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孫走後倒也是來了幾位其他的客人。
無一例外地對酸菜魚評價頗高。
過了幾天這溢香樓已經人滿為患了。。
竟都是衝著酸菜魚來的。。
李長青看著眾人的反應,內心暗自一笑,嗬!中華上下五千的飲食文化豈能在大唐流傳不開?
燒烤這玩意從遠古時代便有了,到了二十一世紀何曾見它落寞過?
有句話說的好啊,考試考的好,出人頭地!烤時烤的好,芳香四溢啊!
他還保證,溢香樓的新式菜肴絕對會層出不窮,而且再過幾日便會有美酒奉上,可沒把酒館裏的人樂嗬死。。
吃著吃著竟還有些書生要來了筆墨,打算寫一副字送給溢香樓。
對此李長青自然是沒有意見的,隨即讓王二送來了筆墨。
“張兄,你先請!”說話的正是那天小吃攤上的陳姓書生。
那張姓書生抱了抱拳,“陳兄這般說,某就獻醜了!”
說罷王二便機敏地鋪好了紙,研好了墨,那張姓書生接過筆道了聲謝,隨後沉思片刻。
“昔日榮光不曾見,現今佳肴香四溢。
溢香樓裏酸菜魚,迴味無窮亦忘反。”
張姓書生寫完後還自戀般地吹了吹未幹的筆墨,而陳姓書生確實一臉嫌棄的樣子。
“張兄可還真是深藏巧技啊!我可是知道你的才華不僅於此的啊!”
張姓書生倒是嘿嘿直笑,“陳兄,這隻是我一心所想罷了,若是給我一些時日那必能出一段佳作啊!”
說著張姓書生還十分滿意的看了看自己寫的詩,最後還戀戀不舍地交給王二讓他收起來。
王二接過字正準備離開的時候,卻聽見陳姓書生道,“且慢!既然張兄都獻技了,那某不做一篇實在是說不過去。”
王二一聽也是高興,這酒館除了菜肴好吃吸引人以外,還有掛在酒館上的字畫,字畫越多的酒館更能吸引一些文人前來。。
文人好酒吃菜,點的菜不僅多,而且出手也是十分闊綽!
說不定還會引來一下富家子弟!甚至是官宦、權貴子弟啊!!
王二趕緊又給陳姓書生鋪好了紙,隨後把沾了墨的筆遞給他。
陳姓書生謝過後便沉思起來,不久他大笑三聲,隨即寫下:
“把酒言歡,不醉不歸。
問為何故?亦在溢香。”
陳姓書生剛寫完,那張姓書生便拍了拍手,“陳兄大才!隻言片語不提酸菜魚,卻把酸菜魚的味道寫了出來?問為何故?亦在溢香!說的不就是溢香樓嗎?把酒言歡?為何?不就是因為酸菜魚的味道實在是讓人欲罷不能想要飲酒嗎??大才!大才啊!”
陳姓書生卻笑了笑,仔細地吹幹了墨跡,然後遞給了王二。
王二並沒有心疼那紙張錢,反而十分高興,沒想到今天一天便收到兩幅字,這是一個好彩頭啊!!迴頭一定要好好裱起來掛在顯眼處!!
“二位客官,您吃好,掌櫃的說了,過些時日便有美酒奉上,屆時還請一定再訪啊!”王二說著便退了下去。
兩個書生在寫詩的時候李長青自然是見到了的。
他對古代書生有一種別樣的感情。。
在酒館來了興致便寫下一詩,以此為樂,這種高雅的事情可比後世一些文藝青年在奶茶店裏玩著王者來的風趣許多。
二人寫的詩自認也是吸引了李長青的注意。。
他怎麽會作詩呢??
抄抄公文還差不多....
