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車牛山島(一)
悠閑的大學時代海釣社團生活 作者:漁歌海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南黃海的海州灣外,有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島,因在它的旁邊還伴隨著前後相接的兩個小島,其狀如一牛一車,海浪在"牛"肚"車"腹激起陣陣水花時,猶如水牛拉著大車在海上泅渡,故得名車牛山島。
車牛山島麵積甚小,隻有0.058 平方公裏,遠遠望去,好像是一個海上巨型盆景,浮現在黃海的波浪裏.島嶼雖小,而棲息在島上的鳥類卻頗多,人稱黃海鳥島。
環島而行,真如置身在一個鳥的天然樂園之中,又如在參觀一個鳥類博物館。
飛鳥之多,目不暇接.一般遊人可隨處見到嫻靜高雅的天鵝,翩翩起舞的仙鶴,歌喉婉轉的畫眉,以及嘰嘰喳喳的八哥。
而進一步探究,遂可發現許多珍稀奇異的鳥類,如據說會變黃、紅、灰三種顏色的三彩鳥,機靈的紅尾伯勞鳥,美麗的黃鶯、柳鶯,笨拙的扁嘴海雀,可愛的黃翡翠,崖上築巢的黑尾鷗,乘風展翅的灰驚鳥,及黑頭蠟嘴的軍艦鳥等等。
據鳥類專家鑒定,車牛山島上已發現的鳥類共有20 目、10 科、128 種,其中屬於《中國候鳥保護協定》規定保護範圍之內的就有50 多種,包括了世上十分罕見的潛鳥、灰灌鶴等。
遊人來到蘇北北部,就被告知看山景要上雲台山,觀大海要到海頭灣,賞海鳥則要到車牛山。
車牛山島鳥之曆史,據考已十分久遠。
據《禹貢·曾氏注》中記載: "羽山之穀,雉具五色"。羽山即今雲台山,車牛山島即是雲台山延伸至黃海海州灣中的小島。可見,上古時期,車牛山島便盛產羽毛,並有鳥之古國之稱。
車牛山島,何緣會成為鳥之王國?
這主要是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
車牛山島位於北緯35°,東經119°48’,處幹溫帶與北亞熱帶的過渡地帶,由於受到海洋性氣候及東南季風的影響,島上溫暖濕潤,林木蔥籠,花果飄香;加上海州灣是著名的漁場,車牛山上又有各種昆蟲的大量存在;這一切為鳥類的棲息、繁衍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海州灣地處渤海、黃海、東海之中間部位,為候鳥遷徙之海上必經之驛站。由於長期遠隔陸地,鮮為人知,自然生態環境十分優越,所以在這彈丸之地的車牛山島生長了數量品種眾多的鳥類,成為名副其實的鳥島。
時常唿嘯的海風,使得車牛山島顯得朦朦朧朧,加上含有海水鹹味的濕潤空氣與雨霧,車牛山島上的樹木十分稀少.隻有在金秋時節,漫山遍野盛開的野菊花,把車牛山島染成一片金黃,鑲麻在碧藍的大海上,景致令人迷醉。
今天的流水稍微的緩慢了一些,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急。
因為是船磯,所以大家用的竿子都不長,大多都在2米7到3米3 的樣子。
因為船身結構的原因,不像以前的無頂棚的釣艇,太長的竿子反而不方便操作。
浮漂大多是立漂,就像以前說的,立漂非常好分辨魚口兒。
周心怡選擇的竿子是2米7的一根阿蒙森的3號黃標h-t,3號的pe主線加1.75的碳線子線。
空鉤露三目,掛上南極蝦露一目的漂相。
調整好的釣組到了海底應該是距底10厘米到20厘米的樣子,反正不會拖底就對了。
個人準備的差不多了就可以拋竿試釣了。
動作快的比如周心怡和敖博兮,這會兒已經拋竿入水了。
“我跟你說啊,其實我最喜歡的還是要屬這種釣法。”
“不累人,不像抽鐵板玩兒水麵係那種需要不停地晃竿晃餌的,這種把餌扔到水裏就靜靜地等待多好,還能看看海上的風光。”
竿子就架在了竿架上。
兩個小姑娘一邊兒說著悄悄話,一邊兒把自己的窩料桶裏的窩料捏一團出來,團成一個個拇指蓋大小的圓球,一粒一粒的往自己的浮漂周邊扔去。
大概過了十來分鍾左右的樣子,周心怡感覺自己的立漂有了一絲動靜。
“這是魚在咬!”
