敵太近,倘若百姓奔還,還會引來吳兵,應該讓他們暫留北方。曹爽不同意,說:“現在不能在沔南修城守地,反而讓百姓留沔北,這不是長遠之計。”司馬懿則說:“放在安穩之處所則安穩,放在危險之處所則危險,人與物都是如此。所以兵書上說‘成敗在於形,安危在於勢’。形勢是駕馭眾人的關鍵,不能不審慎對待。假設吳賊以二萬人防守沔水,三萬人與我沔南諸軍對抗,一萬人猛攻柤中,我們怎麽去援救呢?”曹爽不從,驅令還南。吳兵果然擊破柤中,所失百姓,數以萬計。曹爽的行為不但違背了顧命大臣應有的本分,也使魏國國力衰退,不少有誌之士頗感不安,希望太傅主持公道。並州刺史孫禮就去和司馬懿抱怨,司馬懿安慰他說:“且止,忍不可忍。”


    正始八年四月,夫人張氏薨。曹爽用心腹何晏、鄧颺、丁謐之謀,把郭太後遷到永寧宮,一時曹爽兄弟“專擅朝政,兄弟並掌禁兵,多樹親黨,屢改製度”。五月,司馬懿偽裝生病,不問政事。


    李勝要到荊州任刺史,行前去拜望他。司馬懿假裝病重,李勝出來後對曹爽說:“司馬懿已像屍體一樣,臥床不起,隻有殘餘之氣,形神已經分離,不值得憂慮了。”以後又說:“太傅不能康複,令人憂傷。”所以曹爽等對司馬懿未加戒備。而司馬懿表麵裝病,實際上也在暗中布置,準備消滅曹爽勢力。


    嘉平元年正月,魏帝曹芳離開洛陽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將軍曹爽、中領軍曹羲、武衛將軍曹訓均從行。司馬懿乘機上奏郭太後,請廢曹爽兄弟。當時,司馬師為中護軍,率兵屯司馬門,控製京都。司馬懿列陣,經過曹爽門前,曹爽部將嚴世登樓,引弩欲射司馬懿,孫謙拉著他的胳膊阻止他說:“事情的真相還不可知。三次想要射箭三次被製止,孫謙皆按住嚴世之肘使之不能射出。”大司農桓範出城去投曹爽,蔣濟擔心道:“智囊往矣。”司馬懿則說:“範則智矣,駑馬戀棧豆,爽必不能用也。”司馬懿召司徒高柔假節行大將軍事,管領曹爽軍營,對他說:“君為周勃矣。”召太仆王觀行中領軍事,統攝曹羲軍營,司馬懿自率太尉蔣濟等勒兵出迎天子,駐紮在洛水浮橋。派人上奏章給皇帝陳述曹爽之罪。


    曹爽扣住奏章,把曹芳留在伊水之南,征發屯兵數千人以自守。桓範勸曹爽挾持皇帝到許昌去,發文書征調天下兵馬勤王。曹爽果然疑惑,不從其計。反而夜遣侍中許允、尚書陳泰去見司馬懿,探聽動靜。司馬懿乘機數說曹爽的過失,讓他早來服罪。接著又派曹爽的親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對他說,朝廷隻是免他的官職,並以洛水為誓。同時,他還讓蔣濟寫信給曹爽,稱自己隻是想將他們免官,勸告他盡早交出權力投降,可以保他們爵位富貴。曹爽欲信其言,桓範等人從晚上一直勸到第二天黎明。曹爽說:“司馬懿正當欲奪吾權耳。吾得以侯還第,不失為富家翁。”桓範哭說:“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犢耳!何圖今日坐汝等族滅矣。”於是,曹爽請免職,隨曹芳迴京。曹爽兄弟一迴府,即被司馬懿派兵包圍。司馬懿違背諾言,以謀反的罪名殺曹爽及其黨羽何晏、丁謐、鄧颺、畢軌、李勝、桓範等,並滅三族;但對曹爽門下的二流人物,司馬懿特別寬大處理,如魯芝,辛敞,王沈等人,後來還有人成為晉朝新貴。


    嘉平元年二月,曹芳任命司馬懿為丞相,司馬懿固辭丞相之職不受。十二月,詔命加九錫之禮,朝會不拜,司馬懿又固辭九錫。


    嘉平二年春,曹芳命司馬懿在洛陽立廟。司馬懿久病,不任朝請,每遇大事,天子親自到他府中去征詢意見。司馬懿誅曹爽,導致曾為曹爽籠絡升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後又升為司空的王淩心生不滿,與侄子令狐愚圖謀廢黜曹芳,立楚王曹彪為皇帝。還未行動,令狐愚便已死亡。


    嘉平三年正月,王淩借口吳人塞塗水,請求出兵征討。司馬懿知其陰謀,不令興兵。並於四月親率中軍討伐王淩。司馬懿故技重施,先下赦書赦免王淩之罪,寫信安慰他,但不久大軍突至。王淩自知勢窮,便獨自乘船迎接,派屬官王或請罪,送上印綬、節鉞。司馬懿軍到武丘,王淩在水邊自縛等待,說:“我如有罪,公可用半片竹簡召迴,何苦親自來呢?”司馬懿說:“因為君非折簡之客啊!”說罷,命將領率六百人馬想把王淩解送洛陽。途經賈逵的寺廟,王淩大聲唿廟。五月,王淩到項城,絕望,服毒而死。司馬懿進軍壽春,參與王淩之謀的人都出來自首。司馬懿推知其事,凡牽連在內的一律誅滅三族。派人挖開王淩、令狐愚的墳墓,在附近的市上,剖棺暴屍三天,然後,燒掉他們的印綬、官服埋於土中。司馬懿最終逼楚王曹彪自盡,並趁機把魏之王公全部拘捕,放置鄴城,命有司監察,不準他們互相交結往來。


    司馬昭封晉王後,追封司馬懿為宣王;鹹熙二年,司馬昭之子晉武帝司馬炎受魏禪,給司馬懿上尊號為宣皇帝,稱其陵墓為高原陵,廟號高祖。


    司馬懿一生都在為了自己的目的,而隱藏自己,從而在亂世中,做到真正的統一。


    ……


    諸葛孔明行走在街道上,他眯著眼嘴裏喃喃道:“不知道此時的白公子能不能明白,那司馬老兒的做法,和所謂的眾神先知會,很像呢?隱忍這麽久,就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這……就是塚虎之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詩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195小小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195小小黑並收藏萬詩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