他看著這兩幅詩,心中一動,也讓王二鋪好紙研好墨,把這兩詩臨摹了下來,隨即帶著臨摹好的詩走到兩位書生麵前。
“這兩位才子,某事這家酒店的掌櫃,見二人所作詩句甚是喜歡,隨臨摹了幾幅,權當是初次見麵的禮物送與二人如何?”說著李長青就把臨摹好的字送給了二人。
這兩個書生見溢香樓掌櫃如此年青,不由得一驚,隨後接過字,更是驚奇。
“好字!”二人異口同聲地說。
“某姓張,字元芳,初次見麵沒有啥好送的,這本書就送與掌櫃的如何?”張姓書生率先起身,對著李長青行了一禮,然後又從口袋裏拿出一本書送給了李長青。
“禮輕情意重,某就謝過張兄了!”李長青收下了那本書。
“某姓陳,字藎臣,說來慚愧,今日所帶的錢兩已經用光了,也沒啥好的禮物,要不這玉佩送與掌櫃的吧。”陳姓書生也起身,對著李長青行了一禮,隨後把自己的玉佩解下來便要送給李長青。
這讓李長青有些不好意思,因為他就送了兩幅字而已。。
“這,,這如何使得?某觀此玉佩,無論是成色還是質地都是上品的,倒顯得我的禮物不堪入目了。”
要是送一些價值不高的他李長青倒是會接受,可這玉佩一看就知道是貴重物品,這讓他卻之不恭啊。。
“掌櫃的無須多慮,以陳兄的家境,送百個玉佩都是沒有問題啊!”張元芳在一旁打哈哈。
陳藎臣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隨後對著李長青說,“掌櫃的字,值這個玉佩!”
張元芳一聽便是一副愧疚的樣子,“我的家境倒是不如陳兄,送不出高貴的東西,掌櫃的還莫要見怪啊!”
我哪裏會見怪喲!!
李長青心裏嘀咕了一句,最後還是收下了陳藎臣的玉佩,隨後再三道謝。。
“說起來掌櫃的你還沒介紹你自己呢?”張元芳見李長青收下了玉佩,也就沒拿他當外人了。
李長青一拍腦袋,差點就忘記介紹自己了。
“某姓李,名長青,還沒有字號,叫我長青也是可以的。”
“可。”二人異口同聲地說道。
“兩位才子如今與我結交,隻可惜沒有美酒作陪,不過無須介懷,過些時日,家中的陳年佳釀就要送過來,屆時我三人好好地喝上一頓!”
唐朝人幾乎都愛喝酒。。
可以說沒有什麽是一頓酒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那感情好!”張元芳說道。
“你還是少喝些酒,也不想想你因喝酒誤了多少事?”陳藎臣說道。
李長青也坐在二人身旁,聽著二人的話語,吃著菜喝著茶。
現在李長青還是吃的煮茶,畢竟要想大唐人一下子接受炒茶也不可能。
“長青,你有沒有準備科舉啊?”陳藎臣突然來了這麽一句。
“啊?”李長青先是一愣,“還沒呢。現在酒館重新開張,許許多多的事還沒做完呢。”
張元芳聽著歎了口氣,“長青,你現在還年輕,應該考慮考慮了。”
李長青衝二人抱了抱拳,“這事某自然是省得的,家中的《五經定本》某在閑暇時還是會研讀的,隻是未得推薦,想要科舉怕也是困難的。。”
李長青知道唐初的科舉幾乎是被世家壟斷的,但又不好直接說出來,所以隻好以話裏有話的方式說。
聽罷,張,陳二人也皺眉,李長青的意思他二人也揣摩了一二。
寒窗苦讀十年載的書生,到了考場,卻如何也考不過那些世家子,這其中沒有鬼那是不可能的。。
但他二人也隻是書生,手中並無權利,也隻能幹生氣罷了。
“若是他日我入朝為官,定要好好整一整這等邪風歪氣!”張元芳憤憤地說。
陳藎臣直搖頭,“隻怕也是困難的,如今聖上也是隻有權衡啊。。”
李長青聽著二人的對話,突然覺得這二人居然能看清時事,知道世家的麵目,這是大唐難得一景啊!
李長青也歎了口氣,“元芳兄所言也是某想說的,其實某若是那天入朝為官,不求能整治這歪風邪氣,隻求治下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平安度日啊!”
“長青竟有此等抱負,實在是難能可貴啊!來,今日某以茶代酒,敬長青一杯!”陳藎臣說著端起了茶杯,對著李長青說道。
“來!我也敬長青一杯!”張元芳說著也端起了茶杯。
茶杯碰撞後,三兒將茶一口飲下。。
可沒吧李長青齁死。。
不行,以後還是得弄炒茶,這煮茶是真的喝不習慣!
三人不知談了多久,直到快宵禁前的時候二人才戀戀不舍地離開。
走之前二人將李長青送的字帶好。
“長青同我兄弟二人一見如故,隻可惜沒有酒,不然來個一醉方休又何妨?!”張元芳說的十分豪邁。
“你這還沒喝酒就已經醉了,要是真的喝了酒那還不得鬧翻天?”陳藎臣沒好氣地對著張元芳說道,隨後他衝李長青行了一禮,“長青,屆時陳年佳釀送來了,別忘了知會我二人一聲,屆時定迴來捧場的!”