很快,立漂在海麵沉下去一點又立刻浮起。
但是就是不徹底往下沉。
弄得人真的是著急。
顫沉了一小會兒,立漂就沒了動靜,反而開始上浮到三目左右的位置就不再動了。
“完了!這是餌被吃光了!”
自己調的漂自己清楚,拉上來一看。
果然!
鉤子上空空如也,啥也沒有了!
給鉤子上又重新穿了三隻南極蝦,重新拋竿入水。
這迴的周心怡把精力更多的放在了浮漂上。
很快,浮漂再次有了動靜。
還是和剛才一樣,上下不斷地顫浮。
這一次竿子沒有架在竿架上,而是端在小姑娘的手中,就等著時機一到,第一時間揚竿刺魚。
但是水裏的魚似乎不大給麵子,浮漂總是在上下顫浮,完全沒有下沉的意思。
再又一次的下沉點頭之後,周心怡立刻揚起了竿子。
情理之中意料之中,揚起來的竿子沒有一點的重量,水下輕飄飄的。
再次收線迴來,鉤子上隻剩一個蝦頭孤零零的掛著……
“到底是個什麽東西在搗亂!”
之前的兩次周心怡都是在鉤子上橫穿了3隻小號的南極蝦,這次她選擇的是在鉤子上穿一隻能挑到的最大號的南極蝦。
浮漂入水後快速的重新立起。
一枚又一枚的彈珠大小的餌團不斷彈入海中。
沒有讓周心怡等太久,很快浮漂再次傳來了動靜。
這一次,浮漂隻動了四次。
前三次浮漂隻是輕輕的一顫一沉。
第四次,則是緩慢的往下沉去,再也沒露頭。
注意是緩慢的沉而不是箭沉!
“來了!”
在浮漂徹底沉入海中的一刻,端著竿子的周心怡立刻揚竿刺魚。
好重的手感。
給周心怡的第一感覺就是太重了,有點頂不起來的感覺。
別看手裏的竿子標的是h,但是感覺魚發力起來還是有些不好控。
“換個姿勢控魚,行不行,不行我來?”
一旁傳來了敖慕之的聲音。
周心怡扭頭一看,正是這小子在一旁虎視眈眈的盯著自己手裏的竿子。
本姑娘中的魚,豈能讓你小子染指!
沒門兒!
車牛山島麵積甚小,隻有0.058 平方公裏,遠遠望去,好像是一個海上巨型盆景,浮現在黃海的波浪裏.島嶼雖小,而棲息在島上的鳥類卻頗多,人稱黃海鳥島。
環島而行,真如置身在一個鳥的天然樂園之中,又如在參觀一個鳥類博物館。
飛鳥之多,目不暇接.一般遊人可隨處見到嫻靜高雅的天鵝,翩翩起舞的仙鶴,歌喉婉轉的畫眉,以及嘰嘰喳喳的八哥。
而進一步探究,遂可發現許多珍稀奇異的鳥類,如據說會變黃、紅、灰三種顏色的三彩鳥,機靈的紅尾伯勞鳥,美麗的黃鶯、柳鶯,笨拙的扁嘴海雀,可愛的黃翡翠,崖上築巢的黑尾鷗,乘風展翅的灰驚鳥,及黑頭蠟嘴的軍艦鳥等等。
據鳥類專家鑒定,車牛山島上已發現的鳥類共有20 目、10 科、128 種,其中屬於《中國候鳥保護協定》規定保護範圍之內的就有50 多種,包括了世上十分罕見的潛鳥、灰灌鶴等。
遊人來到蘇北北部,就被告知看山景要上雲台山,觀大海要到海頭灣,賞海鳥則要到車牛山。
車牛山島鳥之曆史,據考已十分久遠。
據《禹貢·曾氏注》中記載: "羽山之穀,雉具五色"。羽山即今雲台山,車牛山島即是雲台山延伸至黃海海州灣中的小島。可見,上古時期,車牛山島便盛產羽毛,並有鳥之古國之稱。
車牛山島,何緣會成為鳥之王國?
