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困擾定安的有三大難題,一曰人口,二曰資源,三曰教育。
李長青定的發展目標裏包含了解決這三個難題的辦法,鼓勵生育和鼓勵移民,發展農業和手工業以及普及義務教育。
第一次掃盲是在春節後第三天開始進行的,一直持續到春耕,對於每個鄉都是有要求的,至少保證三個月內百姓能夠識得100個常用字。
第二次掃盲則安排在秋收後了,沒辦法古代生產力低下,農業是大事,還沒有辦法能夠將農民從農業生產活動中解放出來,因此定安的手工業發展一直很緩慢。
春耕完畢,大唐紅軍則接著投入到訓練當中,蘇維埃大唐沒有移除府兵製,府兵仍然存在,但他們的作用已經不大,類似於民兵組織,也會有一定的甲胄裝備,但是不多,普遍以刀弓為主。
而大唐紅軍則是職業軍隊,除了必要的春耕,秋收以外,他們保持著一日一練的狀態,通過商行以及過往稅收購買一係列物資來供應,定安現在還不能做到糧食自給自足,肉食也是。
最讓人不安的是,目標定安境內並沒有發現鐵礦,煤礦,隻有一座石灰石礦,這點兒礦產是不夠定安裝備軍隊的,目前的鐵礦來源仍然是從別的地方采購,對外的口徑便是用於邊軍裝備製造以及農業用具製造。
最可怕的就是,定安暫時沒有發現鹽礦!
李長青明白如今定安的困局,他沒有擴大軍隊也沒有大肆宣傳,也僅僅是把定安一步步的消化掉,得虧這裏貧困,沒有什麽世家大族,不然他這麽做早就暴露了。
通過一步步的福利政策,蘇維埃大唐已經深得民心,但是目前仍然有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關於突厥問題。
上次通過萬友仁的報告,李長青已經得知有一個突厥部落有加入蘇維埃大唐的意圖,但是作為邊關重鎮的定安來說,突厥是定安百姓敵視對象,他們對突厥的恨已經達到恨不得剝其皮,飲其血,食其肉的程度。
民族矛盾是很難調解的,李長青也沒指望能一步到位的調解,這得慢慢來,定安需要騎兵,蘇維埃大唐更需要騎兵。
“我們目前的工作還是資源探索,定安真的太缺資源了,尤其是鹽鐵!這一點一定要讓有經驗的人去好生探查,鐵什麽的可以暫時緩緩,但是鹽是必須要盡快解決的,留給咱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李長青在田野上,收完麥子的他對著小秘書明蘭說著話。
是的,明蘭如今擔任了秘書的工作,自從李長青提出婦女能頂半邊天之後,有很多小娘子們都走出家門,參與到生產活動當中去,注意啦,這裏說的是小娘子,雖然唐朝民風開放,但是對於未出閣的小娘子來說還是比較保守的,其中明蘭作為李長青的結發妻子,主動提出擔任秘書一職。
之前這些工作都是陳藎臣在做,明蘭聰明,實習了半個月基本業務已經熟練,對於明蘭自己而言,能夠幫助到自己的郎君那是極好的。
明蘭本來也想幫著李長青來收麥子的,但是李長青沒讓,所以就帶在一旁拿著小本本記著李長春說的話。
“郎君,這一點王縣丞已經吩咐過了,他已經派出了四支探索隊,不過最快也得等到深秋才會有消息的。”
李長青點了點頭,彎腰繼續收麥子,這塊田是屬於他的永業田,目前有很多稱唿都沒有更改,這個永業田也是如此。
自己的田,也不大,也就兩畝李長青全種了麥子,如今已經收了一畝半,所以他才能邊收麥子邊吩咐明蘭一些事情。
“咱們定安還是太窮了些,”,李長青直了直身子,捶著他的腰說道,“如今雖然有很多福利政策,但是人口依舊是個問題,識字率更是問題。如今定安人口約二十多萬,經過文化大掃盲如今可以說都識得百字的但這是遠遠不夠的。”
“第二次文化大掃盲就在秋收之後吧。”
“好的郎君。”,明蘭迅速在小本本記上,隨後拿出手絹幫李長青擦了擦汗,老夫老妻了對這些小動作都習慣了,擦完汗隨手遞上水碗。
李長青接過水碗,喝了一口後繼續說道,“定安的三大難題就是人口少,資源匱乏,百姓文化程度低,我們缺的就是時間,但是李世民發現我們也隻是遲早的事兒,我們必須要在他發現之前發展出一州之地,不然我們隻能放棄我們的定安轉戰山區去打遊擊了。”
明蘭一愣,她沒想到李長青會這麽悲觀的說,“那郎君,定安的百姓怎麽辦?”
李長青緩緩道,“支部得樓下,轉為地下工作者,他們得留著等我們的反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隻要思想不死,總會有人站出來的。”
明蘭低下頭,“郎君,那我們這麽做有意義嗎?”
李長青深情的望了一眼明蘭,隨後是麥田,最後是遠處勞作的百姓,他鏗鏘有力的說道,“有,很有!至少證明我們來過,我們這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府來過,他確確實實成立在這片土地上,百姓會記得我們,人民不會忘了我們,因為啊,
我們,就是他們
他們,亦是我們!”