“那是一定的!”李長青迴了一禮。
“還說我呢?自己不也好酒麽。。”張元芳一副小娘子模樣,“長青,別忘了知會我等二人一聲啊!”
“一定一定!”李長青被這二人逗笑了。
說完張、陳兩位書生邊說著話邊迴去了。
此時夕陽也快要落山,酒館裏的客人也互相道別。
忙碌了一天的王二此時坐在酒館的一個凳子(胡凳)上,他感覺自己這身骨頭都快散架了。
張三也從後廚出來,他的廚藝越來越好,李長青甚至有時候還會讓他親自主廚,不過今天的客人實在是太多了,他手忙腳亂了一整天這會兒終於可以歇息歇息。
二人就這麽坐在酒館的凳子上,雖然很累,但卻露著笑容。
李長青目送張、陳二人遠去後也迴到店裏,看見坐在凳子上的王二和張三,今天可沒把他兩累壞咯,於是拿起門板關上門。
見到李長青在搬門板,王二立刻站起來說,“郎君快放下,這些活奴等會兒會幹的!”
說著李長青已經安放好了一塊門板,擺了擺手,“你倆隻管歇著,這門板又不重,我自己一個人可以的,你們二人坐一會兒就趕緊睡覺去,明天也許還會有這麽多人的。”
王二聽罷也隻好再次坐下歇息。
李辰滿麵榮光地從賬房裏出來,向李長青匯報了今天的收成,邊說著邊幫著李長青搬門板。
這哪裏是地主家的兒子喲。。。
哪個地主家的兒子會這樣親力親為的喲。。
王二和張三互相看了一眼,都覺得自己跟對了人。。。
關上了門,吹滅了大廳的燈,熱鬧了一天的溢香樓此時也陷入了寂靜,偶爾還能聽見遠處傳來的犬吠聲。。
李長青迴到自己的房間,點上了燈,拿起《五經定本》研讀了起來。。
李辰步子輕悄悄的,將茶水放在李長青房門口,望著那微弱的燈光,心裏感歎道,自家郎君是真的長大了,這燈光又不知要何時才熄啊...
無一例外地對酸菜魚評價頗高。
過了幾天這溢香樓已經人滿為患了。。
竟都是衝著酸菜魚來的。。
李長青看著眾人的反應,內心暗自一笑,嗬!中華上下五千的飲食文化豈能在大唐流傳不開?
燒烤這玩意從遠古時代便有了,到了二十一世紀何曾見它落寞過?
有句話說的好啊,考試考的好,出人頭地!烤時烤的好,芳香四溢啊!
他還保證,溢香樓的新式菜肴絕對會層出不窮,而且再過幾日便會有美酒奉上,可沒把酒館裏的人樂嗬死。。
吃著吃著竟還有些書生要來了筆墨,打算寫一副字送給溢香樓。
對此李長青自然是沒有意見的,隨即讓王二送來了筆墨。
“張兄,你先請!”說話的正是那天小吃攤上的陳姓書生。
那張姓書生抱了抱拳,“陳兄這般說,某就獻醜了!”
說罷王二便機敏地鋪好了紙,研好了墨,那張姓書生接過筆道了聲謝,隨後沉思片刻。
“昔日榮光不曾見,現今佳肴香四溢。
溢香樓裏酸菜魚,迴味無窮亦忘反。”
張姓書生寫完後還自戀般地吹了吹未幹的筆墨,而陳姓書生確實一臉嫌棄的樣子。
“張兄可還真是深藏巧技啊!我可是知道你的才華不僅於此的啊!”
張姓書生倒是嘿嘿直笑,“陳兄,這隻是我一心所想罷了,若是給我一些時日那必能出一段佳作啊!”
說著張姓書生還十分滿意的看了看自己寫的詩,最後還戀戀不舍地交給王二讓他收起來。
王二接過字正準備離開的時候,卻聽見陳姓書生道,“且慢!既然張兄都獻技了,那某不做一篇實在是說不過去。”
王二一聽也是高興,這酒館除了菜肴好吃吸引人以外,還有掛在酒館上的字畫,字畫越多的酒館更能吸引一些文人前來。。
文人好酒吃菜,點的菜不僅多,而且出手也是十分闊綽!
說不定還會引來一下富家子弟!甚至是官宦、權貴子弟啊!!