這主要是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
車牛山島位於北緯35°,東經119°48’,處幹溫帶與北亞熱帶的過渡地帶,由於受到海洋性氣候及東南季風的影響,島上溫暖濕潤,林木蔥籠,花果飄香;加上海州灣是著名的漁場,車牛山上又有各種昆蟲的大量存在;這一切為鳥類的棲息、繁衍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海州灣地處渤海、黃海、東海之中間部位,為候鳥遷徙之海上必經之驛站。由於長期遠隔陸地,鮮為人知,自然生態環境十分優越,所以在這彈丸之地的車牛山島生長了數量品種眾多的鳥類,成為名副其實的鳥島。
時常唿嘯的海風,使得車牛山島顯得朦朦朧朧,加上含有海水鹹味的濕潤空氣與雨霧,車牛山島上的樹木十分稀少.隻有在金秋時節,漫山遍野盛開的野菊花,把車牛山島染成一片金黃,鑲麻在碧藍的大海上,景致令人迷醉。
今天的流水稍微的緩慢了一些,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急。
因為是船磯,所以大家用的竿子都不長,大多都在2米7到3米3 的樣子。
因為船身結構的原因,不像以前的無頂棚的釣艇,太長的竿子反而不方便操作。
浮漂大多是立漂,就像以前說的,立漂非常好分辨魚口兒。
周心怡選擇的竿子是2米7的一根阿蒙森的3號黃標h-t,3號的pe主線加1.75的碳線子線。
空鉤露三目,掛上南極蝦露一目的漂相。
調整好的釣組到了海底應該是距底10厘米到20厘米的樣子,反正不會拖底就對了。
個人準備的差不多了就可以拋竿試釣了。
動作快的比如周心怡和敖博兮,這會兒已經拋竿入水了。
“我跟你說啊,其實我最喜歡的還是要屬這種釣法。”
“不累人,不像抽鐵板玩兒水麵係那種需要不停地晃竿晃餌的,這種把餌扔到水裏就靜靜地等待多好,還能看看海上的風光。”
竿子就架在了竿架上。
兩個小姑娘一邊兒說著悄悄話,一邊兒把自己的窩料桶裏的窩料捏一團出來,團成一個個拇指蓋大小的圓球,一粒一粒的往自己的浮漂周邊扔去。
大概過了十來分鍾左右的樣子,周心怡感覺自己的立漂有了一絲動靜。
“這是魚在咬!”
很快,立漂在海麵沉下去一點又立刻浮起。
但是就是不徹底往下沉。
弄得人真的是著急。
顫沉了一小會兒,立漂就沒了動靜,反而開始上浮到三目左右的位置就不再動了。
“完了!這是餌被吃光了!”
自己調的漂自己清楚,拉上來一看。
果然!
鉤子上空空如也,啥也沒有了!
給鉤子上又重新穿了三隻南極蝦,重新拋竿入水。
這迴的周心怡把精力更多的放在了浮漂上。
很快,浮漂再次有了動靜。
還是和剛才一樣,上下不斷地顫浮。
這一次竿子沒有架在竿架上,而是端在小姑娘的手中,就等著時機一到,第一時間揚竿刺魚。
但是水裏的魚似乎不大給麵子,浮漂總是在上下顫浮,完全沒有下沉的意思。
再又一次的下沉點頭之後,周心怡立刻揚起了竿子。
情理之中意料之中,揚起來的竿子沒有一點的重量,水下輕飄飄的。
再次收線迴來,鉤子上隻剩一個蝦頭孤零零的掛著……
“到底是個什麽東西在搗亂!”
之前的兩次周心怡都是在鉤子上橫穿了3隻小號的南極蝦,這次她選擇的是在鉤子上穿一隻能挑到的最大號的南極蝦。
浮漂入水後快速的重新立起。
一枚又一枚的彈珠大小的餌團不斷彈入海中。
沒有讓周心怡等太久,很快浮漂再次傳來了動靜。
這一次,浮漂隻動了四次。
前三次浮漂隻是輕輕的一顫一沉。
第四次,則是緩慢的往下沉去,再也沒露頭。
注意是緩慢的沉而不是箭沉!
“來了!”
在浮漂徹底沉入海中的一刻,端著竿子的周心怡立刻揚竿刺魚。
好重的手感。
給周心怡的第一感覺就是太重了,有點頂不起來的感覺。
別看手裏的竿子標的是h,但是感覺魚發力起來還是有些不好控。
“換個姿勢控魚,行不行,不行我來?”
一旁傳來了敖慕之的聲音。
周心怡扭頭一看,正是這小子在一旁虎視眈眈的盯著自己手裏的竿子。
本姑娘中的魚,豈能讓你小子染指!
沒門兒!