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已經退了7分。從潮水和時間上分析,潮水退了大半,時間上也早錯過了鱸魚喜歡在傍晚捕食的攝食窗口期。


    其實幾人心裏都明白,傍晚上魚的機會渺茫了。


    但仔細觀察眼前這個海灣,就會發現離岸邊30米外的海麵上聚集著一大片海草、塑料袋、礦泉水瓶等亂七八糟一大堆的漂浮物。


    這種聚集漂浮物的區域在磯釣術語上叫做“潮目”,而“潮目”的形成則是由於兩股不同的海流擠壓、碰撞形成的。既然有“潮目”,就說明眼前這個海灣有海流壓進來,有海流就可能會有魚。


    分享一下判斷,幾人心裏不免又有些興奮!


    根據潮目區上層大麵積雜物這一特點,擬餌選擇方麵肯定是不能使用米諾等中上層擬餌。


    因為上層運動的擬餌在通過潮目區時肯定會掛上雜物並最終影響到擬餌的泳姿,而vit也要放棄了,因為下麵的三本鉤也會掛上一些雜物,所以不如直接用鉛頭鉤貼底釣更好。


    貼底的鉛頭鉤一是可以避免掛到水麵的雜物,二是正好可以用來探探水深和水下地貌。


    於是幾人各自組裝上一個18克防掛鉛頭鉤。


    李明洋一抖手腕打出50米外,鉛頭鉤準確落在了漂浮物的外側。


    鉛頭鉤入水後,李明洋開始讀秒。8秒鍾左右,隻見pe線一鬆,李明洋就知道鉤子到底了。


    於是手腕一挑讓鉛頭鉤稍微離底,緊接著開始以很慢的速度收線。


    當鉛頭鉤剛穿過潮目區時,水下傳來了一下輕微的拉扯。


    李明洋手一揚——沒中;暫停了一下——接著再緩慢搖輪2圈——又突然加速搖3圈——然後馬上停頓1秒——接著再慢搖,這一串變速動作過後,手上又感覺到一個輕微咬口,仍然沒中。


    到鉛頭鉤被拖到船邊結束這一整個拋投、收線周期時,李明洋感覺到拋出的第一竿共被攻擊了4口,但卻沒有命中。


    “嘖,運氣不好,給了4口兒都沒中!”


    李明洋對於這個結果心裏多少有些堵,但是他心裏也有數,有口不中魚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方麵:一是魚的活性差、壓力大,隻跟不咬;二是餌的泳姿狀態不好,操作手法有問題;三是假餌本身的體積、重量、鉤子鋒利度不適合目前的魚情。


    李明洋自覺操作手法沒什麽問題,自己之所以采取一連串慢搖——快搖——停頓——慢搖等變速動作,目的就是想通過讓假餌由慢到快的變速讓鱸魚也興奮起來,積極追餌,同時通過變速使鉛頭鉤所在的水層發生改變;當鱸魚隨著鉛頭鉤提速後,李明洋突然讓鉛頭鉤停頓,這會讓提速後的鱸魚迅速逼近假餌;當鉛頭鉤再次緩慢向前行進時,海鱸往往會不假思索地對呈現在眼前的奇怪生物再次發動攻擊。


    想法很豐滿,但是現實往往很骨感,雖然操作上沒啥問題,但是並沒有得手中魚。這就是傳說中的然並卵……


    其實李明洋也能猜的出來,沒得手的原因是用18克鉛頭鉤搭配14公分卷尾蛆應對目前這種魚情不合適,連續的幾個咬口沒命中說明追逐假餌的魚僅僅咬到了卷尾蛆的尾部,魚鉤並沒有被吸入口中,打空竿自然也就不意外。


    目前最應該做的是馬上換小餌。


    但眼前這一海區的水下地貌自己並不熟悉,水有多深?哪裏是深坑哪裏有暗礁?水下地形呈什麽樣的坡麵結構?這些情況不弄明白,換其它類型的沉底型假餌就有掛底的擔憂,也沒法確定攻擊的重點區域。


    所以,目前要做的是盡快摸清水下大概的地貌特點。


    想到此,李明洋也不再猶疑,繼續一竿接著一竿將鉛頭鉤砸向水麵,並采用讀秒的方式對不同的落水點進行計時,在收線時每次也盡量都讓鉛頭鉤貼底搜索。


    20幾竿後,在順帶著將一尾1斤多的小海鱸騙出水麵的同時,水下地貌特點在心中也有了大致認識。


    自岸邊呈緩坡狀向水中延伸;水下起伏不大;當鉛頭鉤每次走到右前30多米處會觸底,那裏可能有幾塊暗礁。很明顯,這裏應該是主要攻擊點。


    在放生了中鉤小海鱸的同時,李明洋覺得已經到了小型vib發揮作用的時候了,於是馬上將鉛頭鉤換成了搭配鋒利4號歐娜三本鉤的14克vib。


    一竿投出,vib準確落到了標點右前方40多米外。


    李明洋仍然采取讀秒方法讓擬餌在接近水底時開始收線,此時vib隨著緩慢的卷線貼著水下緩坡向船邊運動。


    在拋投到第5竿時,竿身傳來了輕微咬口。


    順勢手腕一抖,中了中了,這次是真中魚了。


    快速收了幾圈線,一尾2、3斤的七星鱸在水麵完成了一個完美洗腮,很快被拖到船邊。


    竿身向下在順勢一挑,換方式後的第二尾魚也算是第一尾合格魚上船!