王二趕緊又給陳姓書生鋪好了紙,隨後把沾了墨的筆遞給他。
陳姓書生謝過後便沉思起來,不久他大笑三聲,隨即寫下:
“把酒言歡,不醉不歸。
問為何故?亦在溢香。”
陳姓書生剛寫完,那張姓書生便拍了拍手,“陳兄大才!隻言片語不提酸菜魚,卻把酸菜魚的味道寫了出來?問為何故?亦在溢香!說的不就是溢香樓嗎?把酒言歡?為何?不就是因為酸菜魚的味道實在是讓人欲罷不能想要飲酒嗎??大才!大才啊!”
陳姓書生卻笑了笑,仔細地吹幹了墨跡,然後遞給了王二。
王二並沒有心疼那紙張錢,反而十分高興,沒想到今天一天便收到兩幅字,這是一個好彩頭啊!!迴頭一定要好好裱起來掛在顯眼處!!
“二位客官,您吃好,掌櫃的說了,過些時日便有美酒奉上,屆時還請一定再訪啊!”王二說著便退了下去。
兩個書生在寫詩的時候李長青自然是見到了的。
他對古代書生有一種別樣的感情。。
在酒館來了興致便寫下一詩,以此為樂,這種高雅的事情可比後世一些文藝青年在奶茶店裏玩著王者來的風趣許多。
二人寫的詩自認也是吸引了李長青的注意。。
他怎麽會作詩呢??
抄抄公文還差不多....
他看著這兩幅詩,心中一動,也讓王二鋪好紙研好墨,把這兩詩臨摹了下來,隨即帶著臨摹好的詩走到兩位書生麵前。
“這兩位才子,某事這家酒店的掌櫃,見二人所作詩句甚是喜歡,隨臨摹了幾幅,權當是初次見麵的禮物送與二人如何?”說著李長青就把臨摹好的字送給了二人。
這兩個書生見溢香樓掌櫃如此年青,不由得一驚,隨後接過字,更是驚奇。
“好字!”二人異口同聲地說。
“某姓張,字元芳,初次見麵沒有啥好送的,這本書就送與掌櫃的如何?”張姓書生率先起身,對著李長青行了一禮,然後又從口袋裏拿出一本書送給了李長青。
“禮輕情意重,某就謝過張兄了!”李長青收下了那本書。
“某姓陳,字藎臣,說來慚愧,今日所帶的錢兩已經用光了,也沒啥好的禮物,要不這玉佩送與掌櫃的吧。”陳姓書生也起身,對著李長青行了一禮,隨後把自己的玉佩解下來便要送給李長青。
這讓李長青有些不好意思,因為他就送了兩幅字而已。。
“這,,這如何使得?某觀此玉佩,無論是成色還是質地都是上品的,倒顯得我的禮物不堪入目了。”
要是送一些價值不高的他李長青倒是會接受,可這玉佩一看就知道是貴重物品,這讓他卻之不恭啊。。
“掌櫃的無須多慮,以陳兄的家境,送百個玉佩都是沒有問題啊!”張元芳在一旁打哈哈。
陳藎臣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隨後對著李長青說,“掌櫃的字,值這個玉佩!”
張元芳一聽便是一副愧疚的樣子,“我的家境倒是不如陳兄,送不出高貴的東西,掌櫃的還莫要見怪啊!”
我哪裏會見怪喲!!
李長青心裏嘀咕了一句,最後還是收下了陳藎臣的玉佩,隨後再三道謝。。
“說起來掌櫃的你還沒介紹你自己呢?”張元芳見李長青收下了玉佩,也就沒拿他當外人了。
李長青一拍腦袋,差點就忘記介紹自己了。
“某姓李,名長青,還沒有字號,叫我長青也是可以的。”
“可。”二人異口同聲地說道。
“兩位才子如今與我結交,隻可惜沒有美酒作陪,不過無須介懷,過些時日,家中的陳年佳釀就要送過來,屆時我三人好好地喝上一頓!”
