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正確實去了山裏,他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詔安這群山匪。


    雖然叫他們山匪,但他們其實是前朝的府兵,他本身也是前朝的官員,他有信心詔安他們。


    這群前朝府兵之所以上了山去當山匪,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們不知道當朝對他們的態度,畢竟是前朝遺留下來的一支武裝力量,他們擔心當朝會忌憚他們以至於出兵圍剿他們。


    這座山交錯複雜,稍微不留神就能迷了路,有著一處又一處天險,他們依天險建立山寨,將這裏變成了易守難攻的地方。


    這也是朝廷不派兵圍剿的原因之一,成本太大,再加上他們基本上沒有做過什麽作奸犯科的事情,於是這裏的地方管理者就對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哪怕是朝廷的文書下達圍剿,地方管理者也隻是象征性的去攻打一下。


    王元正知道他們山寨的方位,畢竟之前可是跟他們做過生意的。


    他們需要食物以及種子,這些定安縣剛好有。


    定安需要錢財以及武器,這些山匪剛好有。


    供需關係達成,雙方合作的都很愉快。


    要不是上一任縣令太作,定安與山匪的關係也不會像如今這般僵化。


    “報~”從大門外跑進來一個匪,徑直衝到山寨內,在大廳中央抱拳單膝跪下,


    “報校尉,門外來了一個定安縣的主薄,叫什麽,王元正?”


    這個寨子便是威海寨,所說的校尉便是張德勝。


    張德勝一聽,是定安縣的主薄,想起定安縣那個年輕的縣令,不久前在他們急需糧食的時候慷慨大方的送出的糧食,以及大量的錢財和食物,這些都曆曆在目。


    “快快有請!這是貴客,上座!”


    張德勝連忙吩咐手下的人把王元正請過來,安排了上座,又吩咐廚房燒菜拿酒,準備好好款待王元正。


    “不知王主薄今日前來,有失遠迎有失遠迎啊。”


    張德勝樂嗬嗬的抱著拳迎接王元正的到來,哪知這王元正卻急道,“張大當家的,某此次前來是有要事商量,還請,還請裏麵兒說!”


    張德勝一聽有要事商量,不由得心一沉,莫非這定安縣令還想著詔安他們?可他們畢竟是前朝的府兵,怎麽可能在當朝入職呢?


    可是人來都來了,沒辦法,先迎進來吧。


    待所有人都坐定之後,張德勝也不廢話,直接問道,“不知王主薄今日前來所謂何事?”


    王元正猛灌了幾口水,擦了擦嘴道,


    “突厥人又打進來了。”


    一聽突厥人打進來了,在場的人無不咬牙切齒,握緊拳頭。


    在前朝,他們本就是戍邊的將士,見多了突厥的習性,貪婪無盡,嗜殺成性,那個時候邊關百姓可沒少遭他們的屠手。


    張德勝也收了收性子,一臉嚴肅的說道,“什麽時候打進來的?”


    “昨夜,正是暴雨來臨之際,某僥幸得以出來,就是想拜托各位援助定安。”


    王元正說著也朝著在場的所有人抱了抱拳。


    張德勝沉默了。


    他們是前朝的府兵,但現在也是匪。


    官與匪是對立關係,這是自古以來就有的。


    可問題是,如今突厥人打進來了。


    他骨子裏的良知告訴他應該參戰。


    一旦參戰,這群跟著他出生入死的弟兄們,恐怕是有去無迴。


    畢竟上一次馳援定安,就有許多弟兄永遠的離開了。


    他們大多是外地的,戍邊幾十年了也沒迴去過,最後客死他鄉,這是任何一個軍人都不願看到的。


    “王主薄,我能提一些條件麽?”


    想了許久,張德勝問道,不過他又連忙道,“王主薄放心,我提的條件其實很簡單。”


    王元正料到了張德勝會提條件,於是點了點頭,“你說吧。”


    “很簡單,此次過後,官府能否不再對我們進行圍剿,能否放我們迴去?”


    王元正笑了,他笑的很大聲,他以為會是什麽家財萬貫,榮華富貴的條件,沒想到居然隻是想迴家看看。


    不過轉念一想,他們戍邊幾十年了都沒迴去看看過,想看看家鄉是老樣子還是物是人非,這一點也情有可原。


    王元正重重的點頭,“張大當家的,這一點我很早就跟你們說過了,想迴去很簡單,加入朝廷便可。”


    張德勝正要解釋什麽,可被王元正打斷,


    “張大當家的,我知道你要說什麽,無非是朝廷的態度,這一點你們可就放寬了心,現在是非常時期,非常時期非常對待,隻要打跑了突厥人,你覺得朝廷還會在意你們是不是前朝遺留下來的呢?”


    “我是不懂你的想法,當初本就可以收編的,隻是那個時候我們定安太小,沒能力收編,再加上定安太窮,消息閉塞。如今路通了,我們也知道了,大唐裏有很多兵也都是從前朝遺留中收編迴來的。”


    “再者,如果趕跑了突厥人,我們縣令還能給你們爭取最大利益,迴家鄉這種小事太簡單了,甚至可以帶著滿身的榮譽,錢財,衣錦還鄉。”


    一口氣說了這麽多,王元正又喝了幾大口水,接著他隻需要等張德勝的答複。


    顯然,王元正所說打動了在場的很多人。


    男兒誌在四方,哪一個不想衣錦還鄉?


    畢竟家這個字對於這些人來說,比黃金還要珍貴。


    已經被打動的人開始分分勸說張德勝同意詔安,他們實在是太想迴家了。


    張德勝也在慢慢動搖,他清楚的感覺到這次的定安縣縣令與其他的縣令不一樣。


    他是來做實事的,不是來鍍金的。


    如果王元正所說都是真的,那他的一大心願也能了卻了。


    張德勝糾結道,“王主薄,我多嘴一句,定安縣縣令隻是個小官,他怎麽能夠保證我們這麽多人能夠都迴去?畢竟這些都是跟著我出生入死的兄弟,我實在是不願意看到他們。。。看到他們不是死在自己的老家。。”


    王元正又笑了,這一次他笑的更大聲,原來,這個張德勝一直不知道李長青是個怎樣的人。


    他需要來鍍金嘛?有皇帝陛下親賜的金要牌的人,需要來定安鍍金?


    王元正輕咳兩聲,穩定了自己的情緒後說道,


    “如今我們的縣令,他姓李,有當今聖人親賜金腰牌,你覺得他沒有能力讓你們都迴去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舌尖上的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苦心天不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苦心天不負並收藏舌尖上的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