    緊接著,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裏,第三尾、第四尾、第五尾、第六尾接連上岸,其中的一條一斤左右的小星鱸又被放歸大海。


    合格的4條魚分別是3條星鱸1條平鱸,體重從2斤到5斤。


    天色逐漸黑了,潮水退至枯潮。魚仍有咬口,但由於潮水的關係,魚的咬口更輕。


    通過竿身傳來的感覺其實算不上“咬”,隻能叫做“觸碰”。


    在這段時間裏,中鉤後跑魚的次數逐漸增多,僅僅拉到一半脫鉤的魚就多達5條。


    不知什麽時候,身後多了個看眼的人。


    李明洋迴頭一看是端著水杯喝茶的敖海源。


    眼見自己不停跑魚就在身後不停嘀咕,嘀咕完就扭頭走了!


    他這是在藐視自己的技術啊!


    口兒漸漸少了,李明洋也玩兒累了,看潮水也不好,也懶得釣了。


    於是將魚竿插到竿架上,自己靠在駕駛室下的艙壁上看敖慕之陳凡兩個傻小子幹刨地的力氣活,自己則在一邊兒休息起來。


    過了一個多小時,還沒有開飯,但是李明洋感覺潮水該返漲了,體力也漸漸恢複,就又拔下魚竿繼續拋投。


    很快水下又開始出現了魚的觸碰。


    放慢速度,變換手法。終於,一次輕微的觸碰變成了一個大力拉扯。


    李明洋揚竿作合,在感覺到手感沉重時,20米外的水麵上,一個笨拙的腦袋轟然出水,並在水麵上搖擺了3下後又潛入水中。


    在魚出水的瞬間幾人都清楚地看到了魚的大小,特別是李明洋不禁心中一凜,哪敢怠慢?


    趕緊身體後傾穩住身體,兩手合力握竿控住大魚,並將竿稍向左一壓盡可能的貼近水麵,防止鱸魚再次洗腮。


    水中的大家夥在奮力下紮了兩頭被李明洋頂住後,開始向左橫向遊動起來。


    這一下李明洋不禁大喜:右側是暗礁,左側是深水區,魚向深水區遊動不會有什麽問題,而且鱸魚沒學會黑鯛那種逃生方式,鱸魚不會有意識地鑽礁割斷釣線逃脫,況且自己用的是8號尼龍前導線。


    索性也不急了!


    不慌不忙地稍微緊了緊漁線輪泄力,也不急著收線,任由它在深水區左衝右突。


    兩三分鍾後,感覺時機差不多成熟了,開始慢慢向船邊收線。


    但就在魚被拉到離岸邊還有10幾米遠後,釣線突然疾速上升,魚的下紮力量迅速減輕,緊接著,大魚又一次轟然跳出了水麵。


    “我去你個香蕉巴拉!”


    李明洋迅速將魚竿插水壓製住魚再次洗腮的同時,借助船上的燈光也大概看到了假餌鉤住的位置。


    “不太妙啊,似乎是隻勾住了嘴角。”


    想到自己僅為這款vib搭配了4號三本鉤,李明洋心中就開始緊張起來!


    海鱸是有名的豆腐嘴,稍微掙紮一段時間傷口就會被撕開,而嘴角的位置則更危險,那裏僅僅有一層薄薄的皮肉,再加上4號鉤子比較小,掛得自然不深。


    假如眼前這個家夥咬中的是vib腹部鉤子倒是問題不大,如果咬中的是尾鉤則有極大得跑魚危險。


    因為咬中腹鉤後,尾部三本鉤會隨著魚的掙紮也鉤在魚頭上,兩個三本鉤同時掛牢魚頭,跑魚的概率不大。但如果咬中的是尾鉤,則極容易脫鉤跑魚。


    想到這裏,小李同學立即打消了持久戰的想法,決定速戰速決。


    於是竿身硬拉,強力收線,幾個迴合魚被拉到了眼前。


    就在魚又一次拉著泄力“吱吱”下鑽結束後,竿子被奮力將魚頂了起來。


    這時,李明洋清楚地看到三本鉤真的就如同自己擔心的一樣,僅由尾鉤掛住了魚的嘴角。


    李明洋越發緊張,衝著一旁的敖慕之等人喊道:“別愣著了,拿抄網。我再頂起來後你瞅準時機抄魚!”


    “哦哦!”


    敖慕之應聲取來那個超長的抄網,在李明洋又一次將魚頂出水麵時,兜頭一抄,魚進網內。


    也就在魚入網口的同時,vib也從魚嘴上脫落下來!


    一番拚搏,一身冷汗,好在這家夥天命如此,鉤子從嘴角脫落的太晚,該它歸西!


    平複了激動的心、顫抖的手,稍事喘息,再次下竿,接著又來一口。


    而這一口在中魚的同時如掛底般稍微停頓了2秒,泄力“吱”的一聲叫了起來,幾秒鍾以後,釣線一輕,脫鉤逃生!


    釣魚人經常對跑魚的人說這樣一句話:“跑了的都是大魚!”這句話本來是調侃,但李明洋相信這次跑掉的一定是大魚!


    繼續拚搏半個小時,在又接連跑了2條魚之後,老白貓又釣上一大一小2條魚,不足2斤的小魚照例放生。


    隨著魚口再次的漸漸稀少,也終於到了飯點兒了。


    “吃飯了,別釣了!”


    董博君的腦袋從樓梯口露了出來,招唿四人下去洗手吃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悠閑的大學時代海釣社團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漁歌海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漁歌海韻並收藏悠閑的大學時代海釣社團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