唐朝人幾乎都愛喝酒。。
可以說沒有什麽是一頓酒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那感情好!”張元芳說道。
“你還是少喝些酒,也不想想你因喝酒誤了多少事?”陳藎臣說道。
李長青也坐在二人身旁,聽著二人的話語,吃著菜喝著茶。
現在李長青還是吃的煮茶,畢竟要想大唐人一下子接受炒茶也不可能。
“長青,你有沒有準備科舉啊?”陳藎臣突然來了這麽一句。
“啊?”李長青先是一愣,“還沒呢。現在酒館重新開張,許許多多的事還沒做完呢。”
張元芳聽著歎了口氣,“長青,你現在還年輕,應該考慮考慮了。”
李長青衝二人抱了抱拳,“這事某自然是省得的,家中的《五經定本》某在閑暇時還是會研讀的,隻是未得推薦,想要科舉怕也是困難的。。”
李長青知道唐初的科舉幾乎是被世家壟斷的,但又不好直接說出來,所以隻好以話裏有話的方式說。
聽罷,張,陳二人也皺眉,李長青的意思他二人也揣摩了一二。
寒窗苦讀十年載的書生,到了考場,卻如何也考不過那些世家子,這其中沒有鬼那是不可能的。。
但他二人也隻是書生,手中並無權利,也隻能幹生氣罷了。
“若是他日我入朝為官,定要好好整一整這等邪風歪氣!”張元芳憤憤地說。
陳藎臣直搖頭,“隻怕也是困難的,如今聖上也是隻有權衡啊。。”
李長青聽著二人的對話,突然覺得這二人居然能看清時事,知道世家的麵目,這是大唐難得一景啊!
李長青也歎了口氣,“元芳兄所言也是某想說的,其實某若是那天入朝為官,不求能整治這歪風邪氣,隻求治下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平安度日啊!”
“長青竟有此等抱負,實在是難能可貴啊!來,今日某以茶代酒,敬長青一杯!”陳藎臣說著端起了茶杯,對著李長青說道。
“來!我也敬長青一杯!”張元芳說著也端起了茶杯。
茶杯碰撞後,三兒將茶一口飲下。。
可沒吧李長青齁死。。
不行,以後還是得弄炒茶,這煮茶是真的喝不習慣!
三人不知談了多久,直到快宵禁前的時候二人才戀戀不舍地離開。
走之前二人將李長青送的字帶好。
“長青同我兄弟二人一見如故,隻可惜沒有酒,不然來個一醉方休又何妨?!”張元芳說的十分豪邁。
“你這還沒喝酒就已經醉了,要是真的喝了酒那還不得鬧翻天?”陳藎臣沒好氣地對著張元芳說道,隨後他衝李長青行了一禮,“長青,屆時陳年佳釀送來了,別忘了知會我二人一聲,屆時定迴來捧場的!”
“那是一定的!”李長青迴了一禮。
“還說我呢?自己不也好酒麽。。”張元芳一副小娘子模樣,“長青,別忘了知會我等二人一聲啊!”
“一定一定!”李長青被這二人逗笑了。
說完張、陳兩位書生邊說著話邊迴去了。
此時夕陽也快要落山,酒館裏的客人也互相道別。
忙碌了一天的王二此時坐在酒館的一個凳子(胡凳)上,他感覺自己這身骨頭都快散架了。
張三也從後廚出來,他的廚藝越來越好,李長青甚至有時候還會讓他親自主廚,不過今天的客人實在是太多了,他手忙腳亂了一整天這會兒終於可以歇息歇息。
二人就這麽坐在酒館的凳子上,雖然很累,但卻露著笑容。
李長青目送張、陳二人遠去後也迴到店裏,看見坐在凳子上的王二和張三,今天可沒把他兩累壞咯,於是拿起門板關上門。
見到李長青在搬門板,王二立刻站起來說,“郎君快放下,這些活奴等會兒會幹的!”
說著李長青已經安放好了一塊門板,擺了擺手,“你倆隻管歇著,這門板又不重,我自己一個人可以的,你們二人坐一會兒就趕緊睡覺去,明天也許還會有這麽多人的。”
王二聽罷也隻好再次坐下歇息。
李辰滿麵榮光地從賬房裏出來,向李長青匯報了今天的收成,邊說著邊幫著李長青搬門板。
這哪裏是地主家的兒子喲。。。
哪個地主家的兒子會這樣親力親為的喲。。
王二和張三互相看了一眼,都覺得自己跟對了人。。。
關上了門,吹滅了大廳的燈,熱鬧了一天的溢香樓此時也陷入了寂靜,偶爾還能聽見遠處傳來的犬吠聲。。
李長青迴到自己的房間,點上了燈,拿起《五經定本》研讀了起來。。
李辰步子輕悄悄的,將茶水放在李長青房門口,望著那微弱的燈光,心裏感歎道,自家郎君是真的長大了,這燈光又不知要何時才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