李長青定的發展目標裏包含了解決這三個難題的辦法,鼓勵生育和鼓勵移民,發展農業和手工業以及普及義務教育。
第一次掃盲是在春節後第三天開始進行的,一直持續到春耕,對於每個鄉都是有要求的,至少保證三個月內百姓能夠識得100個常用字。
第二次掃盲則安排在秋收後了,沒辦法古代生產力低下,農業是大事,還沒有辦法能夠將農民從農業生產活動中解放出來,因此定安的手工業發展一直很緩慢。
春耕完畢,大唐紅軍則接著投入到訓練當中,蘇維埃大唐沒有移除府兵製,府兵仍然存在,但他們的作用已經不大,類似於民兵組織,也會有一定的甲胄裝備,但是不多,普遍以刀弓為主。
而大唐紅軍則是職業軍隊,除了必要的春耕,秋收以外,他們保持著一日一練的狀態,通過商行以及過往稅收購買一係列物資來供應,定安現在還不能做到糧食自給自足,肉食也是。
最讓人不安的是,目標定安境內並沒有發現鐵礦,煤礦,隻有一座石灰石礦,這點兒礦產是不夠定安裝備軍隊的,目前的鐵礦來源仍然是從別的地方采購,對外的口徑便是用於邊軍裝備製造以及農業用具製造。
最可怕的就是,定安暫時沒有發現鹽礦!
李長青明白如今定安的困局,他沒有擴大軍隊也沒有大肆宣傳,也僅僅是把定安一步步的消化掉,得虧這裏貧困,沒有什麽世家大族,不然他這麽做早就暴露了。
通過一步步的福利政策,蘇維埃大唐已經深得民心,但是目前仍然有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關於突厥問題。
上次通過萬友仁的報告,李長青已經得知有一個突厥部落有加入蘇維埃大唐的意圖,但是作為邊關重鎮的定安來說,突厥是定安百姓敵視對象,他們對突厥的恨已經達到恨不得剝其皮,飲其血,食其肉的程度。
民族矛盾是很難調解的,李長青也沒指望能一步到位的調解,這得慢慢來,定安需要騎兵,蘇維埃大唐更需要騎兵。
“我們目前的工作還是資源探索,定安真的太缺資源了,尤其是鹽鐵!這一點一定要讓有經驗的人去好生探查,鐵什麽的可以暫時緩緩,但是鹽是必須要盡快解決的,留給咱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李長青在田野上,收完麥子的他對著小秘書明蘭說著話。
是的,明蘭如今擔任了秘書的工作,自從李長青提出婦女能頂半邊天之後,有很多小娘子們都走出家門,參與到生產活動當中去,注意啦,這裏說的是小娘子,雖然唐朝民風開放,但是對於未出閣的小娘子來說還是比較保守的,其中明蘭作為李長青的結發妻子,主動提出擔任秘書一職。
之前這些工作都是陳藎臣在做,明蘭聰明,實習了半個月基本業務已經熟練,對於明蘭自己而言,能夠幫助到自己的郎君那是極好的。
明蘭本來也想幫著李長青來收麥子的,但是李長青沒讓,所以就帶在一旁拿著小本本記著李長春說的話。
“郎君,這一點王縣丞已經吩咐過了,他已經派出了四支探索隊,不過最快也得等到深秋才會有消息的。”
李長青點了點頭,彎腰繼續收麥子,這塊田是屬於他的永業田,目前有很多稱唿都沒有更改,這個永業田也是如此。
自己的田,也不大,也就兩畝李長青全種了麥子,如今已經收了一畝半,所以他才能邊收麥子邊吩咐明蘭一些事情。
“咱們定安還是太窮了些,”,李長青直了直身子,捶著他的腰說道,“如今雖然有很多福利政策,但是人口依舊是個問題,識字率更是問題。如今定安人口約二十多萬,經過文化大掃盲如今可以說都識得百字的但這是遠遠不夠的。”
“第二次文化大掃盲就在秋收之後吧。”
“好的郎君。”,明蘭迅速在小本本記上,隨後拿出手絹幫李長青擦了擦汗,老夫老妻了對這些小動作都習慣了,擦完汗隨手遞上水碗。
李長青接過水碗,喝了一口後繼續說道,“定安的三大難題就是人口少,資源匱乏,百姓文化程度低,我們缺的就是時間,但是李世民發現我們也隻是遲早的事兒,我們必須要在他發現之前發展出一州之地,不然我們隻能放棄我們的定安轉戰山區去打遊擊了。”
明蘭一愣,她沒想到李長青會這麽悲觀的說,“那郎君,定安的百姓怎麽辦?”
李長青緩緩道,“支部得樓下,轉為地下工作者,他們得留著等我們的反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隻要思想不死,總會有人站出來的。”
明蘭低下頭,“郎君,那我們這麽做有意義嗎?”
李長青深情的望了一眼明蘭,隨後是麥田,最後是遠處勞作的百姓,他鏗鏘有力的說道,“有,很有!至少證明我們來過,我們這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府來過,他確確實實成立在這片土地上,百姓會記得我們,人民不會忘了我們,因為啊,
我們,就是他們
他們,亦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